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當名師 第516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科舉文男主的嫡兄、貧家子的科舉路、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綾羅夫人、嫁給偏執大佬/給偏執大佬治病的日子(快穿)、清穿之側福晉年氏、惹春腰、靠簽到系統當領主、農家子的科舉興家日常、對照組知青吃瓜日常[七零]
自己養的侄子她十分了解,侄子先是同意袁家兄妹一起走,現在又和小姑娘聊天,別看一共沒聊幾句,對于振遠而言已經恨不得了。 振遠耳朵尖微紅,“姑姑?!?/br> “呦,這是被我說中心思害羞了?” 振遠側過頭,“我娘喜歡厲害的姑娘?!?/br> 楊兮嘖嘖兩聲,“你別扯你娘身上,你這小子主意大得很,你娘可做不了你的主,我看明明就是你想要個厲害的媳婦?!?/br> 振遠低聲咳嗽了,他的父母關系復雜,親娘再嫁有了新的家,父親再娶有個繼母,現在繼母因為姑姑對他敬而遠之,他也和繼母淡淡的,他不能一直什么事都找姑姑處理,所以一個厲害媳婦不會被繼母拿捏住。 振遠的耳根子又紅了,雖然心里想得多,然最重要的是他挺中意袁家姑娘的。 楊兮看侄子的表現什么都明白了,“我找人和袁家透透口風?” 小姑娘還沒及笄,振遠的年紀也不大,經過多年的宣傳女子不再早早成親,所以振遠想成親還有的等。 振遠清了清嗓子,“我想等鄉試成績出來后回德州一趟?!?/br> 楊兮懂了侄子想親自和方秀說清楚,“你心里有數就好?!?/br> 振遠和子恒都病了,兩個孩子鄉試的運氣不好,也不知道兩個孩子的成績如何。 第一次全國統一考題,還真沒人敢泄題,鄉試的成績準時貼了出來。 子恒在北方考試的確占了大便宜,子恒本就是楊兮兩口子的長子,這些年的學識積累不是北方學子能夠攆上的。 可以說子恒占據了頂級的資源,哪怕后期跟在楊曦軒身邊,楊曦軒身邊可不缺大儒名家,結果就是鄉試子恒依舊是榜首。 振遠也占了便宜,振遠跟著楊兮沒少蹭謝老爺子的課,因為生病受到影響,然堅實的學識基礎依舊考得不錯,鄉試取得了第五名的成績。 子恒和振遠有了舉人的功名,下一場是春闈,春闈并不是明年,而是遷都京城后在京城辦春闈。 北方鄉試排名有水分,以京城為例二十名后的成績差距有些大,并不像南方卷的厲害。 京城的成績送回膠州,一同送回來的還有各州榜首的卷子與文章。 楊曦軒不想聽詆毀子恒的話,鄉試排名的確有水分,因為是統一的考題,楊曦軒公布了各州榜首的卷子和文章。 子恒的文章刊登在了報紙上,相對于許多學子紙上談兵,子恒上過戰場又治理一州,子恒的文章更實際也更深刻。 一篇文章能夠看出寫文章人的眼界,子恒受到父母的影響他的眼界甚少有人超越。 楊曦軒有炫外甥的心思,他還親自為子恒寫了一篇文章,文章中對子恒大夸特夸,重點他最喜歡的外甥,誰也別私下里嗶嗶了。 此文章一出,議論子恒的聲音瞬間沒了,不敢惹,不能說,這就很憋屈了。 楊瑾的永榮侯府,他的面前擺放著兩份報紙,一份刊登了子恒的文章,一份是楊曦軒寫的文章。 韓辰輝的長子來侯府,他一眼就看到了兩份報紙,對于關系還不錯的伙伴,他關心道:“皇上對你很好?!?/br> 楊瑾將報紙收了起來,“我的確比不上子恒兄?!?/br> 子恒兄為舅舅做了很多,這些年一直給舅舅長臉,他幫不上舅舅的忙,反而是舅舅給了他地位和富貴。 韓世子撓了撓頭,“你也很厲害,我每次都考不過你?!?/br> 這就很憋屈了,他明明很努力了,每次都考不過楊瑾! 楊瑾臉上有了笑容,他高興自己的聰明像舅舅,“可惜我的年紀還小?!?/br> 韓世子也嘆了氣,爹時常說他怎么還不長大,晃了晃腦袋關心的問,“最近有不少人在你耳邊挑撥吧?!?/br> 楊瑾嘴角掛著諷刺,“舅舅十分的強大,現在能讓舅舅受傷的人不多,這些人奉承我目的想將我培養成扎向舅舅的匕首?!?/br> 舅舅一路走來損害了太多家族的利益,朝廷又頒布了詳細的產業稅,不知多少人背地里詛咒舅舅。 這些人宛如陰溝里的老鼠,可惜啊,舅舅太過于強大了,強大到他們只敢背后搞小動作,正面對舅舅的時候他們跪的比誰都快。 韓世子一看白cao心了,“你心里有數就好?!?/br> 頓了下道:“還有啊,你別對安國公主和定國公有怨,我爹說整個朝堂他們最冷靜,這意味著誰也越不過他們,他們不僅在皇上心里超然,在朝堂也有超然的地位?!?/br> 兩位先生不僅是名師,還是是全國認可的財神,誰不想要兩位先生掌握的技術。 韓世子沒說的是,他爹說楊瑾和兩位先生對上沒有一點勝算。 楊瑾失笑,“我這個侯爺因為我娘受封,我比你看的明白?!?/br> 安國公主和定國公實打實的功績受封,他瘋了才會去比較! 楊瑾是人也有自己的想法,他承認看到舅舅親筆文章心里不舒服,舅舅炫耀的語氣好像只有周子恒一個外甥,不,好像只有周家兩個外甥一樣。 然將心比心的講,舅舅看著周子恒長大,又手把手教導周子恒,他真的比不上。 韓世子離開永榮侯府,他坐著馬車會韓國公府,現在的膠州府城小京都之稱,這意味著膠州房價貴還很難買,韓世子更喜歡北方,他想早些遷都回京城居住。 韓世子有些走神,他爹希望他和周家兄弟交往,可惜周家兄弟太忙。 (本章完) 第八百二十七章 皇權 全國的鄉試結束,振遠啟程回德州,現在全國水路暢通,一路走水路更能節省時間。 楊兮夫妻今年回南方過年,他們冬日啟程南下,再次回京城的時候就是遷都了。 時間進入秋季,京城建造的速度加快,京城重建的圖紙朝廷負責的建筑,已經建的七七八八。 這一次重建京城便利的機械讓人側目,一些機械的運用加快了重建。 為了加快進程,今年臨近京城的幾個州漢子需要服徭役,與以往服徭役不同,這次不僅有工錢還有不錯的居住環境,吃食上不能十分飽也有八分。 瑞州港口的糧食已經陸續運到北方,京城就占了一半的份額。 京城有足夠的糧食,正常的服徭役不會苛待勞力,百姓也想朝廷早些遷都回京城,加上只有不到兩個月的徭役,各州的勞力十分積極。 百姓也不傻,他們知道遷都回京城對北方的好處,朝廷建設北方,一條條道路修建百姓都看在眼里。 這兩年北方百姓不缺賺銀錢的活計,只要不大手大腳的花銷,每家正經攢了不少銀錢。 所以rou眼可見今年的北方有了活力,道路修建后的好處也顯現了出來,各州的特產能走出本地,互相扶持才能快速繁榮,加上今年北方耕地勉強滿足北方糧食自給自足,北方算得上超額完成今年的目標。 子恒這邊回到了云州,他以前管理云州因為身份夠尊貴,現在有了功名在身更能服眾。 云州有了去年的經驗,今年入冬前作坊完成了擴建,今年云州的稅收在東北各州中十分亮眼。 子恒組織百姓收集烏拉草,由手藝出色的女子教導百姓制作鞋墊,床墊和護膝。 子恒意外發現不少藥商收烏拉草制作鞋墊,他特意了解烏拉草才知道寶貝的程度。 冬日北方百姓貓冬,可以在家制作鞋墊,由府衙牽線賣給商賈。 百姓手腳麻利一冬日能得不少銀錢入賬。 子恒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東北的豐富資源,他還琢磨娘親念叨的冬捕。 當今年第一場雪落下的時候,朝廷出使北方洋人國家的使臣踏上歸程。 楊兮夫妻受到長子送來的禮物,夫妻啟程去了港口,他們會乘坐歸來使臣的船只回南方。 北方的海域因為朝廷海軍強大,北方的小國不敢越過海域,南方就不太平了,尤其是管邑掌控的海運路徑,已經打了好幾場海戰。 朝廷派海軍駐扎防守,管邑沒求救的情況下,朝廷的海軍一直是觀望的態度。 明明冬日是洋貨最好賣的季節,現在因為海戰洋人過不來了,洋人商人急也沒用,只能等待海戰出結果。 楊兮夫妻十分關注管邑的情況,可惜信息延遲他們不能拿到第一手消息,目前管邑下定決心做了斷,目前海運航線依舊僵持著。 朝廷的海商不想被誤傷,哪怕知道雙方不會引華國參戰,海商也不敢拿一船的貨物去賭。 朝廷今年海上稅收也減少了,對于處處需要銀子的朝廷而言,他們更愿意參戰。 楊兮夫妻在港口住了三日,臨近京城的港口是新建的,現在已經有模有樣。 楊兮并不沒有購買港口的土地,到了她現在的程度,不需要什么好處都是抓在手里。 兩口子的表現得到了許多權貴的好感。 使團乘坐的船只達到港口需要補給,楊兮夫妻的房間已經收拾好,兩口子先上了船休息。 這次使團歸來,他們帶回來不少禮物,同時還有洋人官員一同歸來。 楊兮詢問使團負責人才知道,這些官員目的簽和平協議,同時想來華國長見識。 使團負責人許大人低聲道:“京城發生了天花,這些洋人官員需要種牛痘才能跟我們回來,他們開始還很抵觸不愿意強制接種,呵呵,后來知道京城的情況后,這些洋人強著接種,還有人想收買邊境的軍醫買牛痘接種?!?/br> 因為俞老爺子的不斷努力,現在牛痘接種越發便利,哪怕別的國家都知道牛痘,人的心里作用下,各國更相信華國的牛痘最安全。 周鈺詢問,“這次出使還有什么重要消息?” 許大人摸著胡子,語氣里帶著得意,“這些大胡子洋人精明的很,他們控制了我們的出行,可惜控制也沒用,嘖嘖,他們的下人管理不行太容易收買了?!?/br> 周鈺遞給老大人一杯熱茶,“此行辛苦您老了?!?/br> 許大人的確受了不少罪,謝過定國公的茶后道:“他們正面臨皇權交接,目前皇帝沒有子嗣幾方爭奪的厲害?!?/br> 周鈺瞇著眼睛,“他們想簽訂和平契約,皇上拿下東北邊境運河權嚇到了他們?!?/br> 許大人點頭,“現在大胡子洋人皇權的爭奪不是秘密,我打聽到他們怕其他國的洋人趁機開戰,不過,目前幾個洋人國家并沒有開戰的意思?!?/br> 楊兮和周鈺對視一眼,這就是管邑的鍋了,楊兮將海戰的消息告知了許大人。 許大人目瞪口大,“管國王這么莽的嗎?” 周鈺疑惑,“按理說北方洋人該得到消息才對?!?/br> 許大人解答,“他們主要防范咱們國家,加之其他洋人國家聯合隱瞞,他們消息不靈通也正常?!?/br> 許大人依舊覺得管國王牛逼,不愧是山匪頭子,能牽動幾個國家的海軍這是多大的仇恨! 楊兮夫妻在船上并沒有見任何洋人官員,也沒接這些官員送的禮物。 海船順利離開港口南下,海船的速度很快,到達瑞州港口后,楊兮夫妻回上河鎮與許大人等人分開。 他們許久沒會上河鎮,到達上河鎮的時候感覺不小的變化,首先沒有以往繁榮了。 現在消息靈通的都知道皇家學院的建立,日后周家學堂并入皇家學院,留在上河鎮的周家學堂沒了楊兮夫妻,意味著沒了兩口子代表的資源。 還好上河鎮已經成為城鎮,周家學堂依舊在,因為完善的學院建筑日后依舊是瑞州學院的代表。 兩口子回到上河鎮,上河鎮的百姓紛紛出門迎接,葉順和吳山的感觸最大,他們清晰認識到分別很難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