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第257節
書迷正在閱讀:綾羅夫人、嫁給偏執大佬/給偏執大佬治病的日子(快穿)、清穿之側福晉年氏、惹春腰、靠簽到系統當領主、農家子的科舉興家日常、對照組知青吃瓜日常[七零]、炮灰小夫妻發家日常、炮灰反派,沉迷養崽、那頂流,我親弟
電話里荊小強就不說更多了,只是拜年說自己已經回滬海,一切進展都還順利,等領導回來再匯報。 老穆放心的說自己三天內返回,見面詳談。 荊小強這邊掛了大哥大,陸曦還抓著他的手傻笑:“嘿嘿,媽都說我做得好,說我們這樣很好?!?/br> 是好。 將滿十九歲的年輕人,表現出來的眼光跟觸覺靈敏,讓陸家人刮目相看啊。 如果說文工團的局面還是陸mama早有感觸,因勢利導的推動局面。 關于軍隊做生意這事兒,荊小強就是非常有“前瞻性”的舉一反三了。 而且這種思路來源都交代得很清楚,就是從文工團的變革看出來,喏,在座除了小兩口都是穿軍裝的,幾乎一提就倏然而驚。 軍隊做生意本來就名不正言不順,各部分都是硬著頭皮在干。 文工團那么根紅苗正的都會被裁掉,眼前這做生意的局面還不遲早清算? 早點調整絕對是有功無過的軍轉民典范。 連陸天宏都說起上次在店里,荊小強看見兩個女兵被調過去做營業員提出了意見,這種zz敏感性就應該幾位子女好好學習下,特別是兩位兒媳婦。 陸mama也解釋:“小曦現在生意做得好,已經在工商系統出名了,小強又在舞臺上這么出名,他倆走到一起,外界怎么看,你爸的領導怎么看,名、利、權都合到一起了,這是要招來大麻煩的!就這樣吧,你們相處低調點,不要在公開場合一起露面,我們也不做聲,等小強這幾年的明星光環過了再說?!?/br> 本來這種時候應該是姑娘覺得委屈,陸曦卻使勁點頭對對對:“就這樣,就這樣,我現在都沒法跟他上街,戴著口罩都能被認出來,昨天在機場不是保安和地勤們維護秩序,根本就沒法走!” 對的,如果不是說晚上要去院長那匯報工作,荊小強在陸家都沒法走。 進來的時候被看見了。 接二連三的各種平級、下級都花樣百出來拜年,不是看領導,是來看荊小強的。 當然也不排除,打著這個幌子來跟領導家走動感情。 畢竟這邊一家人都回來了,怎么都能找到點關系。 可能陸天宏屬于新時代的技術型軍人,陸家子女沒有那種京城部隊大院的傲氣,非常務實也很服從父母的要求。 立刻就閉口不談小妹和荊小強的關系,只說是很好的朋友。 陸松源更是拉著荊小強開始講述自己這邊基建處的情況,他們之前就負責給軍營內部搞土建,機械化力量絕對比民營建筑公司都強,但全民經商的局面下,他們也開始對外承接業務,但一直都是遮遮掩掩的小打小鬧,大項目搶不過那幾大國字號系列,小項目又沒地方公司會鉆營,技術力量也不算很強,其實也挺急的。 陸松源自己沒經手過建筑項目,但接觸肯定不少。 荊小強就說等自己這邊的地產公司注冊了,蘇南的建筑公司合作了,再大家坐下來細談。 只要不是急著非要賺大錢,只是為了擴大就業,退伍軍人就業等等,那就好說。 所以陸曦的哥哥jiejie都一個勁兒的在父母面前贊揚小強成熟穩重。 可把陸曦得意壞了。 荊小強發動汽車,思索著順路開。 這個春節他的變化還是不小。 應該還是從那個音樂歌舞中心開始,之前小富即安的心態有點變化了。 或者說唱上青歌會,唱上春晚,荊小強也有了些信心。 為什么就不能有個自己的場子呢。 跟穆春雷剛開始張羅這個歌舞劇院的時候,荊小強還只是想著當業主。 可無論是胡德爾松他們這些百老匯主演,還是帕瓦羅蒂他們這類頂尖美聲歌手,能有自己的劇院,這都是他們的終極夢想。 以前的劇院副總從來都不敢想。 現在忽然有點想通,為什么不抓住這個機會呢。 哪怕他不知道后來的某云社,也在想為什么不能擁有自己的劇場,以藝術家的名義擁有自己的場子。 這種表演的根據地樹立起來后,完全可能打造成滬海的一張名片,就像百老匯那樣的名片。 到百老匯看場歌舞劇,都是好多世界游客到紐約的打卡行程了。 滬海也完全可以做到呀,不僅僅是到外灘打卡…… 只要不是黑絲襪、吊帶衫之類的分散注意力,荊小強現在還是能集中精神思考這種級別的事情了。 變成百老匯一樣吸引人的地方,這都是他原來當劇院副總熟悉的版塊了。 當然他也明白在國內,想要做到這樣,光憑自己唱得好是不行的。 明姐他們一個個不都唱得好么。 可最終要開宗立派,得綜合實力。 所以想著這個,從陸家出來,荊小強不由自主的就把車開到了滬西國際社區。 陸曦才不管他去哪里呢,都抓著手一言不發。 這里可以算是目前滬海最現代化建筑成社區的地方,其他市區的高樓大廈周圍都間雜不少老建筑。 唯有這片從以前農田新建起來的區域,由港資背景cao盤的社區,透著現代化大都市的嶄新面貌。 半年前來到滬海的時候,荊小強還只求個溫飽…… 現在他已經是可以參與到建設的阿土仔了。 只有在滬海灘,才會產生這樣的神話吧。 不知道當年許文強他們這樣的人物,是不是也有這種感慨。 荊小強終究是個文藝工作者,內心還是文藝范兒的,側頭一看,旁邊可不是馮程程,陸大傻子滿臉嘿嘿嘿的賊兮兮:“前面就是別墅小區,我們去看看不?” 看個屁! 荊小強一口就拒絕了:“不是說了三年內交房,現在就是片工地,我過去還不夠招眼的嘛,人人都知道了還怎么搬來住,以后這是你的房子,自己打理!” 陸曦就:“三年,嘿嘿,說不定孩子都三歲了……” 荊小強差點撞方向盤上:“你能不能再……不靠譜點!” 還是沒舍得罵笨。 陸曦才哦哦哦的反應過來,又慫恿去看看她買的那個樓,這邊就已經辦完手續交付給她。 但實在是沒有收拾裝修的意義,誰來住這種地方啊。 啥都沒有,就幾棟孤零零的普通樓房矗立在荒地里,連雜貨鋪、小食鋪、公交車站都沒有。 陸曦趴在車窗上也不發愁:“嘻嘻,等你把歌舞劇院跟公園修起來,這里就方便了,靠著公園好近,唉,要不是住別墅夠安全夠保密,我還寧愿來住這里,走著都能到歌舞劇院去看你的表演,這種日子別提多開心了?!?/br> 荊小強笑罵:“別來天天打擾我的好事兒!” 陸曦居然也笑:“好吧好吧,我來之前打電話……你在平京不是買了個大哥大么,怎么沒帶回來重新寫號?” 荊小強楞了下:“丟在那邊公司了,現在平京那邊主要就是搞了家廣告公司,有位原來報社的攝影記者老樊當總經理……小白在做財務總監,這一個多月接了十幾單廣告,賺了兩三百萬?!?/br> 聽見小白這詞兒,陸曦表情就變得不自在,主要是一臉的想問又不好問。 車廂里居然難得的尷尬了下。 好在前面忽然就看見人潮洶涌的擠在外國大商超門口。 兩人都松了口氣,陸曦甚至感激:“開業了!說的春節前開業,報紙上登了好幾天廣告,聽說門口擠得要排隊!” 的確是,幾乎每個人手里都著開業促銷廣告,各種袋子小拉車,有些人明顯還是轉了好幾路車到郊外來的。 滬海人對新鮮事物的接受程度,還有老百姓對打折占便宜的熱衷心理,都讓這家法國品牌大超市門口擠得水泄不通。 荊小強本來只打算把話題岔開,人多就不進去了。 但把車圍著巨大的倉儲式建筑轉了一圈,卻看見背后有塊巨大的停車場,這邊不但停車免費,而且隨到隨進! 當然,沒車也不許進。 對啊,類似沃爾瑪、家樂福這樣的大商超,本來就是針對駕車購物的顧客,來采購滿滿一車的東西最方便歐美那種town式生活節奏。 現在國內自駕車還極少,停車場都空蕩蕩的,荊小強剛試著把車開過去,戴著棒球帽的員工就來熱情招呼介紹了。 階級,就是這樣拉開的。 荊小強現在腦海里居然想的是這種東西。 除了思忖自己做的房地產要怎么帶來美好生活。 他還在告誡自己,國內層出不窮的朝令夕改,就是在試圖抹平這種差距。 一定要記住這點,未來才不會覆滅。 下車的時候,荊小強都在反復提醒自己。 陸曦就開心了,趕緊到后座拿了件她大哥的軍大衣要荊小強把皮夾克換了,再戴上口罩和棒球帽,體型跟外貌就很難辨認出來。 她還是有到hk逛超市的體驗,急不可耐的推了個巨大購物車,在旁邊一直蹦跶催促:“快點!快點……” 看得出來,她的確是已經把那個什么小白,小馮,小成都拋到腦后去了。 想得少,的確要快樂很多。 第272章、終究還是個藝術家 不知道蘇京路上那些百貨公司意識到競爭沒。 這種外國大商超的進入,意味著全新的商業時代來臨。 可以說從八十年代的物資匱乏,到九十年代的商超時代,這就標志著商品社會的到來。 那種憑票供應糧油副食布料的生活才正式一去不復返。 走在這家本來應該是面向國際社區第一期海外用戶的大超市里,大多數市民其實都是來看熱鬧的。 陸曦還算熟悉:“其實幾年前市區就有幾家自選商場了,結果有市民躲在衛生間啃燒雞,丟人得咧,現在是限制人數進入,但是持業主卡就能隨便進,嘻嘻,沒想到開車也隨便進,那我要天天來!” 后世的人很難想到,超市在九十年代對國人有多么震撼。 這種全部“敞開胸襟”的貨架,顧客仿佛真正成為了商品的主人,要什么,自己伸手去拿就是,任你比較貨物的重量、價格,挑肥揀瘦,悉聽尊便。 再也不用感受國營商店營業員的白眼不耐煩,再也不用斤斤計較布票、糧票夠不夠,只要有錢都能買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