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八零當電工 第2節
書迷正在閱讀:綠茶女配被遺棄后爆火綜藝、穿成乖軟反派后我結婚了、長刀入春閨、師尊其實女扮男裝(1v1h)、[大唐]武皇第一女官、李治你別慫、Mafia(BG+BL)、快穿之惡毒女配洗白后、頭號陪玩、hidden love(現言女尊 重生1V1 HE)
		
		    見葉秋瑩打圈擰斷,扎籬笆剩下的廢舊鐵絲,張平生滿臉疑惑。    “秋瑩,掰鐵絲干啥?”    “做彈簧?!?/br>    “……”    葉秋瑩將一小段鐵絲,均勻密集纏繞在一根鉛筆上,輕拉取出不破壞彈性,湊合也能做個小彈簧。    小彈簧受力直接卡死在中間,也避免使用途中松動。    女孩全程安靜沉默,面對各種小零件,如同家常便飯,再次重組手電筒時,動作比之前拆解還要快,看得眾人長一陣眼花繚亂。    等他們回過神來,葉秋瑩已將手電筒遞給張平生。    “試試?”    “這就行了?”    一根鐵絲……就搞定了?    第2章    在眾人期待的目光下,張平生趕忙按下按鈕,燈泡亮起來那一剎,喜得不行,他甚至發現之前卡死的推動式開關,也修好了!    “誒,真好了!”    “秋瑩,可以啊,繼承了你爹的手藝?!?/br>    葉秋瑩笑著點了點頭:“也就學了點皮毛?!?/br>    這下,眾人看葉秋瑩的眼神都變了,少了以往的輕視。    葉秋瑩沒爹沒媽又悶悶地的不愛說話,瘦瘦小小一看就不是個能生養的,怕是連干活的力氣都沒有,能找個啥好人家?    可要是有門手藝就不同了,這說親隊伍都會排成長隊!    張平生只當她謙虛,他本來還擔心這丫頭以后找婆家,沒有娘家依仗沒底氣,現在有個手藝傍身誰敢欺負呀?    張平生一臉笑呵呵,省了一筆維修費,能不高興嗎?    “秋瑩,手電的事叔謝你,不過通電到戶的事,還是要跟你說說,你要是同意就按個手印,要是不同意,以后叔也不提?!?/br>    一旁的人聽見,登時有些不樂意。    “憑什么呀?”    張平生虎著臉瞪了那人一眼:“葉家就秋瑩一個,以后秋瑩嫁人,這屋子通電給誰用?給你???你交電費嗎?”    “……”    那人悶悶哼了聲,也就不再說話。    葉秋瑩作為一個現代人,當然支持通電,哪怕村里不通電,她到時候也要組裝個小型家用發電機。無奈她沒錢,原身辦了母親的后事,就已身無分文,基本生活都成問題,哪里還有錢支持?    不過好在只是先簽字,后交錢。    沒有遲疑,葉秋瑩按了個手印。    張平生樂呵呵完成工作,也不再停留,臨走前沒忘叮囑:“好好把地種上,有啥要幫忙的,就來找你張叔?!?/br>    葉秋瑩笑著應下,送走張平生,余下八人也不再逗留,紛紛與她道別。    將人送走,葉秋瑩也不急著休息,她先將半人高的籬笆栓緊,隨后又將門窗鎖死,桌椅抵在門前,才安心回房休息。    葉家住得偏,她剛穿越過來,人生地不熟,一個孤女還是小心為妙。    忙完,葉秋瑩才渾身癱軟躺在土炕上。    一陣天玄地暗,連爬起來的力氣都沒有,修手電筒不累,一次性面對八九個人卻是極累。要知道這副身體剛剛還處于失血過多,瀕死狀態。    她望著房梁,陷入沉思。    雖然不知道,會不會一睜眼又回到未來,但她也不能坐以待斃,得為眼前做些打算。    這幅身子骨太弱,首先她得解決溫飽問題,還得做個全身檢查,以免腦袋留下什么后遺癥。    這些都離不開錢!    八十年初,還沒有專門的機電工程,機電工程處于剛起步階段,機械與電氣專業還未合并,她一個高級機電工程師,怎么說都是個香餑餑。    電工荒的年代,電工都是鐵飯碗,更別說一名機電類技術員、工程師,她總不至于找不到工作吧?    不過凡事有個后路,人倒霉喝水都塞牙縫。    萬一她找不到工作,就擺攤當個修理工,攢錢買零件器材,自制小家電。    八十年代初,電器貴得離譜,自主創業的黃金年代,辦個生產許可證,售賣家電也是個不錯的發展項目!    這般一想,葉秋瑩就覺得自己前途一片光明,連覺都睡得格外踏實。    *    次日清晨六點,山間一片灰蒙,霧氣繚繞。    葉家堂屋掛著的老式掛鐘,冷不丁發出“當當當”的響聲,似廟堂的鐘聲、又似午夜的催命符,在寂靜的清晨,余音久久不散。    熟睡中的葉秋瑩,猛然被驚醒,整個人還沒清醒,就黑著小臉爬上板凳調鐘撥弦!    一番折騰,葉秋瑩也沒了睡意。    她抬手在院子里伸了個懶腰,都說清晨的空氣質量不太好,可八十年代的空氣沒有太多污染,清晨山間的風都是甜的,聞著就令人心曠神怡。    這種好心情,一直保持到做早飯。    葉秋瑩走到灶棚前,徹底傻眼了——她沒用過柴火灶!    自從穿越過來,她一口水一口飯都沒吃上,直接就昏睡了過去,現在肚子餓得瘋狂叫囂,還得頂著傷體,兩眼發昏劈柴生火。    ……    “咳咳咳?!?/br>    接連不斷的咳嗽聲,從葉家灶棚傳出,也不知道過了多久,旁的人家已開始準備午飯,葉家煙囪終于有了些煙火氣息。    灶棚內的葉秋瑩,頂著一張黑糊糊的小臉,險些就以為自己要咳死過去。前世工作又忙又累,為了節省時間,她三餐能多簡單就多簡單,忘了吃飯也是常有的事,生活技能也相對有些薄弱。    約莫是母親去世,原身壓根沒有心思做飯,屋前屋后都是沒曬干的濕柴。    她好不容易找來一些干樹枝,無奈剛一燒完,火就團團熄滅,一盒火柴眨眼見底,好在最后火終于燒了起來。    此時缺了一個小口的大鐵鍋內,正溫著粥。    饑腸轆轆、失血過多,葉秋瑩早已眼冒金星,誰能想到曾經的一線工程師,會淪落到吃碗白米粥,就能幸福到兩眼泛紅、鼻子發酸?    不行,她一定要搞個電鍋!    狠狠喝了兩碗稠米粥,胃里暖洋洋,葉秋瑩也終于恢復了些許力氣,緊接著又燒了些熱水備用。    難得有了些力氣,她這會兒才有空打量葉家。    據說葉家原本住在鎮上,房子被充公后,就分到了柳橋村這處土屋。    普通的農家小院,屋前屋后都用籬笆圍著,堂屋靠左,里頭的臥房偏小,右側    依譁    搭了間木棚土灶。院子不大,好在收拾的還算干凈整齊,屋內家具也算齊全,桌椅床柜、高幾長案、盆架鏡臺。    聽張嬸說,這些都是她爸臨走前親手打的家具。    都是隨處可見的木料,樣式也簡單,不過防腐防蛀防銹做得很好,經久耐用,可見葉爸用心良苦。葉母讀過書會寫字,在世時更是一直教導女兒習字讀書,原身父母都在竭盡所能愛著自己的孩子。    葉秋瑩感嘆之余,已打來溫水,坐在鏡前。    昨晚燈光太暗,視線模糊,現在看去,鏡子里的女孩,哪怕小臉蠟黃沾滿黑灰,依稀可辨五官不錯。就是過于瘦弱,明明已經滿十八,卻如同十五六歲的未成年。    葉秋瑩對著鏡子拆布條,避免牽扯到皮rou,動作不由輕緩了些。    家里沒有多余的棉布,染血的布條,開水殺菌消毒后還能再次使用。非常幸運的是,她剛才在抽屜里找到了一瓶止血藥粉。    看了眼日期,還在保質期內。    葉秋瑩洗凈小臉,小心翼翼清理傷口,又倒了些止血藥粉,才重新找來干凈的布條包扎傷口。    葉秋瑩也沒閑著,換了藥打算出門找工作,才驚醒現在不是掃碼的年代,她兜里沒有現金寸步難行!    青源鎮每天早上八點,下午三點有一輛到縣城的班車,車票是兩毛錢。    葉秋瑩一陣翻箱倒柜,愣是一分錢都沒有!    她掃了眼時間,從柳橋村徒步走到鎮上大概要一個小時,已經趕不上班車,再著急也沒用,干脆放緩了心態,查看剛才翻出來的工具箱。    半米長的紅木工具箱,頗具有年代感。    箱子看著不大,容量卻不小,工具更是看得人眼花繚亂。    不愧是匠人老爹,上蓋和箱體上淺下深,總共分了三四十個小格子,每個格子整齊擺放著工具。各式各樣的起子、鐵錐、扳手、鐵錘、尖口方口的刻刀、鉗子挫子砂紙、粗細不一的鐵棒條,鐵絲銅片各式工具刀,甚至還有防銹潤滑油、精鋼小短鐵鋸。    這么多工具,拆解個啥不行?    工具箱旁邊還有一個手搖式打磨器,有固定的鑿口,能磨能鑿,就是不知道這手動式,得搖多久才能磨出一個精細的器材?    葉秋瑩看得入神,一時技癢,甚至想拆個東西玩玩。    不得不說,原身父親去世這么久,工具還能保存得這般完好,少不了葉母的擦拭與保養。    她甚至能想象,無數個日夜葉母睹目思人,這個女人一身病痛,支撐她活下去的唯一理由,大概就是孩子還小吧?    正想著,門外忽然響起三三兩兩的叫喊聲。    “葉秋瑩,你快出來?!?/br>    葉秋瑩皺眉,透過窗戶往外瞧,門外少說也有六七人。    好家伙,不會是來搞事的吧?    聲音的主人催得慌,葉秋瑩抿唇,不動聲色走到籬笆前。    翠萍見她出來,喜得隔著籬笆就將她拉了過去:“秋瑩,張隊長說你會修東西,手電筒都給修好了,你啥時候學會了你爸的手藝?”    葉秋瑩也沒有太驚訝,柳橋村就這么大點地方,有點啥消息,立馬傳得人盡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