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李治你別慫、Mafia(BG+BL)、快穿之惡毒女配洗白后、頭號陪玩
芒松芒贊也從未想象過,冰天雪地原來還能變成火?!?,而且不只是火海爆響,還有濃煙滾滾一—騎兵最擅長機動性,也就是說……最容易跑丟。 濃煙之中,隊伍首尾彼此不能相顧。 這便是姜沃給媚娘介紹的廣備坊新產品,也是她薅了后世《武經總要》里的羊毛,通過火藥讓光備署制造出的大煙球。 說來,媚娘的判斷確實是沒錯,姜沃是關心則亂。 因按理說,文成守城這一戰,可以說是降維打擊了——在此之前,吐蕃是真沒見過這些東西,所以就會出現他們對著火藥完全不怕,就像見到燒火棍一樣,直接不閃不避沖上來的神奇局面。 * “撤!撤!” 芒松芒贊在率三萬精兵來沙州前,從未想過,自己會說出這兩個字。 但他現在……不得不說了! 再不撤,難道要帶來的將士全部死傷在沙州城外嗎?! 雖說他依舊不明白,那種霹靂爆響之物到底為什么有這么大的殺傷力,而且射程這么遠(弩坊令:謝謝來自敵人的肯定)。 但芒松芒贊已經了悟了:原來,這才是大唐的火藥! * 敵臺的指揮是按照‘五臺一把總,十臺一千總’這樣層層節制的指揮。* 而總指揮,無疑是文成。 她于瞭望臺上見吐蕃撤軍—— “追!” 女兵們按部就班迅速分為兩組:除了留下整理軍械繼續防御沙州城的,其余皆上馬隨文成追擊吐蕃潰逃的隊伍。 戰場上的濃煙方散去大半,但火光未歇。 火焰與日光一起,照亮了這些堅毅的,染著灰塵的臉龐。 文成之前就寫信與姜沃,說過這些女兵的來處——她們多半是來自于吐蕃與吐谷渾和安西四鎮相接的邊境村落、城鎮,在吐蕃和當時與吐蕃聯盟的引月部鐵蹄下流離失所。 她們見過鐵騎呼嘯而去,踐踏尸骨,也見過暴骨盈野,血染故土。 那些不能忘記,血脈相連的尸骨與血。 文成看向她身邊的親衛:她印象很深,這是她從荊棘叢中發現的女娘。其家人俱已被屠戮,為了不被敵軍尋到,她就躲在了人、馬不能至的荊棘叢中,兩天都沒能吃喝,差一點就活不下來。 剛開始,文成都不敢給她糧米吃,是先喝了一天的濃鹽水濃糖水。 現在,攻逃轉換。 該換敵人落入荊棘叢中了! ** 箭于耳畔呼嘯而過。 那一刻,芒松芒贊幾乎以為自己死定了。 還好!這一箭射偏了一點! 芒松芒贊盡全力催動身下良駒,飛奔逃命。 “公主……”文成身邊的親衛有些詫異,她親眼看到,公主引弓之時側了一點。 文成放下了手里的弓。 “他還得活著?!?/br> 文成想起了數年前,她與天后和姜沃制定的‘離間之策’。 如今欽陵的家族噶爾氏在吐蕃是一手遮天,欽陵足足有五個兄弟,有的把持內政,有的跟他一樣征戰沙場手握軍權。 她若是殺了芒松芒贊,噶爾氏只怕內心還要感謝她。而且王身死吐谷渾,吐蕃上下一時必然群情激憤同仇敵愾,噶爾氏倒是更容易在亂中凝聚人心。 當然也怪芒松芒贊不爭氣——文成有些遺憾的想:但凡他有個大點的兒子能夠跟噶爾氏對抗也就算了。 偏生芒松芒贊獨子才兩歲,只好讓他回去了。 但不能讓他回去的太簡單,要讓他體會一下這種被人追的喪家之犬的感覺,再體會一下差點被人一箭射死的瀕死感。 然后,芒松芒贊估計就得想一想,是誰把他安排來吐谷渾的。 欽陵負責戰事,難道真不知道吐谷渾的城池如今竟然有這種‘瞭望臺’?不知大唐手里有如此厲害的火藥? 若不知,那也是欽陵的大失職! 若知道……那可就是謀害君王了。 當然,芒松芒贊想不到也沒關系,她們會給他提醒的。這些年,何止吐蕃一直在收買吐谷渾內的將士朝臣? 于是,文成并沒有死追芒松芒贊。 她只是將人追過了星宿川,過了柏?!?/br> 文成下馬長久地佇立。 “北望積玉山,觀河源之所出焉?!盵1] 這里,是黃河的起源。 她如今站在了這里。 激流河水,映照軍容。 第255章 裴行儉的一劍封喉 上元元年的二月,長安城中的柳樹發芽甚早,故而拂面而來的風,雖帶著料峭寒意,也讓人想起春風。 更讓姜沃想起那句‘春風不度玉門關’。 算日程,使團應當出了玉門關了。 * “玉門關在北,自漢以來,出玉門多為戰事,因此又稱鑿兇門而出?!?/br> 裴行儉帶著波斯王子泥涅師—路北行,路上還不忘跟王子及隨行官員們談天說地,看起來倒真是像一個頗為悠閑的使團。 波斯王子漢語說的不錯,很給裴使節捧場。 他在大唐待了多年,知道這位使節已經是宰相了,見他親自陪自己回國,去宣詔讓自己做國王,那真是好生感動。 再回頭看看這護送他的使團,覺得無論文武,各個精神昂揚看上去就強兵干將。 這一趟必是平安順遂。 剛過了玉門關,裴行儉便見奏報使遠遠飛馳而來,送上自安西的最新戰報。 裴行儉就在馬上蓋過交接公文拆開來看,看后就從使團隊伍中將駱賓王招來笑道:“你才過玉門關,吐谷渾招慰使那邊,仗都打完了!” 他稱呼文成,是按照安西招慰使的官職稱呼的。其實文成雖有此官職,但朝上自然還是稱呼文成公主的多。 只是裴行儉自己的夫人在做城建署署令,女兒也在做城建署的典事,故而見女官,稱呼慣了官職。 不過…… 裴行儉見戰報上沒有什么機密事,就交給駱賓王看,然后眺望玉門關笑道:“有此一戰,下回再見招慰使,估計又要換稱呼了?!?/br> 有此戰功,必授統將之位! 駱賓王看過戰報,要不是在馬上,他都急得要頓足了——他就是去寫檄文的,咋他才走到玉門關,仗打完了呢? 那這……他難道要打道回府?他不由抬眼看著裴相,不知道他肯不肯帶著自己繼續西行。 不比駱賓王,裴行儉身居此職,對天后多年來針對吐蕃的‘離間計’布局,自是知道—些的。 于是他提馬鞭指了指吐谷渾的方向:“你這就隨這安西的奏報使走吧—一還是去吐谷渾?!?/br> “這—仗絕不是最終。要你寫的東西還多著呢?!?/br> 比如寫幾封‘國書’‘戰敗書’刺激—下吐蕃贊普啊,再寫點‘噶爾氏專權亂政’等煽動人心的文章在吐蕃內散布—下,再有,可以替京中的報紙多采風女兵事跡寫稿。 總之,文書工作還有許多。 裴行儉還囑咐駱賓王:“姜相曾道招慰使為人最寧靜致遠,謙和臧嘉,不會與人爭辯打唇舌官司,這才要你過去?!?/br> 而正好在看戰報上,文成公主率兵將吐蕃贊普一路追到黃河盡頭的駱賓王:…… 好一個寧靜致遠,謙和臧嘉。 好一個不會與人爭辯一一是不爭辯,這直接動手。 裴行儉最后囑咐了一句:“你的文章向來言辭鋒利,適寫檄文,此番是吐蕃侵擾我大唐國土,此去不要有什么顧慮?!?/br> 駱賓王沉聲應是:他聽懂了,不要怕引起什么后果,撿著嚴重的罵就完了。 他能做到! 于是他與裴相辭別,準備前往吐谷渾。 “等等?!?/br> 裴行儉及時叫住他,方才見了文成公主的捷報,—時歡喜差點忘了要事。 他雖是騎馬而行,但使團中自然也有安排給他這個使節的車。他下馬去車上取了一個匣子出來,鄭重交給駱賓王。 “這是姜相帶給招慰使的,你一路要小心攜帶,萬勿丟失?!?/br> “此物千金難買。如今整個大唐也不過一掌之數?!?/br> 駱賓王忙接過來,打成包袱后也不敢置于背后而是放在胸前,表示只要他人能活著到吐谷渾,這東西就—定到,除非他死路上。 裴行儉:……駱賓王這挺好的人,就是說話總不大吉利。 * 待駱賓王走后,使團又行進不遠,裴行儉身邊的—位年輕人就請命道:“裴相,要到莫賀延磧了?!?/br> 裴行儉頷首:“先休整過后再入?!?/br> 莫賀延磧,又稱八百里瀚海。裴行儉在馬上,還不忘跟波斯王子繼續聊天,給他講起了玄奘法師的故事——當年玄奘法師就差點折在這莫賀延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