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第362節
書迷正在閱讀:綾羅夫人、嫁給偏執大佬/給偏執大佬治病的日子(快穿)、清穿之側福晉年氏、惹春腰、靠簽到系統當領主、農家子的科舉興家日常、對照組知青吃瓜日常[七零]、炮灰小夫妻發家日常、炮灰反派,沉迷養崽、那頂流,我親弟
不過還輪不到他出錢,剛找了個酒家坐下,文化中心的大佬馬上趕來:“聽說了聽說了,不要理那個瘋子,跟著大富豪的馬仔,狂得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我們已經拿到七百萬的演出贊助,可以開始準備全球巡演了!” 每年撥款給文化中心,各界捐款給文化中心,要怎么用都是要有名目的,不能中飽私囊。 這方面的套路,資本主義已經運行了多少年,肯定把錢看得很重,捐就要捐出名堂來。 所以三千萬給滬海建大劇院,五百萬給荊小強拍電影,都行。 這七百萬的巡演贊助,才算是落到大家的包包里。 因為等于是大家一起全球環游的開銷??! 對于全球著名歌舞劇場巡回表演這樣的劇目,開支收入大概率是不會虧的,這演出贊助就是大家全程嗨皮給hk打廣告的費用了。 酒家里頓時一片歡騰。 荊小強也點頭,他不稀罕環游,但是自己這幫團隊,能用別人的錢,在全世界刷經驗,何樂而不為呢。 但他更懂行:“我的駐場費用就不要了,所有團員的環游巡演補貼給夠吧,預計從倫敦開始嗎,我建議直接沖百老匯?!?/br> hk文化大佬連忙慎重:“就是來叫你聚一下,談一下,這邊交給汪小姐來安排,我助理留下買單,今天的首演非常棒,我們拉羅伯特去商量全球巡演的構想,大家同心協力演好這五天,然后準備環游世界!” 所有人都連連說好。 汪茜氣態端莊的代表整個團隊說謝謝。 荊小強到了之前文化中心的接待廳,這里才是明星名流們的慶功宴。 演員只是勞資雙方的勞工,荊小強已經不算是普通勞工代表了。 就像陳丹尼的演唱會之后,也會有慶功宴。 只是今天才第一場呢。 荊小強也有點沒想到。 莫妮卡一身珠光寶氣的晚禮服已經在了。 她當然是盛裝和姐妹們在臺上看的,直接被拉到這邊來,伸手挽住荊小強的時候低聲:“大家都很振奮,這是hk第一次有機會沖擊全球市場……” 荊小強一眼就看見大鼻子龍哥正跟一幫人對這邊鼓掌笑,他不就是已經沖擊到了好萊塢……哦,他應該還有幾年才開始。 上個從hk走出去沖擊全球市場并形成巨大影響力的就是李小龍了。 等于說荊小強甚至搶在了龍哥之前。 他自己在內地長大,出國以后又一直呆在紐約,可能很難理解hk人這種拼命想擠進歐美圈子的心態。 內地往往是爭取試一下,發現有意識形態的區分對待以后,就放棄然后爭取自立門戶。 因為內地足夠大,大到你不帶我玩兒,那我就另起爐灶。 只要從心態上扭轉過這個極其自卑的九十年代,骨子里的傲氣跟自信被激發出來,是不在乎歐美那套的。 但小國寡民小地方,特別是hk這種被殖民了快一百年的地方,壓根兒就沒有另立山頭的魄力跟雄心。 所以李小龍才會成為hk多少代人的偶像。 龍哥過來,三十七歲的他還在走上坡路,青春無敵的滿臉笑意:“我有個劇正在跟內地合拍,你來客串一下不……” 第373章、還要跟外國神仙打架嗎 作為海外華人,荊小強對龍哥的印象極好。 而且作為曾經的影視圈人士,經歷過九十年代港片黃金期的內地人,就知道幾乎所有八九十年代的港片、電視劇,都拿內地這個窮親戚開涮。 帶著高高在上的心態,諷刺挖苦,特別是涉及到軍警、官員的形象就沒好過。 當然那幾年也確實拉胯。 可龍哥的片子里,敢說從來都沒有一絲一毫的嘲諷。 甭管他私生活、性格、文化、品味哪里有瑕疵,在愛國這塊兒絕不含糊。 特別是放到九十年代看,就知道他這種態度有多珍貴了。 所以荊小強笑著握手擁抱下:“有事您說話,添個盒飯我來客串就是?!?/br> 他這種碰杯放地上的謙卑態度。 讓周圍人紛紛喝彩,龍哥也覺得面子極夠。 他讀書不多,是個很要面子的脾性,拉著荊小強不放手,馬上開始討論。 荊小強只來得及環顧了下四周,真是hk有牌面的明星都來了,富豪也不少。 本來陳丹尼也問過,要不要他回來牽線撐場面。 荊小強連連叫他和黑仔還是專注于年底的演唱會。 他知道陳丹尼的心病就在hk,沒必要回來。 beyond還差得遠。 但現在的場面已經不需要誰來撐了。 《獅王爭霸》這出戲,足夠提氣。 既有hk自身的特點,又帶滿了歐美流行價值觀。 就像李小龍那些電影,能被歐美接受,又是中國功夫的展現。 完美。 專門去接荊小強的那位文化中心大佬跟其他人會合,立刻傳達了荊小強的建議。 主演、導演、實際上的藝術總監給出這個意見,他們肯定要權衡。 因為按照hk人的態度,出頭肯定是先去宗主國。 而且在歌舞劇界也有個傳統,除了百老匯本土的劇目,絕大多數新劇,都是先到歌舞劇的發源地倫敦去試水。 然后才到內卷最厲害的百老匯去搏命。 誰知道荊小強一來就建議去紐約。 要知道他們說的環球巡演,甚至還準備先到悉尼歌劇院、東京國立劇院、巴伐利亞劇院之類的著名地點打卡,最后才去百老匯呢。 一群人立刻開始商量討論其中利弊。 更是對荊小強這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勢感到很振奮。 黃叔都忍不住感嘆,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呀。 羅伯特的少年氣無敵! 其實荊小強才是五十歲的大叔心態,他最熟悉百老匯,各家劇院之間的關系門兒清。 真正深入其中二十年,內部還不是各種勾心斗角,孰強孰弱明白得很。 自己帶著hk版的《獅子王》反殺回去,簡直就是有的放矢,去倫敦這些地方浪費什么時間呀! 但在別人看來就是胸有成竹。 連龍哥跟他談起正在拍攝的《超級警察》兩人都頭頭是道。 讓荊小強去客串那個內地警察教官,其實也就是跟龍哥有一場在軍警訓練基地的對打戲而已。 簡單得很。 說得興起直接就在那四手交錯簡單比劃了下,龍哥發現荊小強居然有搏擊底子,更開心了。 連說以后多合作,多合作。 歌舞文化界的早就等著,這邊好不容易說完,他們就圍上來詢問荊小強為什么首選百老匯作為突破口。 荊小強娓娓道來:“是,我知道大家都會把大都會歌劇院、林肯中心當成最巔峰的挑戰,但實際上百老匯還有那么多歌舞劇院,我們的目的是什么,推廣hk在全球的文化地位,推廣我們東西方合璧的文化特色,我們要的是長期公演的存在感,而不是短暫登頂的虛假榮譽,所以我推薦西城劇院……” 陳薇羽站在他身邊,可端莊迷醉了,像個小迷妹。 龍哥聽得忍不住小聲找她問:“羅伯特對紐約很熟嗎?” 他已經三十多,在港臺打遍無敵手,雙周一成的說法才剛剛成型,他甚至穩壓那兩位。 其實他的國際影響力已經達到巔峰,四大天王里有倆是他捧起來。 無數港臺影視紀錄票房成績都是他保持。 整個亞洲當之無愧的第一名氣。 連鹿特丹這樣的歐洲城市都邀請他去取景拍攝。 但他偏偏就是因為各種原因回避去好萊塢。 換句話來說,整個亞洲、hk的影視圈,也可以算是他的舒適圈。 要風得風要雨得雨,非要去好萊塢那個更加成熟的天地開始,其實不亞于普通人出國從頭打拼。 這也是九十年代初的龍哥,唯一被人詬病的痛腳,你這么厲害,怎么不去洋人的好萊塢闖名頭啊。 華人在好萊塢本來就沒什么根基,吃不透啊。 可荊小強表現出來就太熟悉了。 周圍眾人聽得頻頻點頭,有理有據,還目標如此明確。 之前的各種打算紛紛放下,就圍繞荊小強說的這個方案來做。 十九歲。 龍哥十九歲的時候還在洗盤子,從戲班子出來他都不知道干什么,跑龍套沒個出息。 但荊小強的十九歲如此清晰。 而且最重要一點,哪怕在全世界,玩藝術的逼格永遠高于商業影視圈。 拍電影電視的根本不敢在舞臺劇面前談藝術。 這是有鄙視鏈的。 歌劇差不多是最高點,歌舞劇差點,但紐約大都會劇院這種全球最頂級的古典歌劇院,也要接經典歌舞劇表演。 總之這一塊兒是絕對俯視影視劇,就像林肯中心俯視好萊塢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