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兔眼迷離 第134節
書迷正在閱讀:春日當思、穿成女配后我和女主的白月光HE了、食修崽崽穿回來了、穿到頂流老爸未糊時、江山沉璧、老公和女兒都是哈士奇怎么破、(綜漫同人)酒廠勞模與長野孔明的戀愛小游戲、再生、種出一個靈氣復蘇
然不同的是,霍云婉手里并沒什么東西能讓薛凌跪下來,且她是個女兒家,更懂姑娘家心思些。不管薛凌是怎么養出來的,出現在皇宮時,確確實實是個如花似玉的小姑娘,總是免不了有一點身份帶來的影響吧。 何況,她二人之間暫時并未有什么不愉快,反倒有兩分惺惺相惜之情。所以,霍云婉更想哄著薛凌,將性子引的柔一些。 薛凌與京中眾人皆是有所背道,反與霍云婉一見如故,非要究其根源,不過是自負的人容易因初見的固有印象去左右自己對旁人的喜好。而這種盲目的喜好,會讓她專注于喜歡或者厭惡的點忽略別的,從而使喜者愈喜,惡者愈惡。 如智子疑鄰,你既認為一人是賊,他睡著了,都像是在假寐。 她只因初識蘇姈如和江閎沒能得到什么好相與,便一并抹殺了這兩人的所有,橫看豎看全是不好。而霍云婉,并不見得就是什么善類,只沒見到之前,她便知霍云婉與霍準和魏塱都不合,已然無形中加了一層認同感。 見到之后,與霍云婉共事也并不是其他人那般要強求威脅,而是坦蕩共謀,自然親近更多些。 可惜江閎沒這個機緣,三年前的事情早就無力回天,便是前幾個月的相認,想善了,也不是什么容易事。安撫是又是件糟心活兒,而且他自問不能哄著薛凌放棄宋滄,倒不如,換條路子走。 江閎的想法來的強硬而直接,直接砍掉薛凌的腿就好。只要這個人矮一截,腰挺的再直,不還是要比人低一頭么。他不了解薛凌,也無從了解,但幾十年的識人經驗足以讓他窺得薛凌的一二弱點。 千里之堤,潰于蟻xue,只要這一丁點,已經足夠了。 他的算盤也打的極響,以對薛弋寒和那位三朝太傅的了解,縱是薛凌斷了腿,稍作引導,該是能學會爬的,并不會就此廢了而寸步難行。如此就甚好,大家俱是伏在地上吞污咽垢,誰也別嫌棄誰。 沒準,還能湊活著生出些同病相憐的感人橋段來。 這中間出了一個天大的岔子,江府并不知薛弋寒死期。當年薛弋寒下獄之后,江閎雖在朝堂上躥下跳,卻對獄中的情況避之不及。甚至于,他根本不知道薛弋寒是自盡,還一直以為是魏塱趕盡殺絕,連免死金牌都徒勞無益。 他確實慶幸過薛弋寒死了也好,但人的惡念,很多并不會真正實施。那時的江閎,決然沒有在背后動過手腳要置薛家于死地。江府參的,是薛弋寒枉顧律例、縱子行兇。 這個罪名其實是給薛弋寒鋪了個臺階,這也是為什么當初的局,是讓江玉楓去多瞧了兩眼小丫鬟,而不是別的事。江大少爺一條腿加點人命官司,足以讓魏塱借題發揮拿掉薛家兵權,又不至于傷筋動骨,搞出個什么以死謝罪的重責。 事態的發展,顯然大大超出江薛兩家預料。薛弋寒已死,心境無從得知。而江閎今日方曉薛弋寒竟是自盡,他有一瞬間的悲愴,又轉眼煙消云散。 不過,不管薛弋寒究竟怎么死的,其實都不會更改今晚的對話。他嘴里的數十年同僚情誼,即使知道了薛弋寒是自盡,也就是僅僅值得在毀滅薛凌之前,腦子里先閃過一個念頭“弋寒兄,你若尚在,必然也是希望磨一磨你家小兒性子的?!?/br> 天地對生死之事倒是公平,活人替死人背一身原罪,而死人只能任活人為所欲為。 他打斷薛凌的話,順著“我爹”二字,斬釘截鐵道:“你爹不該讓你長在平城?!?/br> 薛凌聽過無數不該,但很少聽誰說薛弋寒不該做什么,這句不該更是聞所未聞。她生在平城,冠姓為薛,不隨阿爹在長平城,應該去哪? 疑惑無法趕走憂傷,卻生生掐住了她原本想說的話,只能愣愣看著江閎,等著下一句。 “薛家的兒子,該在京中為質,與下一任帝王伴讀,成為至交,這是梁數百年來不成文的規矩。你以為,薛家幾代單傳,是憑空來的?當年薛弋寒不愿,先帝憐他發妻新喪,龍恩浩蕩不予強求。三年之后,他仍未送你回京?!?/br> 江閎停了片刻,看著薛凌,一字一句道: “他送回來的,是西北兵符?!?/br> ------------ 卡文 斷更以及 建個群 1053052291我就是想托馬斯回旋三百六十度無死角打滾放鴿子------------ 第303章 跳梁 “這件事,普天之下除卻瑞王你我,再無一人知曉?!?/br> 慕厭站在一邊,沒有插話,他算不算得人,自個兒也做不得主。薛凌聽得江閎前頭,本是悲不自勝,眼看著要掉眼淚,卻又被江閎最后一句話生生噎了回去。 “到底是憐我……娘親……新喪,還是當年恰逢我爹鞍甲,大破……胡……人,皇帝不敢強要,三年之后眼見西北邦安,就兔死狗烹,逼著我爹還了兵符?” 薛凌甚少有過機會提起柳玉柔,所以娘親二字喊得“結巴”,又記起那場仗根本就是個局,一句話更是說的磕絆,配著臉上瞠目,哀怨淋漓盡致。 江閎大概是想粉飾太平,他無意多嘴置喙先帝舊事。然過往這種東西,只要略微掀起一角,它就迅雷不及掩耳,“呼啦”一聲全部跳出來,狠狠砸人臉上。 顯是沒料到薛凌開口問的是這個,江閎心里一沉。他知薛凌言行出格,對皇權并無太多敬意,卻以為是魏塱行事太絕。而薛凌到底年少,被愛恨左右了心性。但先帝與薛弋寒……君臣情深,總不至于讓薛凌有太多怨言。卻不想,一句話就讓薛凌藏怒。 聞人善則疑之,聞人惡則信之,此滿腔殺機也。 他略遲疑,沒正面回答薛凌,而是說了一句為臣之道。 “為人臣子者,固有所不得已。行事之情而忘其身,何暇至于悅生而惡死?” “死別不懼,何懼生離?薛弋寒為一己之私將兵符還于先帝,而未公之于眾。薛凌,三年前,西北諸城,浮血可飄舟?!?/br> “你以為,罪在當今天子?” “不是,罪在薛弋寒,罪在你?!?/br> “整個西北將不見令,兵不見將,焉有不敗之理?!?/br> “你問薛弋寒為什么自盡,現在,你該知道他為何自盡?!?/br> 薛凌手指在平意劍柄上摸索了一個來回,再抬眼,竟是笑著微微低了一下頭,示意已施禮,仿若又回到了第一次入江府的薛家小兒身份,舉止有度,喜行不怒于色。 她本是痛不欲生的,卻奇怪隨著江閎胡言亂語愈來愈冷靜。她知道江閎,在未回京之前就知道。雖是只能囫圇說個身份姓名,總好過其他完全對不上號的。大抵確實是什么肱骨耳目,薛弋寒提過好幾次。 只是她從來不怎么關心千里之外的事,梁也還輪不到一個黃毛小兒挑擔子,所以并未放在心上?,F在細細想起,確實如江閎所言,阿爹嘴里說的是“你江伯父”。江伯父……江伯父怎樣,她就忘了,但這個江伯父能讓阿爹托付薛璃,該不是泛泛之交。 而這個伯父,在阿爹蒙冤慘死之后,就這樣顛倒黑白,指鹿為馬,只為讓自己行尸走rou,好為人所用。 她忽然知道自己哪兒出了問題。她總是和京中一群人顛寒作熱,卻無所謂石亓或者拓跋銑是個什么狗樣子。想來,應是對這些人還存著點希望。有希望,才會失望,她不會處理這種失望。而對胡人,她從未有過任何期待。如此,又何來喜怒一說。 “你這個崽子,人家要死要活你不當回事,我一丁點不依著你,你就三四天擺臉色看,哪有如此行事的?!?/br> “他們跟我什么干系,好了壞了誰管了。你是我魯伯伯,難道不該依著我?” “該該該……活該對你好的人都上輩子造孽?!?/br> 薛凌看著江閎,莫名生出幾分好笑來,難道蘇姈如和江閎這些人都上輩子都造孽了?那他們造的孽,應該是還完了。事到今日,便是她有心改改自己的脾氣,大概也無法走到一處。倒不如老老實實做個以勢相交,勢傾則散。 反正看樣子,這勢還能撐上好一陣子。 她恭恭敬敬喊了一聲:“江伯父?!?/br> “我爹說,攻心為上,攻城為下。是故,武略遜于文。我以前不覺,今晚一見,果真如此,不怪我爹孤魂無處,江府如今仍舊穩如泰山?!?/br> 薛凌終究不蠢,她只是……好丑賢愚心太明,所以物不契,人不親。平城太遠了,她又高高在上,沒能接觸到半點世俗塵埃。她見阿爹不事城府,她見將士襟懷磊落,她見魯文安一心為國,便覺得人人皆應該如此,有半點不符便是卑鄙小人。 她希望蘇姈如可以辦到,她希望江閎可以辦到,或者她希望自己可以辦到。這些人,與她息息相關,總能生出些情誼來。若能跟阿爹或者魯伯伯一樣,她就……她就能有點滴未來可期,不必時時去懷念過往。而現在,她可以懷念的東西,也沒了。 沒了,平城沒了。 那座偌大的城,薛弋寒是主心骨。他死了,仍有靈魂不死支撐著,偏偏江閎把他毀了。于是薛凌記憶里的一切,瞬間化作飛灰,轉而湮滅在無邊無際的原子上。她張開雙臂,手忙腳亂的想去抓住絲毫,偏偏什么也沒能留下,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所有希冀消失殆盡,最后天地歸于空白。 頭上釵環步搖未散,那會不覺得重,現下冷靜下來,便覺壓的脖子都伸不直。江閎還在念叨什么,薛凌只模糊著聽了個大概。她知道江閎無非是想表達,阿爹自盡一定是因為愧對萬民,連帶著將魏塱能篡位成功的屎盆子都一股腦扣自己身上。 然后呢?讓自己贖罪?為國為民?扶持瑞王? 薛凌有點慶幸,她那句桃月二十未說完。江閎講的的確有可能。但是時間對不上,當時梁胡因為即將聯姻,舉國上下還在一片喜氣洋洋。阿爹絕不會僅僅因為魏塱篡位事成就尋了短見。所以,她能肯定,江閎并非是想告知什么真相,僅僅就是拿這事刺激一下自己。而她確實有被刺激到,雖然,不是江閎所想的原因。 江閎卻還沒講完,只是口中的主角已經換了一個。 “你以為,先帝為何將太傅送往平城?” ------------ 第304章 跳梁 薛凌只看見江閎嘴唇開合,卻聽不甚清他在說什么,身邊場景也恍惚的很。算算時間,她從鮮卑回來已經有幾天了,再加上因石亓那蠢狗耽誤的大半月,離與拓跋銑王都夜談已經過了好久。 然她此刻迷迷蒙蒙,覺得好像就在跟前,拓跋銑與江閎人影重疊,二人合二為一,齊心協力毀了她的阿爹。 如當晚在鮮卑聽說那場戰事名不副實一樣,薛凌盯著江閎,想從那張義正言辭的臉上找出丁點偽裝或心虛。她想著自己小時候,也有做錯什么事,卻強梗著脖子死不承認,生拉硬拽,牽強附會的找盡各種理由想要唬住阿爹,但表情眼神總是出賣心里慌亂。 江閎也該有些慌亂才對,縱然他說的全是真的,但他有什么資格來批判阿爹,來批判自己?可惜薛凌沒看到任何東西,江閎不知是真的情到深處,還是已經對謊言習以為常。他面不改色,念先帝深恩,說萬民福澤,訴薛弋寒非良臣,講薛凌該扭轉乾坤。 連當年江府對魏塱俯首稱臣,都可以侃侃而談,說成是為了力保天下太平。 其實這說法,薛凌從薛弋寒處也聽得個八九不離十。無非就是梁胡多年未戰,若生內憂,外患必起。為將者,不懼戰,但應力保不戰。只是當時聽著,是一個想法,而今又是另一個想法。 這場引經據典持續了約莫半個鐘頭,待到江閎總算停了口舌,慕厭與他眼神交匯了一下,才看下薛凌道:“薛小姐,你知道了吧,當今皇帝手里,并無西北駐軍兵符?!?/br> 薛凌瞧向他,又瞧著江閎,盯了半晌,再沒忍住,冷笑出聲。繼而道:“江伯父?!?/br> “他日你與我阿爹地下相遇……”。話說一半,她卻失了說下去的興致。若無感恩戴德,又何來怨天尤人,薛凌看著江閎,連諷刺都開始吝嗇,從容改了口道:"罷了,想來你并不會和我阿爹去一個地方。 她直了直身子,回想了一遭,在平城的時候,是沒見過阿爹的兵符。但當初并沒覺得有什么可惦記的,一是常年無戰,這東西用不上,用也輪不到她用。二來,確實算軍機要物,她不在軍中任職,不讓瞧實屬正常。 但即使沒見過,她也知道,古來將領手里只有兵符的一半,另一半在皇帝手里,二者合一,才能調兵。魏塱當初篡位的時候,若不是為了兵權,也不至于對阿爹下死手。 既然如此,必然是早早就對先帝那一半上了心。龍椅都坐上去了,不可能沒拿到。但阿爹把另一半還回去了,拿就應該全部拿到了才對。 她沒能想出個所以然,看著江閎道:“你怎么知道魏塱手里的兵符不全?” “如今西北兵馬一分為二,分屬霍沈兩家。按理,兵符應由兵部重鑄交由在任將軍,但此事未成。理由是雖分而治之,而權不可拆。若外敵侵犯之時,將生二心,令可歸一處。故而兵部未廢舊符,新鑄麟符兩塊,分付霍沈,行日常要事,見虎符則廢?!?/br> “算盤打的挺響啊,并無什么錯處”。薛凌難得夸魏塱。沈家和霍家,現在不就是生了二心。正如現在霍家找上拓跋銑,實則就是為了制衡沈家。真要是羯人攻破安城,直入烏州一線,霍準那個狗東西絕對是要等沈元州碎成泥了才會出兵。 所以梁數百年來沒將西北一分為二,也并不就是上幾代昏庸無能,無非是各有計較。但如果兵符全部捏在皇帝手里,就無需擔心。假如霍準拖延,魏塱大可派個親信越過霍云旸直接調兵支援烏州,終究兵將多是看令行事,造反又是另說。如此即可妨一人獨攬大權,又能平二人因爭權誤事。 而麟符行日常要事則避免了延誤戰機的弊端。兵貴神速,原將領手里的一半兵符雖不可調兵,但可令前后三城布防備援,許守不許攻。若兵符全部捏在皇帝手里,胡人入侵,守將既無法及時籌戰,還得趕回京里拿兵符,畢竟整塊兵符落入他人之手,后果不堪設想。 不管怎么看,魏塱干這件事的理由很充分,也并非就能肯定兵符不全。雖君王生疑這種事,說出來是有些不太好聽。底下一群人赤肝腦涂地表赤膽忠心,皇帝卻要說你人人皆有藏私,那戲還怎么唱?這種活兒,雖然以魏塱的行事作風不太可能干的出來,但找個唱黑臉的借著當年之事死諫,喊兩聲“千秋社稷,為國為民”,天子只需順水推舟,不就成了。 薛凌是在這一刻去拼湊那些點滴過往,她從未聽說過梁有將子為質的傳統,只能盡可能的去回想薛家上幾代都是什么個境況。奈何薛家的家譜并不在平城,她連那短命的阿翁都沒見過,更莫說再往上數點祖先出來。 只單傳這事,是聽說過的,且她并無伯父姑姨,也就意味著,阿爹是確確實實的獨子。所以,江閎大概說的都是真的。這些悠悠眾口里的傳言飲譽,不過是掩耳盜鈴,欲蓋彌彰。所謂太子伴讀,君臣手足,大概,只是困住薛家的一個手段罷了。 她想起魯文安講過的話本子,民間有人生了小孩養不活,便丟到深山老林里,不想被一只剛下崽的老虎瞧見了,便叼了回去,和幾個畜生崽一道兒喂著。 “等那個娃長大了,你猜怎么著?” “怎么著?他會回家嗎?” “嗨,回個狗屁的家,他就拿自個兒當老虎的兄弟啦。跟著一道吃一道睡,連人話也不會說啦?!?/br> “人怎么會變成老虎呢?那他要是被狗叼了去,被狼叼了去,那他變成什么?!?/br> “自然是跟誰長大,就隨了誰去。你瞧你打小養大的馬,是不是乖多了?你要是跟它吃住都一處,沒準它能學會站起來走路?!?/br> “騙人,我也沒學你用重劍?!?/br> “你是個沒良心的?!?/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