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李治你別慫、Mafia(BG+BL)、快穿之惡毒女配洗白后、頭號陪玩
* “你們總有一日會知道丹青是誰?!焙髞?,姨母這么告訴她們。 現在,她們知道了。 天下人也知道了。 就像……曜初想起了則天門上的登基大典。 正如丹青這個人一樣,她在被世人所知之前就存在了。圣神皇帝的登基亦是如此,為了登基這一天,已經準備了太久。 曜初回想過去的幾年——她是什么時候發現,母親不是要做攝政的天后,不愿做‘周公’,而是要自己登基為帝的呢? 是的,是她自己領悟的,并非被人告知。 母親與姨母,是等她自己看懂。 然后……自己決定。 一世只能鎮國輔佐的公主,與終將走上帝位手握天下的帝王,她要哪一個。 她要做哪一個? 曜初早就做了決定。 因此,洛河圣圖‘天姓女武’的白石出世之祥瑞大典上,她站出來作為陪祭之人。 因此,在百僚、勛貴、遠近百姓、四夷酋領等人上表請神皇登基事上,她也做了許多。 但,這并不夠。 這一日,鎮國安定公主想起了姨母,不,更是一位手握天下大權的宰相之問: “曜初,你的路其實才剛開始?!?/br> 姨母甚至毫不避諱地告訴她:“陛下如今心中最看好的儲君自然是你。但曜初,你也曾見過,你更應當明白——皇儲的位置,從來不是帝王想給,儲君就能垂衣拱手坐穩的?!?/br> “你與陛下的處境不同,路亦不同?!彪y處大相徑庭。 “曜初,你能走出自己的路嗎?” 安定公主垂眸望向眼前空白的竹紙:是,母親已經走出了一條與前人都不同的路。 她可以琢磨可以學習,但決不能一味只是模仿:因她要走的,是一條從公主到皇儲再到皇帝的路。 這亦是一條前所未有的女帝之路! * 而這一日,與曜初震然后愈加下定的決心不同。 太平在震驚之后,第一時間就去中書省找婉兒了——必須得跟人分享她的震驚。 這次王神玉倒是沒有攔著她,因他與婉兒也沒有在寫公文,也在討論這件驚掉全洛陽的大事。 “說來,世家里也懷疑過我?!?/br> 畢竟他與姜相來往也早,并且是在先帝永徽年末,就同一日被調任吏部,自此就做了多年的同僚好友。而再往前追溯,當年兩人一個在太史局一個在司農寺時就認識了。 世家自然也懷疑過,從來行事跟旁人不同的王神玉。 太平進門就聽到這一句,連忙追問王相道:“后來呢?” 王神玉風雅道:“后來?后來丹青寫的書實在太多了,世家就不再疑惑是我了?!?/br> 王相其人,哪怕有心,也絕不會有這份數十年如一日的辛勤。畢竟就算是公文,他都是能不寫就不寫的。 不過…… 王神玉心道:他與王皇后也算有‘緣’。 當年王皇后不肯去參加親蠶禮,就是他代行的,然而多年后,還差點替王皇后再背一次鍋。 世事,果然,很難評。 * 這日,太平在中書省跟王相和婉兒嘰嘰呱呱了半日后,又很快出宮去到了太清觀,去見了延真上師裴含平。 裴含平的震動,與旁人更不同。 說來,在東宮的那些年,她在報紙上看了多少丹青的游記?可她絕沒有想到,兩人竟然是‘同行’—— 曾經都是太子妃,雖說后來一個做了皇后一個沒有,但都是殊途同歸,最后皆是出宮出家。 怎么會是她? 裴含平在最初的震驚后,忽然想起了那日姜相與她的話。 “可是你不知道——想要解決這些麻煩,本就是我走到今日的緣故?!?/br> 是這樣啊。 所以丹青是王鳴珂,所以……自己離開了漩渦一樣的宮廷,來到了太清觀。 “嫂子!” 裴含平喜靜,這太清觀一般都是幽靜的,除了太平公主來的時候。 太平與她嘰里呱啦了整整一個時辰,把外面各路世家關于此事的震驚反應,都告訴了裴含平。 最后快快活活道:“嫂子不是最喜歡看丹青的游記嗎?此番可以見到真人了!” 然后發出了熱情地邀請:“到時候我打發公主府的馬車過來,接著嫂子一起去jiejie的文會如何?” 裴含平想了想,輕聲道:“好。多謝公主?!?/br> 太平聞言都怔了:其實她只是例行邀請,沒想到裴含平這次居然真的會答應下來。 她怔了下后,又很快笑了:“一言為定!” * 宮中大宴的第九日。 皇城中駛出了一輛尋常的青色馬車。 馬車路過則天門至乾元門之間的內廣場之地,簾子微動,車內人能看到如織的百姓通過宮門的守衛,進入皇城。 這是新帝登基大典后設宴九日的最后一日。 哪怕之前已經進過皇城的百姓們也忍不住想再來看看。 畢竟,從前,哪里能想到可以進皇城來瞧瞧呢? 馬車的簾子落下。 車內的圣神皇帝,略微閉目養神。 是,這輛看似尋常的馬車里,坐的正是皇帝本人。 這幾日,朝野間傳的沸沸揚揚的盡是‘丹青’之事,自然繞不開先帝年間的舊事。 而圣神皇帝聽了兩日后,終是于這一日,白龍魚服出了皇城。 馬車徑直駛向東南方—— 按照天星風水,太廟皆立于東南方。雖說此處也有一座城門,為左掖門。但因東南多設祭壇太廟,故而左掖門常年是封閉不開的。 馬車停在洛陽城的東南角,高宗太廟之前。 因是國朝祭祀重地,城門又閉鎖,此地自然人跡罕至。 守門的侍衛起初見了這輛尋常的青色馬車還想攔著,直到看清隨車的女親衛,穿的是天子禁軍的‘千騎’特有戎裝,才連忙行禮放行。 圣神皇帝走入高宗太廟。 一片寂靜。 畢竟非四時祭祀的正日子,太廟中自無人。 不,圣神皇帝很快發現,還是有人的。 太常寺卿崔朝,正于神主靈位之前,整拂神幄。 聞聲回首,隨即見禮:“臣見過陛下?!?/br> 圣神皇帝一時并未令其免禮,而是打量了他片刻。 之后開口道:“崔卿,應保重自身?!?/br> 崔朝垂眸:應……他聽懂了。 于是他輕聲恭敬答道:“臣遵旨,必留心康健,不令夫人擔憂勞神?!?/br> 圣神皇帝這才淺淺頷首,接過他手里的香,奉于唐高宗之靈位前。而后靜望片刻,神色難辨。 崔朝原以為陛下是有話單獨與先帝說,他在有所不便,于是便提出先告退。 然而圣神皇帝只是道:“不必了?!?/br> “有崔卿于此照拂,朕也放心?!?/br> 圣神皇帝離開了太廟。 崔朝自然是垂首恭送陛下,待他抬頭之時,只見到皇帝身影走入了門外的日光之中。 他不由想起,今日后九日宴畢。 明天,就是新朝新帝的第一次大朝會了。 作者有話要說小劇場: 乾陵。 荔枝(大為震驚):什么?丹青原來是她! 后來,想起曾經王皇后要‘成全他’的事情,莫名又覺得合理:寫話本是需要豐富想象力的,她倒是也很合適。 * 不過很快,記憶力很好的荔枝就想起了曾經翻過的話本。 丹青不少話本里的‘大反派’,都是城府深沉的人。 甚至有一本里,反派無了后,還有人在旁點評了一句:“看,這就是藏話于腹做謎語人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