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第44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李治你別慫、Mafia(BG+BL)、快穿之惡毒女配洗白后、頭號陪玩
而姜沃夜里聽媚娘說起此事,不由想起,在這里,媚娘是因為跟自己一起去看崔朝遇到晉王的,而史書中多說高宗是于侍疾時與武才人相遇。 是不是在其余歷史的時間線上,在后宮漂泊的那個武才人,經過輾轉掙扎到皇帝身邊去近身伺候,想為自己謀一個出路,最終卻偶然遇到了晉王呢? 不過歷史的玄妙就在于,過去的事兒永不可能完全的復原,讓后人得知真相。 姜沃就甩甩頭。 遇事不決量子力學,這已經是另外的時空了。 因姜沃從前打小就知道自己只怕活不久,所以習慣便是先不去杞人憂天將來,先過好今朝。 于是她只對媚娘道:“jiejie不去御前也好。據說御前都插不下腳去啦,前朝后宮每日等著求見圣人的幾乎排到了九成宮外?!?/br> 這世上別說皇帝這種一言九鼎決天下人生死的天子了,就算芝麻大小的官,只要有點權,也是門前絡繹不絕熙熙攘攘的。 姜沃還記得當時住院的時候,她的手術大夫有段時間就心神不寧。聽護士們八卦,說周副主任最近有大心事,想看看老主任退休后他能不能再進一步。他之前是院長的學生哩,最近總想找機會多去跟院長老師嘮嘮心里話,偏生院長那里就沒有斷了人的時候,周副主任去跑了幾次,里頭都有人! 這才是一個醫院的院長。 足以想象二鳳皇帝有多么忙,多少人想要在他跟前出現,求一句金口玉言。 媚娘是下定決心就不會回頭的人,也只笑道:“對了,今兒你帶回來一箱東西,是什么?”今日姜沃回來的時候,身后還跟著幫忙抬箱子的小宦官呢。 姜沃也就興致勃勃道:“是我剛請將作監做了一口特別的鍋出來!jiejie等著吃新鮮的菜肴吧?!?/br> 姜沃請將作監打了一口炒鍋出來。 沒錯,這會子還沒有正經的炒鍋與炒菜一說![1] 中華特有的烹飪炒菜一道,要到宋朝才推傳開來。此時做飯方式基本都是烤、蒸、煮。 姜沃早就想吃一口小炒rou和熗鍋爆香的炒青菜了。 隨著她在前朝日漸久了,最要緊的是經過閻立本這位將作少監,她與將作監內就熟絡起來,終于把炒鍋從設想變成了實物。 “jiejie不知道,吃上一口東西真不容易!” 姜沃提起來還有一肚子苦水呢。 這口炒鍋差點就回不來了,因遇到了攔路虎李淳風。 且說李淳風此人,標準的天才人物,不但星象家、風水家這種本職工作做得好,觸類旁通別的方面也很出彩。 比如以他腹中詩書文章,拉去國子監做個老師教生員也是沒問題的;再比如這動手能力,他對渾天儀改造出的貢獻,可不只是理論上的,還有物理上的親手改造。 他閑了還會畫設計圖紙,甚至會自己動手制作各色機關樞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句話,在李淳風這里就很順當:他是一邊利其器一邊善其事。 連姜沃現在用的卦盤,都是李淳風親手設計打造,自己年輕時用過一陣子,后來傳給關門弟子的。 閻立本曾跟姜沃感嘆過:“李仙師的本事,若是肯來我將作監,這少監的位置讓給他也不是不可以哇!” 他光想畫畫不想管理這將作監了。 李淳風是做師父的,又只收了一個弟子,難免想徒弟將自己所有本事都學了去,免得將來失傳。 但姜沃一來年紀小,要專心于天文風水,其余還未及學;二來,李淳風素日擺弄機關巧物之時,覺得弟子似乎不太感冒,遠沒有學卦象來的專注。 正有些遺憾呢,卻忽然聽將作監的熟人說起,姜太史丞請他們幫忙打造器物。 說是做了大鐵圓盤和一支方頭鐵桿,給李淳風驚喜的:這樣大的鐵盤,莫不是她要研作新的用來占星的星盤? 于是面上不說,私下里分外關心。 結果關心到最后,發現小徒弟做的并不是星盤,而是一口鍋! 給李淳風氣完了。 不顧自己熬夜勘星的疲倦,當即把姜沃叫到靜室里去,拉上袁天罡要一并給徒弟考試。 嚴肅認真地考試! 李淳風特意不問近來教授的《星經》,卻將三四年前教過的知識拿出來問。還特意問的刁鉆,不挑書本子上有的,只挑自己口授私傳的。 袁天罡依舊在一旁臥著,一派高人模樣,心里卻都想著,若是小徒弟答不出來,怎么給她求情了。到底還是十幾歲的孩子,除了日常學習,還要應付外頭的官場,能不出錯已經很好,這些生僻不常用的兆象,她忘了也是有的。 誰料姜沃都答了出來。 而且她沒有作弊,并不是通過‘小愛同學’存儲在系統里的知識來應付李淳風,而是就背過了,背熟了,日日不敢忘。 她知道,在如今的官場,她想要站住,必要專業素養過硬才行。 若是她的專業馬馬虎虎,就會被同樣馬馬虎虎的男人取代。甚至她要是九十分,也會被七十分的男人取代。 唯有她做到一百分,才能守住自己的位置。 所以兩位師父傳授的東西,是她安身立命的根本,她常日復習從未放下。且‘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是有道理的,熟能生巧也是正理,若是背都背不熟,再不能巧用。 別的書籍姜沃都能存起來,等著想用的時候再去搜索,唯有本家知識不行。她要不停的熟練,再熟練,才能到融會貫通信手拈來的程度。這跟存在系統里的其它書完全不一樣。 見她學的如此扎實,李淳風的氣倒是平了。 姜沃又乖乖道:“我能做官,正因是師父們的徒弟,故而再不敢懈怠,給師父們丟臉的?!?/br> 李淳風的臉色已經人如其名如沐春風起來。 袁天罡適時在旁道:“學的很不錯?!?/br> “好了,淳風,人生在世難免吃喝二字。且咱們自打收了弟子,新鮮的吃食就沒斷過,可見孩子孝心?!?/br> 至今袁天罡早起吃粥都要配茶葉蛋,天越冷他越高興,因可以把蛋多泡幾日不怕壞更進滋味。 李淳風也就露了笑臉:“好吧,既如此,這鍋與鏟還你,趕明兒親手做兩道小菜給師父們吃才好?!?/br> 到底又囑咐道:“這太史局內也有幾個匠人,專供我使用,你下次再做什么小東西,不必去將作監了?!?/br> 可別去將作監請人家打鍋啦! 姜沃這才把炒鍋拿了回來。 媚娘聽說這么不容易,就道:“那咱們去廚下吧,你這鍋也奇特,總要告訴李廚娘怎樣做,再者你也學學,好親手做兩道孝敬兩位仙師?!?/br> *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是顛撲不滅的真理。 姜沃真正要在唐朝用炒鍋的時候,腦子里忽然冒出一句偉大的話。 炒菜要好吃,一要火候,二要油,三要調味。當然,在這些訣竅之前,最基本必不可缺的還要有鐵鍋和鐵鏟,以上,都是這個年代的奢侈品。 首先鐵器就極為值錢,現代隨手能買到的菜刀,在古代尋常人家都屬于一份要緊財產,一定要保存好的,更別提那些珍貴的用于耕種的鐵器。 國家對鐵器也很看重,大唐冶煉技術是當世第一,許多番邦使團包括倭國使團、新羅使團等來朝拜時,也有想購買鐵器私下運回去的。均被查處禁絕,比賣糧不賣種查的更嚴。 這樣的精鐵炒鍋,一般人家實在也沒有財力購買。 再者便是火候,尋常人也不像宮里一樣,大灶小灶有的是,還配燒火丫頭小子。再及油鹽醬醋都是昂貴之物,俱李廚娘道外頭煮菜舍得放足官鹽的就是好人家啦,什么大醬與葷油都得過年才吃一回了。 除非生產力繼續進步,否則炒鍋是很難流通開來了。 甚至在皇宮貴族里也流行不開,因炒菜還有個致命傷:要吃個新鮮熱乎。 宴席上頭,燜菜燉菜放上一個時辰還能吃,炒菜滋味卻就失盡了。 姜沃在廚房呆了片刻,就已經判斷出,只怕炒菜只能是小眾產品了。 “這鍋模樣新鮮,太史丞教教我,咱們怎么做哇!”李廚娘是廚房的行家里手,見了新鮮的鍋碗瓢盆就喜歡。 說起炒菜,姜沃腦海中冒出了最常吃的三道家常菜:西紅柿炒雞蛋、醋溜土豆絲、辣椒炒rou。 然后發現:西紅柿,明朝;土豆,明朝;辣椒,明朝。 總之就是統統沒有。 姜沃遺憾了五秒鐘,將注意力轉移到現有的東西上了:這會子蔥姜蒜倒是都全了,青菜也有一些了,蘿卜、茄子、白菜(菘)等都有了。 沒有醋溜土豆絲,醋溜白菜絲兒酸香開胃,姜沃也很愿意吃。 于是想著前世的看過的美食視頻里那樣告訴李廚娘如何熱油,如何用蔥蒜爆香,如何下菜翻炒,至于調味倒是沒說什么,李廚娘自己就會。 姜沃還像模像樣總結道:“有的菜要配葷油和rou好吃,比如雪里蕻和腌的酸菘,有的卻就是清清爽爽……麻油就好了?!彼铧c說成還未有的花生油。 她說一句李廚娘應一句,絲毫不覺得姜沃這個沒下過廚的指點她個大師傅有啥不對,反而跟著捧哏:“呀,太史丞果然是有見識?!薄班?,竟有這樣的說頭?!?/br> 倒是把姜沃捧的不好意思起來。 李廚娘覺得姜沃無論會什么,都一點也不奇怪。 畢竟她可是有仙根被仙師點中要傳授仙道的人呢! 姜沃覺得自己是古代科學家(預備役),但旁人覺得她是占星修仙者,這就是時代的差異了。 在看病的主流是跳大神的年代,李廚娘就代表了這個時代最樸素的不讀書識字的百姓們——樸素的神仙皇帝主義價值觀。 畢竟皇帝也稱真龍天子。 別說李廚娘等人了,就連真的世家豪門也是極信命格之說的。所以朝上那些世家出身的官員們,未必看得起軍功起家的大唐勛貴們,常擺出一副世庶不婚,世家不跟暴發戶談得來的驕傲面孔,但對袁天罡和李淳風都格外客氣。 * 李廚娘試著炒菜的時候,姜沃就在旁邊沒走,努力的看著學習。李廚娘倒怕油蹦到她,又怕煙熏了她,連連讓姜沃在門邊看。 等炒好了一小碟醋溜菘,三人都嘗了嘗,覺得卻是與燉煮不同,別有香味。 姜沃則跟李廚娘和媚娘一起討論給師父做的菜譜。 最終定下來四道小菜:小蔥炒雞蛋、蒜苗炒臘rou、清炒菠薐菜(小菠菜),以及醋溜菘。 別看這幾道菜里只有一道rou菜,似乎是嫌簡薄了些,但其實只要有菠薐菜,那就是上檔次的。 因菠薐菜是西域那邊過來的,物以稀為貴,如今是價格極高昂的青菜。 類比下,就像請客時候,上一道蔥燒海參一樣壓軸。 李廚娘已親自去挑了一塊上好的臘rou來:這會子許多菜蔬還沒有,但類似于臘rou熏rou腌菜等技術卻早已有了,物資匱乏的年代,勤勞又聰慧的人們總是會想到絕妙的法子,把食物做成保存更久的樣子。 臘rou風干了能放很久,是所有公廚必備之品。 李廚娘又道:“太史丞只管放心,我將菜都給你洗的干凈,也都切好碼好盤,明兒你回來一趟拿著走,去了只下鍋就成了?!币幌氲阶约簻蕚涞牟四茏屜蓭煶缘?,李廚娘已然決定洗一葉菜念一聲佛,還未反應過來,袁天罡李淳風其實嚴格來算其實是道家方士。 只是……李廚娘說完又犯愁:“太史丞究竟沒有親自下過廚啊,總要有人與你打個下手吧,再或者燒火的丫頭也要有的?!?/br> 李廚娘自己是不能擅離職守的,不然她真想去給姜沃燒火! 姜沃笑道:“李姨放心吧,太史局也有公廚,借個燒火人不難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