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李治你別慫、Mafia(BG+BL)、快穿之惡毒女配洗白后、頭號陪玩
其實自打第一條混凝土路修好,就有不少朝臣到吏部以及城建署打聽過,想要出錢讓城建署為自家門口也修一修路。 一來為了出行方便,二來更是為了顏面。 長安城中富戶甚多,好顏面愛斗富的人也多,有的為了宴席上一道珍肴,都不惜耗費百金。 而菜肴還得進門上桌的客人才能吃到,但這樣一條路修在門口,可是人人都能看見的! 姜沃來自于信息爆炸時代,見多了為展示自己‘與眾不同’,尤其是‘高人一等’付出極高的溢價的人與事。 因而,在她的授意下,城建署至今未松口給任何勛貴世家私人修路,哪怕是王公貴族也皆不允。 畢竟,姜沃的‘哄抬物價以牟取暴利’的工作還沒有做完。 混凝土路本身的好處,確實足以讓城建署報出一個遠高于成本的高價,但還不夠。 “臣請帝后之尊,為此路再加貴重!” 在皇權社會,還有什么比鍍上一層帝王光暈,更能‘哄抬物價’的呢? 若是帝后先為此‘混凝土’正式御賜名稱,再將此路作為一種‘特殊賞賜’,賜予寥寥數人,后加以輿論指引,估計不用一年半載,這種混凝土路的身價,就會再增十倍甚至百倍。 官方技術壟斷以及極度的需求,就能決定市場定價。 待混凝土路變成了一種‘身份的象征’,那么一旦城建署放開口子,可以為私家限量修路,想必愿意高價修混凝土路的人,會多如過江之鯽。 姜沃的初步打算是,城建署為‘豪富’之家每修一米混凝土路,至少能掙出來為大唐修百米路的銀錢才行。 畢竟,看辛尚書的態度,她要是想從國庫里拿到修路預算,估計得像王神玉一樣天天去戶部靜坐。 還是自己搞錢自己花更痛快些。 因而她此時望著帝后,簡直像是守財奴望著金元寶,松鼠望著堅果山,眼巴巴問道帝后什么時候肯給‘混凝土路’一個正式的皇家名分。 見姜沃如此神態,皇帝方才的文藝傷感盡數被驅散,他笑道:“姜卿這樣好生眼熟,簡直是戶部辛尚書每年年初,在朕跟前算賬目哭窮的樣子?!?/br> “哪有半分當年初見,仙師高徒飄然出塵的樣子?”皇帝想起來還打趣了一句:“姜卿如今自己也是師父了,將來就這樣帶弟子嗎?” 姜沃也笑了:“不當家不知柴米貴,臣是理解辛尚書的?!?/br> 皇帝收了打趣之色,正色頷首:“這話是?!?/br> 顯慶年間,朝中對外多有征戰。凡用兵,便是花錢如流水,燒錢如燒柴。 哪怕此時國庫支撐得住,但想到國土遼闊,將來為平邊事,還不知又要起何刀兵,皇帝心里也要虛上那么一虛。 這混凝土路的好處,皇帝也見到了。但讓他下旨大規模修路,卻也絕非一朝一夕的事兒,畢竟帝王大興土木是忌諱。 要依著國庫撥錢,估計修個十幾年,能把長安城主干道修了就不錯了。 如今姜沃想出城建署靠著‘高價限量售賣皇家同款混凝土路’,來自籌款項修路,皇帝如何不歡喜? 媚娘是早知姜沃想法的,今日與皇帝一起過來,也是為了與姜沃一起催一催皇帝。 皇帝頷首道:“下回大朝會,朕便當百官面賜名?!?/br> “至于賜路于重臣……” 帝后二人對視一眼,媚娘道:“自然是以太子太師、尚書左仆射、英國公為首?!?/br> * 三人商議完畢,轉頭見崔朝正望著路面出神。 皇帝喚了一聲:“子梧,怎么了?” 崔朝之所以過來,是為了一并商討定價細節等事——姜沃的想法是一份總綱策劃書,但她也好帝后也好,這些年一直在朝堂,經商上沒什么實踐經驗。 崔朝望著混凝土路道:“臣在想,這路面上能否鏤以紋路甚至是文字:許多世家是有各自家訓和傳世圖紋的?!?/br> 他笑意如春風,說出來的話卻帶著銀子的溫度:“自然,若要鏤以紋飾,這造價可又跟尋常路面完全不一樣了?!?/br> 而且只要有一家開始刻字,開始鏤紋,很快就會有人跟上的。 皇帝聞言感慨:原來朕的吏部尚書,朕的伴讀,都是黑心商人…… 還未想完,就見身旁媚娘也加入了討論道:“我到城建署看過,這混凝土凝固前是灰漿,那能否調加不同色?若所有混凝土路都是灰色,只怕顯不出有些名門的‘尊貴獨特’——若是異色之路,這報價再翻出十倍去,只怕也有人愿意買這獨一份的臉面?!?/br> 崔朝聞言雙眸一亮:“皇后之言甚是?!焙喼笔菫樗蜷_了新思路。 既然花紋可以加,顏色可以改,那怎么不能再上面加一些‘飾品’呢?比如鵝卵石,比如碎珠子……總之,能讓一條路顯得與眾不同,能讓人掏銀子的,都是好法子! 皇帝看著:嗯,還有朕的皇后也是黑心商人。 真是,甚好! * 帝后起駕回紫宸宮前,皇帝忽然道:“后日,朕在紫宸宮設私宴,單獨請一請兩位愛卿如何?說來,這些年都是兩位愛卿置席請朕與皇后?!?/br> 確實。 因而姜沃便與崔朝道:“人都說有錢能使鬼推磨,咱們這屬于有錢能使皇帝請客?!?/br> 而席上,皇帝提起一事。 “姜卿的同中書門下官職,還是顯慶二年封的,算來已然七年了?!?/br> “如今,這個‘同’字,也該去掉了?!?! 第152章 尚書右仆射 紫宸殿中,炭火嗶剝作響,烤爐上的羊rou散發出焦香之氣。 而姜沃在聽清皇帝那句“姜卿的同中書門下品的‘同’字也該去掉了”后,腦中一下子有些翁然,神情怔住—— 倒不是為了皇帝露出的要拜相之意,而是為了腦海里系統中,小愛同學的驚喜尖叫聲,著實給姜沃驚了一下。 畢竟系統的聲音就在腦仁中直接傳出來,實在是震撼。 姜沃只覺得腦子嗡嗡的,甚至得抽空安撫下系統客服道:“小愛啊你知道的,某種意義上,我也算是孤魂野鬼,你這一聲差點把我人震沒?!?/br> 小愛同學的聲音甚至帶了點哽咽:“姜老板,你馬上達成【黃金成就】了!謝謝姜老板,我原本只是實習客服,但姜老板一旦達成‘黃金成就’,我就是星客服了。這么多年了……” 是啊,這么多年了。 小愛同學大概怕再打擾她,主動靜音了系統。 姜沃腦海中恢復了一片寂靜。 而她在這片寂靜無聲中,終于慨然而笑。 如此一來,姜沃的神色變化落在帝后和崔朝眼里,則像是起初被皇帝有意封相之事驚住了幾息,之后才凝出幾分悠長歡喜來。 這漫然一笑之間,竟似讓人望見這數十年的燒燈續晝,煙火年年。 而炭火熱氣熏蒸中,媚娘望著姜沃這一笑,驀地眼底一濕。 媚娘想起了貞觀十七年,宮正司的正堂里,姜沃對著一面等身銅鏡整理衣冠,而自己遞給她一枚竹制笏板,對她道:“去上朝吧?!?/br> 那是她第一次上朝,至今一十一年矣。 媚娘舉杯飲盡杯中酒。 她會在朝上站的更穩。 她們會在朝上走的更遠。 ** “朕欲于今歲冬至日大朝會,冊姜卿尚書右仆射之位?!?/br> 姜沃起身謝恩。 她早也想過,若皇帝封相,應當便是此位了——中書省和門下省的兩位宰輔都已然滿額,唯有尚書右仆射之位,多年空缺。 那么……從此后,她便是尚書左仆射李勣大將軍的副手了。 皇帝忽然搖頭嘆道:“其實姜卿之前,兩任吏部尚書都是升任中書令?!倍伎煨纬膳f例了,結果到姜沃這兒還是改了。 皇帝喝的是孫神醫調制的藥酒,用以舒筋活血的,但也頗有酒力,此時帶著幾分酒意笑道:“中書令旨草詔書,需得詞彩瑰麗。姜卿之才朕深知,然姜卿之文采,實不大適宜為中書令?!?/br> 姜沃:……陛下,其實也不用說的這么直白哈。 然而皇帝不但直白,還發問道:“今歲麟德元年元宵燈節,朕令百官為祥瑞作詩。旁人都是錦繡文章,亦或是四平八穩的官體詩?!?/br> “姜卿寫的是什么,自己記得嗎?” 姜沃低頭做虔誠認錯狀:“臣當日不勝酒力,實在做不出來詩?!?/br> 每年燈會,帝后都會命百官作詩。姜沃其實早提前寫了兩首元宵詩,準備交上去湊數。 結果皇帝現場命題,得以麒麟祥瑞為主題作詩。 姜沃當時已經飲過酒了,思緒混沌,完全寫不出來。 彼時她望向燈燭璀璨中的媚娘,心中倒是冒出來一句“愿歲并謝,與長友之?!?/br> 歲月騖過,誓同生死,長做摯友。 到了宦官下來收卷的時候,姜沃還是沒做出兩句祥瑞詩來,索性寫了這句封了上交——橫豎百官詩詞只有帝后會看。 而皇帝看到的時候,感想就是:原來姜卿起碼還謅一篇官體詩文糊弄下,現在直接不裝了,干脆默寫一句屈原的詩詞就對付過去了是吧? 想到此事,皇帝還不由轉頭對媚娘抱怨了一句:“媚娘為皇后,評點百官詩文,竟然偏心至此——還以姜卿詩詞出眾,給她賞了宮燈?!?/br> 這簡直就是閉眼硬賞??! 媚娘莞爾:“屈原的《橘頌》難道不出眾?”她看到那句‘愿歲并謝,與長友之?!?,便覺得比任何錦繡文章都好。 皇帝也只有含笑搖頭。 笑過后才正色道:“姜卿,大將軍年事已高,如今朕又延請他為太子太師,坐鎮東宮教導太子。以大將軍的謹慎之心,只怕已經有了辭去尚書左仆射之位的心思?!?/br> “故而姜卿為尚書右仆射,不單是朕早擬定之事,大將軍也與朕提過一回‘恐乏于雙顧東宮與尚書省’,向朕薦過你來做尚書右仆射——他還能先教導你兩年?!?/br> 姜沃沉聲誠摯應是。 英國公身上,實在有太多值得她學習的智慧。 只是從前姜沃掌吏部選官考官,與位高權重的宰輔們都不好走的太近,如今有皇帝這句話,她便可以多向英國公討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