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家子的科舉路 第1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綾羅夫人、嫁給偏執大佬/給偏執大佬治病的日子(快穿)、清穿之側福晉年氏、惹春腰、靠簽到系統當領主、農家子的科舉興家日常、對照組知青吃瓜日常[七零]、炮灰小夫妻發家日常、炮灰反派,沉迷養崽
本書名稱:貧家子的科舉路 本書作者:小桂花婆婆 本書簡介: 林遠秋穿成小高山村的一名五歲孩童,爹爹整日游手好閑不務正業,娘親每天東家長西家短,忙得連洗碗刷鍋的時間都沒有。 爺奶叔伯們的白眼簡直翻出了天際,連帶著他和兩個花花meimei也不被待見了起來。 他奶說:“歹竹哪里出得了好筍哇?!?/br> 大伯娘又說:“龍生龍,鳳生鳳,懶漢夫妻生的自然就是一窩小懶漢了?!?/br> 林遠秋:啊呸! …… 內容標簽:穿越時空種田文 市井生活科舉 搜索關鍵字:主角:林遠秋┃配角:┃其它: 一句話簡介:林遠秋的古代生活 立意:心中有光,便能燦爛 vip強推獎章 前世意外猝死后,林遠秋穿到大景朝一個五歲小男孩身上。爹不著調,娘愛八卦,且家里還窮得響叮當,面對這樣的家,心里豈是一一個哇涼了得。好在現代人最不缺的就是奮斗精神,于是掙銀子、考科舉,林遠秋終于收獲美滿人生。 本文行文流暢,風格輕松詼諧,劇情環環相扣,每個篇幅都能讓人心潮澎湃,猶如親眼目睹男主每個成長一般。本文立意積極向上,實為一篇精彩絕倫的好文。 第1章 柿子熟了 橫溪鎮,小高山村。 才十月的天,迎面而來的風,卻已有了冬日的味道,直吹得人涼嗖嗖的。 這幾日,碧空中時不時能瞧見成群結隊的徒雁,它們時而排成“一”字,時而又排成了“人”字,常引得人們駐足觀看。 大雁是最能感知天氣冷暖變化的,是以都趕在寒冬來臨之前,紛紛往南方飛去。 十月也是果子飄香的季節,特別是柿果子,仲月之后,一只只柿子沉甸甸掛在枝頭,猶如一盞盞紅色的小燈籠。小高山村幾乎每戶人家的房前屋后,都有柿子樹種著,每到柿子成熟的時候,村民們都會安排家中小輩守著,免得被鳥兒偷食了。 林老頭有三個兒子,孫子孫女更是一大堆,所以這看柿子的活計,自然是不愁人去做的。 不過從早到晚守著柿子樹實在太過無聊,為了公平起見,林老頭特地給家里人分了工。 林遠秋也是才知道因由,原來這里的人并不知道硬邦邦的柿子摘下來后,是可以用法子捂軟捂甜的,所以每次都要等到柿子紅透了,發軟了,才會把它們從樹上摘下來,不然這又硬又澀難以入口的果子,挑到鎮上指定沒人要。 這樣的做法就使得老有鳥兒飛來啄柿子吃,林老頭的安排就是,家中幾房孩子輪流驅趕鳥雀,保護好柿子,避免它們被鳥兒給嚯嚯了。 這可是近一兩銀子的進項呢,不守好了,過年的rou菜準要少上幾道。 一聽不守好柿子,年三十晚上的大雞腿就沒了,幾個皮孩子哪怕再不情愿,也只能拿著竹竿老老實實在后院待著,話說,他們一年盼到頭,也只有在除夕夜才能吃上雞腿,要是沒得吃了,那還不傷心死。 今日驅趕鳥雀的活兒輪到了三房,林遠秋沒有親哥也沒親弟,于是,吃過早飯,他就拿著板凳和竹桿子往后院來了。 而跟著他一起的,還有大房的林遠槐和二房的林遠柏,兩人,一個七歲,一個六歲。 林遠秋今年五歲,算是堂兄弟中歲數最小的一個。 一到后院,林遠槐和林遠柏,就迫不及待仰起頭,尋找起“漏網之魚”來。 農家孩子,平常能吃到嘴的零食并不多,樹上的柿子早就讓他們嘴饞好久了。 只是大人都指望著賣柿子的銀錢,好添辦家中所需,哪里會舍得給孩子們多吃啊,且就算要給,也只能是被鳥兒啄破了皮的那種,至于品相好的這些,定是要留著賣銀子的。 所以,娃兒們想敞開肚皮吃個爽的想法,就基本泡了湯。 于是每回家里大人挑擔子出門后,小娃兒們就會圍在自家柿子樹底下,來回繞上幾圈,想找找還有沒有漏下的熟果子。 “狗子,狗子,你看那顆柿子是不是紅了!” 林遠槐指著樹上的一顆紅柿子,興奮地嚷道。 一旁的林遠柏聽了,趕忙跑了過來,等看清果真是又大又紅的一顆后,立馬樂不可支地朝不遠處的林遠秋喊道:“狗子,快快快,快把竹桿拿過來,咱們這就把它弄下來吃!” 狗子你個頭! 林遠秋氣悶的瞪了兩人一眼。 自己又不是沒有大名,非得狗子狗子的叫,太特么難聽了。 見小堂弟朝他們翻著白眼,就知道又在為叫他小名的事生氣了。 可這會兒林遠柏和林遠槐哪顧得了這么多,此時兩人一門心思都在頭頂的那顆紅柿子上呢。 這不,林遠槐撿起桿子就往樹上探,而緊跟在后的林遠柏,則飛快提起了衣擺,準備隨時接住堂哥打落下來的柿子。 細竹桿約有兩丈來長,林遠槐雙手舉著,再踮起腳尖,堪堪能夠到那顆紅柿子。 天大地大,美食最大。 想到甜甜的柿子,林遠秋覺得那被叫狗子的事可以暫時放到一邊。 他看了看林遠柏的站位,覺得這貨待會兒接住柿子的可能性不大,正想上前幫忙,結果還未走近,就聽到“吧唧”一聲,一只紅彤彤的柿子,擦過樹枝直接落到了泥地上。 跟著一起發出的,還有林遠柏的“哎呀”一聲心疼。 “你咋沒接住哩!”林遠槐急得丟了竹桿,立馬朝柿子奔去。 等撿起來一看,幸好幸好,只裂了一道口子,還能吃還能吃。 于是,連皮帶rou,一掰三份,堂兄弟三人,見者有份,很快就把柿子給干光光了。 香甜的柿子,入嘴柔嫩爽滑,可真好吃啊。 林遠秋情不自禁地舔了舔嘴角。 唉,穿到古代,不但人變小了,連嘴也變得饞了。 可這能怪他嗎,天知道,這幾日他的嘴巴都快淡出鳥來了。 林遠秋好想前世的美味佳肴,烤雞烤鴨、鹵豬蹄,還有美味臘腸等等等等,他統統都想吃啊啊啊啊。 可惜啥啥都沒有,在這里,能吃飽肚子就已經很不錯了,還做啥美食夢呢。 他正想得出神,就聽院墻外傳來村里其他孩童的叫喊聲,“遠槐遠柏,咱們快些捉蟲兒玩去!” 一聽這話,林遠槐和林遠柏也不再繼續尋找“漏網之魚”了,急匆匆朝林遠秋丟下一句,“小弟你乖乖在這兒看果子,哥哥待會兒再過來陪你玩哈?!?/br> 說罷,兩人就邁著小短腿準備往外沖去。 林遠秋一手握著竹桿,一手朝兩人揮了揮,去吧去吧。 看到小堂弟一副完全不在意的模樣,林遠柏和林遠槐都有些納悶,這看柿子的活兒多沒趣啊,前兩天輪到他們時,他倆都恨不得能躲開才好,怎么到了小堂弟這里,居然還一副做得挺開心的樣子。 真讓人想不明白。 林遠秋并沒在意兩位堂哥看傻子般的眼神,此時的他,正盼著眼前這兩個小屁孩,能快些出門去玩呢。 免得耽誤自己做“私事兒”。 他林遠秋又不是真正的五歲孩童,對于這趕鳥兒的活計并不排斥,相反,他正求之不得呢。 這不,等聽到兩人的腳步聲遠去后,林遠秋來回在柿子樹下走了幾圈,而后舉起手中的竹桿,朝早已相中的那幾個大果子打了過去。 很快,五、六個硬邦邦的柿子就從樹上落下來掉到了松軟的泥地上。 來不及細看有沒有摔裂開,林遠秋把它們一個個撿起來塞進懷里,再查看地上無有遺漏后,就捂著衣襟,快步往他們三房跑去。 …… 經過這幾日有意無意的打探,林遠秋終于知道,自己穿來的這個地方叫大景朝,一個歷史書上從沒有過的朝代。 至于當今姓甚名誰,他就沒再繼續打聽了,他一個小老百姓,朝堂上的事離他太過遙遠,他沒有必要了解這些。 還有,就算自己問了,身邊的這些小屁孩們也肯定不知道。 林遠秋發現,這大景朝雖從未聽說過,可眼前的一應事物卻都不陌生,就比如眾人的發型,男人梳著髻,婦人盤著發,女孩子雙丫髻,小男孩兩總角。 他記得歷史上宋朝、明朝的發型,差不多就是這個樣子。 還有在服飾上,平民百姓穿的大多都是麻布短褐、襦裙,而稍微有些地位的,比如前幾日自己看到的里正,穿的就是青衫直裰,這與歷史上的古代社會都差不離。 不過也有不相同的地方,就比如樹上的柿子,林遠秋發現,這里的人并不知道柿子的催熟方法,村里人都是等柿子自然熟了,才會把它們從樹上摘下來。 而那些還未紅透的,仍舊被留在樹上,只等著熟了之后,再接著采摘。 所以,明明可以很簡單的事情,如今卻變得復雜了許多,不然像這種擔心鳥兒偷吃果子,每日需派人守著的事,就根本沒有必要。 林遠秋并沒有把催熟法子告知眾人的打算,自己一個外來人,在這種很容易掉馬甲的事情上,還是小心一些為好。 不過,這些并不妨礙他私下藏些柿子催熟,這樣到了大冬天時,自己的兩個雙胞胎meimei,就有柔嫩爽滑的甜柿子吃了。 …… 前院靜悄悄的,除了一大早就挑著柿子去鎮上的林老大和林老二外,家里其他人,大多都跟著林老頭去地里收蘿卜去了,冬日馬上就要來臨,不把蘿卜收回家,肯定會凍壞在地里。 林遠秋靠著院墻直接繞到了他們三房的后窗。 方才吃中飯時,他特地把窗戶支了條一掌寬的縫,為的就是此時能便宜行事。 只是以林遠秋如今的個頭,要想把柿子往縫細里塞進去,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他墊起腳尖夠了好幾下,才把柿子一只只丟了進去。 屋里靠窗的位置是個大土炕,炕上鋪著棉被,扔進去的柿子,正好都落到了被子上。 春燕和春草正在屋里午睡,為了不吵到她們,往里投柿子時,林遠秋特地避開了炕頭的位置,可饒是如此,柿子掉到炕上發出的咚咚聲,依舊把兩人給吵醒了。 姐妹倆看到被子上突然多出來的柿子和窗外頭的動靜,明白自家哥哥這是又摘柿子回來了,兩人立馬一骨碌爬起身,趴到窗臺上,興奮地嚷道,“哥哥哥哥,你又摘柿子回來啦!” “噓,輕點聲?!?/br> 林遠秋忙朝兩人做了個禁聲的動作。 反應過來后,兩個小姑娘趕緊捂住了嘴,小眉眼兒笑得彎彎的。 既然雙胞胎meimei醒了,那接下來就沒自己什么事了。 林遠秋朝兩人輕聲說道:“哥哥要馬上回去后院,你倆快把柿子放到罐子里去?!?/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