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當名師 第507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科舉文男主的嫡兄、貧家子的科舉路、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綾羅夫人、嫁給偏執大佬/給偏執大佬治病的日子(快穿)、清穿之側福晉年氏、惹春腰、靠簽到系統當領主、農家子的科舉興家日常、對照組知青吃瓜日常[七零]
有的人忙說不干,有的人則滿臉漲紅,他們并沒有為家鄉做過什么。 周鈺侃侃而談惠州知府的果園計劃,并沒有提敏感的藥材,惠州知府可不敢賣藥材給草原,惠州種藥草只能賣給朝廷。 周鈺描繪了惠州日后的發展,許多客人越聽眼睛越亮,不愧是聞名天下的先生,今日所聽就不枉此行。 周鈺講完等待眾人消耗,他的話音突然一轉,“諸位都知道我有兩子,長子格外耀眼我甚是驕傲,然最近多了有關長子的流言,我們夫妻甚是惱火?!?/br> 楊兮將手里的扇子擺正給大家看,“諸位可看清扇子上的美人圖?” 今日賓客問心無愧之人大方的欣賞,心里有鬼之人后背冒了冷汗。 楊兮將扇子拍在了桌子上,“我是當娘的,兒子快要因為某些人成了好色之人,怎么我兒子在有些人眼里只愛美人?我兒未來的定國公,他有戰功有治政功績,現在因為某些人強行碰瓷抹黑他,真當我們夫妻是泥做的?” 周鈺眼睛很冷,好像冷刀子割著眾人的皮rou,已經人害怕抖腿了。 楊兮拿過程錦遞上來的資料,厚厚的一疊資料,“誰也不少圣人心里或多或少都有所求,這是人性常態,可一旦越過界溝壑難平?!?/br> 周鈺輕笑一聲,然還不如不笑呢,不少人嚇得心臟狂跳,周鈺止住笑道:“瞧瞧,我們查到了不少有趣的東西?!?/br> 所以為何要招惹子恒呢,南方權貴都不敢將算計用在子恒身上,他們憑什么,憑鼠目寸光,憑自身的愚蠢? (本章完) 第八百一十一章 再次有孕 周鈺手里的資料是惠州知府沒深挖的罪證,惠州成為荒區給一些家族提供了便利,哪怕曦軒護著百姓,可惠州百姓回遷的時候依舊有很多的苦主遇害,申冤者都沒了,一些罪行也就消失了。 現實就是這么殘酷,手無縛雞之力的百姓與家族之間,宛如雞蛋與石頭。 這些家族精明的很,他們一邊交出隱田,一邊暗地里處理罪證,北方缺人手能鉆的漏洞太多了,看看一個個繼續過著富裕的日子,就知道私下用了多少手段。 今日不少客人后背的冷汗直流,他們眼睛直勾勾的盯著國公手里的證據,明明都銷毀了! 周鈺也沒廢話,“只要不踩到我們底線,我們夫妻甚少出手,可你們踩到了我們的底線,你們就要承擔其后果?!?/br> 話音落下,隨行的護衛進了院子,護衛手握長刀將右側的客人圍住了。 楊兮看向縣令,將縣里有罪的人交給縣令,剩下的人會直接交給知府。 惠州知府沒少受這些家族的氣,這一次不僅能殺雞儆猴,還能抄一筆銀錢入財政,這筆銀錢能加快惠州的發展。 有人喊冤,有人求再給一次機會,可惜楊兮夫妻一個眼神都沒給。 他們不出手則已,一出手一定不會手下留情。 朝廷對北方的優待也滋生了不少野心者,他們敢想敢干,現在的北方漏洞太多了。 楊兮夫妻今日一鍋端了有罪家族,不僅為了兒子,還警告北方各州的家族,只要做過就會留有痕跡,要么老老實實的窩著,要么等著被清算。 宴請繼續,楊兮夫妻心情不錯吃著美食,剩余的客人哪怕問心無愧也心驚膽戰著,本以為幾個人倒霉,沒想到一鍋端??! 好一會才有人緩過勁開口說話。 彭署壯著膽子起身敬酒,“國公,我有一問想請教?!?/br> 周鈺,“請講?!?/br> 彭署想到兒子給自己鼓氣,“周家學堂建在瑞州,現在都知道京城依舊是國都,周家學堂會遷回京城嗎?” 周鈺給了肯定的答案,“會?!?/br> 彭署聽后目光灼熱,他覺得兒子有機會進入周家學堂。 彭署起了頭,后面陸續又有人上來詢問問題,有的問南方的情況,有的人問一些政策,一個州的情分周鈺都一一解答了。 楊兮等人陸續離開,她拿著扇子有些心不在焉,周鈺喝了不少酒緩了一會醒醒神,這才注意到媳婦一直在走神。 周鈺晃了晃手,見媳婦回神才問,“想什么呢?” 楊兮放下扇子,“周家學堂變為皇家學院,我這心里有些悵然?!?/br> 周家學堂的確會遷回京城,但是曦軒和他們聊過,周家學堂成為皇家學院。 周鈺也舍不得,可周家學堂的影響太大了,現在國內外都知道周家學堂,這還只是知名度,另一個惹人注意的是學生,這些年收的學生眾多,能考進來的學生不是家族勢大就是真天才,這就造成周家學堂的學生未來能量太大。 這還不算實驗室和他們夫妻培養的研究人員,實驗室的很多研究已經交給楊曦軒,這意味著實驗室不能掌控在個人手里,加上研究人員的重要,他們夫妻活著一切不是問題,一旦他們夫妻沒了,整個周家學堂就會是利益的必爭之地。 他們夫妻不想給兒孫留下禍患,思前想后做了決定。 楊曦軒也看清了學堂的未來,這才和楊兮夫妻討論,最后幾人商定周家學堂變為皇家學院。 楊兮夫妻為創始人與院長,而上河鎮的學堂原址依舊以周家學堂命名。 惠州的事情沒傳到膠州,楊曦軒報喜信件到了,兩個喜事,一個是皇后再次有孕,一個是周苒也懷孕了。 楊兮為兩人高興,不過與周鈺嘀咕,“皇后的壓力不小啊?!?/br> 周鈺理性的很,“只有太子一個的確危險,誰也不能保證中途沒有意外?!?/br> 楊兮不想提不吉利的話,可周鈺說的是實事,誰能保證無病無災一直老死? 在古代孩子的夭折率太高了,皇后和李家明白,加之太多人盯著后宮,皇后的壓力可想而知。 皇后再次有孕,這不僅安撫大臣們的擔憂,也擋了一些人的心思。 楊兮有些唏噓的道:“以前還能聽曦軒和皇后說第二胎女兒湊一個好字,現在都不提了?!?/br> 周鈺,“曦軒的年紀也不小了,他大權在握也想后繼有人?!?/br> 至于曦軒想沒想過女兒繼承皇位,卷卷在的情況下曦軒不會想的,哪怕有再多的兒女,他看得清楚曦軒心里卷卷最重要。 這也是多方因素造成的結果,曦軒成親晚,成親后又沒急著要孩子,萬眾矚目下長子出生了,曦軒在長子身上投注了全部的父愛。 人的心是偏的,真正能做到一碗水端平的父母不多,曦軒在卷卷身上傾注的父愛越多越難收回,其他兒女難免會被忽略一些。 好處就是太子地位無可撼動,壞處是容易造成孩子們的不服氣,而且就怕曦軒對卷卷要求太高,未來出現不可控制的問題。 周鈺想的有些遠,自己忍不住笑了,現在曦軒的二胎剛來,還不知道是女兒還是兒子。 楊兮已經興匆匆的準備禮物了,今年是昭元元年,不論是皇后這一胎還是周苒的,這兩個孩子意義不同。 膠州,楊曦軒再次當父親是高興的,然正如周鈺所想,楊曦軒高興過后沒了興奮勁,反而將卷卷帶在身邊,可以說走到哪里帶到哪里。 太子人不大已經坐在皇上懷里上朝了,雖然太子會繼承皇位,可龍椅坐的有些早。 朝堂上不少大臣心梗的不行,皇上將對長子的喜愛表現的明明白白。 太子也老實聽話,十分乖巧的不哭不鬧,明明人不大好像能聽明白一樣,眼睛會追著說話的大臣。 楊曦軒很喜歡抱著胖兒子,時不時摸摸兒子軟軟的頭發,嗯,十分的解壓,遇到心梗事情想發怒時,再大的怒火也會壓下去。 皇后高興丈夫對長子的喜愛,同時懷孕會多想,她見到母親時忍不住嘆氣,“皇上的心偏的明明白白?!?/br> 第八百一十二章 旱災 婉寧知道丈夫高興再次當父親,可高興過后心思都在卷卷身上,對她肚子里這個沒那么耐心了。 李家老夫人認真聽女兒說完,“皇上得卷卷的時候還不是天下之主,當時忙也能抽時間陪你,現在朝廷上的事情太多,我這個不懂的老太太都知道北方事情棘手,加上卷卷是太子,皇上的心思自然會在卷卷身上?!?/br> 婉寧笑了笑,“我也知道,只是兩次懷孕有些落差,我這心里難免不是滋味?!?/br> 李家老夫人點了女兒的額頭,“你想想我,我當初和妾室一起懷孕的時候,你可知我當時的感受?” 丈夫對她很尊重,他們夫妻有名的恩愛,可中間還是有妾室通房,她心里不知泡了多少苦水。 婉寧聽后愣住了,握住娘親的雙手,“我這次懷孕時常多思,的確是我身在福中不知福了?!?/br> 李家老夫人摸著女兒的發髻,女兒從小順風順水,長大又得如意郎君,女兒被皇上偏愛才有底氣去多思,這也說明女兒的幸福,“你和皇上好好的,娘死而無憾了?!?/br> 她一輩子渴望沒實現,希望女兒能守住這份帝王的真心。 婉寧心頭一松,“我會的?!?/br> 說完摸了摸腹部,她也知道丈夫不希望其他孩子越過卷卷,卷卷不僅是長子也是太子。 皇后懷孕的消息掀翻了不少流言,皇后生了太子再也沒有喜訊,已經有傳言皇后生太子傷了身子,還有傳言皇后命中只有一子。 現在許多謠言不攻自破,已經有人開始私下做賭局了,賭這一胎是皇子還是公主! 周苒懷孕關注度也不小,女官員懷孕有產假,這一條還是周苒提出的,同時提出的還有女官員的特殊福利,產假,生產的補貼和專屬醫女照顧等等。 周苒提出的時候掀起不小波瀾,男子們都酸了,這福利也太好了。 沈家的兩個長輩是最高興的,不是孫女不好,而是根深的觀念一時很難徹底改變,別說古代了就是現代也沒徹底改變,重男輕女的例子太多了。 朝廷中有女子為官,女子地位得已快速提升,正因亂世這股風才打破規則,否則安穩的年月想要快速提升女子地位太難。 現在膠州有了私人報社,不僅招收男子還招收女子,因為女子也是重要的消費群體。 以前女子識字都難,更不會去關注邸報,現在報紙種類多,女子識字又能賺取銀子,經濟決定了地位,一些有工作的女子買報紙不用小心翼翼了。 自從建國后,南方每一日都在變化,南方的發展提速了,而北方各州依舊為溫飽奮斗。 今年夏日雨水多,南方加大了對河堤的治理,雖然有幾個河道多的州發了水,也在朝廷的控制內。 北方夏日風調雨順,百姓看著茁壯的秧苗喜極而泣。 草原的情況就不好了,今年草原出現了干旱,不少草場枯死,為了商貿增加了牛羊數量,現在出現干旱草場不夠了。 楊曦軒接到了胡勒赤那的信件,信件上寫了很多的廢話,中心只有一個就是買糧食,最后點出簽訂的和平契約。 楊曦軒詢問諸位大臣,“你們怎么看?” 明琛,“還需要派人去草原看看?!?/br> 別情況沒那么嚴重,最后反而幫著草原存儲糧食。 李詠言也是這么想的,“臣愿意出使草原?!?/br> 楊曦軒心里有自己的思量,他可不想草原部族遷民入東北部族領地,“你不能出使,朕會另外安排人?!?/br> 等眾人離開,楊曦軒叫住明琛,“可惜現在不是吞了草原的時機?!?/br> 北方各州的耕種并不樂觀,哪怕免了稅收,今年依舊需要南方支援北方糧食。 明琛摸著胡子,“胡勒赤那向朝廷買糧,老臣覺得他想攻打小國?!?/br> 再也沒有大戰更便于轉嫁危機,何況戰爭還能掠奪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