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舉文男主的嫡兄 第323節
書迷正在閱讀:貧家子的科舉路、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綾羅夫人、嫁給偏執大佬/給偏執大佬治病的日子(快穿)、清穿之側福晉年氏、惹春腰、靠簽到系統當領主、農家子的科舉興家日常、對照組知青吃瓜日常[七零]、炮灰小夫妻發家日常
趙瓊自幼習武,基本的警惕心還是有的。 在那個小?宮女靠近的第一時間,就啪嘰把人踹飛了。 在母后身邊的嬤嬤來之前,那小?宮女說了好?些奇奇怪怪的話。 弘明帝、趙澹還有皇后將趙瓊保護得很好?,從未讓他接觸過?陰暗一面,因此趙瓊全程一臉懵,只覺得云里霧里。 直到嬤嬤過?來,派人帶走?了那個宮女,又把他帶到母后寢宮的正殿。 殿里,父皇和母后正襟危坐,向他普及了一些羞羞的知識。 自那以后,趙瓊懂了很多,深覺自己已經是個大孩子了。 大孩子就該干大孩子該干的事。 比如提前給自己預訂一個小?媳婦! 括弧,特指元宵,括弧。 朦朧的情?感僅一夜之間生根發?芽,長成參天大樹。 卻沒想到,在弘明帝跟前都無?往不利的十二皇子,慘遭滑鐵盧。 趙瓊將沮喪深埋心底,微微笑著回了一禮,不再看元宵這個讓他傷透了心的女人。 “時辰不早了,我就先回宮了,以免父皇擔心?!?/br> 蘇源對十二皇子的內心想法毫不知情?,溫聲道:“殿下路上?小?心,切記注意安全?!?/br> 即使百姓和達官貴人不敢輕易招惹掛著趙氏皇族牌子的馬車,蘇源還是習慣性叮囑兩句。 趙瓊被打擊得無?以復加的心臟總算拼回那么一丟丟,嗯嗯點頭:“我知道啦,蘇兄兄留步?!?/br> 目送著趙瓊的馬車遠去,蘇源折返回去,就見元宵站在食盒前,若有所思地看著里頭的玉米。 “爹爹,這是?” 蘇源簡單解釋了下:“還有些許余溫,你可先嘗嘗,回頭你娘跟祖母各一個?!?/br> 元宵眉眼彎彎:“我想和爹娘祖母一起吃?!?/br> 蘇源心下柔軟,揉了揉元宵的發?頂:“就依你?!?/br> 說著取來給元宵買的舶來品:“上?午去順來集市辦差,恰好?看到了,覺得你應該會喜歡?!?/br> 元宵托著兩小?件舶來品,一個是水晶般質地的九連環,另一個是葵花形狀的發?夾。 她聚精會神地看著,眼里亮晶晶:“元宵超級超級超級喜歡!” 蘇源心中熨帖,下一秒又被元宵攥住寬袖,輕晃兩下:“謝謝爹爹?!?/br> 蘇源任由?她攥著:“你我是父女,無?需言謝?!?/br> “走?吧,咱們去找你娘跟祖母?!?/br> 在花廳這么久也沒見她倆過?來,多半是在后院忙活。 元宵亦步亦趨跟在蘇源身后,語氣歡快地說著這幾?日的學習情?況。 譬如新學會了某樣招式。 譬如背完了幾?篇文?章,得到女先生的大力褒揚。 蘇源也知道夸夸式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元宵沒說一句,就跟著夸獎一句。 辭藻之豐富,都不帶重樣的。 元宵嘴角的笑就沒落下過?,一路灑下銀鈴般的笑聲。 父女倆找了一圈,在小?花園旁的池塘邊找到了宋和璧和蘇慧蘭。 婆媳倆正坐在樹蔭下釣魚,不時往嘴里塞些零嘴兒?,愜意得不行。 蘇源將舶來品分別給了她二人,不出意外她們都很喜歡。 不經意間注意到宋和璧那身緋色裙裳,以及釣魚時漫不經心的姿態,蘇源忽然?聯想到多年前在松江書院時。 宋和璧仿照姜太?公釣魚,穿的也是類似的一身裙裳。 再看蘇慧蘭,她亦是如此。 緋色的衣裳襯得她臉色都變好?幾?分,氣色紅潤有光澤。 蘇源看著家中三位女性,奇道:“你們這是說好?了不成?” 蘇慧蘭笑著說:“這是阿和的主意,說是這樣更像是一家人?!?/br> 蘇源低頭看去,視線觸及紫色官服,一時間陷入沉默。 敢情?他是中途加入的那個? 其他三人也都發?現了,噗嗤笑出聲。 蘇源:“......走?吧,十二皇子送了番邦的吃食過?來,大家都嘗嘗味兒??!?/br> 蘇慧蘭愣?。骸笆首雍螘r來的?” 宋和璧同樣一臉茫然?。 蘇源猜趙瓊可能沒讓下人通傳,神色如常道:“殿下已經走?了,回頭我再問問,先去開飯吧?!?/br> “走?嘍,吃飯去嘍~” 一家人邊走?邊談笑,傍晚時的日影將他們的影子拉得很長。 翌日,弘明帝在早朝上?提及珍珠米一事。 朝臣們得知珍珠米是繼天鈴和天薯后又一高產作?物,欣喜之色溢于言表。 然?就在這時,弘明帝一盆冷水上?來,潑得他們透心涼。 “但問題是,朕手里只有幾?十份珍珠米,完全不夠試種的?!?/br> 歡呼聲戛然?而止,眾人面面相覷。 萬一試種失敗,那真是全軍覆沒,哭都沒地哭。 所以,該從何處購入更多的珍珠米。 有官員大膽提議:“可向番商購買?!?/br> 弘明帝一攤手:“這是最后一批,前來我朝的番商手里丁點兒?不剩了?!?/br> 位于文?官首位的王首輔舉目看向天子,幾?乎是頃刻間明了陛下的真正意圖。 再看愁眉不展的同僚們,遲疑片刻后出列:“微臣以為可組建船隊,二次出海?!?/br> 此言一出,全場嘩然?。 并非抗拒,而是震驚、期待。 這半年時間,他們從番邦使者和番商那里了解到諸多海外的風土風貌,對此向往不已。 渴望揚帆遠航的同時,更對海外生出探索之心。 他們可沒忘了,遠靖伯此前率領船隊出來,發?現了一片遼闊的無?人居住的領地。 資源,財富......還有種種未知的存在,無?一不在引誘著他們。 國強則民?強,他們迫切地想要靖朝更加強大,想要見到萬朝來賀的盛世局面。 二次出海勢在必行! 朝臣們不知暗部在調查宋氏和扶桑國的關系,只覺國庫充盈,完全有那個財力支撐船隊出海。 而弘明帝也是經過?深思熟慮,才下了這一決定。 附屬小?國是否蠢蠢欲動,是否覬覦靖朝國土,無?礙于遠靖舟出海。 反之,附屬國越是不安分,靖朝越要強大。 只有足夠強大,才能于抬手間覆滅任何威脅的存在。 弘明帝眼神堅定:“遠靖舟二度出海一事,諸位愛卿可有異議?” 眾朝臣齊聲道:“臣等無?異議,陛下圣明!” 上?百號人的聲音疊在一處,足以刺破青天,震蕩云外。 接下來一個多時辰,朝臣們精神抖擻,爭相表現自己,不再為那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吵成烏眼雞。 原因無?他——他們想要爭取隨船出海的機會。 要能擔任遠靖舟正使,便是再好?不過?了。 參照遠靖伯蘇源,待到歸來日,自當?功勛累累。 大半截早朝下來,眾人各懷心思,而弘明帝也將他們的心機盡收眼底。 航海正使、副使可不是誰都有資格擔任的,最重要的是臨場應變能力。 海上?危機重重,萬一突遇危急,正、副使須得在第一時間穩住人心,帶領船員脫險。 朝中能臣不少,完全符合弘明帝要求的卻沒幾?個。 蘇源囊括在內,奈何他已在海上?漂了四五年,饒是弘明帝也不好?意思腆著臉再安排他出海。 那就只剩下四個人選。 弘明帝一時舉棋不定,難以抉擇。 思來想去,讓臨公公把蘇源叫了來。 得知弘明帝傳召自己的理由?的蘇源:“......” 您才是皇帝,持有最終決策權。 而我只一介小?小?臣子,何德何能為您老人家提供意見。 不過?既來之則安之,問題都砸到臉上?了,總不能推脫了。 “微臣以為,正副使必須對海洋有一定了解,紙上?談兵不可取?!?/br> 蘇源一眼掃過?四個人名,都是他不怎么熟悉的:“微臣對這幾?位大人不甚了解,陛下可調查考驗一二,取最優者?!?/br> 弘明帝捋著胡須,沉吟片刻道:“可以再加一條,會游水者優先?!?/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