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八零當電工 第78節
書迷正在閱讀:綠茶女配被遺棄后爆火綜藝、穿成乖軟反派后我結婚了、長刀入春閨、師尊其實女扮男裝(1v1h)、[大唐]武皇第一女官、李治你別慫、Mafia(BG+BL)、快穿之惡毒女配洗白后、頭號陪玩、hidden love(現言女尊 重生1V1 HE)
沈珩知道她的能力,既然她志不在此,也就隨了她的意,就是不能時??匆娝?,心里有些舍不得。 好在人就在豐源縣,下班也能見面。 以后有合適的交流學習,再引薦她,給她申請機會。 深夜十一點,沈珩親眼看著葉秋瑩進了家門,才安心離開。 第二天,葉秋瑩先去工廠報到。 因為是編外人員,辭職手續并沒有多復雜,三天內幾乎就可以辦好離職手續,到時候就能安心發展福星電器廠。 三天后辭職到期,葉秋瑩就拖著行李,回了葉家老宅。 中式的庭院,四周的竹林花草,帶來一些清涼的氣息。 屋前屋后整整齊齊,和離開時沒有多大區別,葉秋瑩打掃了一番,忙得滿頭大汗,最后給自己整了一鍋排骨燜飯。 賣相瞧著不太好,可吃起來味道還行。 她向來好養活,不挑食,無奈這張嘴早就被沈珩養刁,登時連自己的手藝也嫌棄起來。 要是放一年前,她能做出這種飯菜,估計得膨脹到敢開飯店。 葉秋瑩哭笑不得,洗漱一番才發現天已大黑,擬了個計劃書,休息一晚上,次日才趕去工廠。 老舊的廠房裝修的已經差不多,還剩一棟宿舍樓和一棟辦公樓,剛蓋起的毛坯樓,還沒刷白。 等竣工,估計得七月末。 葉秋瑩前后察看裝修工程,最后直奔設備倉。 幸虧之前申請了辦廠補貼,設備勉勉強強置辦齊全,一些基礎的車床和傳送帶,哪怕是二手的,修修補補也能用。 板凳座椅這些,先少量定制一些。 至于生產所需要的電器配件,只能先付定金,售賣有了營業利潤,再付給生產商。 合作近一年,維修店也攢下了基本的信譽。 生產商也給了他們足夠的時間,付清尾款。 周科今天一早,已經回維修店營業,建廠一直在支出,不營業根本沒有流動資金。 他的維修組裝手藝,也漸漸成熟起來,效率沒有她高,但基礎的活還是能夠完成。 她離開這兩個月里,光靠周科一個人顯然忙不過來,加上不是旺季,營業額足足少了一大半。 開店辦廠瞧著光鮮亮麗,可付完建筑工程尾款,三人已經一窮二白。 要是再不生產電器售賣,很可能面臨破產危機。 葉秋瑩前腳剛到,麗麗后腳也趕了過來。 兩人也不再耽擱,開始分工合作。 葉秋瑩主要負責檢修和調試這批新設備,麗麗則將大車間清理干凈,準備開始流水線,制作工藝流程表等。 麗麗忙完,將整理好的市場調研、經銷代理策劃案,還有幾張地圖遞給葉秋瑩。 “秋瑩,你看看有沒有什么要補充的地方?!?/br> 說完,麗麗坐在一旁設計申請表,準備招聘事宜。 按照三個人的意思,先小規模招募一批員工,嘗試小批量生產一批電器,先打入市場。 工廠除了生產,首先還要考慮怎么賣出去! 好在不是后世,酒香也怕巷子深,沒有宣傳手段明星網紅帶貨,出頭的概率實在太低太低。 這個八十年的平行時空,剛處于改革開放,除了進口電器,國內競爭力小。 但為了安全起見,初出茅廬還是不能大意。 第一批產量不需要太高,首先讓工人熟悉流程和技藝,以后培訓事宜,還能提拔老員工帶新員工,提高生產效率。 關鍵是得找合作商、分銷商代理電器,或者直接在維修店直銷。 第57章 正值七月, 酷暑難耐。 福星電器廠的招工告示,已經貼了出去。 青源鎮位置偏僻,工廠又建在郊區邊緣地帶, 知道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好在新業電子就建在旁邊,兩家相隔不過幾百米。 新業電子規模大多了, 開廠已經四五個月, 員工少說也有兩三百人。 他們甚至連人才市場都不用跑,招聘桌椅橫條剛擺出去,對門的員工瞧見隔壁工廠招工, 一傳十、十傳百。 福星電器廠初始只招聘20人,很快招聘名額已滿。 沒能應聘上的人, 哭喪著臉只恨來得太晚。 這年頭找工作不容易,沒能應聘上的鄉親, 心有不甘一連問了好幾遍,直到打聽清楚工廠后續還會招人, 才轉身離去。 一個個摩拳擦掌,先學點東西, 等招工那天大展身手。 1983年改革開放初期, 一切都還在轉換之中。 新經濟帶來不少沖擊,可舊年一系列事件,仍舊讓不少人彷徨不安, 膽怯不敢前行。 比起創業做買賣,打工在大多數人眼里,仍舊是最為穩妥的掙錢途徑。 這年代大家都窮, 上不起學比比皆是, 沒有學歷、沒有介紹信,進不了國營企業, 民營小廠就是香餑餑。 要是能穩定下來,就能做一個九晚五,領著工薪的新時代工人。 能掙錢,一個家才有希望。 民營小廠不需要太高的資歷,但一個月50元的工資,也不是白拿的。 50元在這個時空不多不少,比不上國營工廠,但比起一般的民營小廠,已算是中上水平。 組裝配件不是什么技術活,但偷雞摸狗、懶散偷懶的人,福星一個都不會留。 葉秋瑩和麗麗前后篩選一番,挑了幾個手腳麻利,沒有太多心眼的村民。 工廠的條件不算好,食堂宿舍還沒裝修完畢,吃住得自行解決,建廠初期還要幫著打雜、搬貨。 但沒有人喊苦,每個新員工都不想丟掉飯碗,工作起來格外賣力。 有份穩定的工作,大家已經心滿意足。 臨時的大車間,安排了兩條配裝線。 每條流水線安排7人——組長、物料員、配裝工、質檢、包裝和焊接維修兩名技術工。 兩組人員剛好14人,余下六人——物料倉和成品倉各1名倉庫管理員、清潔工1名、會計1名、采購1名、助理跟單1名。 其中組長、技術工、倉庫管理員,采購和助理跟單,都是60元一月。 流水線員工和清潔工,則是一個月50元工錢。 最高工錢的是會計,一月65元工資。 光是20人的工資,每個月都要一千多的支出,還沒有算上水電、各種機器養護。 麗麗算賬的時候,頓時感到焦頭爛額,工廠還沒有盈利,已經是各種支出。 麗麗按了按太陽xue,對著葉秋瑩和周科說了起來。 “工作現在剛剛起步,食堂馬上也能建好,不過員工不多,而且都住在附近,我們不如把食堂外包出去?” 工廠規模太小,開設食堂,利潤和投入不成比例。 光是騰出時間采購食材、招聘廚師廚工、購買廚具設備等等,還不如外包出去收回一些租金。 葉秋瑩點頭表示認同,建廠研究新品已經要消耗不少心神,沒必要再整個小餐廳。 “外包出去可以,只不過要嚴格挑選商家,一定要有安全健康保證,不能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br> 麗麗深表同意,到時候工廠運轉起來,完全可以弄個招標。 建廠初期,三人都忙到飛起。 葉秋瑩天天往工廠跑,除了技術上的問題,跟進生產、保證質量的同時,員工培訓幾乎落到了她的身上。 周科則繼續經營維修店,等資金回籠后才能徹底放手,回工廠幫忙。 最忙的又屬麗麗姐,她正打算將電話遷到工廠。 麗麗每天不僅要處理與原料生產商的合作,跟進工廠內部的訂單、根據銷量擬定產量等,末了還要尋找合適的經銷代理。 葉秋瑩看得心疼不已,好在有跟單助理打下手。 小助理本以為就是個輕松的活,打打雜倒倒水跟進一下訂單,沒想到累得夠嗆,一天下來,發現自己好像滿世界在跑。 她是打心里佩服麗麗經理,新時代女強人。 創業初期哪有不累的,好在忙碌的日子,總是充實又滿足。 葉秋瑩整天待在生產車間,才發現豐源機械廠,當初的條件有多好。 夏天冷風機,冬天暖風機,至少車間內部溫度較為宜人,再看看自家的生產環境,實在有些糟糕。 組裝車間,要求不像無塵車間那么苛刻。 可車間不通風、空氣不流通,又悶又熱滿屋子金屬氣味,且混雜著汗味。 因為資金不足,只能靠幾臺工業大電風扇,驅散炎熱。 好在還沒開始,研發生產電子主板,不然高溫對一些電子元件實在不友好。 葉秋瑩打定主意,等第一批產品賣出去,一定好好裝幾個冷風機,再定制一些配件,組裝一臺大冰柜。 天氣太過炎熱,扎頭發又嫌麻煩,她干脆將一頭長發給剪短了,干起事來也利索不少。 沈珩見她每天頂著一頭清爽的短發,跑來跑去,像只野貓一樣。忽然就很想將人抓過來,狠狠揉揉腦袋,而他確實也這般做了。 沈珩將小跑出來的人拉到身側,抬手揉著她細軟的頭發,手感很是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