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當名師 第28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科舉文男主的嫡兄、貧家子的科舉路、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綾羅夫人、嫁給偏執大佬/給偏執大佬治病的日子(快穿)、清穿之側福晉年氏、惹春腰、靠簽到系統當領主、農家子的科舉興家日常、對照組知青吃瓜日常[七零]
里正站起身,“老夫就先回去了?!?/br> 楊兮等里正離開,“你教村里孩子們讀書?昨晚你竟然什么都沒說!” 周鈺點頭,“我想給你驚喜啊,邊休養邊教孩子讀書明智,免得不知外面世界愚昧無知?!?/br> 楊兮心里有猜測,“我也跟著一起教孩子?” 周鈺笑著,“我上午教孩子們識字,下午你教他們算數?!?/br> 楊兮跟著笑了,“好?!?/br> 楊兮兩口子教村里孩子讀書識字,經過周小弟的嘴,吳家和閆炳都知道了。 李氏坐在楊兮身邊,以前敢拉楊兮的手,現在都不敢了,“弟妹真要教孩子讀書?” 楊兮點頭,“是,嫂子的孫子孫女跟著一起學?!?/br> 李氏順嘴道:“小風去,小丫就不去了?!?/br> 小風是吳家大房活下來的兒子,今年四歲了,小丫是二房活下來的姑娘,小姑娘也四歲。 兩個孩子,楊兮更喜歡小丫,小丫很聰明,很會說話嘴巴特別的甜,只要過來玩就楊奶奶長楊奶奶短的。 楊兮道:“嫂子,這世道本就艱難,對女子尤為苛刻了,女子自身有底氣才能更好的在亂世活著,嫂子看看我,覺得我的話可對?” 李氏想說女孩子不用讀書,看著楊氏這話怎么都說不出口,當家的說楊氏很聰明也有本事,讓她敬著楊氏。 吳山聽了直接拍板,“小丫也去?!?/br> 他已經深刻認識到,亂世中有本事的人才能活的更好,自家有現在的日子全靠周家,沒有周家,他們一大家子依舊是難民,過著朝不保夕的日子。 周鈺這時道:“還有一件喜事,楊三和我娘子同姓,日后就是我娘子的弟弟,等給我爹過了七七正式認親?!?/br> 周小弟,“??” 他明明一整日都在家,他怎么什么都不知道? 楊三被驚喜砸到了,咧著嘴,“姐夫,到時候酒席交給我置辦?!?/br> 周小弟,“......” 這一聲姐夫比當初喊哥都洪亮! 吳山沒驚訝,楊三費盡心思想融入周家,現在石頭落地的感覺,“恭喜?!?/br> 晚飯后,周小弟看著妹子和娘分繡線,臉越來越苦,“哥,我也去教書好不好?” 周鈺,“兩日一個雞蛋?” 周小弟沉默了,他想了一天也沒想出賺錢的辦法,“哥,我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 考秀才別想了,日后都要隱姓埋名過日子,琴棋書畫,琴他只會聽,字還算可以,畫是一點天賦都沒有,當初爹還不信邪,最后氣走了兩位先生終于放棄了。 周小弟有些委屈,為啥哥那么像爹,爹和哥琴棋書畫都不錯,只有他沒天賦。 周鈺道:“兩日后是廟會,你可去廟幫著寫書信?!?/br> 周小弟沒擺過攤,有些不好意思,對上大哥的眼睛,忍不住直了后背,“我去幫人寫書信?!?/br> 周鈺點頭,“嗯?!?/br> 高縣因地理位置,走出大山的人不多,這也就造成讀書人不多,求人寫信讀信難,寫書信還是能賺些銀錢。 次日,吃過早飯,里正的小孫子來領路,兩家子都去了宅子,宅子在村東頭,聽里正小孫子介紹,這家兒子有本事已經搬到縣里住了,大山沒人買宅子,宅子就空了下來。 宅子有些破敗,顯然這家人離開有些年頭了。 里正帶著村民等在宅子門口,見周鈺兩口子迎上來,“先生里面請?!?/br> 楊兮以為不會來多少孩子,打眼數了數竟然有十個孩子。 進了院子,楊兮拿著紙筆坐下,她要記錄孩子的名字等基礎信息。 里正娘子帶著三個孩子走過來,其中就有剛才領路的小孫子,“我家三個?!?/br> 楊兮點頭利索的將孩子名字記錄上,周小弟幫著收雞蛋,“好了?!?/br> 其他的村民這回信了,原來真的只收雞蛋,又有幾個村民離開,很快帶著孩子回來,等全部記錄好有十四個男孩,最大的十五歲,最小的八歲。 里正娘子見小丫也坐著聽課,驚訝了,“還收丫頭?” 楊兮點頭,“收,日后上午相公教孩子們讀書識字,下午我教孩子們算數?!?/br> 里正娘子聽當家的說過周先生娘子,現在聽周先生娘子也要教孩子,依舊很驚訝,“你也教孩子們?” 楊兮笑了笑,“嗯,您不放心可留下聽聽?!?/br> 里正娘子有些不好意思,笑了笑沒說話,潛意思會留下來聽課。 . 第五十四章 真香 時辰到了,周鈺開始講課,第一節 講了文字起源,以孩子們的姓演示文字的演變,文字演變的過程,讓孩子們印象更深刻。 講課的屋子拆了炕,屋里算上小風和小丫有十六個孩子,孩子們擠在一起取暖,面前是炭盆,沒辦法,為了光亮破碎的窗戶沒擋上,這也方便了村民看清室內的情況。 周鈺允許村民在外聽課,本就沒什么娛樂的村民都沒離開,眼睛一眨不眨的盯著大木板,也不嫌外面冷,一個時辰的課,村民誰也沒走。 楊兮沒留在屋子里,她帶著兒子在廚房烤火,廚房是最暖和的地方。 子恒早早就啟蒙了,百家姓都認識,所以沒跟著一起學,楊兮單獨教兒子默寫百家姓。 李氏和里正娘子待了一會沒意思,二人也去窗邊聽課去了。 上午結束,村民還意猶未盡的,一節課村民更尊敬周鈺了。 周鈺出來抱起兒子,“我們回家?!?/br> 小家伙有些不好意思,雙手卻死死的抱著爹的脖子,口不對心的道:“爹,我自己走?!?/br> 楊兮笑出聲,“口是心非?!?/br> 子恒的臉頰紅了,“娘?!?/br> 楊兮心里哎呀呀的,她兒子太可愛了,“好,好,娘不說了?!?/br> 周鈺笑出聲,失而復得的長子啊,他的執念,這一世他的長子一定會兒孫滿堂。 回到宅子,小妹做好了午飯,周家不趕路都是一日三餐,只要食材夠每一餐都不糊弄,中午做了雞蛋醬,干辣椒炒的干蕨菜,主食是雜糧餅子和小米粥。 楊兮吃的很滿足,“小妹的廚藝越來越好了?!?/br> 周小妹很高興得到認可,“嫂子教的好?!?/br> 楊兮,“還是你有天賦?!?/br> 她可見識過,沒天賦的人怎么教都教不出來,比如現代的大哥,一進廚房就是災難片。 吃過飯,楊三,“姐,我將做弓的材料都買回來了,你看還缺什么?” 楊兮,“......你還真速度?!?/br> 楊三,“我著急啊?!?/br> 楊兮想了想道:“村子里也有獵戶,你想法子借弓給我看看,再去找一些關于弓箭的書籍,嗯,不局限于弓箭,如果能找到《綜工經》就更好了?!?/br> 《綜工經》類似《天工開物》,她轉世現代世界的明朝著作,雖然兩個世界歷史不同,著作人不同,內容卻差不多,此書收錄了機械,手工業等等內容,不過,《天工開物》記錄的更詳細,問她為什么知道這么清楚,她讀過! 她想嘗試改進弓,現在楊三愿意出材料,正好省了她的銀錢,現在有機會嘗試,她的手有些蠢蠢欲動。 不過先不急,她做雪橇可以說是看過雜書,加上小時候喜歡動手,說明天賦很好,改造弓箭就有些過了。 上次弓箭的圖紙是復制王獵戶的弓,這一次必須要有出處,所以書一定要多看的。 楊三腦子有些懵,他才知道還有《綜工經》這本書,“姐,你是不是看了許多書?” 楊兮,“讀的不多,以前看的雜沒用心學過,離開京城才意識到手藝的重要,所以想用心專研,正好我比較有天賦,浪費實在可惜了?!?/br> 楊三咋舌,“姐,你哪里是比較有天賦,在我眼里沒有人比你更有天賦的人了?!?/br> 他始終記得姐畫的圖紙,當時給他不小的震撼。 楊兮眉眼彎彎,“那姐就用心學,你要是有本事就多找一些機械一類的書籍,姐喜歡這類書籍?!?/br> 楊三拍著胸口保證,“弟弟一定給姐找來?!?/br> 楊兮笑瞇瞇的,“好?!?/br> 她已經享受到弟弟的好處,真香啊,又省了她日后買書的銀錢。 楊三興沖沖的離開了,培養jiejie的感覺,讓他很有動力和成就感呢! 周鈺一直沒吭聲,等楊三走遠笑了,“多個弟弟挺好?!?/br> 楊兮噗嗤笑出聲,笑夠了才道:“走吧,我該去講課了?!?/br> 下午,楊兮發現來聽課的百姓更多了,都是聰明人,以前只是沒機會。 兩口子進院子,每個百姓都和他們打招呼,語氣有些不好意思。 因為周鈺,百姓不再懷疑楊兮,其實楊兮的課挺簡單的,簡單的加減算數,她可不知道算數的發展史,無法像周鈺一樣講課。 不過,一個時辰都是干貨,大一些的孩子會一些簡單的加減,大部分孩子用雙手計算,還有自覺聰明的拿小木棍加減。 楊兮第一節 課沒準備教簡便的方法,她也想看看孩子們的接受和邏輯能力。 一個時辰后,里正過來詢問,“我想送孫女過來,先生還收嗎?” 周鈺點頭,“收?!?/br> 里正心想,第一次見到收女娃娃的,他不求孫女有大出息,他的要求很簡單,孫女懂得多一些能嫁入更好的人家,日后過得好能拉攏娘家一把。 次日,課堂多了三個女娃,楊兮很高興,齊家村并不大,楊兮希望更多的女孩讀書,可惜世道艱難,并不是所有人都舍得雞蛋。 村子富裕的人家不多,窮苦才是常態,飯都吃不飽呢,哪里有多余的雞蛋,大部分村民送男孩來學習,指望男娃多學點日后能去縣里當伙計。 晚上,楊兮想做算盤,可惜村子里沒有木匠,想做算盤需要去別的村子,她想自己打磨,周鈺舍不得她動手。 最后交給了楊三這個弟弟,明日去縣城買一個算盤回來。 楊三忍不住問:“姐,你要教孩子們打算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