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家子的科舉路 第53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綾羅夫人、嫁給偏執大佬/給偏執大佬治病的日子(快穿)、清穿之側福晉年氏、惹春腰、靠簽到系統當領主、農家子的科舉興家日常、對照組知青吃瓜日常[七零]、炮灰小夫妻發家日常、炮灰反派,沉迷養崽
今年柿餅的賣價,每斤往上提了三文,原本林大柱他們也沒想加價的,可這次雇馬車的費用漲了二十文,既然成本上去了,賣價自然也要跟著往上漲了。 俞掌柜哪有二話,要他說,這兄弟三人也算是實誠之人,否則像這種獨門生意,誰不是狠了心的往上漲價啊。 稱了貨,結了賬,六百多斤的柿餅,一共收了二十一兩銀子。 和俞掌柜告辭后,兄弟三人就開始了各種采買,林遠楓的婚期就定在這個月,離現在只有十來天的時間了,所以不管是酒席上的,還是新房里的東西,都該準備起來才是。 因要買的東西太多,擔心幾個兒子會有遺漏,吳氏和老林頭特地讓大孫子把需買的物什都一一寫到了紙上。 如今這個家里,林遠楓是除林遠秋外,識字最多的人,平時一有空閑,他也常會提筆照著書本練上一會兒字,所以好些字林遠楓都是會寫的。 而家里其他人,除了老林頭夫妻倆,或多或少都是識得一些字的,不說大家三五不時會跟著林遠楓學上一會兒。就是周氏她們妯娌三個,繡了這么久的字,哪怕是豬頭,都能把這些字給認明白了。 這話是她們婆婆說的,雖被說成了豬頭,可妯娌三人一直都挺認同婆婆話的。 在妯娌三人看來,婆婆走過的橋比她們走過的路還多,所以多聽婆婆的意見,肯定是不會錯的。 就像此時,吳氏與周氏說起了大孫女春梅的親事,依吳氏的想法,那就是不用太急著說親,春梅雖已經十五,可她是臘月里的生辰,月份小著呢,家里大可以慢慢尋摸,一定要找個踏實會過日子的孫女婿才行。 其實吳氏還沒說的是,等到了明年,小孫子大概率會去參加府試,屆時若有幸考中了童生的話,那么大孫女的婆家,說不定還可以往條件稍微好一些的人家去挑。 姑娘家嫁人是關乎終身的大事,她這個當奶的,總希望孫女能找個好一些的人家。 雖這是吳氏心里的想法,可妯娌三人也都明白婆婆的意思。 不過劉氏和馮氏只在一旁聽著,并沒有插嘴,畢竟春梅是大嫂的閨女,她們可不好亂給主意。 只是劉氏和馮氏覺得,若換作是她們,肯定愿意再等等,反正女孩子十六歲說親事也不是沒有,鎮上好些人家的閨女,不都是及笄之后才開始說親的嗎。 周氏有些猶豫,心里還是擔心會把女兒耽擱成老姑娘的。 可一想到自她嫁到林家來后,還從未見婆婆拿錯主意過,再說憑小侄子才八歲就能考中縣試的本事,明年能考過府試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想到這里,周氏沒再猶豫,點頭應承了下來。 而春梅,壓根就沒往自己的親事上多想,要她說,如今這樣的日子多好啊,若是可以的話,她恨不得一輩子都待在娘家不嫁人才好呢。 等兄弟三人從縣城把辦喜宴所需的東西都采辦回來后,周氏和劉氏,還有馮氏都暫停了手中的繡活,開始著手準備起林遠楓成親的事宜來。 不過在此之前,老林頭和吳氏決定先把家里的這批繡活給賣了。 過幾日家里來來往往的人肯定多,屆時若不小心被人過了眼去,說不得就得前功盡棄。 知道繡活很快就要換成銀子,馮氏幾人自然開心。 妯娌三人找來包袱布,把一疊疊整理好的書套全都用布包了。近七個月的時間,共做書套一千一百二十只,足足包了十幾個大包袱。 去鎮上時,林三柱并沒把所有書套都帶上,而是每種花樣各拿了一只,總要先與人看了貨談好價錢再說。 看到林三柱過來,高掌柜笑著招呼,再過幾日侄女就要嫁去林家,今后兩家人可就是板上釘釘的兒女親家了。 “他三叔,今日又送繡品過來是嗎?” 自兩家定下親事后,高掌柜就一改先前林兄弟的叫法,而改稱呼為他三叔了。 高掌柜有些不解,這個月的繡品前幾日不是已經送過來了嗎,怎么今日還有? 若真是這樣,高掌柜就有些為難了,如今扇套和筆袋這些繡品的銷量并不是很好,要是送了太多過來,一定會積壓不少的貨。 自己也是替東家做事,肯定不能盲目收太多貨下來,不然東家肯定有話要說。 所以,高掌柜已經在心里琢磨拒絕的話該怎樣說出口了。 別說,還挺為難的。 林三柱并不知道高掌柜此時心中的想法,他看到這會兒書肆里并無旁人后,就從包袱里,把十幾只繡著不同花樣的書套全拿了出來。 “這是啥?” 看到不是筆袋扇套這些后,高掌柜心里松了一口氣的同時,又好奇起眼前的東西來,只是等他拿到手上細瞧過之后,很快就明白這些繡品的用場了,因為上頭都有書名繡著呢,論語,詩經,大學……除了四書五經的書名外,還有三百千的,所以,這怕是裝書用的吧。 “這是書套?!?/br> 林三柱讓高掌柜拿了本論語過來,而后找出對應書名的書套,直接套了上去。 不大不小,正好合適,且在封面論語書名處的位置,還有一枝含苞欲放的紅梅繡著,再有繡布上的云紋搭著,看著典雅了不少。 高掌柜實在想不通林家人的腦袋瓜是咋長的,怎么會如此聰明,不用多想都知道,這東西絕對好賣。 最后,高掌柜按照布料的區別給出了不同的價格,細棉布書套四十文一只,緞面帶織紋的五十二文。 等林三柱說家中已有一千多只書套做好時,高掌柜因吃驚而張大的嘴巴,半天都沒合攏過。 第二日,兄弟三人就把十幾只包裹送到了書肆里,高掌柜先仔細查看了繡品,發現做工細巧,沒有粗制濫造的地方。 接著清點數量,再是結算貨款,最后共算得銀錢五十二兩三錢。 等林大柱把一張五十兩的銀票及幾粒碎銀子,交到老林頭手上時,老林頭心里再次生出了買地的想法。 想著等忙過大孫子的親事,再去問問哪里有水田可買。 十一月二十,黃道吉日,宜嫁娶。 說來也是湊巧,林遠楓的大喜之日,正逢私塾放旬假,所以,今日的滾床童子,自然非林遠秋莫屬了。 …… 第52章 林遠楓成親 新娘子的嫁妝昨日就已抬了過來,總共有六臺,除了四季衣裳,枕頭被褥,子孫寶桶,以及妝匣木箱外,最讓人矚目的,恐怕就是那四塊用紅紙包著的土胚了,這是代表女方家陪嫁四畝水田的意思。 村人們看得直咋舌,四畝水田少說也得二十七、八兩了,老天,這林遠楓的岳丈家可真舍得啊。 沒等嬸子大娘們驚詫完,就有跑去林家看過曬嫁妝的婦人回來告知,“哪止啊,那壓箱銀子還有十六兩哩!” “啥!十六兩?” 一瘦臉大娘驚得直拍大腿,“哎呦,這哪里是娶媳婦啊,這明明就是抱了個錢匣子進門好嗎?!?/br> 其他人也是連連點頭,可不就是錢匣子嘛,娶了這樣的媳婦進門,哪還用擔心日后的生計啊。 “這周氏還真有本事,竟然給兒子相了一門這么好的親?!?/br> “可不是嘛,四畝水田,外加十六兩的壓箱銀,還有許多的衣裳被褥,咱們小高山村誰家媳婦有這么多的嫁妝啊?!?/br> “何止這些,那妝匣里不還有一套銀頭面嗎?!?/br> “對哦對哦,還有一套銀頭面哩!” 幾名婦人正說得熱鬧,一旁的林石媳婦忍不住開口道,“按理說,鎮上不錯的人家有的是,可遠楓媳婦卻特地嫁到了咱們鄉下來,哎呦,這姻緣怕是天注定的吧!” 都說聽話得聽音,林石媳婦的一番話,讓眾人不免多想了起來,對啊,鎮上啥好人家沒有,可這家人卻偏偏把閨女嫁到鄉下來了,這做法實在有違常理。 再想起,先前村里就有人猜測遠楓媳婦怕是個不齊全的,所以,這又是陪嫁水田,又是老多銀子壓箱底的,大概率就是這個原因了吧。 這樣一想,那些原本心中嫉妒的人,此刻倒是好受了不少。 于是,第二日一早,在吃過早飯后,眾人就匆匆往村西頭涌了過來。 大家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都想看看,新娘子到底是個什么情況,才會讓娘家搭上這么多的嫁妝,是腦袋瓜不夠靈光,還是瘸了腿,亦或是奇丑無比。 抱著看熱鬧心思的這些人里面,自然也包括了金氏張氏和許氏。 婆媳三人原本今日就要過來吃席的,所以這會兒早早過來,也算是名正言順了。 是以,等被打扮成兩個大紅包似的林遠秋和林遠柏,準備到新房滾一滾喜床時,就被院子里圍成堆的大娘嬸子們給驚呆了。 林遠秋心中納悶,大嫂最起碼得再過一個時辰才能過來,怎么看新娘子的人這么早就過來啦? 林遠秋是昨晚回的家,是以并不知曉大嫂嫁妝在村里引起大反響的事,自然也猜不出這幫人是準備看笑話來的。 一般有喜事的人家,都會請了雙親俱在、兒女齊全的全福人過來幫著張羅喜禮。 吳氏請的是林有銀的媳婦,村里人辦喜事大多都是請的她,也算是老全福人了。 原本像這種童子滾床的事,該由全福人在一旁教著才是,可在林有銀媳婦眼里,林遠秋可是個有文采的讀書人,那吉祥話自然是張口就來的,哪里還用她來教啊。 就連一旁的林遠柏也是一副滿臉期待的表情,在林遠柏看來,他家狗子弟弟念書這么厲害,指定能一口氣說出好多好多吉祥的話來。 想到滾好喜床后,就立馬會有紅包可拿,林遠柏已有些迫不及待了,“咱們快些開始吧,四哥都聽你的?!?/br> 林遠秋黑線,這種事他也是大姑娘上花轎頭一回呢,哪里知道該怎么說啊。 再看在場的眾人,已是一個個滿臉帶笑的在等著了。 林遠秋覺得,今日自己若是沒表現好的話,肯定會丟人丟到姥姥家去。 可是到底說些什么好呢。 是早生貴子? 還是百年好合? 林遠秋突然想起,前世在網絡上,不是有好些結婚送祝福的熱鬧場景嗎,自己大可以借鑒一下啊。 他記得以前有個同事結婚,就參照過網上鋪床的視頻,說的那些話,他可都記得一清二楚呢,自己只要把內容稍微改動一下就可以了。 想到這里,林遠秋頓時淡定了許多,等組織好語言后,就牽過林遠柏的手,兩人往房里走去。 很快,大家就聽到洪亮的嗓音響起,“走進新房喜洋洋,我給新人來滾床,滾床滾床,兒孫滿堂,先生貴子再生姑娘,這張喜床真正好,夫妻恩愛過到老,這張喜床做的寬,堆了金山堆銀山,這張喜床做的長,來年生個狀元郎,先把喜被抖一抖,富貴榮華樣樣有,再把喜被裹一裹,日子越過越紅火……” 從脫了鞋上床后,林遠柏就忙得不亦樂乎,等聽到“被子裹一裹”的話后,又立馬掀開被子,把自己和狗子弟弟都包到了被子里。 村民們還是頭一回聽到這樣連著串的吉祥話呢,那啥金山銀山的,還有生個狀元郎的話,說得也實在太好了吧。 哎呦,真不愧是個會讀書的娃兒。 而一旁的林有銀媳婦,已經忍不住想讓林遠秋再說上幾遍了,這樣等她學會后,以后再給人當全福人時,就可以用上這些寓意極佳的吉祥話了。 辰時剛過,就有噼里啪啦的鞭炮聲傳來,這是新娘子的大紅花轎來了吧? 果然,不多會兒,就有人飛快跑了過來,“快快快,快點鞭炮,新娘子接回來啦!” 一聽這話,在門口候著的幾個的族人,立馬把掛在竹竿上的爆竹點燃了起來。 一時間,震耳欲聾的鞭炮聲響徹了天際,絳紅色的小紙屑隨風飄落下來,地上全是紅彤彤的一片。 等爆竹聲一停,男孩子們飛快沖上前去,一個個用腳撥著地上的紙屑兒,想看看還有沒有沒炸開的鞭炮。 而大人們,則朝大紅花轎圍了上去,大伙兒都急著想看新嫁娘呢。 今日的林遠楓一身大紅喜袍,臉上是意氣風發的笑,喜娘拿了紅綢出來,接著,林遠秋就看到了和電視里一樣的場景,新郎牽著紅綢在前面走,而蓋著紅蓋頭的新娘,則手拿紅綢,由喜娘攙扶著跟在新郎的后頭。 等進了屋,小夫妻倆就開始拜堂,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而后送入洞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