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第121節
書迷正在閱讀:綾羅夫人、嫁給偏執大佬/給偏執大佬治病的日子(快穿)、清穿之側福晉年氏、惹春腰、靠簽到系統當領主、農家子的科舉興家日常、對照組知青吃瓜日常[七零]、炮灰小夫妻發家日常、炮灰反派,沉迷養崽、那頂流,我親弟
馮曉夏壓根兒不會多想這有什么不同,只是滿眼欣喜激動的跟同學一起。 看荊小強走在足球場上,挎著吉他對幾萬人唱起給同桌的歌。 還甜蜜得讓室友拿遠處的荊小強做背景合影拍照。 當然演唱會之后,她跟荊小強的合影,順帶讓室友們也能跟各位明星合影的福利也不會少。 荊小強就像個兄長一樣只是摟住肩頭拍照,叮囑她明天直接到媒體中心后臺七號門,拿著這張通行證就能看決賽。 雖然那時候只能一個人去,但現在一定要在同學面前幫馮曉夏把面子扎夠。 不過也僅僅到這里為止,連送上車都做不到,滿場如濤聲般齊唱的歌聲,都在證明荊小強已經晉升到明星的地位。 全國知名的那種。 據說這四場免費演唱會的各種報道,讓三天的業余組決賽,都黯然失色。 因為舞臺上沒看見荊小強他們這幫人的身影,感覺這業余組就像是那個年代電影前面要加映的新聞片、風景片之類,差了很大個檔次。 磚兒電視臺還沒引入收視率的概念,但這會兒都是接到各地電話、電報之類的賀電,有點像網絡時代的評論點贊。 還可以在節目中念出來:“來自粵東大美小吃的同志,祝青歌會成功圓滿……”之類。 這三天有點少。 當時沒覺得是免費演唱會喧賓奪主,組委會馬上想辦法。 最后決定破天荒的增加個新內容。 甚至對所有參賽選手都保密,專業組開賽之后,才能揭曉! 帶著這點搞搞新意思,專業組美聲決賽,終于開始了! 組委會也破天荒的按照“國際流行”決賽方式,以預賽成績從低到高的依次出場。 這樣預賽時候拿了滿分的荊小強就能最后一個出場。 免得他唱了就沒別人什么事兒了! 電視臺也蠻可憐的,遇見這么個主兒。 哪怕之前三天算是做了彩排演練,直播給全國觀眾的緊張氣氛還是愈來愈嚴重。 總導演估計都有點后悔了,搞什么新內容??! 登場前挨著跟各位選手握手:“待會兒一定放平心態,就當是聊天,就當是聊天!” 不說還好,除了荊小強,其他選手莫名的又緊張好幾分! 錢姐她們就哈哈哈的擠在觀眾席后面樂,看老梁連面部肌rou都要痙攣了吧。 幸好我們后天才比賽,這新內容嚇不到我們。 明姐又趕緊示意看那邊,白蓮婷去七號門接的馮曉夏! 荊小強膽子真大! 馮曉夏肯定有點懵,這個穿著風衣的高挑小jiejie,漂亮又鋒利,看著笑瞇瞇的熱情吧,卻有明顯的距離感。 但她思路單純,看主持人在臺上開場白,就立刻緊張認真的關注聚光燈下。 嘻嘻,荊小強今天居然穿了學生裝! 好不習慣。 剩白蓮婷悄悄打量這小姑娘,她又不在乎,也不知道看個啥。 不過今天周晴云沒坐評委席,只負責最后的專業點評算是避嫌。 主持人等九位選手上臺亮相之后,解開謎底:“經過前三屆的歌手大獎賽,我們也收到了來自全國各地的熱情觀眾很多中肯批評建議,其中最為集中的就是希望能在大獎賽中增加藝術修養、綜合文化素質的考量……” 臺上各位包括荊小強內心都是一片臥槽! 他有什么藝術文化素質? 進大學第一個學期已經過大半,他連課本在哪里都不知道! 幾位文化老師姓甚名誰都是茫然的。 還考什么考…… 老實說,甭管唱什么類別,能走到這個地步,十多億人中的前一百名,天賦超群的同時,還要有99倍的汗水。 國內藝術專業院?;旧隙际谴蟾艑W點文化就行了,從專業老師到專業領導的思維大多都是文化絕對給專業讓路,就像初高中體育、音樂給數理化讓路一樣。 都有點懵逼。 都沒有給過考試指南復習題,這樣直接考? 反正臺上錢姐她們也瞬間懵掉,心驚膽戰的那種! 還好還好有一兩天緩沖。 趕緊聚精會神的看這藝術修養、文化素質怎么考。 主持人這才隆重介紹:“有請當代文壇著名散文學家、美學家、史學家穆春雷先生……” 看著一身西服,笑容滿面走出來的自家院長。 荊小強滿臉的??? 穆春雷顯然是知道荊小強站在這里,挨著跟選手們握手致意時,還笑著拍了拍荊小強的臂膀。 全場還是緊張,有種千鈞一發的感覺。 可能最后悔的還是總導演,搞什么噱頭啊。 這不是找了一堆不能預知的突發情況么。 穆春雷也絕,就這么站在臺上,瀟灑自如的從西服里面拿出一疊素雅的書簽:“接到磚兒電視臺的邀請,感到非常有意思,所以構思整理了這些題目,就由各位選手自行抽取吧……” 全場更緊張了,特別是明后天要上場的選手,格外關心都是什么樣的題目。 就跟駕校備考似的,連方向盤轉幾下都要先準備好呀。 各位臺上的選手更是如同生死簽,有個家伙手抖得兩次掉落! 穆春雷就從他開始問:“哦,請你簡單的給全國電視觀眾科普下美聲唱法的起源跟發展歷程……” 肝兒顫! 明天后天肯定有請你科普下通俗(民族)唱法的起源跟發展歷程! 看臺后的歌手們趕緊記下來準備連夜抄書背答案。 其實也沒那么狠,會唱肯定說不出來的歌手差點尿褲子了。 穆春雷笑著代答:“我知道,你緊張得有點一片空白了,實際上美聲唱法是從十七世紀的意呆利發展起來的一種體腔共鳴唱法,與此同時1790年,乾隆皇帝做壽,徽班進京,被視為全國各地劇種齊聚京城,逐漸形成京劇的里程碑事件,冥冥之中,中外文化都是在共同演化發展……” 他才是博聞強記,學識淵博,滔滔不絕的張口就來。 一兩分鐘就能言簡意賅,又特別通俗易懂的解釋了,絕對保證了場面不會尷尬。 還能讓全國觀眾順便學點用不上的知識。 臺上臺下的歌手和導演都松了口氣。 請大腕、名家來就是靠譜! 但題目真的難:“你對13世紀中期的歐洲音樂逐步突破單聲部,開始進入復調音樂時期怎么看待……” “18世紀后期,美聲大歌劇主題大都離不開哪些內容的敘述?” 不提前看點書,絕對啞口無言! 更何況上臺本來就緊張,遇見不擅長的事情很容易大腦短路。 真是全靠穆春雷圓過去。 然后到荊小強這里:“你唱什么歌?” “神圣的戰爭?!?/br> “嗯,介紹下這首歌?” 荊小強巴拉巴拉的把這首衛國戰爭歌曲背景描述下。 穆春雷滿意:“那么你唱這首歌有什么感想呢?” 荊小強強忍笑意,不帶你這么送分的:“這就是我參加文工團,參與部隊文藝慰問演出的感受,戰爭時期,這樣的歌曲鼓舞了紅軍戰士們沖向前線保家衛國,而在和平年代,我們去到那些偏僻隱秘的軍營、陣地,為那些駐守邊防的戰士們加油鼓勁,讓那些我的同齡人,在默默奉獻青春的時候,知道有人在惦記他們,熱愛他們,感受被尊重,被激勵,能夠為自己的軍人生涯感到自豪,我就盡到了我的責任!” 這分明就是當初荊小強下基層回來,跟院長的第一次談話內容吧。 不需要穆春雷說什么,評委席的兩位軍裝大佬已經忍不住帶頭鼓掌了! 這恐怕就是他們讓荊小強來參加青歌會的最大收獲! 就憑這句話就值回票價。 絕對的滿分回答! 全場都在熱烈鼓掌,無數電視機屏幕前的觀眾,肯定也會明白,哦,文工團的意義在這里! 相信軍人們看到也會格外自豪! 老梁他們也忍不住一起鼓掌,恭喜荊小強答得好。 只有周晴云看出來荊小強在忍笑。 這家伙臉上分明寫著:評委、點評、考官,全都是我的人! 怎么和我斗?! 第134章、名利場,修羅場,場場不落 穆春雷這一波文化素養考核,絕對讓全國觀眾都大呼過癮! 因為歌手們站在臺上的反應擺明了是遭遇戰。 這幾乎是磚兒電視臺,第一次在直播中不是什么都按照劇本來。 看那些選手目瞪口呆,不知所措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