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甜蜜夫妻 第196節
書迷正在閱讀:哥哥是早死反派、雄兔眼迷離、春日當思、穿成女配后我和女主的白月光HE了、食修崽崽穿回來了、穿到頂流老爸未糊時、江山沉璧、老公和女兒都是哈士奇怎么破、(綜漫同人)酒廠勞模與長野孔明的戀愛小游戲、再生
無可奈何下,她經人介紹嫁給了何子明父親。 在當時鋼廠的眾多年輕人中,何父條件其實挺差的,沒讀過什么書,成績也一般般,進鋼廠干了七八年還在鍋爐房打轉,年紀還比何母大了十來歲。 但他有一點好,家里窮得叮當響。 而且當時那情況,確實沒什么人敢娶何母這個「黑五類」子女,她沒得選擇,只能嫁給他。 誰想這一點頭,何母就徹底載進了大坑。 其實何父人還行,不打老婆不亂花錢,除了窩囊了點,沒太大毛病。但他有個刁鉆的老娘,且他還特別聽老娘的話。 何老太是因為兒子長得一般,人又窩囊,條件好的姑娘看不上他,條件差的她又看不上,又摳摳索索想省錢,才讓兒子娶的何母。 但她并不滿意何母的家庭成分,所以兩人結婚后,沒少借著婆婆身份磋磨兒媳婦。何母懷著孩子臨近生產,何老太還要她去挑水洗衣服。 何父又是個窩囊的,只知道聽老娘的話,什么都讓媳婦忍。何母沒辦法,只好順著婆婆的意思來。 結果有天下過雨,路上滑,何母挑水經過時一個沒注意就摔倒了。 被發現后何老太剛開始都不想送她去醫院,覺得別人能在家生孩子,她為什么不能? 是何父領導媳婦見何母流了一地血,怕她出事,才態度強硬地把她送到了醫院。何母拼死生下何子明,卻也落了一身病。 要是一般家庭,發生這種事總得給女方一個交代,可何母父母都下了鄉,兄弟姊妹一個都不在身邊。再加上何老太常胡攪蠻纏,動輒就嚷嚷她是黑五類子女,別說交代,她連個道歉都沒得到。 打那以后,何母就對丈夫死了心,要不是家庭成分不好,又舍不得孩子,她肯定是要離婚的??深櫦商?,夫妻倆只能湊合著過,她也只能繼續忍。 這一忍就是十來年。 她忍到了何老太死,也忍到了大運動結束。 只是到這時候,她身體已經壞了,上頭也沒了壓制,似乎也沒什么離婚的必要了。 怎么離呢? 可她生下何子明后,因為身體無法負擔一線崗位的工作,原先的臨時工作早賣了。這么多年沒上過班,她身體又不好,離婚后根本養不活自己和孩子。 過去那些年里,她人生中所有的光亮都是這個孩子帶來的,她也把對未來所有的期待都放在了兒子身上,不要孩子她又舍不得。 陷入兩難境地的結果就是得過且過。 然而大運動結束后,何母雖然沒提過離婚的事,何子明卻知道她想離婚的事,也很支持她。 因為在這個家庭里長大的他,見過奶奶對母親的磋磨,也見過父親的冷眼旁觀,日積月累下來,他能理解母親心里有多失望。 只是當時他年紀太小,他的表態除了能讓何母覺得寬慰,并沒有太大作用。 他只能更努力地學習,希望羽翼長成后,母親能放心離婚。 現在,何子明覺得是時候了。 照他估的分數,三個志愿肯定有一個能上。 而這時候上大學不但不要學費,國家還有補貼,一個月能有十多塊,另外他還能帶家教。 他打聽過了,臨江大學的學生帶家教,課時費能有兩三塊,也許剛開始沒那么多,一節課一兩塊,他多帶幾節課,一個月也能有十幾二十塊。 省一省,別說他的生活費,他媽的生活費都出來了。 但何母不想拖累他。 如果要離婚,她肯定沒辦法繼續住在鋼廠分的房子里,她只能出去找房子住。就算只租個單間,每月房租都要四五塊。 另外雖然改開后民眾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以前雞鴨魚rou都是限量供應,現在只要有錢,隨隨便便都能買到。 可物價年年上漲也是事實,以前憑票已經豬rou一毛多,現在rou價已經漲到了一塊,跟當初不要票價格差不多。 糧油米面也是,總體生活成本不斷在增加,房租加上母子倆的生活費,他們每個月至少要有三十塊的入賬。 她這個身體,想出去找工作都沒人要,只能做些零工,一個月能掙多少錢真不好說。她兒子雖然也能當家教,可剛開始課時費肯定不高,而且她也不想孩子把課余時間都花在打工上面。 倒不如就留在何家,反正她的身體是在何家壞的,何父欠著她,也該養著她。 母子倆誰也說服不了誰,就此陷入冷戰。 程蔓上門時冷戰還沒有結束,但母子倆在這方面很有默契,不想讓別人知道他們在吵架,所以招待她時臉上都掛著笑。 程蔓不清楚何家內部的事,自然沒發現不對勁的地方,坐下后寒暄幾句便笑著說:“我上周去了機關大院那邊招生,碰到了吳濤他們,他說上周你們學校組織了估分,你估出來有六百一十多?” 何子明一看到程蔓,就猜到了她登門的原因,聽到這話并不覺得意外,點頭道:“估的有六百一十多,具體多少不好說?!?/br> 說是估,其實其他科目都是穩的,只有語文,尤其是作文不太確定,不過如果他作文有最后一次模擬考試的分數,總分上六百一十五不是問題。 程蔓也猜到了分數波動主要在語文上,說道:“不管怎么樣,六百一左右肯定有,你數學考了多少分?” 何子明說了個分數,程蔓思索著說道:“我聽吳濤說過,你們學校今年數學上一百分的都不多?” 雖然程蔓早看過高考試卷,每科題目是難還是容易她心里都有數,但她不是學校老師,學生普遍考了多少分,她這里是沒有數據的,消息還得從學生口中聽說。 好在吳濤這人還算靠譜,消息準確,何子明聽后說道:“估出來的分數是這樣?!?/br> “那你考得很不錯啊?!?/br> 何子明撓了撓頭,有些不好意思道:“幾個新題型高老師都跟我們講過,不然我可能也做不出來?!?/br> “雖然高老師講過,但輔導班那么多學生,也不見得人人都掌握了?!背搪χf道,“能考出這樣的成績,主要還是你自己足夠努力?!?/br> 何子明聽后沒有瞎謙虛,說道:“我就想考上大學?!?/br> “你志愿報的是首都兩所大學?” “對?!焙巫用髡f道,“但我不知道能不能上,第三志愿臨江大學?!?/br> “挺好,這三個大學不管去哪一個,你以后的前途都不會差?!背搪洲D向何母,“何姐你以后要享福了?!?/br> 何母欣慰地看了一眼兒子說道:“這次他能考得這么好,確實多虧了你們輔導班老師的教導?!?/br> 其實報輔導班以前,何子明成績也不差,考試排名進年級前三十不是問題。但數學一直都是他的弱項,分數總在及格線上下徘徊。 這也是何母給他報輔導班的主要原因。 剛開始街坊鄰居都不是很理解何母的選擇,他們覺得她兒子成績好,沒必要報輔導班,說她都是有錢燒的。 在人前,賀母聽到這種話只是笑一笑,可背后心里也很忐忑,怕花了錢沒作用。 前兩個月何子明的數學成績的確沒太大提升,當時她都開始懷疑自己的選擇了,可問過兒子,得知他覺得高珍比數學老師講得更好后,她就堅定了選擇。 現在看,她這決定果然沒有錯。 看出何母的慶幸,程蔓順勢道:“子明考得這么好,我作為輔導班的負責人,心里也很欣慰,其實我這次過來,除了想知道他估分的情況,還想跟你們商量一件事?!?/br> 何母疑惑問:“什么事?” “你們也都知道,啟明星輔導班去年才成立,第一批參加高考的學生才兩百多人……”程蔓緩緩說道,“為了擴大知名度,也為了鼓勵報名的學生努力學習,所以我們輔導班針對考進市里前十名的學生設立了一筆獎金?!?/br> 何母知道兒子估的分數,自然也聽說了他有希望考進市里前三的事,遲疑問道:“這個獎金……有多少?” “初步定的是考進全市前十,獎勵五百塊,進前三,獎勵一千塊?!?/br> 一千塊! 何子明母子都忍不住深吸一口氣。 要知道,何父在鋼廠干了二十多年,至今仍在鍋爐房里打轉,工資到現在都沒過五十。滿打滿算,一年也不到六百塊。 他們家不吃不喝,都得一年多才能攢夠一千塊。 可現在,僅僅因為何子明報了個輔導班,并考進了全市前十,就能得到一千塊。 這么說并不是他們覺得全市前十好考,而是何子明讀的一中往年也有考進前十的學生,但學校從沒給過獎勵。 而啟明星輔導班居然愿意拿出五百獎勵學生,要是進了前三甚至能拿一千。 母子倆現在的心情,就像是被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給砸中了,激動,不敢相信,還覺得整個人都是飄的。 但何子明到底是學霸,飄了沒一會就反應了過來:“您想讓我做什么?” 程蔓微笑著說道:“很簡單,發獎金時我們輔導班會舉行一個儀式,并邀請記者前來采訪拍照,到時候記者可能會采訪你,我希望你能接受?!?/br> 何母回過神來,遲疑問道:“記者會來采訪這種事嗎?” “為什么不?”程蔓反問,“每天發行的報紙那么多,一份報紙又那么多版面,記者也是需要新聞的?!?/br> 八十年代是紙媒的高速發展期,如今市面上的報紙可謂五花八門。 比如臨江,光日報就有兩個,一個省日報,一個臨江市日報,此外還有晨報、晚報、都市報。 省日報還好說,市里的日報晨報晚報都市報,留給市內新聞的版面肯定更多,一份報紙多的不說,二三十件新鮮事總要寫。 而新聞都是要講時效性的,刊登的基本都是一兩天內發生的事,不同報業的報紙也就算了,同一個報業的不同報紙,內容重合度肯定不能太高,否則一份報紙能搞定的事,群眾為什么要買那么多? 臨江市內那么多報紙,加起來少說要寫七八十件新鮮事。 可臨江就是一座普通的省會城市,每天哪來那么多新鮮又稀奇的事登報?哪怕最近有中高考,也不可能占滿暑假兩個月的版面吧? 而且程蔓覺得,高考理科全市前三加上報輔導班一年反掙一千塊,兩件事結合起來也挺有噱頭,蹭一蹭高考熱度,說不定能博個本地新聞板塊的頭條。 就算何子明分數估高了沒進前三,獎金也減半,爭取不到頭條,能有個豆腐塊大小的板塊也行啊。 最多她到時候拿著報紙去招生,挨個指給家長看,總會對招生有幫助的。 程蔓說道:“記者來不來采訪,這事你不用擔心,我會想辦法聯系,只要你們愿意接受采訪上報紙就行?!?/br> 何母思索著問:“如果我們不想上報紙,這獎金是不是就沒有了?” “那倒不至于,但金額肯定沒那么多…………”程蔓看了眼何子明說,“進市里前三獎金兩百,前十獎金一百?!?/br> 何母沉默下來,轉頭看向兒子。 何子明猶豫的倒不是上不上報紙,他覺得上了也不是壞事,甚至覺得這段經歷對他以后找家教工作可能會有幫助。 他思索后問:“接受采訪時,需要我多說輔導班的好話嗎?” “你愿意當然是最好的?!?/br> 程蔓當然不會客氣,她花錢就是為了給輔導班打廣告,記者采訪時何子明來一句都是學校老師教得好,那她才要吐血。 但她不想廣告打得太明顯,頓了會又說:“但你也不用說得太夸張,適當夸一夸老師盡心盡責,教學水平好就行了,哦,我們輔導班考前押中好幾道題這事,你也可以提一提,最好是自然一點?!?/br> 何子明點頭道:“我明白了?!?/br> “那你是同意了?” 何子明想他應該沒什么理由不同意。 上報紙對他又沒壞處,而且有了這筆獎學金,他媽就可以沒有后顧之憂地去過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