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第743節
書迷正在閱讀:綾羅夫人、嫁給偏執大佬/給偏執大佬治病的日子(快穿)、清穿之側福晉年氏、惹春腰、靠簽到系統當領主、農家子的科舉興家日常、對照組知青吃瓜日常[七零]、炮灰小夫妻發家日常、炮灰反派,沉迷養崽、那頂流,我親弟
這是南麗唱跳組合的訣竅,每位都有自己的外貌特色,穿著服飾也在同一色調或者風格下有區別。 咱單個實力不足,人海戰術行不行嗷? 這么多款,必有一款適合您的審美! 妖艷、嬌羞、清純、狂野、憨厚,都有! 歌詞也足夠經典的小情歌:“我已習慣在雨中漫步, 如果你找到更好,大可明天就離我而去…… 但失去你對我就是一種煎熬……” 很標準的rou絲文藝氣息,最容易打動普通人。 荊小強還拿著對講機不停提醒斯坦尼康攝像師:“動起來,動起來,只能驚鴻一瞥的那種驚艷,不要讓人看清楚咯!” 越是看得不那么清晰明白,越是覺得心癢癢! 荊小強算是把這種老蛇皮的心理完全摸透。 無論是金發碧眼小野貓,還是黑色橡皮彈力膠,又或者直順黑發如初戀,舞姿都是一樣的性感勾人。 以荊小強當年第一次給杜若蘭、潘云燕編舞時候還要收斂點澀情元素功底,現在完全放開來,簡直收衣熱! 如果沒有超大屏幕,這些風情就是做給睜眼瞎子看。 但現在,連米高之前都只是吃螃蟹的利用這些超大屏幕播放預先設置好的mtv,給他自己的演唱烘托氣氛。 荊小強卻用來放大sao氣。 全場觀眾乃至所有電視觀眾都看得一臉癡漢笑。 好看哦,說不出的好看! 唱跳完成一曲之后,杜若蘭還帶頭展示大家:“愛麗絲,我來自中國!” “阿德琳娜,我來自波瀾……” “艾瑪,我來自阿根廷拉!” 是不是有點選美走秀內味兒? 是不是有點像歌舞版的維密秀? 萬變不離其宗的套路呀,就是用美貌來收割老蛇皮。 這種前提下,就算每天表演是一樣,第二天也會聚集無數電視觀眾。 女人都愛看這樣美麗的樣子。 這是寫進了人類進化基因的本能。 荊小強和米高,帶著坂井,還有黑仔輪流再唱兩首,就又讓杜若蘭帶隊上來唱跳。 哦喲,之前的白襯衫搭配牛仔褲、牛仔裙、牛仔短褲的裝扮,變成了包臀裙,只是有人連身,有些分段,還有吊帶絲襪。 唱《nobody》,姑娘們可來勁了! 把各個族裔都能發浪賣sao的嬌媚氣質傳遞給全場。 果然引得整個體育場瘋狂應和! 米高在后臺和荊小強看得都有點訕笑。 咱倆唱得好有什么用呀,總有人喜歡不喜歡,最抓眼球,最能夠大范圍吸引最多觀眾全體的,還得是賣燒。 合著剛才對我們的歡呼都是禮節性了支持,這才是發自內心的歡叫。 所有觀眾包括電視機前的觀眾都有種,呃,我們是來支持米高(羅伯特)的,我們很有欣賞水平,我們很體面,我們哦,好長,好大…… 多掙扎幾下就放棄了,我就是喜歡看怎么地! 我還要多看幾眼! 第二天上午全美各地,從高校到小學,從工廠藍領到寫字間的白領,都在八卦昨天晚上米高和羅伯特的演唱會看沒,我喜歡那個露絲! 不不不,我覺得蒂娜更帶勁…… 第二天直播的abc跟自己的附屬電視臺把各自廣告都賣瘋了! 更是瘋狂預告,今晚,今晚我們將直播羅伯特和他朋友的演唱會,歡迎到時收看。 徹底達到了全美乃至整個中北美洲都瘋狂討論的熱度! 在沒有互聯網的時代,只有電視臺可以做到這個局面。 也只有三大電視網的巨大覆蓋面,一層層推進才能把熱度拉滿! 包括nbc這才有點意識到,老子花最多的錢搶了頭條,好像搞頭還沒有后面大嗷? 那是肯定的。 大都會歌劇院的管理層一早就扎堆兒趕過來了。 五百萬年薪的首席青年歌唱家,肯定還輪不到他們這么主動,昨天荊小強過去拜訪報到才是理所當然的。 但昨晚nbc全美直播的演唱會盛況,外加管理層拿到《了不起的蓋茨比》的歌舞劇劇本梗概,就不得不來了。 快一年前荊小強首次登上大都會歌劇院,放話說要為百年經典的林肯中心、大都會歌劇院張羅一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新現代歌舞劇,還選了在歐美現代文學中地位非常高的《了不起的蓋茨比》。 包括當時的總經理詹妮,恐怕都覺得是年輕人大放厥詞,你個中文語系的外國人,能把詠嘆調唱好,有語言天賦那就已經頂天了,還想切入到歐美文學戲劇創作中來? 這跟一個老外給中國人說我來寫劇本導演紅樓夢差不多,你了解大觀園那看似奢華的家族文化里深層次的內涵嗎? 光是拆解《了不起的蓋茨比》這本文學作品,輕重緩急的節奏感放到歌舞劇里,就已經需要很深的歐美文化功底。 這跟寫《獅王爭霸》、《冰雪女王》這種明擺著的商業劇是兩回事。 你隨便怎么寫,都沒有參照性。 但寫名著的劇本,任何評論家都能拿原著來對比。 荊小強之前把殺手不太冷的電影劇本“改編”都送給了杰斐遜,這個劇本杰斐遜都不敢接! 他知道自己寫點犀利深刻的評論沒問題,真有了這個名號,這部劇要是真的成了,他一輩子也寫不出來類似的劇作,那才是貽笑大方。 所以這本艾利克斯轉交的劇本梗概,就是荊小強一個人的作品。 驚艷了所有人! 第725章、拿捏住了 荊小強多么雞賊啊。 他搶先把《了不起的蓋茨比》定格成兩幕劇,也就是大概的只用兩場舞臺布景。 對于一部中篇小說,這堪稱高度濃縮,濃縮到兩幕十場戲來表現。 文學界、影視界、戲劇界都有這個說法,往長了寫很容易,哪怕不注水,各種華麗的辭藻,細膩的描寫都容易把場面寫大,篇幅寫長。 往短了寫才最見功底。 要在方寸之間寫出悲歡離合,人間百態,這才是最難的。 而超級超級難的就是名著改編的縮寫。 一千個人心目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看過書的人都會有自己的想法感受。 劇本稍有不對,就會被噴得體無完膚。 這里參看各個版本的金庸小說改編影視劇就知道了。 改幾十集的電視劇容易,改電影就極難。 荊小強迅猛的把整個框架定下來,第一幕四場,第二幕六場,分別大概講述什么,幾十個單詞就說明。 這點梗概對他來說半小時就能寫完。 都不用去翻原著。 然后才是借助原著回憶自己熟悉的場面,把最經典的男主角和故事主人公蓋茨比共同在盛大酒會上的那一段,詳細寫成劇本。 從對白到角色情緒表達,周圍人物組成。 這花了大概兩小時吧。 正是給杰斐遜看過,劇評家才驚嘆不已的老子下船了,不跟在你艘大船上,我要站在碼頭旁邊好好的給你唱贊歌! 所以他在薪鄉時報自己的專欄上已經透露了下這件事,很感嘆這個中國神奇小子的藝術創作敏銳性。 現在荊小強遞交給大都會歌劇院的梗概,就讓這邊不得不重視了! 如此精妙大氣的梗概,如此完整細節的局部試讀! 要不要? 不要的話,以羅伯特現在的名氣,以他現在已經連開第三部劇在百老匯的行業人脈,都不需要多少大點時間,估計這部劇就會排出來公演,啪啪打大都會歌劇院的臉。 這還是小事,如果這部劇被哪家大歌劇院看上了,首演、獨家公演、長期簽約買了版權,這甚至可能動搖大都會歌劇院在全世界歌劇院浪波灣的地位。 因為這種言論從歐美國家排名前十的頂級歌劇院都在爭相沖擊新劇目、簽約頂級ip、藝術家就沒消停過。 隨便哪家新歌劇院開業,都是奔著比肩林肯中心,超越大都會歌劇院來宣傳的。 帶頭大哥哪有那么好當。 小說原著本身的地位 荊小強的名氣 目前呈現出來的劇本高水準。 哪怕正在折騰高層換人,那也必須緊緊攥在手里! 但在荊小強這邊首先看到的就是史蒂文,艾利克斯把他那個在讀高中的兒子帶來了。 高高瘦瘦的白人小伙兒,卻稍微有點木訥。 荊小強提前給潘云燕打預防針:“好像是有點閱讀障礙和失語癥,肯定也就有點社恐,你別動不動就拿社牛嚇唬人……哈嘍,我親愛的朋友!” 他已經熱情的迎上去擁抱指揮家和他的兒子。 其實荊小強從未見過這個倒霉孩子,但無數次聽艾利克斯懷念過,正是因為從小有點磕磣,所以夫婦倆照顧得很細心,甚至也不敢再要別的孩子,怕史蒂文感受到冷落。 史蒂文也微笑著擁抱大明星,眼里有光彩,卻不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