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第624節
書迷正在閱讀:綾羅夫人、嫁給偏執大佬/給偏執大佬治病的日子(快穿)、清穿之側福晉年氏、惹春腰、靠簽到系統當領主、農家子的科舉興家日常、對照組知青吃瓜日常[七零]、炮灰小夫妻發家日常、炮灰反派,沉迷養崽、那頂流,我親弟
特蕾莎就在玩笑之間,認識了這幾位,算是把荊小強的調性摸清楚了。 那就先跟曹菲談,邀請曹菲到右岸去開演唱會。 因為病情的原因,她覺得自己已經差不多要退出歌壇,爭取明年再開最后一次演唱會。 而現在心里認定曹菲的聲音可以替代自己,但細節還可以再交流切磋下。 得了童年偶像的邀請,曹菲自然是連連點頭,她就很獨立,自己決定下來就好,連凱蒂姐都不問。 但還是戀jian情熱的問能不能跟荊小強一起去唱。 特蕾莎多剔透的人,一眼就看出來,嘴上說這個可能有點麻煩,但悄悄捏了捏陳薇羽的手。 莫妮卡也絕,拖長音的嗯,鼻音旋繞的傳遞各種情緒。 特蕾莎笑得哦,布麗姬連忙跟她嗯嗯嗯的眼神交流,還從另一邊環抱住女神經的腰,把下巴擱她肩膀上。 看來也有閨蜜之間的暗號。 潘云燕眼熱,也雙手環抱住閨蜜咬耳朵:“我們也要一輩子都這么親密,永遠都不分開?!?/br> 杜若蘭想了想,無可奈何的嗯。 的確是看著就讓人羨慕,美麗又有才華的女子,憑什么就一定要婚姻家庭孩子的按部就班呢。 不也能這樣瀟瀟灑灑的享受生活么。 當然前提是能賺到錢。 因為特蕾莎和曹菲談,另一邊李阿宗和羅泰甫在華建的介紹下,邀請他朝著右岸發專輯。 顯然,出于和特蕾莎一樣的原因,荊小強也不太方便去右岸開演唱會,但是可以出專輯,力邀荊小強加入他們的唱片公司。 哪怕知道荊小強和曹菲、陳丹尼、beyond都把hk的經紀版權簽在凱蒂姐這里。 右岸還是需要斟酌考慮發行渠道的,這份合約僅限右岸區域。 之前基本不吭聲,坐在邊上愁眉苦臉的王大衛和齊家小弟,卻一起磨過來蹭著開口,說他們的唱片公司也希望邀請小強加入,他倆雖然不是同一家公司,卻能提供更優厚的分成和發行渠道。 由此可見右岸唱片業的競爭有多激烈! 荊小強卻笑了,以他這兩年跟各方打交道的感受,小島上的同胞們還是低估了內地的胸懷。 他們小肚雞腸的不放特蕾莎過來這邊演出,內地卻肯定很希望荊小強這樣的開放形象去右岸。 當然,這個肯定還要私下申請詢問。 荊小強這會兒只說:“我還是很希望能夠去右岸開演唱會的,也可以順便把《獅王爭霸》,還有……《當我們年少》……” 想到這里,荊小強心里已經百分百篤定能獲得自己這方通過了。 跑右岸去演《當我們年少》! 講述這個你們因為打了敗仗倉皇逃離時候的愛情故事,這特么有點像打臉,但咱們藝術是沒有zz的,對吧,這句話可是歐美國家最喜歡掛在嘴邊的呢。 所以荊小強很確定了:“很簡單,你們誰能搞定允許我去右岸演出,演唱會,兩部歌舞劇的許可,我就跟誰簽區域唱片合同?!?/br> 這邊幾人立刻有點直眼! 荊小強的專輯過去肯定能賺錢,但如果能上演唱會,上歌舞劇,不但這兩部分也能賺大錢,更能全面拓寬唱片專輯銷量! 這就是一筆大生意了! 李阿宗可以說是這幾人當中最具備藝術家和商人復合氣質的佼佼者,卻忍不住詢問:“《當我們年少》?你唱過這首歌,還有歌舞劇嗎?” 這部戲只在滬海公演了不到十場。 因為充滿了太過濃郁的滬海風情,還是帶著民國故事線的小資內容,也沒怎么往平京送。 自然知道的可能就不太多了。 荊小強笑笑站起身,對汪茜耳語幾句,兩人就站到了酒樓包間的中央。 兩張大圓桌邊二十來人立刻屏息凝神。 黑仔還問要不要伴奏,馬上叫人送樂器過來。 荊小強搖頭,清唱…… 汪茜之前坐在特蕾莎的桌邊,一點都不起眼,只滿懷幸福的看著胖胖偶像,小口吃點心喝點糖水。 可一旦站到舞者的位置上挺直腰。 特蕾莎都看出來,忍不住輕輕捏莫妮卡的手。 莫妮卡又拖長音嗯…… 特蕾莎趕緊唉…… 婚姻真的太難了。 優秀到她們這樣的女人,找個靠譜的,就難上加難。 第606章、論韭菜收割機的打造 等荊小強他們到了北市,才發現,這個小島省吧,真的不適合特蕾莎。 雨水超多的。 杜若蘭都說不如去她家鄉,西北地區就是干燥又溫熱,再不去西疆也行啊,那邊更干燥更炎熱。 荊小強說你那多少有冬季寒冷,熱帶亞熱帶地區只要遠離海邊和雨林,一年四季都差不多。 更主要還是特蕾莎去不了國內啊。 就像荊小強這等在內地聲名顯赫的人物,要去右岸都不那么容易。 的確跟他想的那樣,回過頭給穆春雷打電話一問,院長就樂開花的肯定支持。 很快他還發來張詳細的公函傳真,提醒哪些能說哪些不能說。 只要總體保證在藝術交流范疇內就行了。 光是看看這些日子荊小強帶動起來的對蒲東新區開放宣傳,招商引資業績都杠杠的。 右岸可是長三角地區的引資重點呢。 而且就在幾個月前,正好有內地藝術家首次跨海峽表演,取得了非常好的反響。 歌舞劇團內部提醒不接受采訪,免得掉進陷阱圈套就行了。 畢竟這還是有人劫機都要往那邊逃的時代。 穆春雷對荊小強非常信任。 他單人去肯定不會有什么問題,主要是帶著二十多號人的內地團隊,那考慮的事情就很多。 hk文化中心當然求之不得,如果沒有荊小強這幫人的內地因素,早就派到右岸去演出賺錢,順帶樹立hk文化地位。 港臺文化界之間也有鄙視鏈,右岸嫌hk對嚶國爸爸卑躬屈膝,是經濟發達的文化荒漠,hk嘲諷右岸的日占歷史跟跪舔日美,不是多元文化。 荊小強這個文化因素太有優勢了。 不賺錢都行。 全團七十多號人,豐厚的演出補貼加上! 于是赴右岸演出真是眾望所歸,又不出意外的卡在審批上。 李阿宗跟羅泰甫純文化人的短板就暴露出來,回去張羅一圈也沒辦法。 曹菲也說去找她那個父輩老關系,文化大名人,荊小強一聽算了算了,那更是個老文痞。 捅婁子倒是一把好手,幫忙絕對不能指望。 特蕾莎更別摻和,她自己都搞不定,提前回去收拾行李準備搬家。 最后還是齊家小哥走關系拿到了許可,但除了允許荊小強跟曹菲登臺演唱,只批準了《獅王爭霸》這么一出戲。 也行。 《當我們年少》的確還是太敏感了。 人家稍微看了下故事梗概就否了,臉太痛。 這年頭內地到hk,都需要護照、通行證,跟出國沒什么區別。 而右岸的商人到內地做生意,很多都還得從hk繞行。 這本來就是最常見的通道。 于是荊小強帶著hk歌舞劇團踏上右岸,徹底引發了這場文藝風暴。 多少也借了點之前內地那個藝術表演的東風。 哪怕有不少商人、老兵繞道返鄉、投資,但是對絕大部分右岸人來說對岸依舊是個很模糊的印象。 特別是幾十年的宣傳后,肯定有很多偏見,參看這年頭的港片就知道了。 結果上回那些演奏家、歌唱家展現了極高的藝術修養。 根本不是他們以為的那種面黃肌瘦、衣衫襤褸。 所以等荊小強要過來表演的消息傳開,整個右岸的文娛媒體都鬧騰起來。 畢竟荊小強那一長串在花旗、焦盆取得的業績,可能內地很多民眾都不清楚分量,他們卻再了解不過。 之前的專輯磁帶已經有銷售傳播。 尋求演出許可的這七八天時間里,關于荊小強的這一系列歌舞成就,從hk撩到焦盆的女明星八卦,外加歌聲都在右岸全方位傳播。 甭管是只關心音樂本身的發燒友,還是喜歡吃瓜的圍觀群眾,都能從他這一大堆信息里獲得滿足。 特別是荊小強過來是跟曹菲一起開演唱會,隨行還有兩位焦盆女星。 這還不把期待感拉滿? 航班降落在北市機場,哪怕外面熱帶秋雨淅淅瀝瀝,還是擋不住人山人海的追星族,舉牌子拉橫幅。 這種在港臺已經比較常見的狂熱舉動,直接把內地團員們驚著了。 哪怕荊小強之前在滬海機場已經經歷過兩回這種被圍觀迎接,可那也是機場本來的旅客、接機人聞訊圍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