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八零當電工 第91節
書迷正在閱讀:綠茶女配被遺棄后爆火綜藝、穿成乖軟反派后我結婚了、長刀入春閨、師尊其實女扮男裝(1v1h)、[大唐]武皇第一女官、李治你別慫、Mafia(BG+BL)、快穿之惡毒女配洗白后、頭號陪玩、hidden love(現言女尊 重生1V1 HE)
男人大手輕輕落在她微蹙的眉間,緩緩撫平。 “省城那邊下達的嚴整命令,這事許州也不知道,蓋章證明都繞過了他,許州正在電話聯系縣委書記?!?/br> 葉秋瑩又驚又疑,小小的鄉鎮、小小的工廠,居然繞過鄉鎮府,直接勞煩省城干部大動干戈? 現在具體情況還不清楚,只能等許州出來。 許書記正好是許州的父親,也許能問出一二。 兩人正說著,就見許州沉著臉從辦公室出來,顯然情況不太好。 “什么名頭查封?” “被人投訴,污染環境?!?/br> “……” *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隨著各種資源緊缺,保護環境的呼聲越來越高。 隨著工廠和建筑工程的加大,機械和化工的污染,環境保護法這兩年剛被寫入憲法,立為基本國策。 隨著試行法頒布實施,管理的確嚴格不少。 生產機械和電器,無法避免會帶來一定的環境影響。 當初選址的時候,三人之所以選擇老廠房,除了便宜還遠離鄉鎮,又是河流下游,臨近交界處荒無人煙。 更何況老廠房小得可憐,新廠房還在建設中,怎么可能影響鄉鎮百姓? 怎么就被人舉報到省廳級干部頭上,還是以黑心工廠污染環境、污染水源為名頭? 葉秋瑩捏了捏眉心,心里正疑惑著,許州下一句又讓她瞪大了眼。 “據說是鎮上鄉親投訴的?!?/br> “……” 葉秋瑩瞠目結舌,好一陣說不出話來。 試行法不過剛實施幾年,環境法立案還得三四年后。 偏僻小鄉鎮的老百姓,不少甚至大字都不識一個,知不知道試行法都值得商榷,更何況工廠各項排放符合指標,并沒有傷害鄉親利益。 普通老百姓根本不會上綱上線,堵了自己的謀生路。 關鍵還繞過鎮長,像是特地來找她麻煩,說背后沒有人使絆子,葉秋瑩都不信。 想到這層,葉秋瑩反倒輕松一笑。 沈珩目光落在葉秋瑩的身上,見她一副胸有成竹模樣,唇角不由自主跟著微微揚起。 “你有什么主意嗎?” 沈珩話剛問出口,一旁焦急的周科和許州,紛紛朝葉秋瑩望去。 葉秋瑩哈哈一笑,聳肩攤了攤手。 “我是沒辦法,不過解鈴還須系鈴人?!?/br> 沈珩聽后眼睛一亮,忍俊不禁,笑聲帶著寵溺。 “好主意?!?/br> 許州和周科對視一眼,在彼此的臉上都看見了不解。 “你聽明白了嗎?” “沒聽懂?!?/br> 兩個人像是聽啞謎一樣,什么解鈴還須系鈴人,頓時有些糊涂。 沈珩見他們這樣,不由開始提醒。 “誰投訴的,誰解決。誰查封的,誰解封?!?/br> 許州猛地搖頭:“鄉親投訴舉報的,難道讓鄉親們自己解決?廳長親自蓋章查封的,廳長還能給你親自解封?” 葉秋瑩揚眉,對著兩人緩聲解釋:“工廠帶動鄉鎮發展,你們想想要是工廠真倒閉了,吃苦的是誰?” 話說到這里,許州猛地一拍腦門,周科也是頓悟。 工廠要真倒閉了,工人們失業,鄉親去哪里找活干? 工地被查封,施工隊停工,工錢哪里要去? 附近擺攤的攤販,找誰做買賣? 周科沉吟托腮:“不對啊,如果工廠倒閉了,鄉親們都得不到好處,干嘛還去投訴舉報?” 這不是脫褲子放屁,自找麻煩。 沈珩恰時回了句:“有沒有可能,投訴的不是一批人?” “……” 話說到這里,許州和周科終于回過味來——有人專門對付福星! 許州臉色立馬變得鐵青:“該死,我好不容易申請下來的扶持政策,究竟誰在鬧事,這事我去查,工廠你們穩住?!?/br> 其余三人紛紛點頭,葉秋瑩和周科回到工廠,當天就遣散了工人,甚至不嫌事大,讓倒閉風更甚了不少。 葉秋瑩本以為等事情解決,起碼得十天半個月。 誰能料到,不過一個星期封條就解了。 她不得不感嘆——團結就是力量,鄉親們戰斗力可真強! * 四月中旬的青源鎮,可謂是不太平。 原本紅紅火火的福星電器廠,居然關門歇業被查封,原因是被村里人投訴污染環境,廠房和建筑工地,影響生活用水? “呸,哪個挨千刀的胡說八道,老娘要撕爛他的嘴!” “別讓老子逮到是誰,最好趕出青源鎮!” “腦子進水、被門板夾的蠢貨,害了我們好幾個施工隊?!?/br> “對,投訴個錘子,簡直害死人?!?/br> “我看根本就不是咱們鎮上的人,誰家不想掙錢,肯定是有人鬧事,這事得好好查查?!?/br> “對,這事越想越離譜,肯定有貓膩?!?/br> “不行不行,我們得去找鎮長,絕對不是咱們投訴的,一起找出那個混蛋?!?/br> “走走走!” 福星擴建面積約莫十畝地,在附近可是大工程,施工隊被喊停,上百號工人叫苦連天。 福星工廠關門歇業,工人直接失業,掙不到錢孩子上不了學,周圍死氣沉沉,誰還有心思照顧擺攤的生意。 甚至連新業電子也停工休息,鎮上兩個工廠同時停工,一朝回到解放前。 鄉親們更是聽說,工廠倒閉,修路沒人投資了,原本要擴建翻新學校、醫院的事,好像也擱淺了。 人家工廠好好的,離大家住的地方遠遠,怎么就傷害到了百姓利益? 真是活活害苦了一鄉人! 原本一直不想惹事的鄉親,事關自身利益紛紛站了出來,一個個將投訴的人,罵得狗血淋頭。 好在鎮長幫著他們說話,讓大家一起聯名訴訟。 整個鄉鎮的代表都簽了字,才發現幾乎沒有人反對建廠。 問題來了,憑空多出來投訴的人是誰? 訴訟剛提交,省城干部見架勢不小,處理案件的工作人員,再去找舉報投訴的村民,竟然詭異地消失了。 關鍵這個時候,福星工廠各種排放指標證明下來,反倒投訴人跟被人藏起來一樣,一直沒出現。 無奈之下只能撤了封條。 全程就跟兒戲一般,實則彎彎道道不少。 其間省城調查局的人過來,葉秋瑩接受調查,大隊長旁敲側擊跟她說了不少話,什么不要得罪不該得罪的人,之類云云。 技術組和相關專家人員,更是過來調查,各項指標嚴格苛刻。 只不過技術組人員,竟然是機械部的老熟人。 葉秋瑩和幾人聊了起來,一行人還讓她和沈珩,多多參加研討會,民用機械需要各類技術人員的支持。 葉秋瑩年紀小小,就在京都帶組研發醫療機械,技術當然過關。 各項生產技術,沒有什么好質疑的。 葉秋瑩又是半開玩笑半是訴苦,現在民營企業不好做,沒人支持等等。 機械部大力發展民用機械,發展電氣化城市哪里能缺少各種電器,技術部組長立馬保證到時候會將這事反映上去。 大隊長在旁聽得大汗淋漓,臨走之前,不得不跟葉秋瑩又多聊了幾句,讓她今后安心發展。 他之前說的都是屁話,都是別人拜托他轉告她的,都是玩笑話不要當真。 葉秋瑩聽得一陣唏噓,一句玩笑話,卻讓當事人如走鋼絲。 幸虧現在是八十年代,一個中小型企業能影響一帶,事關自身利益,老百姓愿意為‘福星’出頭。 這要是放在后世,誰管你一個小工廠? 但凡有人帶帶節奏,后面跟風的人,就能搞死一個小工廠。 萬幸遇上機械部的大佬們,不然事情遠沒有這么快迎刃而解,起碼得拖上十天半個月,甚至更多的小麻煩會接踵而來。 葉秋瑩曾設想過是村里人找她麻煩,可看這種情況,肯定不是村民小打小鬧,可她又沒得罪過什么人。 那就只有一種可能,觸碰了他人的利益。 同行嗎? 國內電器,福星幾乎走在前頭,還真沒有什么競爭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