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家子的科舉路 第206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綾羅夫人、嫁給偏執大佬/給偏執大佬治病的日子(快穿)、清穿之側福晉年氏、惹春腰、靠簽到系統當領主、農家子的科舉興家日常、對照組知青吃瓜日常[七零]、炮灰小夫妻發家日常、炮灰反派,沉迷養崽
只是那一間間掛了鎖并沒人居住的房子可是自己親眼所見,擔心會有遺漏,昨日他還特地把整個村子都走了一遍,結果還是一個人都沒看到。 所以自己絕對不會看錯才對。 見自家女婿還沒看到城門口站著的三皇子,鐘榮只得使勁朝他眨眨眼。 若換做平時,鐘榮早就直接說了,可他看到三皇子站在城門口沒走進來,就沒敢多嘴。 林遠秋自然不是笨人,很快看到了岳父的示意,他順著所指方向,就看到一身月白錦袍的三皇子,雖此刻衣服上沾了土,且頭發還有些許凌亂,可全身貴氣難掩。 來不及思考三皇子怎么突然過來了,林遠秋疾步走了過去,隨后一掀衣擺,雙膝跪地,“下官參見三皇子殿下!” 眾百姓的目光本就跟著他們的知州大人,這會兒看到知州大人突然下跪行禮,而后高喊三皇子殿下時,一時都有些愣怔。 他們沒聽錯吧,三皇子殿下居然來永寧城了? 其實也不怪李禎沒被注意,此時他只帶了幾個近身護衛以及洪校尉,至于其他那些兵衛,已被他安排與州營兵衛一清理戰場了。 百姓們一個個樂開了花,都覺得上輩子自己定是燒了高香,才有幸看到了龍子。 城門口很快跪倒了一大片,心情激動的百姓們朝著三皇子連連磕頭,而三皇子再次感受到了百姓們的心情愉悅,這讓他心中的疑惑更深了。 待百姓們散去,一行人就往衙署而去。 林遠秋已明顯察覺到三皇子的來者不善,只是自己好像并沒犯什么事吧。 難道是開作坊的事被人告發了? 林遠秋搖頭,很快做了否定,話說有哪個當皇帝的會因為臣子開了作坊,就興師動眾地派了皇子過來找他的。 所以絕對不會是這件事。 可除了開作坊,林遠秋實在想不出還有旁的事來。自己當任知州將近一年,從沒魚rou過百姓不說,甚至還往外搭出了不少銀子,要是這樣都算犯錯的話,那豈不是天大的笑話嗎。 都說心中無愧抬頭挺背,理清了思路的林遠秋,臉上自是坦坦蕩蕩。 此時與林遠秋同樣坦蕩的還有嚴同知和賀通判,若換做以前,京里突然來了人,且還是皇子的身份,嚴、賀兩人說不得心里還會發毛,畢竟軍營那兒還有一個兵衛人數不足的窟窿在呢??涩F下那相差的人數已差不多補齊,兩人自然再沒了擔憂。 再想到如今城里百姓們的好日子,嚴同知和賀通判的腳步都輕快了許多。 等到了衙署大堂,坐定后,三皇子就很快問出了自己此行的目的,“林知州,我且問你,定胡縣下轄村村子的村民都到哪兒去了?” 三皇子覺得,既然自己沒在村里見著定胡縣的村民,沒有打聽原委的地方,不如直接問當事人好了,反正自己也不是傻子,沒個說得過去的理由,肯定不會相信。 一聽居然是這事,林遠秋把心放回肚子里的同時,又忍不住嘀咕,這是有人去圣上那兒告了他一狀吧? 至于是誰,也不難猜出,既然專門提了定胡縣而不是永寧州,且能往京里送奏報的,只有石洲知府莫屬了。 只是林遠秋有些不明白,雖按規定,各縣每個月只需把大小案宗上報給知府即可,可“小縣大城”之策自己又沒有藏著掖著,特別是眾村民蓋房子的時候,說是熱火朝天都不為過,對了,還有買瓦的時候,好些村民都是直接結伴去其他縣城去買的,想來口口相傳,早該傳到羅知府耳朵里才是,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再則,就算真的不知道村民去了哪里,難道就不能派人過來問一問他嗎,非得要直接打了小報告去圣上那兒去。 林遠秋自然不會知道,那羅知府本就對他有氣來著,那會兒以為抓住了把柄,自是告他一狀都來不及,哪里還會過來詢問。 說來,還是這全民搬遷的決策太過新奇,旁人怎么也想不到的緣故。 就像這會兒的三皇子,等聽到林遠秋說所有村民都搬進了城里,實在驚訝,“林大人是說所有村民都搬到定胡縣城了?” 林遠秋點頭,“正是,每年入冬,常會有山戎賊人進村擾民,搶糧,搶牲口,甚至殺人放火,村民們苦不堪言。為保各村村民不再受山戎賊人之擾,以及確保性命無憂,下官定下了‘小縣大城’之策,定胡縣下轄四十六個村子共兩萬三千六百八十三個村民,自去年七月底就全部搬遷至定胡縣城,且不止定胡縣,這邊的永寧州也是如此,永寧州下轄村民也與去年七月全搬遷至永寧城內?!?/br> 嚴同知和賀通判一起躬身上前。 先是嚴同知,“啟稟三皇子殿下,此事確實如知州大人所言,永寧州下轄村民全搬進了城中居住?!?/br> 賀通判連連點頭,“稟三皇子殿下,此事的確如此?!?/br> 已相信了百分百的三皇子,呆愣了半響,他是怎么都沒想到真實情況竟是如此,所有村民并不是因為苛稅舉家逃離,而是全都搬到了城里。 難怪自己今日看到的百姓都是喜笑顏開不見半點煩心的。 也是,有這么好的護民之策,怎可能不開心呢。 三皇子感慨,真不愧是金榜狀元郎,這種聞所未聞的治理之策竟都被他想出來了。 還有,這個“小縣大城”的叫法,別說,真挺貼切的。 三皇子心想,等回京自己把這個結果告知父皇時,父皇肯定也覺得不可思議吧。 很快,三皇子又想起村里的田地,忙問,“村民們全住到了城里,那鄉下的田誰人耕種?” 林遠秋笑道,“這個倒是不難,到了農忙時節,村民們便會回到村里居住,并不會耽擱了農務?!?/br> 是啊,村里的房子都還在呢,農忙的時候當然可以住到村里了。 李禎心中已沒了疑慮,他這人向來喜歡安民濟物的官員,是以不吝嗇夸贊道,“此策因地制宜為民所慮,林知州有心了?!?/br> 林遠秋拱手,“下官羞愧,為官一任,自當造福一方,為百姓所慮本是下官應該,不值得三皇子殿下夸贊?!?/br> 想到今日殲滅山戎賊人的事,林遠秋認為自己有必要和三皇子解釋一下,雖明眼人都知道這是大好事一件,可從這次自己莫名被狀告的事情上就能看出,山高皇帝遠的,自己的治績能與圣上早匯報就盡量早匯報,這樣哪怕有人告狀,圣上也不會不知內情。 朝廷有文,不論直隸知州還是散州知州都是直接向朝廷奏報和接受詔令的,也就是說,作為永寧知州,林遠秋只需向圣上匯報自己的治績就成。 其實匯報的事,林遠秋早有打算,原本他是準備等任期滿一年后,再一起上報給圣上的。好多官員都是如此做法,畢竟一整年的治績集中在一起,能把一本奏折寫的滿滿的,這樣等圣上翻開看時,印象分肯定不錯??扇缃?,林遠秋覺得還是得及時匯報啊。 想到這里,林遠秋沒再耽擱,很快說了今日行兵的緣由,“雖小縣大城之策能解村民之憂,可毒瘤不除,如同千日防賊總懸著心,下官以為拔本塞源才是根本,是以才有今日剿滅山戎賊人之事?!?/br> …… 三皇子沒去住客棧,更沒打算去城外驛站安頓。 林遠秋很快讓人把西面的單獨小院重新打掃收拾,至于岳父和舅兄還有秦秀才,暫時先搬到了前院,前院有書房和東、西廂房,住下他們幾個肯定是夠的。 皇子出門,除了有兵衛跟隨保護,廚子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一日三頓的吃食,林遠秋倒是不用另外cao心。 家里有貴人住著,吳氏自然叮囑了又叮囑,特別是家中下人,千萬別在貴人面前失了規矩,否則誰都救不了你。 而三皇子這邊,除留下自己的幾個近身侍衛以及洪校尉,其他幾百名兵衛全被他安排到了城外驛站。 救了三皇子的事,鐘榮對誰都沒說,包括自己的兩個兒子。 皇上年邁,皇子們之間的明爭暗斗自然少不了,鐘榮覺得,不管是哪個皇子,自己還是盡量保持一定的距離為好。 …… 接下來的幾日,除了睡覺和用膳,三皇子基本沒閑著。 他先去了定胡縣城,而后看到了整整齊齊的村民住宅,還有熱熱鬧鬧的西市,以及一條條干凈的街道和巷子。 看到穿著便服的三皇子,百姓們只以為是哪里來的外地客商,自是有問必答,最后還忍不住自豪道,“您是不是覺得定胡縣城特干凈,哈哈哈,這還多虧咱們知縣大人的好法子呢,您看,像我家這條巷子,共有三十二戶人家住著,按著知縣大人的規定,每戶人家輪流著來,一家清掃巷子一天,若哪家沒打掃干凈或誰家亂往外丟土塊菜葉,就會被罰多掃巷子一天?!?/br> 看到幾位老者邊說邊眼角帶笑,三皇子知道,這些人對如今的日子是相當滿意的。 自村民們搬進城里,定胡縣的街道和鋪子自然熱鬧了好多,看著街面上的人來人往以及門庭若市,李禎恍然,他終于知道定胡縣和永寧州上繳的稅賦為何超出以往一大截了。 林遠秋并沒有隱瞞作坊的事,不論是定胡縣的兩間作坊還是永寧城的,他都帶著三皇子去看了一遍,并說了自家開這些作坊的初衷。 林遠秋覺得,有些事情與其遮遮掩掩讓人多想,還不如直接了當的攤開來說,何況自己本就是為了百姓們的生計才開的這些作坊。 經過這幾日的“百姓告知”,李禎自然知道了馮記作坊和周記作坊的很多事。比如林家拿出兩千兩銀子作為兵衛們殺山戎人的獎銀;又比如毛沿村那些燒了的房子,是周記作坊掏的銀子讓他們重新翻蓋;還有就是若誰家日子不好過,兩家作坊的掌柜就會讓人去他們家作坊上工。 所以這樣的作坊開著,三皇子覺得自己沒話可說,何況這只是馮記和周記作坊,又不姓林。 …… 三皇子要離開的前一日,林遠秋拿去了杜知縣的手札。 翻開冊子,只見一頁頁一條條記著的,都是山戎人過來擾民的事,包括來的時間,去的村子,所搶的糧食,以及死傷的人數。 李禎不解,不知林遠秋給他看這個是何意。 “稟三皇子殿下,下官不敢隱瞞,先次毛沿村殲滅山戎賊人兩百一十三名,正是下官依著杜大人的手札做的安排。只可惜杜大人如今已不在了,若他知曉自己花費心血記錄的手扎,居然為他報了殺身之仇,想來也該欣慰才是?!?/br> …… 第208章 鐘榮起復 馬車悠悠,出了永寧城后就一路往南而去。與來時的心里擔憂和氣憤不同,這會兒再路過不見炊煙的村莊時,三皇子腦中閃現出的,是百姓們一張張心滿意足的笑臉。 “洪校尉,你說說看,這幾日在永寧城有何感受?!?/br> 放下手札,三皇子問向車窗外騎著馬,正與馬車并行的洪校尉。 十幾日過去,洪校尉臂膀上的傷口早已愈合,不過布帶依舊綁著,免得騎馬時不小心又崩開了傷口。 有何感受? 聽到三皇子的問話,洪校尉想了想,很快說出了自己的心中所感,“稟三皇子殿下,下官覺得永寧城的百姓,好像比別處的百姓更愛笑一些?!?/br> 洪校尉說的可是實話。這些時日他陪著三皇子逛了永寧城不少地方。期間所遇到的百姓們,個個十分熱情不說,笑臉都是隨時奉上的。 說實話,活了三十多年,洪校尉還是頭一回見到什么叫真正的好官造福一方。 城里的繁盛,百姓們的樂居,這可都是林知州的功勞。 還有,在洪校尉看來,日子過得好不好,看臉上的笑容就知道了,畢竟苦笑哪怕再甜,那也是鎖著眉的。 李禎點頭,確實這邊的百姓更愛笑一些,不論是定胡縣的,還是永寧州的,總能讓旁人感同身受到他們發自內心的喜悅輕松。 …… 雖確信山戎人不敢再過來作亂,可為了保險起見,林遠秋還是等整個正月結束后才打開城門讓百姓們自由進出。 此時立春已過,好些村民開始回村子準備春耕的事。都說一年之計在于春,種糧食的事可不能有丁點耽擱。 周記和馮記是在正月十六開的工,半個多月過去,庫房里又有不少的貨堆著了。 有了年前商賈的上門進貨,如今吳氏再也沒有貨物賣不出去的擔心。 沒了山戎人這個大麻煩,林遠秋除了心寬了許多,手頭上的事也跟著少了不少,畢竟有好些事情原本就是因為山戎人而展開的。 空閑下來后,林遠秋就把心思放到了妻兒身上。說來,從寶兒生下來到現在,自己都是各種的忙,現下終于有了時間,總該多陪陪孩子才是。 從前衙到后院約摸半刻來鐘,才走進居室,林遠秋就聽到房里傳來兒子“啊啊啊”的叫聲,自己上衙時寶兒還睡著呢,沒想到這會兒已經醒了。 聽到熟悉的腳步,鐘鈺柔有些驚訝,這才半個來時辰呢,怎么這么快就回來了??? 轉頭看向房門,果見相公已跨步走了進來。 “相公,今日這么早就回來了?” “嗯,衙署沒什么事,就早些回來了?!?/br> 林遠秋邊說邊走到臉盆架子那兒,準備洗了手后再逗兒子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