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全家都不對勁[年代] 第233節
他們當中有人不屑,當然也有人關心問道:“那我們等下住哪兒???為什么不讓我們跟著???還有,我們可以自己選住的地方嗎?” “這破地方有什么好選的,肯定都是破房子!” “不是啊,剛剛過來的時候我還看見了幾個磚房呢!” …… 盧支書皺眉,但是也沒理會這幾個人的嘰嘰喳喳。 不過他倒是乜了一下最開始嫌棄徐建軍的那個,冷聲道:“既然看不起鄉下,那我等下就和上面反應,送你們回去?!?/br> 這群知青可比盧支書更了解他們的處境,也清楚這樣是真的被送返了,接下來肯定會分配到更差勁的地方,只能忍了。 但是心里面卻沒忍住,并且對于所得到的上塘村是個富裕的村子這件事也產生了懷疑。 另一邊,村里面很快就發現了盧支書他們這些人,紛紛好奇地圍了上來。 尤其是等知道眼前這些是所謂的知識青年后,就更是讓村子里面產生了看猴兒一樣的樂趣,導致越來越多收到信兒的人涌了過來。 盧支書見這些人實在不愿意走,最后干脆也就不管他們了。 村里面的人對于這些外面來的人還挺好奇的,也有膽子大一點的主動和他們說話,但是人家卻一直愛答不理的。 村里面的人又不是沒脾氣的,所以整個的氣氛就從一開始的好奇逐漸變成了嫌棄。 畢竟他們現在的日子過的不錯,也見識過不少大場面,有的好些人還和謝永軍這個省城第二機械廠的廠長說過話呢,自然就看不慣眼前這幾個了。 你們不理我們,我們還不愿意搭理你了呢。 然后他們就又開始細細地問盧支書具體的情況,問這些人到底是來干嘛的,什么時候走之類的。 等聽到盧支書說他們是來建設農村的,而且不知道什么時候走,因為他們的關系已經轉到了上塘村后,周圍的人立馬就又議論開了。 主要還是圍繞這兩個點。 一個就是他們這幅看不起人的樣子能幫村里面搞個屁的建設,更何況他們村子也不需要建設,他們只要有程建功就好了。 另外就是嘲他們這些人都也已經成為農民了竟然還好意思看不起他們之類的。 等到程靜淞他們這些小孩兒放學回來后就見到這邊熱熱鬧鬧的場面,然后也跟著圍了上來。 程靜淞一看到那幾個人就猜到是大規模的知青下鄉開始了。 但是她以為這時候的知青應該都是往邊疆、戈壁灘這樣的地方去,至少他們這邊頭幾年或許不會有呢,沒想到竟然來的這么快… 而且人還不少。 難不成真像她之前隨口和程建功扯的那樣,因為他們村現在條件不錯,所以真的來人了。 程靜淞“嘖”了一下,墊著腳就要往里面擠。 程斯年不喜歡這種太過于擁擠的場面,也就沒有和程靜淞一起,倒是程定坤從后面略微嫌棄地拽住了程靜淞的衣領子說:“你又干什么?” 程靜淞道:“我擠進去看看?!?/br> 程定坤無語,“你是真的什么都好奇!” “哎呀,就看一下下?!背天o淞抱著程定坤的胳膊討好地笑了一下。 “那我走了?!背潭ɡひ膊幌氪粼谶@么多人的地方,更別說之前才發生過被村里面不少孩子追著認大哥的事情了。 程靜淞點頭,也不敢強求他,“那你回家吧?!?/br> 然后又把書包遞給了他,“幫我帶一下書包?!?/br> 程定坤又朝著程靜淞的腦袋上按了一把,然后才轉身沖著程斯年伸手。 程斯年也把書包遞給了程定坤,還笑著捧了下,“謝謝哥哥?!?/br> 程定坤朝她嫌棄了一眼,“少學三寶?!?/br> 程斯年又和程靜淞一起笑了。 程定坤懶得理她倆,一個人提著三個書包快速地離開了現場。 程靜淞則又好奇地在旁邊圍觀了好一會兒,然后就差不多從這些人的嘴里面曉得了整件事情的經過。 程靜淞又嘖嘖了兩聲。 果然啊,不管是現實還是書里面,知青和當地人的對立就是存在的。 沒多會兒,徐建軍就過來了,并且表示和林素媛談了,但是林素媛的意思是那里畢竟是程知仁和徐如月以前的老房子,她不好做主,就讓他去問他們兩個能做主的。 雖然徐建軍有些嫌棄程知仁他們,且他們身上的問題又那么大,按理說等將他們交到外面機關單位后他們就肯定沒了自由,房子也能被村里面征收回來,但是徐建軍還是過去問了。 程知仁一開始還想和徐建軍談條件呢,但直接被徐建軍一頓威脅輸出,最終開口問村里要兩百塊錢。 徐建軍答應給他三十。 畢竟是老房子,還是土坯房,最值錢的也就是上面的瓦片了,三十塊錢不算少了。 程知仁沒辦法,只能答應了。 徐建軍就和他簽了協議,這才耽擱了這么久。 “不過能弄好了就好?!北R支書放心下來,然后又拍了徐建軍兩下。 接著,他們又帶著那幾個知青過去。 這幾個人之前還一臉的不屑,但是這會兒因為被村里面的人指指點點太多了,所以倒是收斂了很多。 不過在見到老程家的房子后,他們又破防了,開始了嫌棄。 接著,又被村里面的人給教育了。 畢竟老程家的老房子真的說不上破了,要不然之前的程知仁他們也不至于要在里面給程傳家弄新房了。 還有人提出要住村里面的磚房,然后又被一群嘴皮子格外利索的人給嫌棄了一番。 原本大家伙是帶著看城里面的人多厲害的心態來的,結果最后成了這個樣子,雙方都不是很高興。 盧支書覺得不能讓他們再吵下去了,免得人都還沒從村里面立柱腳跟就引發更大的矛盾,于是就再次開口讓村里面人忙自己的,然后又讓幾個知青自己分配房間住,畢竟天眼看著就要黑了。 說完這些后,盧支書又說:“你們的轉關系證明上寫了你們每個月的糧食定量是一年三百六十斤原糧,也就是三十斤一個月,正好現在距離過年也差不多就是一個月了,等下隊里面就會量好你們的糧食送過來,你們自己保管好,怎么吃,怎么用,你們自己商量著決定?!?/br> 這話一出,兩方面再一次震驚了。 知青那邊震驚的是他們現在不僅要住這么破舊又暗沉的房子,現在竟然還只有一個月三十斤的糧食,還是原糧,那怎么夠吃??! 但是村里面則震驚的是:“啥東西,他們吃的還要咱們村里面出?” “憑啥??!他們又沒有給村里面干過一天的活,憑啥給他們啊,不給,我們不答應!” 果然就和徐建軍還有盧支書他們之前在公社里鬧的一樣,村里面的人也跟著鬧了起來了。 徐建軍和盧支書只能用這是國家規定來安撫大眾。 大家伙還是不舒服,吵吵嚷嚷地要讓那些看不起人的知青走,別來沾邊。 兩邊直接就吵了起來。 徐建軍和盧支書那叫一個頭大啊,最后不得不發脾氣才叫兩邊的人停下來。 全場也就只有程靜淞程斯年這對姐妹是最置身事外的吃瓜群眾。 畢竟這種時代潮流又不可能逆,那掙扎什么的都沒有用,不如順其自然呢。 場面安靜下來了,天也黑了,村里面各處星星點點的燈光亮了起來。 那些之前一直嫌棄這邊的知青們終于露出了驚訝的樣子,“你們這窮鄉僻壤的竟然有電?!?/br> 本來村里面的人的怒氣都被徐建軍和盧支書給按下去了,現在聽他們還是這么嫌棄這兒,又不爽了。 然后又是一頓輸出。 盧支書和徐建軍頭疼,只等他們吵的差不多了,才說:“都黑成這個樣子了,你們還不回家吃飯,等著干啥呢!” “還有你們,是不想收拾了是吧?”徐建軍對著知青的語氣更加不耐煩,“你們要是不想收拾了,晚上打地鋪啥的也隨你們,我們還有事兒,先走了?!?/br> 徐建軍和盧支書一走,其他人也沒了什么興趣,紛紛往家趕。 程靜淞和程斯年也準備走了。 路上的時候,程靜淞還舉著程斯年掏出來的手電筒說:“哎,感覺這以后的日子有的吵了?!?/br> 程斯年點了下頭,但是沒接茬,而是說:“我好像記得那邊的老房子沒通電吧?” “沒通電嗎?”程靜淞詫異。 程斯年:“我記得當時村里面搞沼氣發電的時候,他們一家子都已經搬出來了,老房子好像也沒有必要連電線吧?!?/br> 程靜淞:“好像是的?!?/br> 說著,程靜淞就沒忍住哈哈哈笑了起來。 “之前那些人各種嫌棄我們村子這邊,現在發現村里面的其他人家里都通了電,就他們住的地方一片漆黑,不得要氣死啊哈哈哈……” 程斯年也有些忍俊不禁,但還是說:“那他們接下來肯定要和村里面鬧著通電了?!?/br> “現在外面還在調查呢,誰知道什么時候能放我們自由行動,他們還有的等呢?!背天o淞又笑了下。 正如程靜淞和程斯年聊的那樣,那群知青發現別的地方都有電,獨獨他們這邊沒有后,又開始生氣了。 以至于等徐建軍安排人給他們送糧食過來的時候,這些人立馬就質問開了。 也正和程靜淞之前擔心的那樣,這些人在外面參與了那么久的運動,不管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思想上都習慣了利用那種思維去思考,所以一開口就質疑村里面是不是故意針對他們,搞區別對待,不一視同仁,是不是要搞歧視等等大義凜然的語錄。 也就是上塘村這邊見識過市面,要不然還真能被這些乍一聽非常有道理但是卻一點也站不住腳跟的話給糊弄住了。 徐建軍本來就不耐煩他們,叫人把給他們的糧食放下后,才說:“這里的房子好幾年沒人住了,沒有拉電不是很正常嗎,少給我上綱上線的?!?/br> 一聽到他們那些話就容易讓他想到了當時被縣城調查組拿著所謂的大話壓迫欺負的時候。 “吃的按照文件規定給你們送來了,住的地方也給你們找好了,有的吃有的住已經不錯了,少他媽的給老子找事兒,真以為老子不敢收拾你們呢!” 罵了他們一句后,徐建軍就要走。 那幾個畢竟初來乍到,徐建軍忽然發脾氣,他們也被鎮住了,一時間也不知道說什么了,只能眼睜睜看著徐建軍離開了。 徐建軍一走,其他跟著他一起過來的人自然也走了。 不過他們走的時候都扭頭仔細地盯了那群知青一會兒,“呿”了一聲。 甚至還有人沖他們舉了舉沙包大的拳頭,威脅說:“到了我們的地盤就給我老實帶著,再敢惹事兒,揍不死你們!” 等走出去后,這些小年輕們又一個個的化身為話癆,沖著徐建軍嘮嘮叨叨地表示著嫌棄,以及能不能把那些知青給趕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