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第595節
書迷正在閱讀:綾羅夫人、嫁給偏執大佬/給偏執大佬治病的日子(快穿)、清穿之側福晉年氏、惹春腰、靠簽到系統當領主、農家子的科舉興家日常、對照組知青吃瓜日常[七零]、炮灰小夫妻發家日常、炮灰反派,沉迷養崽、那頂流,我親弟
荊小強說得好聽:“雖然我們是公司股東分紅,但接下來要排歌舞劇,這可是我們公司自己的項目,當然需要資金充足的……” 其實他沒說的是他剛才從杜若蘭買的早報上,發現日元在升值了! 這可是一筆巨大的額外財富! 第577章、只是想在打架的神仙之間賺點小錢錢 90年代的外匯市場非?;鸨?。 因為無論官方還是民間都有巨大需求嘛。 改開之后,突然看見那么多滿世界的好東西,都要用外幣去買啊。 人家可不認你的錢。 94年畢業后在平京混了幾年影視圈的荊小強,早就聽說過那四九城里先富起來的極少數人,在九十年代初就敢炒千萬美元級別的外匯。 荊小強甚至知道那個著名的天上人間就是因為這開起來的。 但實際上最有炒外匯傳統的還是滬海。 這可是從十里洋場那個年代,作為自由通商口岸就流存下來的習慣。 那些擠在銀行、股市外面的打樁模子,表看著蓬頭垢面,對管理人員望風而逃。 沒準兒祖上都是做過cao盤大佬的。 改開這些年下來也有幾個大腕,成叔實際上都認識。 不過成老太的要求是所有跟外匯有關的事情都要干干凈凈,不要貪圖小利去搞這種很可能被政策收拾的事情。 荊小強深以為然。 但恰恰就是91、92到95年這幾年,堪稱外匯歷史上的巨坑。 北極熊解體、海灣戰爭、日元升值,這三件事都是平常很罕見的黑天鵝事件。 無數炒家在這幾個坑里賠得血本無歸。 前兩件事已經過去了,但日元升值這個,荊小強很清楚。 因為他上輩子98年出國,走之前肯定要兌換點美元外幣,很清楚的記得一系列日元升值傳說。 就特么離譜。 一美元兌換日元,從八十年代后期的兩百四,到九零年左右升值到一百二,然后不停波動,現在一百四五,可到九五年能升到七八十! 在國際市場美元基本不貶值的前提下,日元越來越值錢,就現在這么兩三年間,很可能會暴漲一倍! 日元這么值錢的后果就是,打遍世界無敵手的焦盆電器、汽車,本土生產成本價格會硬生生的貴一倍。 唯有把生產轉移到花旗,才能降下來成本。 這不就讓羊轉到花旗產羊毛了,制造業帶動的一切好處都給了花旗。 結果沒想到卻帶動了焦盆企業把制造業轉到中國,進一步擴大了中國制造業的發展。 算是標準的鶴蚌相爭,漁翁得利。 畢竟內地那些年那么窮,都強硬的一直把匯率控制在六七八之間。 日元卻生生的在三四倍之間翻過山車。 就這,小鬼子還以為自己是強國。 笑死寧啦! 所以之前荊小強不想落坑算計,更想落袋為安。 多繳稅那是給自家的,外面的錢每一分都不想被剝削。 跟nhk樂團簽署的協議是美元結算,反正一年一千萬美元稅后收入我不管你們匯率是多少。 美元才是真正的硬通貨。 但現在唱片發行收入和那個首席歌唱家的合同無關,全都是焦盆國內商業發行的日元收入。 量這么大,那就有點可觀了。 明明十億日元只能兌換七八百萬美元,要是持幣觀望兩年,就鐵定能換一千三百萬美元! 他可能是除了極少數花旗金融cao盤大佬之外,知道這個結果的唯一外行人。 連那些深諳日美貨幣戰爭的金融從業者,都想不到有這么瘋狂。 荊小強不會做空加杠桿的那些技術性炒法,但起碼自己手里的這批日元,會盡可能的留在焦盆,磨蹭升值到七八十,走人。 比炒房還簡單粗暴! 還穩得要命。 換句話來說,自己這兩年,只要在海外賺的錢,除了迫不得已需要挪回來投入建設的。 都應該塞到焦盆去換成日元等著發酵。 這是美帝國主義對焦盆這種暴發戶的貨幣戰爭。 斷不會因為自己這種歌舞蝴蝶的扇動就改變。 那么這一系列的cao作在自己這里就變成了什么呢? 自己這兩年要在焦盆盡可能開工做點啥,譬如出專輯、拍電影、譬如搞歌舞劇,譬如簽幾個大牌點的明星。 這些投資項目一方面能解釋自己為什么要把美元換成日元,另一方面還能賺錢擴大本金。 最后一股腦抽走回hk。 就是把賺的錢再翻個倍,那不就是血賺? 這一切可以簡稱為焦盆戰役吧。 就在95年為止,這一波的錢甚至還可以接著到hk趕上最后一輪炒地產。 等回到國內,等于已經翻了好幾倍。 抵達外景地的七八十公里路途上,荊小強腦海里轉悠的都是這事兒。 直到蘭玲和鄒珣先小歡呼,看見海了。 她倆雖然都是江浙人,但一直在學校單位,沒那么多機會游玩。 蘭玲要不是得回校報到,真想一直呆在這邊。 島國來的鬼姐妹肯定不稀罕海,但等她們小歡呼,那就是看到海邊的小漁村了。 對富裕的焦盆人民來說,已經是最富裕的魚米之鄉還是顯著很原(qiong)生態。 其實從這沿海邊朝西面走個二三十公里,就是合作化妝品的石化總廠,這個地方還是他們給介紹溝通的。 石頭砌成的棚屋朝著海邊一直延展下去,然后在海邊很寬的灘涂上圍了個巨大的“水池”,用來模擬拍一些船模景色。 本來荊小強來說的是拍完之后送給這個漁村可以搞灘涂養殖。 結果參與拍攝的滬海制片廠嘖嘖稱贊,國內對模型道具拍攝還處于一個很原始的階段。 這次純屬大開眼界。 感覺一下就打開了思路,以后可以拍很多海面大場景。 現在說的是肯定要把這個各方面都很靠譜的“海景拍攝”場地給保留下來。 他們有很多辦法從當地鎮政府手里搞定手續。 但是硬生生的從荊小強手里拿,又有點說不過去。 于是談的就是跟滬戲合辦這個“海景拍攝實習基地”。 而具體方式就是跟這次電影的投資方,這塊場地的建設方,鵬圳精靈之花影業有限公司合作。 荊小強走的這幾天,安寧已經把這個合作關系基本談妥了。 畢竟她實際上還是滬影廠送到滬戲的委培生,今年畢業之后,只要不賠付那筆委培金,就算是滬影廠的職工演員呢。 八九十年代的滬海寧,大多還是舍不得這個鐵飯碗、編制關系的。 安寧卻說拋就拋,充滿驕傲的給荊小強耳語:“他們說能夠拿下這一片的地塊,讓我們建設成拍攝古鎮,不就是你上次說過的那種影視城么?” 臥槽,荊小強環顧這個天然的漁村港灣,波光粼粼的海面,周圍是平坦無邊際的水鄉平原。 遠遠的停泊著太平輪,這哪里是什么拍攝古鎮。 建設好了以后,分明就是個消閑娛樂的海濱度假村??! 既然有演員、導演啥的來這邊吃住拍攝,搞個酒店或者說民宿很合理吧。 哪怕外觀是古建筑或者漁村老房子,里面可以很現代很舒適。 既然都這么搞了,那就索性在那邊蘆葦叢邊建個浪漫燈塔、情人階梯,反正編故事嘛,然后再順勢在那后面修一排臨海別墅? 陳jiejie說過這種臨海建筑要在多少米高度來著? 這逍遙生活不就美滋滋了? 現在這里雖然距離市區還有七八十公里,要跑一個多小時,但未來交通發展高速路啥的肯定不會缺。 如果擔心政策上不允許私人住宅,我這是影視拍攝基地的外景地啊。 過年過節、寒暑期間帶著家人來住住怎么啦。 掛在公司賬上還能抵稅,哦哦哦,那是在焦盆,國內咱不貪這點。 五十歲的老白白腦海里瞬間都能有這么周全的方案。 在九十年代這事兒好像還有點拿不準,但十年二十年以后絕對沒問題,搞起來。 歡喜得摟了安寧就嘬一口,順勢在她耳邊傳達了這個思路。 安寧也瞬間美眸閃動,狠狠的抱住他脖子熱烈反嘬! 之前放松的時候,就沒少開車去那邊滾蘆葦叢,風景絕美。 修個別墅帶大落地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