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家子的科舉路 第200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綾羅夫人、嫁給偏執大佬/給偏執大佬治病的日子(快穿)、清穿之側福晉年氏、惹春腰、靠簽到系統當領主、農家子的科舉興家日常、對照組知青吃瓜日常[七零]、炮灰小夫妻發家日常、炮灰反派,沉迷養崽
而林三柱,一聽果真是自家狗子,簡直樂的飛起,“哎呦,回來啦,回來就好回來就好?!?/br> 此時此刻,林三柱覺著,這世上怕是再沒比這聲“爹”更好聽的聲音了。 鐘榮也聽到了林三柱的問話,想著親家怕是擔心了一整天,忙也跟著答道,“親家,我們都回來了?!?/br> “對啊,鐘叔,我們一起都回來了!”鐘錦安和鐘錦華異口同聲,語氣中是滿滿的自豪。 “誒誒,回來好回來好!”聽到全都回來了,且一個個都是中氣十足的,林三柱忍不住嘴角咧到了耳朵根,提著的心也總算放了下來。 比起林三柱的興奮,城門衛們就要恪盡職守了許多。 雖聽著確實是知州大人的嗓音,可幾名城門衛并沒急著開門。而是先等城樓上的守衛查看過,見確實是他們知州大人無疑,且確實四人四騎并沒有多余的人后,才拉下城門栓,把城門緩緩打了開來。 這般的謹慎cao作,讓林遠秋相當的滿意,是以等進了城,他第一時間就好好稱贊了這些守衛一番。并叮囑,往后也都依照今日的做法來,不管來人是誰,都得按規矩辦事。 被知州大人這樣直截了當的夸贊,幾個守衛都有些不好意思,不過幾人雖面帶靦腆,可一個個腰板都挺的直直的。 如今要說他們最佩服的人,自然非知州大人莫屬了。 說實話,當初大人剛過來赴任時,他們可不覺得這樣一個年紀輕輕的官員能有治理城池的經驗。 可如今呢,整個永寧州,只要提起知州大人,就沒有不豎起大拇指的。 不說旁的,單從讓農戶們搬進城里的這一舉動,知州大人就算得上是眾村民的救命恩人了。 幾個守城衛當中就有家住鄉下的,往年每到隆冬時節,他們哪回不是時時掛著心吊著膽的,生怕有山戎人會去家里光顧。 可現下呢,爺奶爹娘還有妻兒兄弟全都住進了城里,再也不用擔心會有糧食被搶、家人死傷的事發生。 知州大人算是一步到位解決了眾村民的憂心和不安。 說來也是可憐,今年他們家可是第一次過上了安心年。 再有就是發年貨的事,話說當城門衛這么久,他們還是頭一回遇上有年貨發的事。每人大米面粉各二十斤,還有十斤豬rou、四斤糕餅,另外還有二兩銀子的獎勵, 守城衛們還清楚記得,那日他們提著這些年貨回家時,鄰居們眼里的艷羨,以及家里人的驚訝和歡喜。 昨日守城衛們還聊起過此事,都覺得再沒比今年一整年更讓人過得舒爽的日子了,家里人不但住到了城里,弟弟meimei們還在作坊找到了掙銀子的營生,讓自己減輕了不少養家的壓力,而這一件件的好事,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他們有個一心為民的知州大人啊。 此時眾守衛想的是,難怪老輩人都說人不可貌相,誰能想到,在他們眼里這樣一個跟自家小弟差不多年紀的年輕人,居然會有這般大的能耐,能耐到才不足一年,就把原本蕭條荒涼的永寧城給盤活了。 見到兒子后,林三柱自是上上下下先把人打量了一遍,等發現并沒掛彩的地方后,才吁出一口氣。 而鐘榮,很快從馬鞍上解下一只布袋來,然后給幾個守衛遞了過去,“喏,明日你們把這個掛到城門上,若有百姓問起,就說是山戎賊首的首級?!?/br> 啥?首級??! 城門衛們嚇了一大跳,可等反應過來是山戎人的后,立馬又興奮了起來。 特別是張東子和何貴祥兩個,原先他們的家就在鄉下,所以,他倆可以算是看著山戎人做的惡事長大的,若問兩人這輩子最最痛恨的是誰,絕對非山戎人莫屬。 所以,在聽到袋子里裝的竟是山戎人的首級后,張東子立馬滿臉喜色的把布袋接了過去。 至于何貴祥,此刻看向林遠秋的眼里,只差放著光了,“原來大人您今日這般早出城,竟是殺山戎賊首去了??!” 對哦,其他幾個城門衛才想起,今日他們大人可是老早就出城去了呢。 張東子滿是感動,“大人,您真是咱們永寧州百姓的好大人??!” 鐘榮自然不會錯過給女婿搏名聲的機會,隨即笑道,“何止賊首,此次你們知州大人,可是領著兵衛一舉誅殺了兩百一十三名山戎賊人呢?!?/br> 鐘榮為何會這般清楚,當然是因為馬匹了,今晚他們繳獲的馬匹正是這個數。 兩百一十三?老天! 這下不止幾個城門衛眼睛驚成了銅鈴,就連一旁的林三柱也差點驚掉了下巴。 咋這么多啊,哎呦,老天保佑老天保佑,還好他家狗子全須全尾的回來了。 而林遠秋,在看到那個高興的不能自已的兵衛,正把手上提著的布袋跟甩餅似的左晃又蕩,他的眼睛都沒敢往對方手上多瞟一下。 話說,這也太驚悚了吧。 林遠秋也是剛才從軍營里出來時,才知道岳父取了堆堆帽的首級。 說來也是奇怪,林遠秋想起今晚自己朝山戎人射箭的時候,可是沒有一丁點的害怕,有的只是替百姓們報仇雪恨的理所應當。 可這會兒看到裝著首級的布袋,心里卻有些發毛,該是自己見識太少的緣故吧。 林遠秋心想,自己作為一個手掌兵權的知州,往后這樣的事情肯定還會有,所以一定要盡早適應起來才行。 關于懸掛山戎賊人首級的事,原本林遠秋覺得沒這個必要,反正殲滅就殲滅了??蛇@會兒他看到城門衛們臉上激動的表情,突然想起岳父說的那句鼓舞士氣的話。 是啊,士氣不止行軍打仗的兵衛必須要有,拽耙扶犁的農人以及勤勞致富的商人也是不可或缺的,被山戎人心驚膽戰了這么些年,百姓們也該好好解一解心中的郁氣了。 “爹,您怎么才穿了這么點衣服?” 扶林三柱上馬時,林遠秋摸到了他爹冰冰涼涼的手。 林三柱不以為意,“門衛那邊有火盆烘著,爹不覺著冷呢?!?/br> 林遠秋可不信,很快解下斗篷讓林三柱批上,大冬天的可別動出了風寒。 兒子的性子林三柱可是知道的,所以也沒推辭,干脆利索的把斗篷穿上了,不過等他家狗子上了馬,林三柱忙把斗篷展開,然后把兒子也裹在了里面。 看著前頭兩人一騎的父子倆,鐘榮覺得父慈子孝大概就是如此吧。 “爹?!?/br> “啥事?”林三柱抱著兒子的腰,把斗篷捂得嚴嚴的。 “明日您拿兩千兩銀票到錢莊換些散銀回來,兒子要拿去軍營嘉獎兵衛?!?/br> “誒,爹曉得了?!?/br> 林三柱自然知道兒子說的是那筆銀錢,還別說,把銀子用作嘉獎兵衛,實在太合適不過了。 …… 按理來說,這會兒已是子時,守歲的人早該回房睡覺才是。 可此刻衙署后院的正房里,依舊燈火通明。 老林頭和吳氏坐在上首,其他人也全都在,雖時間已經很晚,可眾人都沒有要回房的意思,都這個點了,遠秋他們還未回來,怎么可能靜的下心去睡覺。 至于家里的小娃兒們,因為實在困的不行,早已躺在他們的娘親和祖母,還有爹爹的懷里睡著了。 寶兒也一樣,才兩個多月的他正是最貪睡的時候。鐘鈺柔抱著兒子,看著他可愛的睡顏,心里卻半點不得放松,不知相公現在怎樣,還有父親和大哥二哥,也不知他們如何了。 雖鐘鈺柔對父親和哥哥們的身手有著信心,可山戎人的兇悍是出了名的,所以在沒看到他們回來之前,怎么能放心。 見公婆一副提不起精神的樣子,周氏關切道,“爹,娘,您倆肚子餓不餓,要不兒媳去煮些面條過來?” 因著都心里記掛著事,今晚除了一群小的,其他人都沒怎么吃年夜飯,老林頭和吳氏更是只捧了捧碗,沒吃上兩口飯就放下碗筷了。 老林頭搖頭,“等遠秋他們回來再說吧?!?/br> 吳氏也是一樣的想法,她現在一點想吃飯的心思都沒有。還有老三,一天沒看到人了,自己生的兒子自己知道,吳氏可以確定,她家三兒子肯定一整天都等在城門那里。 自己生了三個兒子兩個女兒,要說兒女心最重的,就數老三了。 吳氏正想著這糟心玩意也不知有沒有吃飯,卻聽院子里有噔噔噔的跑步傳來,馮氏反應最快,“蹭”地一下站起身,就往門口走去,鐘鈺柔緊隨其后。 屋里眾人的目光也都聚到了門口處。 沒等馮氏和鐘鈺柔把簾布打開,平安就已經滿臉喜色的掀開布簾進來了,“老太爺,老太太,公子他們回來了!” “都回來啦?”吳氏驚喜萬分。 平安連連點頭,“都回來了?!?/br> 哎呦,這真是太好了,吳氏忙雙手合一,菩薩保佑菩薩保佑。 老林頭和林大柱林二柱,還有林遠楓他們,也都大大松了口氣,回來就好,這下他們終于可以放心了。 沒過一會兒,披著寒氣的幾人就都進了屋。 看到坐在上首的爺奶,林遠秋幾步向前,曲膝朝兩人跪下,“爺,奶,孫兒讓您倆擔心了?!?/br> 老林頭忙起身把人攙起,然后仔細摸著小孫子的肩膀和胳膊,“可有傷到哪兒?” “沒呢?!绷诌h秋伸展著胳膊給老林頭看,表示自己毫發無傷,隨后摸了摸肚子,笑道,“爺,奶,孫兒就是肚子有些餓了?!?/br> 林遠秋說的可是實話,中午到現在就吃了幾個饅頭,他的肚子早已咕咕叫了好幾回了。 一聽小孫子說肚子餓,老林頭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來。 “肚子餓了咱們就吃飯,正好爺跟你奶也肚子餓了?!?/br> 周氏聽后,忙把小孫子放進了林大柱懷里,當即就準備往灶房里去,“遠秋,大伯娘這就給你做好吃的去,對了,還有你最愛吃的紅燒魚?!?/br> “對對對,吃了紅燒魚,咱們全家都年年有余!”吳氏喜氣洋洋。 劉氏早把抱著的孫子塞到了林二柱懷里,邊卷衣袖,邊與周氏說道,“我幫大嫂打下手?!?/br> 秦荷花和高翠她們也沒干坐著,幾人把睡著的孩子放到屋里的炕上后,也都到廚房幫忙去了。 大過年,雞鴨魚rou都是現成的,做起來自然速度快,不消半個時辰,一桌豐盛的宵夜就燒好了。 林三柱去庫房搬了一壇酒過來,這還是那日他送柿餅到秦府時,秦家給回的年禮。 “娘,這可是果酒,不會醉人的,兒子給您滿上?!绷秩眠^吳氏的碗,很快把果酒倒上。 然后是馮氏周氏劉氏,還有鐘鈺柔和高翠她們,一聽是不醉人的果酒后,眾女眷都準備倒上一點嘗嘗。 一時間,廳堂里滿是杯盞的碰撞聲。 雖說這會兒已快丑時,可對林家人來說,他們的年夜飯才真正開始呢。 …… 今年的大年初一,與以往任何時候都不一樣。 這不,天才蒙蒙亮,家家戶戶迎新年的開門鞭炮都還未響起呢,就有人敲著銅鑼穿梭在永寧城的大街小巷了。 聽到“當當當”的銅鑼聲,還窩在暖炕上的百姓們正納悶這是怎么一回事,卻聽緊隨銅鑼聲后的,是歡快的喊唱聲,“喜報喜報,咱們知州大人領兵誅殺山戎賊兩百一十三人,城樓掛有賊人首級,大家快去看嘍!” 敲銅鑼的正是張東子與何貴祥,兩人好不容易盼到了天明,立馬就提著銅鑼給城中百姓報大喜事來了。 而這會兒的林遠秋,已在心里琢磨著接下來的安排了。 此次殲滅這么多山戎人,想來人家不會善罷甘休,所以自己一定要做好防備。 都說開弓沒有回頭箭,既然已經動手了,林遠秋自然是想好了后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