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兔眼迷離 第427節
書迷正在閱讀:春日當思、穿成女配后我和女主的白月光HE了、食修崽崽穿回來了、穿到頂流老爸未糊時、江山沉璧、老公和女兒都是哈士奇怎么破、(綜漫同人)酒廠勞模與長野孔明的戀愛小游戲、再生、種出一個靈氣復蘇
也算難得,到底問起了自己功績。他小有自得,道:“盡在掌握,姑娘只管安心?!?/br> 前頭一聲隱約嗤笑不甚真切,樊濤心中警覺大作,當是自己答非所問,然細想來這姑娘與白先生等人混在一處,問垣定如何,除了這事還有什么? 想來莫不是自己答的不夠細,雖不知這姑娘究竟是何身份,比之宮里頭那位如何,但看白先生恭敬非常,必然也是開罪不得。 又連忙道:"自上元事來,在下先依白先生所言往開青傳信,要黃承譽上書,逼迫天子斬殺李敬思。此乃妙計也,當時便惹得那賊子于我青眼有加。 后先生又遞昭淑太后私物黃翡手串一掛作為信物,更得其信任,再棄守開青,退守垣定,城外覆沒討逆兵馬三四千余眾,之后城中莫不信服,尊我為軍師。 后楊素帶兵只守不攻,黃承譽知西北胡人戰事將起,決議死守城內,正一籌莫展處,白先生便遞了那紙輿圖來。 事成之后,我雖有保城勝戰之功,卻也頂了殺黃承譽之嫌,恰此時天子下旨調西北兵力回援,首當其沖的便是垣定。 我若在城里,稍有差池,免不得有人提起黃承譽之死,倒不如遠離一身輕,避貪功之禍。等垣定水深火熱處,再救它個燃眉之急,則人心盡歸我處。 故而姑娘大可放心,樊某回京,可不是關二爺敗走麥城,實乃暫避鋒芒,“他說笑間半真半假自夸:”韞匵藏珠爾。" 二人腳步未停,話盡已行至亭里,薛凌沒拿那袍子,手上紙張卻未丟,微微嘆氣落了座,將紙擱在桌上,笑瞧著樊濤道:“如此,是很好?!?/br> 言罷看了看遠處,喚來個丫鬟上了茶水,樊濤這會才瞧清紙上內容,頓生輕蔑之感,這些靡靡字句,金籠鴉雀傷春悲秋爾,怪不得一進來只瞧得這姑娘愁天慘地,合著是手中新詞沒賦完。 落座間又猜了回薛凌身份,該是宮里那位某個堂表姊妹,面容行事皆不像,姓氏也相差甚遠,猜不出個所以然。 他失了興致,暗道一句見面不如聞名,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那垣定暗河,多不過是這姑娘福至心靈突而一指,或然白先生另有打算,才推了自個兒來。 薛凌打起精神大發慈悲替樊濤斟了茶水,還是好生笑道:“方才聽你說的那些,是很好,只是……我想問問,垣定現兒如何?!?/br> 她垂頭,拿著夾子去翻茶碗,借著雜事避開樊濤目光,刻意問得平靜:“我聽說,楊素和黃承譽先后下毒,城中水源盡毀,又困了好幾日,怕是慘烈的很,如今可好些了?” 樊濤愕然,半晌失笑,擱了茶碗道:“原姑娘問得竟是這個?!?/br> 語間雖小有驚訝,倒也說不上嘲諷,然薛凌自尊甚強,點滴不順意,霎時手指大開,夾子哐當跌落在桌上。 樊濤還沒反應過來,抬頭見薛凌已揚了臉,臉上再不復稚氣哀婉,薄唇抿成一條線,明明在笑,確然眉梢眼角盡是冷冽。 “如何,我問不得?” 樊濤屏息與她對視,張嘴要答,薛凌復垂了頭撿了那夾子來洗著茶碗,淡淡道:“也不問旁的,城中水可好了?有吃的嗎?” 樊濤仍靜了約莫喘息功夫方恢復如常去端那茶碗,他非生怯,還是這姑娘反差太大驚住了,待反應過來,笑道:"姑娘誤會,是在下會錯佳人本意,一時心中自愧。 城中水倒是好了,只有口井枯了,也不知是何緣由,幸而垣定本不缺井,所以影響不大,至于吃的,現城中兵馬錢糧暫足。 只是……" “那百姓呢?” “哪來的百姓?” 樊濤本想說雖現兒個是夠的,但坐吃山空肯定不行,何況西北的兵馬上就到眼前了,垣定能撐,但不能一直撐。 他固然是為著說的那些理由回京,可還有最要緊的一樁,那是回來催著逸白,趕緊上西北打起來啊。這都幾個月了,胡人還沒過安城呢。 可他話沒說完,即被薛凌打斷,問了個莫名其妙而又完全不需要思考的問題。 垣定城里頭哪還有百姓? 當初走了的,是城外流民,沒走的,少壯為正卒,老弱充力役,婦孺可添柴火,便是瞎眼瘸腿的,放到城墻上去還能擋擋箭矢。 垣定是黃家的大門,里面怎么會有百姓? 那只茶碗在滾水里翻來覆去,好似怎么也洗不干凈。樊濤只作不查,端了茶碗,再三思量薛凌身份,這姑娘露藏行收自如,絕不是普通人家養出來的,大概真和宮里那位有關聯。 他收了方才輕視之心,開始有點相信薛凌是所有事的背后主謀,至少這姑娘應該都有參與。只這等翻云覆雨事都參與了,如何一副膿包小女兒相。 沉沒間又聽薛凌道:“看你多半是……正經出來的,雖是逸白安排妥當,要在黃承譽等人面前來回周轉也不是件易事?!?/br> 她抬頭,甚是真誠:“古來君子,言不妄,身必正,行磊落之舉,存坦蕩之心。你膽識才能不缺,怎會……” 樊濤此刻方覺面前人正常了些,既非強說愁的無知宵小惹人生厭,也不至于冰冷可畏讓人膽顫心寒。 投桃報李,他亦正色:"是我方才小瞧了姑娘,你既言君子之說,可曾習得,君子之過,如日月之食虧,小人之過,如平湖之滴水。 承蒙姑娘抬舉,在下是初通些文墨,也略習武藝傍身,十年前,我曾以科舉求入仕,又以鄉蔭求償恩,你以為如何。" 薛凌看著他沒說話,樊濤笑道:"可惜我屢試不中,屢投不得。本以為是時運不濟,后偶然得知,這大梁朝,文有貪墨攔路,武有世家把持。尚書的兒子才是尚書,將軍的兒子才是將軍。 說來可笑,我家中在故居也算小有薄產,來了京中,傾家之資,還不如人手指縫漏出來的一丁點。 你說,我怎會?" 薛凌慣作口舌之爭,這些廢話自難入耳,但那句將軍的兒子才是將軍實在有點指名道姓,難免她小有尷尬,忙伸手端了茶碗掩飾。 她本無底氣詰問這些,樊濤又答的理直氣壯,何況事實卻如他所言,實在難以反駁,幾口水吞吧,笑笑答了句:“你說的也是?!?/br> 她有心罷休,樊濤反生張揚:“白先生只與我提過姑娘姓薛,還未問過薛姑娘名諱,祖上何處?!?/br> 薛凌又端了碗,暗道逸白還是妥帖,她實沒臉說自己正是那個將軍兒子,畢竟薛家確實傳了好幾代。 難,都難,那張紙還在桌上一側未收,臨春也難。 她不復先前規勸,只皺了皺眉抿著嘴里茶味,好像這是二月春,他媽的壑園哪來這么多二月春。 “為了一己之私死那么多人值得么?!彼龥]看樊濤,還在吮吸舌尖。 樊濤哈哈大笑,又覺到底姑娘家心慈手軟,道:“姑娘誤了,秦皇固權屠弟,漢祖逃命棄子,一將功成萬骨枯,何來一己之私?” 薛凌笑:“你說的有理?!?/br> 樊濤續道:“正如我先前所言,我求文無路,求武無門,安能遂得生平志?!?/br> 薛凌點點頭,是有那么點難,她想起蘇凔的狀元,大抵樊濤沒那么多錢,也沒那個命趕上好時候,還真是難,難到她都一時半會想不出好法子來。 就算當初薛家在,不打仗,也沒功勞給樊濤建,撐死做個有名無實的副將,滿足不了他這大志向。 她笑的很是尷尬,好像自己這將軍兒子攔了樊濤的路,真真不好意思,著實講不出個道理來。無怪乎死心塌地幫霍云婉辦事,分明是幫他自個兒,真是相得益彰,怪不得怪不得。 樊濤看她點頭如搗蒜,雙眼彎成一條縫,只當是這姑娘贊同自己所言,越發豪情:“唯有一法可解?!?/br> 什么法子?薛凌笑意未退,樊濤鋒芒畢露:“殺人,防火,等詔安?!?/br> 碗中茶水一飲而盡,這些日的志得意滿無人與共,說與面前姑娘恰和事宜。若她是個蠢的,且管自己一書胸臆,若她是個慧的,棋逢對手才能得到足夠重視。薛凌確被這話震的不輕,愣神間樊濤已收了手,正襟危坐,平視她笑道: “就不知,他日,來詔我的是誰?” ------------ 第955章 洗胡沙 明里好似在問,不知將來皇帝會給誰坐,然薛凌見他眼中得意,心領神會,這廝分明問得是:將來誰有資格去招他。 饒是心中郁郁未解,脾性使然,薛凌一瞬間忍不住要笑,只說是京中眾人莫不以謙和為美,過往只見得自個兒張狂,今日突兒見著另一個,好勝心切,就差脫口而出:不然,我去招你? 然樂子也就眨眼功夫,她與樊濤不熟,雖暫時沒多喜歡這人,但從言談舉止來看,也說不上厭惡,終歸真小人反比偽君子可愛。 是而雙方目光并未交匯許久,薛凌抿嘴先撤了去。樊濤見她貌若無事續喝了口茶,似乎既無拜服之心,也無相惜之意,不免小有失望。 薛凌擱了茶碗,嘆了口氣,確定碗中是二月春無疑。記起前些日子,是李敬思遞來兩筒來,說是天子賞的。 眼角余光在桌上紙張上掃過,話便罷了。但因著方才一口氣想笑,多了些活泛起,沉默些許道:“你說的還真是個好法子。謝也謝了,認也認了,你哪來哪回,我這兒沒啥好東西吃,不如去逸白那等,好歹日子快活些?!?/br> 樊濤見她稍添活潑,不似初見懨懨輕慢,一時又生暗喜,只當是薛凌雖沒瞧上自己,到底有所觸動。非但沒走,反從懷里掏出個卷軸來,看似恭敬道:“物歸原主,還請姑娘不要嫌棄?!?/br> 薛凌本垂著頭,實沒記起自己有什么東西能落到這蠢狗手里,抬臉瞇縫著眼一瞧,好家伙,是垣定那張輿圖。 雖沒展開,她曾在拿在手里數日,是日日瞧著的,一見皮子便知,定是那玩意。 她伸手,眼神猶疑往桌旁紙張看了一眼,手卻自然接了過來,展開看,那條暗河紋絲未改,只添了許多血跡斑駁,其中一片,堪堪遮住圖上中海井所在。 那口垣定城內最大的水井,再也沒有水了。 樊濤說過城內其中一口水井枯了,但正如他所言,垣定城內最不缺的就是水井,所以二人皆沒在意。 薛凌順著暗河一路摸索,那條線自城南谷底無聲奔往城北河外,指尖在血跡上一掠而過,仿佛生了味覺,只覺腥臭異常。大抵是上元當晚,黃府里書房那個味道。 聞肯定是難聞了點,但是爽。黃家還是死的極好,兒子慘死老母眼前,發妻殞命丈夫身邊。 她記起黃靖愢轉眼死了兩三月,黃承譽這才去,不知能不能趕上,若是趕上了……薛凌抬頭笑道:“這上頭怎么沾了這么多血,可是黃承譽的?” 不等樊濤作答,又道:“他倒真肯把頭借給你,如何,你當時可有跟他說清真相?” 樊濤下垂眼瞼看薛凌手還在輿圖上捏著不放,道:“非也,黃承譽死于城門口,當時這張輿圖尚在楊素手中?!?/br> 他賠了個不是,道:“是在下不周了,未見得上頭血跡森然,可有驚擾姑娘?!?/br> 薛凌笑瞧了他眼沒答,緩緩將輿圖卷起,正猶豫要不要還回去,風來將桌上紙張吹的連翻了三四個跟頭,跌的老遠。 她坐在椅子上,目光跟過去卻未立刻起身撿。樊濤順著薛凌目光瞧過去,二話不說站起拾了來,回到坐處看過一眼方遞給薛凌道:“可是姑娘墨寶,筆力頗深?!?/br> 薛凌笑笑嗤得一聲,一手扯了過來,另一手將那輿圖遞了回去,埋頭看著紙上字跡道:"說什么物歸原主,這本不是我的東西。 黃家幾座城,皆是我瞧過的,垣定依山城闊,又離京近,但凡能招,龍椅上的人定不想派兵剿。至于別的地方,我倒是說不好了。" 話落遲遲不見樊濤接,薛凌抬頭,沒了先前傷感,也無多大耐心陪著這蠢貨,笑道:“你且拿穩點?!?/br> 樊濤不敢再駁,雙手接了剛要稱謝,候在亭外的丫鬟說是逸白去而復返。兩人皆有疑色,看向來路,片刻逸白就站到了跟前。 薛凌略側了身道:“什么事這么急,午飯都等不得了?!?/br> 逸白躬了個身,笑道:“也非急切,只小人從姑娘院里出去即得了消息,人未走遠,也無旁事,所以折了個道,也省了回去還得再喚人來傳,免了不多時又該午膳,三番兩次擾了姑娘清凈?!?/br> 話落居然與樊濤見了禮,也是略帶恭敬道:“樊先生好?!?/br> 薛凌笑道:“什么消息?!?/br> 樊濤亦笑回了禮,稱呼卻與逸白迥異,喊的是“白兄”客氣。 薛凌又暗咬了兩下牙關才沒笑出聲,想著樊濤實在過于自大,這樣的人,能去垣定周旋殺了黃承譽,不得不說稀奇年年有的看。 逸白全無異常,笑與二人道:“先生在,我也不藏著掖著,是今日朝事,沈將軍拒了圣旨,言說胡患正兇,不敢離邊,另舉薦了幾位帶兵之人,要皇帝自行挑選?!?/br> 薛凌聽得火大,沒好氣道:"昨日才聽你說下了金牌去要他回京,今兒安城拒旨的口信就回來了。 怎么,是天上的扁毛長了十雙翅膀,還是地上畜生長了十條腿,不去給人當奇珍異獸,專為他君臣二人一日行個十萬八千里傳話。" 逸白笑道:“姑娘可是沖我說笑來哉,這消息這么傳,我一句也不敢含糊?!?/br> 樊濤插言道:“他不回來也是常理,我若是他,斷不能回來?!?/br> 逸白道:“樊先生這是個什么說法?!?/br> 薛凌又將身子側了回去,跟著好整以暇笑瞧了樊濤,頗有洗耳恭聽之意。樊濤左右打量二人一眼,道:“那在下就直言不諱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