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李治你別慫、Mafia(BG+BL)、快穿之惡毒女配洗白后、頭號陪玩
而狄仁杰,則是來看老師舊日之筆,他沉郁道:“姜相,閻師……”他難掩哽咽,傷痛不言。 姜沃看著佛像莊嚴道:“懷英,等下你與我一同回中書省吧?!?/br> 作為中書省宰相,要擬閻立本的追贈文書。 姜沃想,狄仁杰來寫,或許更合適一些。 * 是年二月。 朝中有詔: 故工部尚書閻立本,性含幽元,材兼應務,書畫該洽,馳譽丹青;藻思洪贍,思擅于此。今英靈寢遠,宜加褒崇,故追贈司空。 詔,陪葬昭陵。 第267章 生老病死 上元三年的春末夏初。 入夜后,風也帶了幾分溫熱的氣息。 紫宸殿中,常燃不滅的驅蚊草藥和薄荷藥油的氣息交纏,混成一種略帶辛辣的奇異草木香氣。 每年夏日,媚娘聞慣了這種氣息,倒覺得比燃各種香料更好,很醒神。 此時她正對著一面琢成蓮花臺式的銅鏡梳發。 如今京中世家名門最流行的玻璃鏡,帝后宮中自不會缺。但皇帝因常頭暈目眩的緣故,并不喜歡將亮晶晶的玻璃鏡放在寢室內,就擱在了外頭正屋。 * 銅鏡中多了一個身影。 媚娘手中的梳子被皇帝接過去,他對著銅鏡感嘆道:“媚娘容色如舊。上月曜初的大婚,你穿著與當年冊后時一般的翚翟深青袆衣,朕瞧著與當年毫無分別?!?/br> 安定公主選駙馬用了幾乎整整一年,這期間禮部(沒錯,還是禮部,所以許尚書如此那般憔悴)同時也在準備著公主大婚的典儀。 于是正月里帝后才為安定公主定下駙馬,三月里,新駙馬就抬進門了。一應按照新改過的公主出降禮制來行。 而大婚后,公主除了與親王大婚一般放了三日的休沐,之后就依舊該上朝上朝,該去署衙去署衙。 倒是駙馬,因開春以來各番邦使團紛紛離開長安,鴻臚寺的差使也就了了。 帝后念及駙馬在公主府上屬于初來乍到,還有許多公主府的規矩禮儀需要學,就未再給駙馬實缺官,只令他領駙馬都尉的虛職俸祿,先在府中熟悉‘做新駙馬的日子’。 這樣一來,倒是大大降低了帝后對于女兒出降的傷感——因一切實在跟過去沒什么不同。 且這確實不能算是公主‘出’降,只能算是駙馬‘進’門。 帝后的父母心腸得到了安慰后,已經愉快決定到時候給太平也如此行。 而此時,媚娘聽皇帝如此說,就笑道:“兒女皆已成婚,怎么會與當年毫無分別?” 不過……媚娘對著鏡子,她也覺得自己未有絲毫暮態。 哪怕偶然會從鬢邊發現一根兩根的白發,哪怕眼角在笑起來的時候,會有細細的歲月留下的紋路。 但任何人看到她,都絕不會想到‘暮氣’二字。 或許是天生如此,也或許是宮中各色膳食補品保養得宜的緣故,但媚娘倒是更相信之前姜沃玩笑似的說起一句話:“權力,是最好的美容劑?!?/br> 媚娘能深切感受到,自她攝政來的每一日,在她逐漸握緊權柄的每一日,她都精力愈加充沛且振奮。 只是,在皇帝面前,媚娘自不能如此說。 尤其是她感受到殿內的溫熱——夏日要來了。 皇帝畏懼每年會讓他病重的夏日,就像是小孩子害怕一定會來的黑夜。 這時候總不能跟皇帝說,她也覺得自己依舊精神滿滿,不遜當年。 于是媚娘溫聲道:“陛下,人都會老去的,且我比陛下還要年長?!彼闷痿W邊的烏發細細尋著,好在找到一根白發,就給皇帝看。 皇帝放下了梳子。 他惆悵道:“是啊,人之在世,總有生老病死。若是臨去前,心知子孫皆安諸事咸宜,就是福氣了??上А?/br> 可惜,他現在完全不能心安。 儲位之事,一直是壓在他心口挪不去的巨石。 若說原來,他還總想著把太子掰過來,可現在是……掰都不敢掰了,不,是戳都不敢戳了。 說來,姜沃看皇帝是美人燈,殊不知,皇帝看太子,才是像看美人燈。 這一兩年,尤其是近半年來,太子著實多病,別說禮部之事和朝政了,就連東宮一應事務,也是外交屬臣,內交太子妃。 太子專心養病尚不及,皇帝怎么可能再去逼迫孩子。 說到底,太子也是個‘官職’,皇帝對太子的不滿,是對孩子做這個‘官職’做的不好而不滿。 但他絕不希望孩子的安危有礙。 作為父親對孩子的心,和作為帝王對繼承人的心產生矛盾時,當心愛的孩子卻不是合格的繼承人……皇帝是真的體會到了父皇當年的為難。 “陛下?!?/br> 皇帝感覺到媚娘握住他的手,就點點頭。 兩人走到今日,很多話不用說出口,彼此也俱分明—— 皇帝也清楚:急不來的,時間會給他最后的答案。 時間一天天過去, 太子或許會身體康健起來,皇帝甚至還在期盼著,大病過一遭后,弘兒連性子都會改好。 當然,弘兒或許也會病弱到再也不能做一個太子,東宮終究要易儲。 又或者,皇帝想起明年就能入朝的幼子李旦:這孩子一直溫吞吞的不見優長之處,但卻也不見劣跡,入朝歷練一下,說不準是個合格的繼承人。 再者,太子也成婚兩年多了,如果太子妃能有育嫡子,他會珍惜這個‘再來一次’的機會,爭取培養出來一個‘好圣孫’。 …… 有很多條未知的路在眼前。 未知最折磨人,偏生在這之前,他只有等待。 畢竟,他現在對太子,什么都做不了。 且說起東宮,皇帝不免升起另一重煩悶擔憂。他隨手拿過媚娘擱在妝臺上的團扇,胡亂扇著:“這夏日真惱人,不但朕厭惡夏日,兄長亦然?!?/br> 皇帝還記得,多年之前,在黔州的侍衛就回稟過,‘每到夏日,大公子白日里也是從不出門的?!?/br> 然而這幾年,不光是夏日……俱侍衛回稟,李承乾幾乎很少出門了,他總是常日呆在屋中。 是從哪一年開始的呢? 皇帝算了算后就明白了:是從五年前開始的。五年前,兄長五十二歲。而父皇,是五十二歲駕崩的。 皇帝長嘆一聲。 ** 是夜,姜沃展開一幅卷軸,與陶姑姑同看。 這正是當年閻大師所畫。 姜沃與崔朝未行過什么大婚典儀,當年只是置了一宴,遍邀親友飲了一杯喜酒。 那日來赴宴的友人,各有所贈之禮。 唯有閻立本最特殊,送的是……白條。 閻大師的白條上寫著:賀禮乃今日喜宴圖一幅,所至佳客皆繪入畫中。 姜沃現在看的就是這幅畫。 她跟陶姑姑的目光都落在一個女子身上——曾經的太子李承乾之乳母,遂安夫人;后來第一個跟著孫神醫學‘產科’的女醫,大夫薛則。 姜沃聲音很輕,似乎怕驚動了什么:“姑姑今天又去看薛大夫了嗎?” 陶枳的語氣和神色倒是很平靜:“去了,她精神暫且還好?!?/br> 姜沃抬眼看向她:“姑姑?!庇杂种?。 陶枳反而笑了道:“好孩子,人總要生老病死的。人生七十古來稀,薛則也好,我也好,都已然是高壽之人了?!?/br> 她像過去一樣,帶著姜沃坐到榻前,溫聲道:“且薛則今日與我說,她做乳母的時候,沒有照看好文德皇后交給她的孩子……大公子被送往黔州的時候,又不肯讓她隨行。薛則那時都想過,直接去地下見文德皇后?!?/br> “還好后來她出宮做了女醫?!?/br> “一晃這么多年過去了,她教出了很多助產士,救過的難產婦人與孩子,連她自己都算不清了?!?/br> “文德皇后若知,也會歡喜的?!?/br> 她也終究要去見她的皇后了。 * 此世間第一位女產科醫師薛則,是在上元三年的中秋前夕過世的。 姜沃與陶枳來到醫館的時候,薛大夫已經到了彌留之際,晉陽公主到的比她們更早。 院中,還站了許多在京中各坊間開醫館的女醫。 很多人,都是薛則手把手教出來的。 醫館門口有一株桂樹,滿樹的碎白色花朵。 微風吹過,帶來甜甜的桂花香氣。 原本有些意識模糊的薛則,清醒了片刻。她聲音微弱卻清晰:“太子……喜歡吃桂花糕?!?/br> 薛則的眼神略微有些渙散,落在晉陽身上:“公主,我的事,別告訴承乾?!?/br> 見眼前人點頭應允,薛則含笑盍然而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