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第109節
書迷正在閱讀:綾羅夫人、嫁給偏執大佬/給偏執大佬治病的日子(快穿)、清穿之側福晉年氏、惹春腰、靠簽到系統當領主、農家子的科舉興家日常、對照組知青吃瓜日常[七零]、炮灰小夫妻發家日常、炮灰反派,沉迷養崽、那頂流,我親弟
不再是以前那樣淡定的安寧。 化妝組的學生們肯定想擠著去看看演播廳那邊的盛況,更想看看這個離奇的“胖子”歌手。 白蓮婷悄悄連續深呼吸了好幾下,肯定滿腦子都是荊小強那句話,嘛意思??? 荊小強就想哼哼哼,這回該老子讓你心煩了。 他跟各位一起過去,還得聽首長叮囑不要緊張,調整好狀態…… 要不是荊小強心大不在乎,真會被他念叨緊張了。 然后走進演播廳的時候,錢姐他們幾個站在門口捂住嘴忍笑。 荊小強伸脖子:“介是嘛,嘛事高興?” 然后就看見幾位jiejie讓開,背后露出周晴云滿臉開心:“呀!真的還是把你拉過來參賽了!好好好……” 荊小強吃一驚:“您怎么來了……” 明姐拉他探頭看里面評委席,七位。 打頭就坐了兩位穿軍裝的! 正是要求把第一張參賽卡給荊小強的那位,還有說是不是特招不太好的那位。 這會兒哪怕扭著頭不看荊小強,那軍裝就說明了一切呀。 然后正中間的座牌上就標著“周晴云”。 好嘛,這自己人都快占一半了。 還比什么呀? 特別是看見德高望重的周教授跟看兒子一樣慈祥又開心。 其他選手都想報名下一屆了。 這次咱不比了行不行。 第122章、王炸 如果說看見這一幕的歌手,這會兒還有點情緒。 心頭哀嘆這有多么不公平。 師生關系,同單位關系,這不是擺明了黑哨裁判偏心眼嘛。 可等到荊小強開口一唱,所有人啞口無言。 用開口跪來形容,絕對不為過。 老梁先上,他是標準的文工團派美聲,唱的也是標準主旋律紅歌,美聲氣勢如鐘,氣宇軒昂得就像他穿上軍裝的樣子那么莊重。 荊小強上臺。 有評委馬上問這是表演服嗎? 倆軍裝評委立刻解釋因為這位選手還兼了通俗唱法,那個很特別,因為待會兒又要唱,所以初賽就這樣了,如果能進決賽,因為不是同一天,肯定會換表演服的。 周教授滿帶滬海老太太的喜悅細膩,根本不參與這種題外話。 黑色帶錦紋的旗袍外面羊毛開衫,還有串挺漂亮的珍珠項鏈,現在只雙手交握,把手肘放在桌面上。 已經提前擺好享受傾聽的姿態。 這個美聲比賽,還有麥克風。 荊小強都不想欺負人,或者說不稀得用麥克風影響自己發揮。 他現在對磚兒電視臺的舞臺繪景、化妝乃至設備都有點不信任了。 就因為站在那猶豫了下,白蓮婷被同學們裹帶著過來的時候,報幕正在飽含熱情:“……文工團選送歌手,荊小強,他演唱的曲目是《神圣的戰爭》,請欣賞!” 沒錯,荊小強直接選了首前蘇聯歌曲。 他依舊是先給樂團那邊深深鞠躬,然后才是評委席和觀眾席。 后者就是歌手們跟工作人員。 然后十指交叉環在胸前,有點像張三豐打太極球的起勢。 其實這是個類似芭蕾舞的起勢動作,胡德爾松練舞愛這樣,荊小強卻覺得有助于擴胸。 以定音鼓和大鈸展開的前奏,就有這么恢弘。 已經把所有人的情緒代入,雄壯,激昂! 這首被譽為衛國戰爭紀念碑的經典之作,很多時候是用合唱的形式表達。 是很多華約國家合唱團必備曲目。 行家并不陌生。 可看著臺上那個單獨的身影,心中剛有點疑惑。 就看見荊小強展開雙臂,仿佛把胸腔完全打開:“起來,偉大的國家,做決死的斗爭……” 蘊含著怒吼般的厚重男中音,如同拍岸巨浪一般重重回蕩在演播廳! 這個初賽演播廳面積太小啦! 不少民歌、通俗歌手,不由自主的擋了下耳朵。 這就是美聲的魅力,把原本只是喉腔的發聲擴大到了整個身體。 小喇叭跟大喇叭的區別。 用一己之身唱出隱隱然的渾厚重音,浩瀚磅礴! 空間回響、混響肯定也起到了一定的偶然音效…… 接下來就是層層巨浪拍欄處了。 二戰時期,前線已經死得尸山血海了。 亡國滅種之際,詩人寫詞,歌者譜曲,合唱團站在火車站高唱。 一群群疲憊的士兵,聽到這歌聲一下子都站起來,掐滅煙卷,靜靜聽完就奔赴九死一生的戰場…… 合唱團一遍又一遍的送別一車車子弟兵。 一次又一次的隔著臨時拉起來的有線電話傳遞到陣地上。 一個又一個方陣的閱兵隊伍,聽著這首曲子,直接上戰場。 當時的歌舞團是要求到前線炮火下去演唱。 卻被視為蘇聯紅軍最寶貴的財富,容不得半點損失,投入到后方動員中去才能帶來更大的戰斗力。 這可以說是文工團價值的巔峰存在。 荊小強也讓這首具有隊列進行曲特征的歌曲,一遍遍沖擊現場人的耳朵。 “讓高貴的憤怒,如波濤洶涌!” “不讓邪惡的翅膀,飛進我們的心房,祖國寬廣的田野,不讓敵人逞強……” “為人類社會的垃圾,準備好棺材……” “這是我們的神圣戰場……” 非常強調情緒和氣勢,詞句卻非常簡單。 就是一小段一小段的反復。 如果太復雜了,當年那些普通士兵也不懂,后來合唱團搬上大舞臺也是反復四次。 可荊小強卻把第一段用俄語,第二第三段用更符合美聲發音的意呆利語羅馬音,最后一段才回到俄語。 真不是他故意炫技。 選了俄語歌,他就唱啊,那些位評委啥的也帶合唱團當然熟悉這首歌。 驚訝你彈舌音也這么好,不唱這個肯定不是原汁原味。 但你意呆利語感那么好,不唱太可惜了,那就再編排個羅馬音的段落進去。 會者不難吧,就切換一下而已。 光是這兩種語感的交替,就已經秒殺全場。 過去呀半個世紀,前蘇聯到俄羅斯閱兵式上,僅次于國歌的第二歌曲。 只要聽到歌聲,就仿佛能看見那些高昂著下巴去赴死的勇士。 演播廳里幾乎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沒有掌聲,沒有驚嘆,接受從耳膜到腦腔的高壓沖擊! 這時候還會關心他穿什么衣服嗎? 脫了羽絨服以后,就是那件繃得輪廓清晰的灰綠色體能訓練t恤,加下面洗得發灰的迷彩褲。 這個造型想起什么? 三十年后,某音小視頻里面有群擺拍的人在工地上玩體能。 用農民工的造型,玩出類似于專業水準的單杠。 是不是有種特別的反差沖擊? 荊小強沒這么想,這身是故意貼近通俗唱法那首歌的。 但視覺沖擊、舞臺反差無論幾十年都一樣。 就感覺是個基層士兵,或者炊事班的兵王,卻唱出這么雄壯威武的進行曲來! 嗯,實際上十多年以后,有部電視劇《潛伏》,把這首曲子放到片尾填了首詞叫深海。 氣勢依舊超凡脫俗。 一曲唱罷,周晴云雙手合十捂住口鼻,滿眼淚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