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家子的科舉路 第24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綾羅夫人、嫁給偏執大佬/給偏執大佬治病的日子(快穿)、清穿之側福晉年氏、惹春腰、靠簽到系統當領主、農家子的科舉興家日常、對照組知青吃瓜日常[七零]、炮灰小夫妻發家日常、炮灰反派,沉迷養崽
這下,幾位大娘嬸子興奮極了,自以為發現了了不得的新鮮事,準備等回去后,就跟要好的鄰居好好說一說。 于是,不出半日,吳氏三個兒媳同時懷上孕的事,很快就在小高山村里傳了開來。 這時便有婦人納悶,要說周氏和劉氏她倆懷上,倒是不怎么稀奇,可那林三柱媳婦不是說生雙胎時傷了身子,以后再難懷上了嗎,咋這會兒又有了呢? 這也太好命了吧? 眾人聽后忍不住點頭,那馮氏確實好命,居然又讓她懷上了。 這樣說著,大家又紛紛感嘆起吳氏來,雖家窮,可人丁倒是挺興旺的,不說娶的幾個兒媳個個肚皮爭氣,這都半老徐娘的歲數了,居然還能懷上,就是吳氏她自己,不也生了三個兒子,兩個閨女嘛。 “對對對,吳氏自己也挺能生的,比她那個妯娌強多了?!币慌帜構D人十分認同道。 那金氏可就只生了兩個兒子呢,跟吳氏還真沒法比。 一聽這話,一名與金氏走得近的瘦臉婦人就有些不服氣了,撇嘴道,“孩子生的再多有啥用,沒有銀錢怕是連娶孫媳都困難,你看,她家那大孫子今年十五了,到時肯定得說親,可這樣的家境擺著,好人家的姑娘哪愿意來啊,屆時說不定也跟桂子似的,拖到了十七才說上。再說那金氏雖然只生了兩個兒子,可人家兩個兒媳肚子爭氣啊,這不,金氏也有三個孫子一個孫女呢,你看,如今大孫子跟二孫子都在鎮上念書,說不定日后也跟林秀才一樣,光耀門楣呢?!?/br> 論家境,這妯娌倆完全沒得比好嗎。 胖臉婦人反駁,“吳氏不也有孫子在念書嗎,對了對了,去年她家那個小孫子不還得了族里獎的一卷紙嗎?” “難道你忘了咱們族長先前說的話了?族長不是說,族里不管誰家娃兒,至多給念三年族學,三年之后要還想再繼續念,就得自己想法子去鎮上學堂,那里的束脩可不便宜,就吳氏他們家,哪里能負擔的起!” 一聽這話,這下胖臉婦人不吭聲了,確實,就吳氏這家境,哪里供得起讀書的人,到時肯定不會再讓孫子念下去了。 不過都說輸人不輸陣,胖臉婦人雖無話辯駁,可白眼卻是翻了不少。 同坐在一起的幾個婦人,生怕她倆掐起架來,忙開口笑道,“我說這整個正月都沒怎么瞧見她家三個兒媳出門,合著都跟自家男人窩在炕上生娃啊,這不,全都懷上了!” 眾人一聽,頓時哈哈大笑了起來。 而此刻,在家里整理著繡品的妯娌三人,并不知道自己已成了村里人的八卦對象,更不知道她們已經被村人傳成了半老徐娘式的孕婦。 此時的三人正樂滋滋的數著做好的繡品,心情激動呢。 筆袋五十六只,扇套六十二個,荷包三十五個,錢袋四十六只,還有三十二張帕子和三十雙鞋墊。 四個人,兩個多月時間,終于把這批繡品全都做好了。 馮氏覺得,這次若繡的是帶彩的花樣,她們肯定沒有這么快的速度完工,畢竟配色換線都得花上不少時間,所以,馮氏認為,要是這次銷路不錯的話,那么她們肯定還會繼續做下去的。 “三弟妹,咱們這些繡品還是送到金氏繡坊嗎?” 周氏問出了劉氏也想問的問題。 馮氏搖頭,“這我倒不太清楚,聽相公說了,他已經想好了要把繡品送去哪里了,還說要是沒能成的話,到時再送到繡坊也不遲?!?/br> 周氏和劉氏一聽,心里倒是生出了期盼,盼著小叔子說的那個地方能成,畢竟,兄弟三人中,就數小叔子的頭腦活絡,他能想到的地方,指定比繡坊更賣得出價錢。 臨近午時,吳氏與幾個小的采菇子回家來了。 林遠槐和林遠柏各自背了個小背簍走在前頭,才進了院門,就大喊著娘親快看娘親快看。 看這開心的模樣,可見今日的收獲肯定不小。 果然,等周氏和劉氏連菇帶筐稱了稱,一個六斤,一個五斤,去掉筐子的重量,兩人采的,合起來有七、八斤。 再稱了稱吳氏,還有春梅春秀摘的,除去背簍的重量,今日三人采了有十來斤。 吳氏去西屋拿了幾個竹匾出來,再把新采的菇子全倒了上去,她準備等曬干了水份,再拿到鎮上去賣。 這幾日村里都有去鎮上賣鮮蘑菇的人,賣的人多了,價格肯定爛大街,來回牛車錢還要搭上兩文,吳氏怎么想,都覺得不劃算,自家還是不去湊這個熱鬧了。 …… 下學回家的林遠秋,幾乎與老林頭幾人同時進的院門,看到他們扛著鋤頭,都是一副筋疲力盡的樣子,林遠秋實在難以想象,若是十幾畝地全都挖下來后,家里人會累成什么模樣。 要知道,這可是一萬多個平方呢。 昨日吃晚飯時,他聽到林大柱說已挖好了五畝地,聽他的意思,剩下的田地,最起碼還得挖上半個來月,林遠秋也終于明白,為啥家里要提早這么多天開始翻地了,想來是擔心不早點動工,到時就要趕不上播種的時間了吧。 想到晚上睡覺時,林三柱時不時往腰上捶幾下的動作,林遠秋心里不是滋味。 說來說去,還是因為家里實在太窮了,否則,他們完全可以像其他村人那樣,租牛犁地,這樣速度快,又不累人。 可怎么辦呢,他一個一米都未出頭的小毛孩,此時啥啥都幫不上忙啊。 林遠秋覺得,這會兒他唯一能做的恐怕就是努力讀書,用心讀書,爭取早些在學業上有所成,這樣才能讓家人早日擺脫貧困。 這樣想著,林遠秋快步回了房,他想趁著晚飯前的這一段時間,再看一會兒書,特別是王夫子的那本《大學》,林遠秋看的正是入迷的時候。 晚飯后,林大柱兄弟三人都去了正房,妯娌三人也在,既然繡品都已做好,接下來就該商議如何送鎮上賣的事了。 林大柱和林二柱也光棍,一句話,讓他們出力沒話說,至于繡品怎么賣,還是全權交給三弟吧,既然做這批繡活是三弟提的議,想來他心里早有主意才是。 周氏和劉氏也是這樣的想法,做買賣的事她們壓根就不懂,還是不要瞎參合的好。 馮氏更是沒意見,在她眼里,就沒有比她相公更聰明的人了。 哦,不對,除了她的狗子。 老林頭和吳氏也跟林大柱林二柱一樣的想法,既然做這批繡品是老三出的主意,那就全交由他來賣好了,想來老三心里也早有打算才對。 林三柱確實已經計劃好了,是以也沒推辭,不過他也沒拍著胸脯打包票,說些繡品保證能賣光光,或者肯定能賣個好價錢之類的話。 這倒讓屋里幾人一時又沒底了起來。 特別是吳氏,原本放下的心又提起來了,老天,這可是一兩銀子啊,菩薩保佑菩薩保佑,可千萬別打水漂了。 …… 第23章 賣繡品 第二日,林三柱早早起了床,見一旁的兒子還睡著,便伸手輕輕拍了拍,“狗子,快些起床了,今日爹爹送你到學堂去?!?/br> 林遠秋迷迷糊糊睜開眼,正看到他爹看向他的滿眼柔光。 這滿滿的父愛讓林遠秋突然有了想撒嬌的沖動,他轉過身,準備在被窩里再賴上一會兒,結果他的慈父一把掀開他的被子,小屁股一拍,“快快快,你爹我今日還準備掙大錢呢!” 掙大錢? “爹,您今天要去賣繡品嗎?” “對啊,不然爹起這么早做啥?!?/br> 一聽這話,林遠秋哪里還會耽擱,立馬坐起身,拿過被子上的衣服就穿了起來。 見狀,林三柱起身出了房,繡品都擺在爹娘屋里,他得過去拿。 老林頭和吳氏老早就醒了,可以說昨晚就沒怎么睡。 見老伴臉上滿是擔心,老林頭清了清嗓子,寬心道,“有啥可愁的,你就當今日咱家是去賣柿子的好了,你看哪回不是賣得光光的?!?/br> 吳氏翻了個白眼,“這和賣柿子能一樣嗎,那柿子可是樹上直接長的,又不費銀子,咱這些繡活可是花了一兩銀子的本呢,不說還有三個兒媳往里搭的精力,能跟柿子一樣嗎!” 說道這里,吳氏又開始后悔起來,早知道先前就不該答應老三做這批繡活的,省得現在提心吊膽的。 吳氏正想罵上一句糟心玩意,結果就聽到糟心玩意在喊門了,“爹,娘,起來了沒有?” “起來了起來了!”吳氏邊應答邊下了炕,趿拉著鞋就跑去開門了。 這飛快的速度,看得老林頭目瞪口呆,還有老伴這笑臉,哪像方才還咬著牙,準備給老三呼上一掃把的人啊。 老林頭正想搖頭感嘆一句老伴的口不對心,突然想起,今天他可不能亂搖頭,待會兒老三還要去鎮上賣繡品呢,可不能把財氣給搖沒了。 林三柱進了門,見自家老娘雖臉上帶笑,可眼里掛著的擔心一點也不少,他一把攬著吳氏的肩膀,笑道,“娘,您就別擔心了,兒子肯定不會讓你折本的!” 昨晚林三柱已經想好了,要是今日去鎮上不順利的話,他就拿到縣城去看看,要是再不行,他就自己一個一個單賣,他就不信了,活人怎么可能讓尿憋死。 聽了小兒子的話,吳氏頓時啥啥擔心都不翼而飛,只剩下忍不住的笑了。 老林頭心道,自家果然就數老三最會哄人。 林三柱并沒把所有繡品帶上,而是每種各挑了十個,然后用包袱布一包,在吳氏和老林頭滿眼的期待中,和兒子出了門。 院門關上的那一刻,大房和二房原本推開一條縫的窗葉,也輕輕合上了,周氏和劉氏雙手合一,菩薩保佑,保佑小叔子今日能順順利利把繡品賣出去。 沒了再睡的心思,周氏扯過外套穿了起來,今日她準備也去地里幫忙,人多地也挖得也快一些,看到這幾日自己男人累得直不起腰,她當然心疼。 東方泛起魚肚白,天漸漸亮了起來。 林三柱牽著兒子的手,往族學走去。 “爹,這些繡品是要賣到繡坊里的嗎?” 林遠秋自然也掛心著賣繡品的事,可以說,今天家里就沒人不記掛這事的。 林三柱搖頭,對兒子他并沒有隱瞞,“爹準備先拿到書肆去看看,爹想著,讀書人肯定喜歡這些繡著字的繡品?!?/br> 像筆袋和扇套,本就是讀書人常用的,還是放到書肆賣更加合適一些。 至于荷包錢袋,還有帕子鞋墊這些,林三柱準備到時候再說,若是書肆也收的話,那就最好,如若不收,他決定到縣城去問問,縣城的價格肯定會比鎮上高一些。 居然能想到把繡品拿到書肆去賣,林遠秋簡直佩服的五體投地,果然自己想的沒錯,便宜爹天生就有做生意的頭腦啊。 …… 今日林三柱并沒省那兩文錢的車費,這幾日挖地正挖的他全身酸痛,他可吃不消走這么多路。 只是他有些不明白,這些嬸子大娘一個勁的朝他看是個什么意思,難道昨日嘣到臉上的泥巴還沒洗干凈? 想到這里,林三柱擼了一把臉,卻見手上干干凈凈的,啥都沒有。 林三柱肯定不會知道,這會兒他們家的八卦,已從原先的人丁興旺,變成如今的多養三個娃,這家人更要窮得沒邊上了。 …… 下了牛車,林三柱徑直往書肆方向,到了三亭門,他也沒去別家,而是直接去了高掌柜的店鋪,與高掌柜打過幾回交道,林三柱覺得,對方還是可以讓自己信任的。 見林三柱進來,高掌柜也沒詫異,只以為這人又是為家中孩子而來,正想問林三柱需要些啥,卻見對方捧著包袱笑道,“掌柜,你們這邊收繡品嗎?” 收繡品? 高掌柜忍不住想笑,他們書肆從來只賣文房,怎么可能會收繡品,想來這人應該是頭回賣繡品,還不清楚路子吧,也對,這活計大多都是婦人做慣的,他一個大老爺們跑錯地方也正常。 這樣想著,高掌柜就準備好好跟林三柱說一說鎮上幾家繡坊的位置。 哪知高掌柜還沒開口呢,林三柱就把包袱打開來攤到了柜臺上,一時間,包袱里的繡品全露了出來。 高掌柜一看,有繡著“惠風和暢”的扇套,有繡著“天道酬勤”的筆袋,有繡著“厚德載物”的錢袋,還有繡著“上善若水”的帕子和繡著“寧靜致遠”的荷包。 而那幾雙鞋墊,上頭居然也有字繡著,高掌柜簡直看呆了眼,等反應過來后,立馬把包袱一收,走走走,咱們去后堂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