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李治你別慫、Mafia(BG+BL)、快穿之惡毒女配洗白后、頭號陪玩
姜沃止步,而旁邊的狄仁杰則行禮:“見過辛尚書?!?/br> 來人正是戶部辛尚書。 他顯然是有事而來。哪怕明顯畏寒,裹著厚厚的大毛衣裳也要跟姜沃和狄仁杰一起去看道路。 姜沃聽他一路走,一路夸‘混凝土路’,就猜到了他的來意。 * 且說城建署‘限量售賣混凝土路’事,才進行到競爭‘拍賣會名額’這一步。 畢竟麟德二年的一切,先都為了封禪服務。 于是在圣駕出發前,城建署先趕工修了一條,從皇城到長安城南大門明德門的混凝土路。 正是這條正路修好后,整座長安城才驚動了——這不再是修在皇城內部和周邊,只有朝臣們權貴們能見到的路。 而是進出長安城的百姓們都能走的路,也是他們第一次見到世上竟有‘雨雪不侵’堅實如此的道路! 以至于有段時間‘明德門’前人頭攢動,人流量過大,負責京城治安事的京兆府不得不日日加班,簡直是累的想哭。 姜沃聽聞后,還特意頂著辛尚書‘幽怨’的目光,向二圣申請了一筆加班費給京兆府。 畢竟維持秩序是件很費力的事情,京兆尹加了大班,保證了京城未出現任何踩踏等不良事故,這筆加班費也是該得的。 這一條大路修成后引起的萬民驚嘆,令京中世家勛貴們,想要給自家門前修混凝土路的心思就更炙熱了! 于是以宗親們為首,屢屢去二圣跟前請命:去歲您二位答應過的,城建署擴建后,就可以放寬條限給私家修路了。圣人您看這門口的路總不好,一旦刮風下雨的,多耽誤臣等上朝??! 帝后又與群臣拉扯了一兩月,吊足了胃口后,才令城建署放出風聲—— 奉二圣之命,城建署終于‘排除萬難’,盡了九牛二虎之力挪出了極少量的建材,可以修五條‘十丈長(約合三十米)一丈寬’的混凝土路。 只有五條?! 錯愕過后,勛貴世家們倒也迅速接受了:有就比沒有強。且第一回 只修五條路,若自家能修成,豈不是顯得更有臉面光輝? 只有五個名額,自然是價高者得。 然而長安城中豪富之人太多,想競價者便如過江之鯽。 甚至有王府內直接放出話來:這是城建署第一批為私宅修路,家中無前三等爵位(王、郡王、國公)者,還好意思爭? 言下之意,不想想自己什么身份,只靠銀錢,就敢跟我們爭?! 畢竟朝廷有規定:在尊卑序列上,官同者先爵。 這種得罪人的話都放出來了,足見競爭激烈。 * 此時辛尚書抱著手爐,跟姜沃開口道:“不知姜相……” 饒是辛尚書多年被各部‘要賬’練出來的臉皮,此時都有點不好意思,頓了頓才道:“姜相能否將城建署的五個‘修葺混凝土路’名額,給戶部一個呢?” 他說完后,原以為姜相會作惱。 卻見眼前人依舊是云淡風輕,看不出什么情緒,只是清然問道:“哦?辛尚書府上也想修路嗎?” 辛尚書頭搖的異常堅決:“城建署的路,我可修不起!”其價格之昂,簡直是聽聽競拍底價,就讓辛尚書心痛的程度。 他就準備等著蹭朝廷將來修的‘公路’。 姜沃繼續含笑問道:“那辛尚書要一個‘修路名額’做什么?” 辛尚書苦著臉道:“姜相可還記得,之前與我商議的,用倭國送來的礦銀做些官制銀器。之后售于各簪纓豪族,也好充盈國庫?” 姜沃點頭,她自然記得。 如今從海上來的船,她城建署可是只能見到火山灰,半點銀子沒見著。 辛尚書嘆氣道:“大約是官制的銀器,樣式有些老舊。銀器對于官宦之家也不是多稀罕的器物——很有些賣不動啊,如今戶部庫房里堆著不少銀器呢!” 簡直給辛尚書愁死。 銀子這么好的東西,可別砸他手里。 姜沃之前也聽到了一點兒風聲:辛尚書是實用流派,他把關做出來的銀器,不夠精美別致,自然有些不入世家豪門的眼。 此時看著辛尚書愁眉苦臉狀,姜沃忽然想起了那張‘十萬斤蘋果滯銷,幫幫果農!’圖片。 她止住唇角忍不住泛起的笑意。 聽辛尚書苦著臉繼續道:“這不我就來尋姜相了嗎——若是戶部有一條‘混凝土路’的修葺名額,我就好把這些銀器清一清。跟姜相一樣,都是為了國庫??!” 想必為了競爭修路名額,那些豪門世家是不會介意高價買些銀器回去的。 姜沃聽罷,故作嚴肅道:“唉,辛尚書您之前可不是這個態度啊,您不是特意提過,城建署的修葺工作,千萬不要尋您戶部支領銀錢嗎?” 辛尚書那是面不改色心不跳的不認賬,臉上全然是錯愕之色:“姜相這話從何說起?” 又見姜沃手上正握著一串七寶佛珠,辛尚書就道:“佛家有言,修橋鋪路可是渡人而行的大功德!我一向是極看好城建署的!若是國庫豐盈有余,不用姜相提,我便去二圣跟前請命修路了!” 姜沃終是忍不住莞爾。 辛尚書見她笑了,連忙趁熱打鐵道:“這樣吧,為向姜相表誠心,我愿意自出銀錢不費國庫,給城建署先捐五貫!” 五貫…… 姜沃沉默了。 戶部尚書做了太多年,辛尚書的‘吝嗇’已經深入骨髓,一位六部尚書,開口竟然只有五貫。 * 在辛尚書當場‘捐出’五貫銅錢(身上只帶了半貫,交了定金,剩下的與姜沃約定好今日送到),終于如愿以償拿到了五個珍貴‘修路名額’中的一個。 他告辭之前,回首認真道:“姜相能給戶部這個名額,足見姜相一心為公?!辈⒉皇菫榧?,借著城建署斂財。 姜沃回禮道:“辛尚書亦然?!?/br> 她手里拎著半貫錢,目送辛尚書的背影離去。 轉頭就對上狄仁杰有點復雜的眼神。 姜沃含笑問道:“懷英,為何如此看我?” 狄仁杰看著云淡風輕的姜相,想到了前些日子他親眼目睹的一事—— 姜相與裴侍郎說起戶部銀器滯銷,然后讓裴侍郎私下去與辛尚書提一句‘修路名額’的事兒。 可見姜相本來就要給戶部一個‘修路名額’。 姜沃知道狄仁杰在想什么,她晃了晃手中的半貫錢,笑道:“此生能從辛尚書手中掙到五貫錢,余生免卻一大憾??!” 狄仁杰也笑了。 有時,他真是摸不透,姜相在意的到底是什么。 ** 姜沃將辛尚書的五貫錢,當作自己的生辰禮之一。 她的四十歲生辰,就要到了。 麟德二年臘月二十日,圣駕終于到了泰山腳下蹕駐。 只待明年正月初一,正式舉行封禪祭天祀地大典。 禮部與工部的官員,忙于按照早已定好的規制,于泰山之上起建封祀壇、登封壇、降禪壇等祭祀之壇。 余者官員皆靜候正日即可。 * 臘月二十五日,是姜沃的生辰。 這一日晨起,她睜開眼睛,就見到熟悉的身影坐在窗前。 她揉了揉眼睛坐起來,恍惚以為看錯了——竟然是媚娘。 媚娘的衣飾極為簡單,并非皇后的麗服廣袖,聞聲轉頭對姜沃笑道:“起來了?” 有一瞬間,姜沃幾乎以為一切是夢境,她與媚娘依舊住在掖庭中。 不過現在姜沃有了系統的體質加持,不似從前一般睡醒后要愣神一會兒,而是很快頭腦清醒明晰起來。 她披衣起身,走到媚娘身旁坐下:“jiejie是來給我過生辰的?” 媚娘點頭:“我早就與崔少卿說過了。今晨,我來給你煮一碗長壽面?!彼媛稇涯钪骸皬那霸谝赐?,你我的生日,陶姑姑都會親自下廚煮一碗長壽面給我們?!?/br> 這回封禪之行,陶枳并未隨行,而是帶著婉兒住到了宮里,正好替媚娘一起照應著一對幼子幼女。 媚娘看著姜沃眼睛明亮如辰,思及舊事,不由道:“我記得你少時總是睡不醒?!庇袝r還是媚娘把她從被子中拖出來的。 “如今精神卻好多了?!?/br> 姜沃笑道:“大概是我越來越像jiejie了吧?!?/br> * 姜沃洗漱過后,來到廚下。 媚娘特意換了簡單的窄袖衣裳,正是為了下廚煮面。她煮和盛的時候都很仔細,不肯夾斷一根面條。 姜沃就站在旁邊,靜靜看著。 * 兩人如之前很多年一樣,在桌前對坐。 姜沃拿起筷子,挑起碗中的一縷長壽面。 不惑之年的生辰—— 然她將來之路,如何會不惑? 姜沃想起前世過生日,父母會讓她許愿。 那時她每一年的愿望,都是自己能夠活下去。 如今,她已經擁有了歲月。 若再要許愿,她便祝自己:哪怕要經歷這世間重重考驗、別離、傷痛,以及漫長到此生看不到終局的理想未來——她也要終生持有走下去的勇氣,走到底的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