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家子的科舉路 第77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綾羅夫人、嫁給偏執大佬/給偏執大佬治病的日子(快穿)、清穿之側福晉年氏、惹春腰、靠簽到系統當領主、農家子的科舉興家日常、對照組知青吃瓜日常[七零]、炮灰小夫妻發家日常、炮灰反派,沉迷養崽
他從來都是一個不喜歡被人安排人生的人。 所以前世才會在出了大學校園后,沒有聽爸媽的話,去考公,而是選擇了自主創業這條路。沒有本錢,他先給廣告公司做了兩年的平面設計,然后拿著攢下來的工資,開了一家屬于自己的廣告公司。幾年后又開辦了自己的玩具廠,廠里布偶類玩具的設計全都出自他的手。將近十年的辛勤付出,也得到了好的收獲,有車有房有存款,算是活出了他想要的人生。 如今在大景朝的自己,目前來說,也算小有成就??扇粝氩槐皇赖垒p易安排,那自己還需再加把勁才行。 林遠秋一直相信,一個人若在年富力強時不奮斗努力,那么等待他的,只有年老力衰時的身不由己了。 所以自己這輩子若不想凄涼收場,那么“錢”和“權”最起碼要擁有一樣。 想到這里,林遠秋起身去把門栓插上。 權力何時到手或者能不能到手,都是個未知數,他準備把離自己最近的銀子先掙到手再說。 打開書箱,林遠秋拎出其中的一只包袱,打開,而后把顏料和筆墨都拿了出來,對了,還有一只新硯臺和清香三支。 清香林遠秋沒準備點,至于新硯臺,新筆新墨,還有新顏料,肯定都是要用的,否則他的素養會讓他坦蕩不了。 …… 第二日,吃早飯時,老林頭宣布了一件事,那就是公中準備在春梅的嫁妝里,再添上六畝水田。 并囑咐林大柱,讓他有空就去四處打聽打聽,或者直接去牙行也行,看有沒有合適的水田可買。還有,一定要買收成好的良田才行。 老林頭的一番話說完,除了春燕、春草,以及林遠柏和林遠槐剝雞蛋殼的聲音,堂屋里一時落針可聞。 周氏第一個反應過來,只差喜極而泣的她,忙起身跟公婆道謝,“兒媳多謝爹娘!” 春梅也很激動,“孫女謝謝爺奶!” 而林大柱,則眼角濕潤,他是真沒想到,爹娘居然會給春梅置辦這樣體面的嫁妝。這可是六畝水田,得四十多兩銀子了??! 除了林大柱他們,同樣心情激動的還有林二柱和劉氏,他們可也有閨女呢,想來等春秀出嫁時,這樣的一份嫁妝,也肯定少不了的。 至于林三柱和馮氏,昨晚就已經知曉了。 原來偷聽了全部的林三柱,等回到房里后,就把公中給每個孫女出六畝嫁妝田的事告訴了馮氏。 只不過,自家狗子的那句“往后春燕春草嫁妝肯定會比大姐多”的話,林三柱特地給隱瞞了下來。 在林三柱看來,他家狗子還是歲數太小,見識太少了。 也不想想單六畝水田就要四十多兩銀子了。 再算上壓箱銀,還有四季衣裳、布匹箱籠,以及子孫寶桶等物件,零零總總加起來至少得五十多兩銀子。 往后春燕她們出嫁想超過這份嫁妝去,怎么可能。 所以他這個當爹的,只能替說大話的兒子瞞著點了,免得到時做不到,多不好意思啊。 周氏一直都是個聰明的,等吃了早飯回到房里后,就想起了昨晚公爹特地喊遠秋到東屋的事。 還有,之前公婆他們可是從未說過要給春梅陪嫁田產的事呢。 所以,這六畝嫁妝田,不會是小侄兒提出來的吧。 這樣想著,等妯娌三人坐在一起做繡活時,周氏特地套了馮氏的話,很快就被她給問了出來。 像這種能給自家兒子落好的事,怕只有傻子才不說呢。 是以,馮氏干脆借坡下驢,把昨晚相公偷聽來的話,一五一十全給抖了出來。還特地說了往后等春秀、春燕,還有春草她們出嫁時,也都是這樣一副嫁妝來著。 直聽得劉氏合不攏嘴。 而周氏,心里對林遠秋的感激,已是無以言表了。 周氏清楚的知道,她的春梅,若沒有這個弟弟的幫襯,如今怕也只能嫁到一戶普通的農家吧,更別說還有這般體面的嫁妝了。 …… 這次的兩天旬假,林遠秋是在忙碌中度過的。 如今家里正是忙著做柿餅的時候,他自然得幫著一起了。 等大清早就上山摘柿子的幾個人回來后,林遠秋就加入到了削柿子皮的隊伍中。 除了削柿子皮,他還跟著三哥四哥一起給柿餅翻個。 也終于知道為何他倆最愛做的就是這個活計了。 只見兩人一個轉身,很快就各自叼了一只柿餅在嘴里,且林遠柏還貼心的給他遞了一個過來,“喏,五弟,這個最大的給你,快些吃,可別被咱奶瞧見了?!?/br> 沒等林遠秋把柿餅接過,就聽他奶的大嗓門在灶房門口響起,“你倆給我說說,這是吃第幾個了!” 說著,掄著大掃把就過來了。 林遠秋趕忙把伸到一半的手給收了回來。 自己還沒接到呢,應該不算吧? …… 第78章 遠松成親 忙碌中,時間自然過得快,明日又要去學堂了。 這次收拾書箱時,林遠秋并沒有把全部硯臺都帶上。 而是從中挑出幾只款式和用料好的,又放回到了抽屜里。 畢竟像這樣的硯臺,若買一只全新的,須得花上四、五百文。 所以,林遠秋還是準備依著自己先前的想法,等找了合適的理由,就給家中的兄弟姐妹每人送上一塊。 至于合適的理由,等林遠秋看到抽屜里的千字文時,立馬一拍腦袋,他是不是傻啊,不是早有個極佳的由頭擺著嗎。 如今抄書掙銀錢的事已過了明路,自己完全可以說,硯臺是用抄書掙來的銀錢買的啊。 只要不是一下子把所有硯臺都拿了出來,就絕對沒有問題。 還有,到時自己就說這是二手硯臺,價錢要比新硯臺便宜好多,所以一時沒忍住,就買下來了。 這謊話編的,林遠秋想想都有些臉紅。也不知道以后要不要用更多的謊話去圓。 唉,不管了不管了,先說了再說吧。 想到大堂哥還用著自己先前的磨刀石磨墨法,林遠秋覺得自己很有必要現在就給他送一塊過去。 這樣想著,林遠秋就從抽屜里拿出一塊刻著如意祥云的松花石硯,快步去了林遠楓那里。 此時天色已晚,且高翠還在月子中,林遠秋便沒進屋里,只敲門把大堂哥喊了出來,“大哥,這是我偶遇的一方舊硯,看著賣價有些實惠,便忍不住買了下來,想著送與大哥用正合適?!?/br> 說罷,林遠秋就把手中的那方松花硯遞了過去。 林遠楓沒想到五弟會送一塊硯臺給自己,接過之后忙連聲道謝。 其實他也早有買硯臺的心思,只是一想到那好幾百文的價錢,又有些舍不得。加之平日里用墨的時候也不多,所以就只買了墨條,繼續用著那半塊磨刀石了。 想到半塊磨刀石,林遠楓立馬記起,三叔敲斷磨刀石用來磨墨的事讓奶知道后,被追的滿院飛奔的場景。 當時林遠楓想的是,三叔為了能讓小堂弟念書習字,算是想盡一切法子了。 顯然,林遠秋也記起了這件事。 是以,等回到房里后,他拿起那只他爹扛了幾百袋糧食才買回來的硯臺,又仔細端詳了起來。 小巧的硯身,蓋上刻了一只展翅高飛的白鷺。雖已熟悉的不能再熟悉,可每次見到它時,林遠秋心中都有一絲宛如初見之感。 這輩子自己肯定還會有別的硯臺,可林遠秋知道,日后的硯臺,哪怕再知名再用料考究,都不及這只在自己心中的位置。 …… 才卯時,林遠秋就醒了。穿上衣服疊好薄被,下炕后,他就把昨晚畫的幾張圖,全都卷起來放到了書箱里。 昨晚他看家里余下的顏料這么多,特地又畫了一套四聯屏,是四季景色的寫意山水來著。 林遠秋準備待會兒送畫到胡掌柜那里時,把這幾張圖也給賣了。 眼下對他來說,除了用心念書,剩下的就是掙多多的銀錢了。 …… 每到回私塾的這天,馮氏都會早早起了床,好給相公跟兒子做早飯吃。 碗櫥里的面粉是吳氏昨晚就放進去的,滿滿一大碗,放在一起的還有四個雞蛋來著,這是用來做雞蛋面的。 做飯對馮氏來說并不拿手,以前她在娘家時,除了忙著刺繡替家里掙銀錢,其他活計都沒怎么做過。所以哪怕已做過好多回,這會兒還是沒個章程。 就知道會是這樣,周氏走進來時,看到的就是這副手忙腳亂的樣子,她有些想笑。三弟妹這雙手繡花時靈活精巧,可只要一做飯,就成棒槌了。 “三弟妹,我剛去地里摘了青菜回來,你快去洗了,待會兒下到面里,肯定好吃?!闭f著,周氏接過馮氏手里和面的陶盆,“這邊讓我來吧?!?/br> 看到大嫂又特地起早過來幫她,馮氏嘿嘿偷笑,這下相公跟遠秋就不用吃她做的面疙瘩了,大嫂燒的雞蛋面可是頂頂好吃的。 “大嫂,你說我咋這么笨呢,這都跟著學了好多回了,可打出來的面條下到鍋里就成了疙瘩?!?/br> 周氏加水和面,動作爽利,“急啥,依我看,弟妹這叫有福之人不用忙。日后指定高門大宅住著,丫鬟婆子侍候著,哪還消你自己動手做飯啊?!?/br> 劉氏拿著剛洗好的青菜走了進來,聽到這話,連連點頭道,“大嫂說得對,我看三弟媳一準是個當地主婆的命?!?/br> “我說大嫂二嫂,咱們可是一家,你倆是不是巴著當地主婆,才故意拉帶上我的,哼,我看咱們都甭想了,咱家可有地主婆呢,咱們三個頂多算是地主婆的兒媳來著?!?/br> 說著,馮氏很快想起昨日婆婆拿著大掃把,追打遠槐和遠柏的場景。再帶入地主婆的身份,這下實在沒忍住,蹲下身子后,便捂著肚子哈哈大笑了起來,“哈哈哈……大嫂,二嫂……你們說……昨日咱娘拿大掃把追人的樣子……像不像戲文里那個掄著鋤頭追猹子的花地主婆啊……哈哈哈哈……” 聽到這話,再想想昨日的場景,周氏和劉氏忍不住噗呲笑出聲,而后也跟著哈哈大笑了起來。 哈哈哈哈哈哈…… 而此時,一大早就被三個傻子兒媳吵得躺不住的吳氏,正在來灶房的路上…… 與前幾次一樣,到了私塾,林遠秋把書和筆墨放到宿舍里后,就背著書箱去了河溪街。 見林遠秋過來,胡掌柜自然高興。 天知道,這幾日他被客人催得有多心煩,特別其中的兩個,還等著菩薩畫像給家中老人祝壽的呢,所以,胡掌柜怎么能不著急。 好在今日全都送過來了,真是菩薩保佑啊。 林遠秋還趕著回去,是以也沒磨嘰,很快把書箱里卷著的畫,以及幾只硯臺全都拿了出來。 胡掌柜先是查看了自己早已心心念念的六副菩薩畫像,只見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真可謂神來之筆啊。 滿意,相當的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