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舉文男主的嫡兄 第249節
書迷正在閱讀:貧家子的科舉路、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綾羅夫人、嫁給偏執大佬/給偏執大佬治病的日子(快穿)、清穿之側福晉年氏、惹春腰、靠簽到系統當領主、農家子的科舉興家日常、對照組知青吃瓜日常[七零]、炮灰小夫妻發家日常
“多虧有承珩提醒,否則尹峰也不會這么?快失勢,妙!妙極!” 弘明帝行事向來光明磊落,便是罷官降職,也都讓暗部找齊證據,再由?御史正大光明地彈劾。 蘇源這一招雖有些陰損,但勝在見效快。 而且吧,弘明帝心?里有那?么?一丟丟的爽。 讓尹峰狠狠跌個?跟頭,又名正言順地收回丹書鐵券,還可以博得百姓同情,簡直一箭三雕! 弘明帝抿一口茶,似有所悟:“是朕狹隘了,對付惡人就?得用惡人的手段?!?/br> 凡事總想光明正大,費腦又費力,不如劍走?偏鋒,在不損害他人利益的情況下略施小計。 弘明帝表示學到?了。 蘇源忍笑頷首:“恭喜陛下得償所愿?!?/br> 繼劉章、崔之榮以及許玉林之后,守舊派勢力一日?弱過一日?。 這幾日?近三十人被罷官降職,勢力又被削弱一層。 眼下守舊派官位最高的尹峰失勢,剩余那?些人幾乎再掀不起風浪。 即便他們猥瑣發育,暗中積聚力量以待來日?,等他們卷土重來,朝堂早已不是他們的天下。 那?時,再無人能撼動新政半分。 蘇源如是想著,弘明帝自然也想到?這一點,笑容更甚,感慨道:“這一路走?來不容易啊?!?/br> 他看向下首正襟危坐的年輕男子,眼神和善,絲毫不見威嚴。 “咱們能走?到?今日?,承珩你功不可沒?!?/br> 劉章暫且不提,他泄露考題自取滅亡。 單看崔之榮、許玉林還有尹峰,他們下場慘烈,其?中少?不了蘇源的身?影。 新式記賬法,新鹽引制度皆是利國利民的改進。 更別提在他最為艱難的時刻從天而降,讓他得以喘息的天鈴。 這幾年地方上并?非沒發生過小災小難,就?算是在偏遠地區,田里的莊稼顆粒無收,百姓也能靠天鈴捱過一年。 靖朝大地海宴河清,他深受百姓愛戴,與蘇源脫不了干系。 弘明帝言辭真誠,蘇源很難不動容,輕笑著說:“結草銜環,知恩必報。陛下待臣溫厚,臣自當披肝瀝血以報答?!?/br> 君臣相視一笑,福公公也跟著笑開花。 尹峰大庭廣眾之下污蔑并?詛咒陛下,見證者不下百人。 饒是守舊派有心?營救,也找不到?正當借口,只?能眼睜睜看著弘明帝收回丹書鐵券,尹峰被打得奄奄一息,死生難料。 尹家老小被逐出安陽侯府,連帶著家中被揮霍得所剩不多的錢財也都和古董名畫等歸入國庫。 百姓們奔走?相告,拍手叫好?。 “陛下果真仁善,要是擱我身?上,不誅了他九族都不算解氣!” “所以陛下才會是陛下,咱們只?能做平頭老百姓哈哈哈哈!” “愿世上再無壞官,只?有好?官!” 評判好?官壞官的標準太?過寬泛,就?連弘明帝都難以一眼決斷。 眼下當務之急,是填補朝中空缺職位。 空缺職位分兩種。 一是許玉林一案中包庇許家的官員。 弘明帝派人從三十三年前開始查起,只?要活著的,都跟永平府知府一樣?,被判了午門斬首。 二是三品以下五品以上,被革職官員所留下的空缺。 弘明帝破例從地方上調了一批官員回來,以個?人功績為標準,把他們安排到?適合的崗位上,填補一部分空缺。 剩余的小半空缺,弘明帝找不到?合適的人選。 恰逢萬壽節將近,陛下大手一揮,于三月后開恩科。 只?需撐過這三個?月,將會有新鮮血液涌入朝堂。 滌凈守舊派的痕跡,為君分憂。 六月底,萬壽節。 弘明帝廣邀群臣,于重華宮歡慶壽辰。 宮宴上,朝臣女眷觥籌交錯,談笑風生。 微醺之際,弘明帝一抹嘴,拋下一道驚天巨雷。 “朕欲開放海關!” 第128章 靖朝三面陸地,一面臨海。 南、北、西三面與各小國接壤,東面是一片遼闊的海域。 弘明帝賜給蘇源的海錯就出自那片海域,每隔一段時日有專人快馬加鞭運送進京。 人們對未知總是充滿恐懼。 更遑論深不見底,一個?浪頭便可將人吞噬的海洋。 當地漁民只敢在沿海一帶打漁,不敢越雷池半步。 曾有漁民為搏富貴鋌而走險,駕船駛往深處,結局尸骨無存。 遠的不談,先帝時尹峰進讒言,慫恿先帝派遣船隊遠航,美其名曰擴大靖朝疆域。 先帝被枕頭風一吹,二話不說斥重金組建船隊。 船隊出行整整一年,杳無音訊。 大家都說整條船的人都遇難了,先帝卻不信邪,攜寵妃親自?前往,一探究竟。 暗部搜尋了整整一月,最后在海邊找到?數塊殘骸,以及幾?具森白骨架。 先帝和寵妃嚇得屁滾尿流,當場暈厥。 醒來后,先帝哭著?表示:“海的深處有噬人巨獸,靠近會死無葬身之地!” 回去后,先帝下令封海。 靖朝百姓不可乘船出海,外來商船亦不可入內。 即便是以打漁維持生?計的漁民,也只能在規定區域內捕撈。 日往月來,先帝早已作古,封海令也已施行數十年。 因這道封海令,又?有無數有去無回的先例,百姓對海洋之可怖印象根深蒂固。 “朕欲重開海關!” 弘明帝六個?字,硬是把在座諸人嚇得酒醒。 噼里啪啦聲此起彼伏,酒杯摔了一地。 絲竹聲戛然而止,舞姬樂師見勢不妙,無聲退下。 朝臣們面面相覷,瞪著?眼?一臉不贊同。 女?眷們更是恨不得把腦袋埋到?胸口,好聽?不見陛下的醉酒胡言。 即使?知道帝王之意不可違,亦無法更改,王首輔還是在第一時間站出來,義正詞嚴道:“陛下不可!” 弘明帝笑臉淡去,微醺中難掩銳利:“哦?為何?不可?” “先帝在位時,曾下封海令,陛下莫不是忘了?” “數千將士一去不返,難道不足以證明海的可怕之處?” “靖朝國富民安,百姓安居樂業,陛下為何?又?要多此一舉?” 王首輔一套三連問擲地有聲,在殿內回蕩,經久不息。 其實他還想說,陛下您經過這么多年的努力,新政終于取得勝利,難道還不夠您施展手腳嗎? 眼?下當務之急是將新政發展壯大,行利民之舉,而不是做一些無用功。 弘明帝不以為然:“幾?十年過去,工部的造船技藝早有完善,王愛卿又?如何?斷定,出海定會遇到?危險?” 王首輔又?氣又?急,聲音發顫:“可那是一條條的人命吶!陛下您萬萬不可心存僥幸!” 不僅王首輔,在很多人看來,出海約等于送命。 白白犧牲將士們的性命,最后一無所獲。 他們多希望陛下只是酒后胡言,醒來后什?么都不記得。 可事?實就是,這位酒量極好,量如江海。 誰都明白,陛下單純是借萬壽節宮宴通知他們——朕要出海,有意見也都憋著?! 想到?陛下在某方面的固執,大臣們頭痛不已。 紛紛把求助的目光投向太子,希望太子能讓陛下打消這個?不切實際的念頭。 誰知太子一味悶頭喝酒,對眾人的視線一無所覺,仿佛是個?無情的喝酒機器。 大臣們:完了! 看這架勢,分明太子殿下也站到?了陛下那邊! 本?就微薄的希望更加渺茫,眾人不禁面露絕望。 王首輔勸說無效,遞了個?眼?色給御使?大夫。 御史大夫會意,佝僂著?一把老?腰上前:“陛下,老?臣以為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