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第373節
書迷正在閱讀:綾羅夫人、嫁給偏執大佬/給偏執大佬治病的日子(快穿)、清穿之側福晉年氏、惹春腰、靠簽到系統當領主、農家子的科舉興家日常、對照組知青吃瓜日常[七零]、炮灰小夫妻發家日常、炮灰反派,沉迷養崽、那頂流,我親弟
滾社的骨干,那都是名牌大學的高材生,舉一反三的能力都不缺。 一個個聽得喜上眉梢。 滾社不盈利不商業化,但每次專輯收益都要提成部分到滾社。 這才是該用到的地方。 樊國飛更是工藝美術學院的專業出身,更頻頻點頭開拓了思路。 荊小強對他的要求就更多:“我的形象,唱片公司的,酒吧的,影業公司的,化妝品公司,運動內衣公司,襯衫西裝公司,這都是你的固定長期客戶,你不能僅限于賣我的知名度做代言廣告,這是最簡單的表面生意,如果為這一家家的公司拓展知名度,量身打造推廣方案,才是你能把廣告公司在這個年代變成大企業的方向?!?/br> 樊國飛還是看了眼不吭聲的財務總監,估計在猜測到底是因為她還是自己,才讓荊小強放了這么大的金飯碗過來。 總之,別的不說,光是這一堆跟荊小強今年上春晚再疊加起來,那就是一大堆瘋狂的銷售! 足以讓荊棘叢中笑廣告有限公司光是做自家業務都能成為行業大鱷。 倒不是這些企業會有多高的上限。 而是荊小強真的指出來一條領先同行很多很多意識的先明之路。 做好了能吸引更多的大企業成為客戶。 這一天,他們都跟著在師大探討。 這也是逐漸摸索出來的模式。 一個城市挑選最適合的高校固定場地表演,不要頻繁的換場地。 一來降低重新搭建舞臺的成本跟耗時,二來也是讓參與運營的所有人都熟悉場地,不要老是在陌生地方運行。 每次都是下午五點才開始演唱會。 所以整個白天都是荊小強在舞臺上,看那些周邊好幾個省的高校搖滾樂隊、歌手們上來表演。 嗯,有點像選秀節目的海選,每首歌大概就是一兩分鐘,從旋律表達,歌聲技巧到表演能力,輪流上臺表現下就知道了。 王峰、小毅、黑仔等人也圍在周邊一起觀摩。 荊小強和他們都會簡單的點評幾句,有沒有上臺的水準,差在哪里,優點在哪里,任何樂隊任何人都不會被批評沒有成功的可能,喜歡就可以一直玩下去,勤奮和天賦都能支撐走到很高的地方。 黑仔就很喜歡這種場面,多次主動上手指點對方的吉他手或者創作者要注意什么問題,他的國語已經練得有點水準了。 王峰還是不太愛多說話,感覺更多是在體驗這種初級水平的狂熱。 他是從小先被迫練出一身技藝,才逐漸找到對音樂的熱愛。 陳丹尼差不多快中午才趕過來,他的演唱會就排在高校之后,然后才是beyond重回平京的嘗試。 其實中午大家在校園食堂吃過午飯,繼續演練的過程中,已經有很多大學生開始三三兩兩的集中到體育場。 等到四點過又是擠得滿滿當當,數萬人的高校學子,還有不少社會上愛好音樂的年輕人,全都翹首以盼的期待演出。 除了荊小強、陳丹尼、beyond跟王峰、小毅等這個主心骨,其他所有高校樂隊、歌手,全換。 哪怕其中有些還能稚嫩,但荊小強他們的牌面已經足夠帶動全場,也能照顧好這些年輕的樂隊初試啼聲。 想想把,好多搖滾樂隊還從來都沒有正式公開演出過。 一來就是這種面對數萬人的局面,渾身發抖,突然失聲的情況都不是個別。 但幾位經驗豐富的前輩帶動下,這都不是問題。 把他們豐富多彩的各種原創歌曲,夾雜在大量已經傳唱度很高的歌曲中間,果然讓觀眾們既有新鮮感,又不會覺得興奮點缺乏。 白蓮婷都站在后臺邊,看得臉蛋緋紅陶醉不已,她是最不太在乎荊小強歌唱功底,也不受迷惑的。 也被這種氣氛給感染到。 余舒凡本來一直抱著手臂在旁邊用專業眼光評估這種演唱會的收獲。 她還要兼顧滬音的利益呀。 忽然旁邊有運營員工悄無聲息的過來稟報:“后臺那邊有個女生……說是強哥的家屬?!?/br> 余舒凡一激靈,好不容易三足鼎立去了二。 這又來?! 白蓮婷卻聞聲笑了:“馮曉夏吧,這孩子挺好玩的,走,收拾收拾她,給點社會的毒打……” 余舒凡頓時覺得這個妞兒,才是跟荊小強三觀最趨同的。 只是馮曉夏的命咋就這么苦呢。 第383章、導火索來了 高校搖滾演唱會的意義不在于每首歌都要唱得有多好。 荊小強他們衡量的,更多是朗朗上口的旋律感和積極向上的歌詞內容。 畢竟唱得再好,估計跟荊小強比起來都差了十萬八千里。 也許恰恰是這種演唱技巧上的反差,讓現場大學生們充分意識到荊小強不斷強調的去感受,去嘗試,去觸摸音樂的目的! 每個人都可以嘗試用音樂來豐富自己的人生。 對的,1991年底,由北向南貫穿的首屆高校搖滾演唱會,之所以留下了無比深刻的印記。 就是展現出了無數原生態的大學生搖滾樂隊真實模樣。 他們的青春,他們的迷茫,他們的振奮,他們的苦悶,他們的追求和夢想。 沒有半點包裝的痕跡。 遇見唱破音,忘詞,緊張得手足無措出錯的時候,剛開始還有人喝倒彩,荊小強他們卻在臺上笑罵鼓勵。 這不就是大家的人生寫照么,勇敢嘗試走進自己不熟悉的領域,但無比熱愛和愿意付出汗水的領域。 剛開始不就是跌跌撞撞,出錯才是常態么。 老師、前輩是怎么鼓勵引導的。 相比所有人,這些樂手歌手敢站到臺上已經需要莫大的勇氣,也是付出了多少排練跟學習才有這個資格。 這演唱會與其說是表演給大家看,不如說是在給大學生們展現人生心態。 展現這些了不起的同齡人,敢于沖破平庸的姿態。 配得上一次次的掌聲對待。 荊小強時不時的拿著麥克風在旁白講解建議,硬生生的能把氣氛給扭轉過來。 到后面有人出錯,大家都是趕著奉獻掌聲鼓勵。 而荊小強、黑仔、陳丹尼他們穿插其間的表演,又保證有足夠的精彩看點。 持續三個小時的接力演唱,展現出大量創作風格繽紛多樣的搖滾、民謠歌曲。 估計也激發了好多大學生都想搞把吉他來學著彈唱的愿望。 音樂是什么? 是人們感情的語言。 是用來傳遞表達人心情感的藝術形式。 有些人過于拔高了這種藝術形式,畫地為牢的禁錮成了極少數人能夠染指的奢侈品。 這樣就能彰顯他們的地位,才能帶來巨大利益。 可實際上所有的藝術形式都應該是為人們的情緒服務。 人都是有情緒的。 是有喜怒哀樂各種思維活動的生物,不是冷冰冰的鋼鐵機器。 再怎么宣揚螺絲釘精神,也好歹也要給點潤滑劑吧。 在時代的碾壓下,音樂、文學都是用來舒緩情緒的最佳方式。 荊小強普及的是這種藝術服務人生的態度。 就像他在鵬圳做的那樣。 可以想見,他會在大學生,這個時代最擁有思考能力的人群中,形成多少擁躉。 他盡可能回避音樂中被強行賦予的各種zz色彩,也在剝離那些無病呻吟、憤怒陰暗的情緒。 把極端的兩頭都給淡化,選擇最能回歸音樂本質的部分。 這讓王峰站在臺邊一次次陷入沉思,然后又不停的在手邊曲譜上寫寫畫畫。 他這寫曲兒的能力也是沒誰了。 八點過,依依不舍的大學生們,才在王峰帶領的《祖國》演唱中逐漸散去。 荊小強已經敲定,明天的演唱會,會繼續由全新的樂隊歌手們表演,然后最后第四天才由前三天涌現出來比較優秀,更能得到大學生們歡迎的樂隊、歌手重組表演。 這種三湊一的選拔模式,也會在未來的高校搖滾演唱會中延續。 算是一層層篩選出來作為新專輯的主力備選。 這也算是種激勵機制。 在搖滾樂隊中形成良性競爭。 而這個選拔的決定權,就在他一個人手里! 為了回避可能產生的各種爭論和弊端,荊小強用自己毋庸置疑的專業水準,直接說一不二了。 有時候過度的民主反而意味著啥都干不成。 偏偏所有人對他又是絕無二話。 打心眼兒里佩服。 無論是放著那么多商業演出賺錢的機會不去,還是不遺余力的推動演唱會、街頭傳唱、專輯發行上。 都值得信賴。 這就是公信力的凝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