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家子的科舉路 第139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綾羅夫人、嫁給偏執大佬/給偏執大佬治病的日子(快穿)、清穿之側福晉年氏、惹春腰、靠簽到系統當領主、農家子的科舉興家日常、對照組知青吃瓜日常[七零]、炮灰小夫妻發家日常、炮灰反派,沉迷養崽
心中激動的林三柱哪能在家待得住,等周興告辭離開后,他就迫不及待的出門去了,這會兒的林三柱,很想看看自己還在國子監的會元兒子。 是以。背著書箱正從太學門出來的林遠秋,就看到他爹站在集賢門,來回打轉的身影。 殿試在放榜之后的半個月舉行,再開考前的這段時間,中榜貢士一般都會自行復習備試,家不在京城的自然待在宿舍里,而像林遠秋這些京城有宅子的,自然都回家里備考了。 林遠秋知道他爹過來干嘛,這是實在心里高興,想過來和他說說話呢。 “爹,您來多久了,怎么沒讓人告知我一聲?” 林三柱哪里會讓人通傳啊,可以說,到了國子監后他就后悔了,再想到自己來過多次,肯定有好多人知道他是誰的爹,是以就連太學門,林三柱都沒敢靠近,生怕旁人看到他后,會去笑話遠秋,說他爹沉不住氣云云。 所以,這會兒林三柱正準備離開呢。 此時突然看到自家兒子出來,倒是有些意外,“咦,遠秋你咋出來啦?” 林遠秋笑道,“爹,兒子回家準備半個月后的殿試?!?/br> “對哦,殿試?!绷秩慌哪X袋,忍不住笑道,“爹竟然把還要參加殿試的事給忘了?!?/br> 今天他實在太高興了。 回到南鑼鼓巷后,林三柱就拿了銀錢給張嫂,讓她快些買些菜回來,特別是魚,一定要多買幾條養著,接下來這段時間兒子可都在家吃飯呢。 一聽買魚養著,林遠秋就忍不住想笑,他爹還以為這是在買魚不方便的小高山村呢,從這邊走去西市,至多兩盞茶功夫就能到了。 林遠秋沒有說什么,他爹難得這么高興,就讓他安排好了。 如今家里就他們父子倆,是以林遠秋也沒單獨開了院子另住。兩人都住在三進院落的東廂房里,這邊廂房共有四間,除東頭第二間的廳堂,其他是兩間臥房和一間書房,臥房林三柱和兒子一人一間,剩下的一間書房正好給林遠秋用。 林三柱拿著抹布把書房里的桌椅板凳都擦了一遍,然后又去檐廊抱了一盆春蘭擺到了書桌上,這下,書房的樣子就出來了。 殿試只考策問,至于策題內容,肯定離不開時務。那么備考方向自然都是圍繞時務這些的。林遠秋已對備考的半個月時間做了規劃,準備做好這最后的一搏。 林遠秋覺得張嫂的做飯手藝幾乎可以跟大伯娘媲美,特別是燒魚,做得也非常好吃。 一盤紅燒魚塊和一碗魚頭燉豆腐,味道鮮美的讓林遠秋連吃了兩大碗飯。 今日是個大喜的日子,自然少不了慶賀一番,林三柱拿了杏花米酒出來,自斟自酌的吃下了兩碗。林遠秋以為他醉了,結果人家依舊條理清晰,走起路來半點都沒見打晃。 只不過,等林遠秋上了床正準備吹燈睡覺時,卻見他爹抱著枕頭和被褥推門進來了。 林遠秋納悶,難道他爹突然就一個人怕黑了? 林三柱才懶得去管兒子詫異的目光,把枕頭和被褥往床上一放后,就三兩下爬上了床,“狗子,爹心里有句話很想跟你說說?!?/br> “啥話?”林遠秋邊問邊往床里挪,好空出睡覺的位置來。 咳咳,許是覺得自己要說的話有些不地道,林三柱忍不住先清了清嗓子,而后下定決心般地壓低聲音道,“其實這回子旭落榜爹還挺高興的?!?/br> “為何?”這話聽的林遠秋有些不明白了,“子旭是兒子的妹夫,是爹您的女婿,怎么他沒考上,爹您反而還高興呢?” 林三柱一副兒子你真傻的眼神,“你想啊,再過不了多久春燕就要成親嫁人了,到時有你這個當進士的哥哥,周家肯定對春燕另眼相待,可若是子旭這次也考中了進士,那么他們家對春燕的重視程度肯定要打個對折,爹自然希望子旭也能考中進士,可最好是再過三年,那時春燕在周家也差不多立穩腳跟了?!?/br> 林三柱的一番話,聽的林遠秋好久才回過了神。 換做旁的岳父,同樣的情況下,自然巴不得女婿能早點考中進士,這樣不但他臉上有光,女兒也能跟著風光,哪還會心細的想到這一層上呢。 對于周子旭的為人,林遠秋自然是放心的,可就像他爹說的,周家可有不少親戚,若子旭這次也中了進士,那么自覺地位同等,甚至覺得周家家境更勝一籌的他們,對春燕的重視程度肯定不如只她哥哥一人是進士來得高。 想到這里,林遠秋心下忍不住感嘆,他爹是真得心疼他們兄妹三個啊。 …… 第二日便是老師休沐的日子,吃過早飯,林遠秋就拿著自己新作的策文去了秦府。 秦遇老早就在書房里等著了,這會兒看到林遠秋過來,臉上燦爛的笑容,隨著好心情不知不覺帶了出來。秦遇是怎么都沒想到,自己居然還能教出一個會元來。 不過他也是有自知之明的,上次休沐時,秦遇就把兩個弟子寫的會試考題的解答仔細看了一遍,當時林遠秋對幾道算術的解答讓秦遇直呼“妙哉!” 所以,他這個弟子之所以能得中會元,與他自己付出的刻苦以及聰明的頭腦,是有著直接關系的。 …… 第142章 殿試 秦遇拿出這幾日自己羅列出來的策問題目,讓林遠秋就照著這些練寫。 殿試當日的策題由圣上所出,圣上的性子誰都琢磨不透,自然也沒人能估摸出屆時的策問題目來。 秦遇只叮囑林遠秋,不管是何種題目,書寫時切不可過甚其辭、坐而論道。 其實秦遇也知道自己是白叮囑一場了,他這個弟子寫的文章最是樸實不浮夸,所以在這點上,自己倒沒啥可不放心的。 “接下來的路可要靠你自己走,在為官之道上,為師能教你的并不多?!?/br> 不出意外,殿試之后,他這個弟子就算正式步入仕途了。 秦遇覺得,自己安于一隅的性子,肯定不適合剛進入官場正富有沖勁的年輕人。 不過該有的叮囑卻是不能少的,秦遇肅聲,“臣事君以忠,圣上年邁,幾位皇子又各懷心思,私下更是收攏了不少朝臣,汝切記不可參與其中,可知?” 林遠秋端立下首,“弟子知曉?!?/br> 仆人換了茶水,而后又端了糕點過來。 秦遇讓林遠秋跟著自己來到偏閣坐下,很快輕聲說起了朝中之事。 說是朝中之事,其實說的最多的還是朝中的官員,包括他們的姓名、職務,以及派系。 林遠秋不知道老師為何會突然和自己說這些,不過這些內容對自己實在太有用了,此時的他恨不得拿出紙筆,好把老師說的這些話,一字一句的都記錄下來。 很快,林遠秋就聽到了工部侍郎呂淮的名字,真沒想到他竟是大皇子的人。 林遠秋不由慶幸,幸好周家與他交情不深,且如今還斷了來往。 從龍之功這個飯碗有多難端,讀過好多歷史書的林遠秋當然知道。 所以像這種拉幫結派的事,他是絕對會遠離的。 見林遠秋目光清明,秦遇十分欣慰,自己弟子的這份清醒通透的心性,最是難得。 這樣想著,秦遇就很快記起前幾日的事來。 自會試放榜后,就有同僚過來跟他打探遠秋的親事,在聽到并未定下親事后,同僚就透露出想幫著說親的想法。 秦遇當時并沒應下,只推脫說孩子的親事自有其父母cao心,他好好的做個自在翁不是挺好,做啥非要攬這事上身,別到時小夫妻日子過得不圓滿,自己還要落下埋怨。 秦遇之所以會這樣說,也是因為心里早就知道對方是替誰來問親事的,不說劉尚書想說的是自家庶女,就是沖著他是二皇子的岳家,秦遇都不可能應下這門親事。 不過秦遇也知道,如今遠秋已有十九,說親是遲早的事。 而照現下這個情形,往后過來詢問親事的人肯定會越來越多,所以到底該如何劃算,總要心里有個章程才好。 想到這里,秦遇忍不住開口,“老夫問你,你的親事是怎樣打算的?” 親事? 林遠秋一愣,他沒想到老師會突然提起這個。 自己是怎樣打算的?林遠秋想了想,突然發現,自從自己和家里說好晚幾年再說親事后,就一直沒去想這件事了。 見林遠秋一時愣怔的模樣,就知道這小子定沒去想過這件事兒。 秦遇也知道現下不是提這件事的時候,畢竟轉眼就是殿試了,可不能多分心其他,遂擺手道,“老夫今日提這事,只為讓你心中有個數,旁的,還是等考了殿試之后再說吧?!?/br> 離開秦府后,林遠秋就直接回了南鑼鼓巷。 接下來的幾天,林遠秋不準備再出門了。過不了多久就要參加殿試,自己可得抓緊了些。 等回到家,林遠秋看到他爹和平安正抬著一張月牙桌往廂房里去,然后就見他爹指揮著平安,兩人把桌子擺到了臥房靠窗的位置。 想到那里正是埋著陶罐的地方,林遠秋就忍不住想笑,他爹這是還記著兩萬六千兩銀票,想給它再加層保險呢。 …… 為防止在殿試中出現禮儀上的失誤,在離殿試開考還有兩日的時候,禮部官員特地把此次會試中榜的二百八十二名貢士,安排在集英殿,來教他們面圣的禮儀。 集英殿正是考殿試的地方,之所以會安排在這里學禮儀,林遠秋覺得應該就跟前世的實地彩排差不多吧。 這樣有了實地的經驗,屆時貢士們不論是在站位,還是在流程上,都不易出錯。 林遠秋學得特別認真,圣駕面前可容不得有一丁點的錯失,別到時因為禮儀沒做好,而被轟了出去,那么自己就辜負這十幾年的辛勞苦讀了。 同樣認真的,還有其他近三百名的貢士,眾人心里也和林遠秋一樣的想法,那就是千萬不能出錯,不然就功虧一簣了。 平生第一次來到皇宮內,大家心中的澎湃,可想而知是多么的熱烈,也頭一次真正體會到了魚躍龍門的一步之遙。 …… 三月二十八,殿試日。 才卯時,林遠秋和林三柱就從南鑼鼓巷出發了。 因著今日不用帶考籃以及其他任何東西,父子倆走起路來倒是格外的輕快。 想到待會兒自家兒子還要進到皇宮里去,林三柱只覺心里的自豪快滿溢了出來。 林遠秋今日穿著一身青色圓領長袍,衣擺和寬袖,以及衣領處,都用黑色緞帶滾了邊,腰間是同色的緞布腰帶,腳上則穿了一雙黑色的朝靴,這身裝扮是禮部給貢士們準備的貢士服,特地在殿試時穿的。 南鑼鼓巷離皇宮約摸半個時辰的路,等父子倆到達宮門外時,已經有不少貢士在排隊等候著了。 林三柱還是頭一次離皇宮這么近,等看到宮門口守著的一眾侍衛時,心里不免有些緊張了起來。 見狀,林遠秋并沒急著排上隊伍,而是先把林三柱領到了一旁的馬場,這邊是專供官員停放車馬的地方,不過今日這里卻是多了好些送考殿試的人。 林遠秋指著一排檐廊對林三柱說道,“爹,您就在這兒坐著,等兒子出來后,咱們再一同回去?!?/br> 林三柱點頭,看到這邊都是與自己一樣送考的人,他便沒了拘謹,很快與人閑聊了起來。 近三百人的隊伍,加之又是同樣的衣著,遠遠望去,倒十分的壯觀。 貢士們都安安靜靜的等在那里,期間沒人發出聲響,更沒有交頭接耳的說話聲。 前日他們學的規矩里,就有禁止喧嘩這一條,這可是最基本的禮儀。 辰時一到,眾貢士開始陸續進入皇宮。 等快到集英殿時,眾人便停下腳步,由禮部官員點名,很快按照會試的中榜名次重新排成隊,隨后整齊有序地進了集英殿。 林遠秋是會試頭名,自然走在隊伍的最前面,而緊跟在他身后的,正是排名第二的丁德進。 看著身前比自己高上半個頭的頭名會元,丁德進很快調整了自己的情緒,考中會元不一定就是狀元,此刻還未到真正見分曉的時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