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族嫡女 第121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大佬東山再起前的高傲聯姻對象[穿書]、嬌養小公主、拯救瀕危小師弟、侯門貴婦(穿書)、我在七零開廠扶貧、重回極寒降臨前[天災種田]、我阿爹是年代文男主對照組、快穿之我是你媽、掌事宮女是影帝助理、和離后首輔大人的打臉日常
“這么說宗房也是有點狠?!本叨蠣數?。 楊氏恨聲道:“可不是,若不狠你看渝大奶奶都被逼自殺了,宗房那個丫頭還去罵了她一頓。俗話說登高必定跌重,她現在是宗子之妻,地位顯赫大家不會說什么,日后就未必了?!?/br> 具二老爺喃喃道:“可是我聽說是那舒氏想訛錢不成,自己裝死?!彼€對楊氏道:“你就不要想這么多了,我們三房以前和宗房關系多好啊,要不還是和以前那樣?!?/br> 對溫吞的丈夫,楊氏更是氣不打一處來:“我知道,宗房如果是那個譚氏當家倒好,她眼皮子淺,看著不大安分,可劉氏,最是討厭?!?/br> 俗話說聽話聽音,很討厭的意思就是非常難對付。 具二老爺雖然稀里糊涂,但也聽過慶哥兒幾個以次充好被人一下發現各種補救的事情。 楊氏也是無語,若非此人性情簡直是個奇葩,她拉幫結派讓族里人都站在她這邊,劉氏也不為所動,出了舒氏的事情,她反而把舒氏罵了一頓,還有她真的行事剛正,不少官員想走鄭灝的門路,以前楊氏當然要收門包,還收下一些人家的四時八節的禮,偏她也不收,尤其是貴重的,全部退回去。 我呸,你真當自己是青天大老爺??! 就是待人嚴苛,居然沒人造反。 這讓楊氏實在是非常挫敗。 不管楊氏如何拖拉,如何不愿意,麗姝親自過來的時候,她還得和麗姝交接。并且是硬著頭皮,因為她把這個月給各處的月例銀子全部都拿出去放印子錢了,連月例都沒發出來。 麗姝先看的是宗房的產業,她沒想過鄭家這么富有,尤其是祭田非常多,這不例外,因為鄭家出仕的子弟多,而這些族人自愿捐獻就有四十七處田地,隨意翻了翻就發現其中上清縣就有十五萬六千畝,公林縣220000畝,連松江那等南方的地方都有七千五百畝。 怪不得楊氏不愿意吐出來的,這些祭田就是一大筆收入,尤其是鄭灝祖父曾經得皇上所賜五十頃祭田。 除此之外,鄭家生意并不多,兩間上京的當鋪。 楊氏就道:“這兩間是你婆母在管,賬冊不在我這里?!?/br> 麗姝頷首,她可是知道鄭夫人出手為何這么大方了,原來是因為這個。但這兩間當鋪婆婆并沒有交給自己,藏的還真深。 族產一共分為三部分,墓田、義田、義學田。墓田用來安葬離世的宗族成員,義田則是士人或者官員捐贈的,他們一般也非常樂意捐贈,這種做法不僅有利于宗族的發展,還可以增加家族在本地的聲望。而義學田專為族內成員讀書所定。一般族產還可能是房屋建筑,除了祠堂,還有義宅和學舍。義宅用于安置、收養無法獨自謀生的族人,學舍則是大大小小的家族書院或私塾。 “您這里有魚鱗圖冊嗎?”麗姝問起。 楊氏點頭:“有?!?/br> 這些就是她這幾日的成果,每日拿著田畝冊子看,還要鄭灝教她看魚鱗冊,幾乎到了癡迷的地步,因此這些土地的魚鱗冊一拿出來,她就知曉這些地在哪里。 楊氏當然哭窮:“你別看這么些地,我們族里老人多,去年就去世了三名老者,你想一人一塊墓地,還有小孩子夭折的,也要占地兒。還有族學,我們鄭家就有三處族學,還有族人用此開設書院,你看租錢也不給?!?/br> “是啊,家大業大,可人多,都有用錢的地方呢?!丙愭胶土艘痪?。 楊氏笑道:“還是你懂這些,我和旁人說起她們都不信呢?!?/br> 除了族田當鋪外,鄭家還有十幾家茶葉生絲鋪子,但這些并不是很賺錢,麗姝就看了楊氏一眼。 楊氏早就準備好了說辭:“咱們仕宦人家,一般不許子弟經常,故而這些生意上都是外面請的掌柜或者各處太太奶奶們的親戚,連我都喊不動?!?/br> “這些是我們宗房的私產吧?”麗姝問起。 楊氏沒想到她問這個,只囫圇道:“這就不知道了,我接手就有這些,說是當年你們宗房老太爺在福建為官,因此讓門人置辦的鋪子?!?/br> 麗姝現在管著鄭家知曉鄭家的私產實際上非??捎^,但沒有到暴富的程度,沒想到這些都放在族里了。 大的方面說了,其余就是宗族人口名冊許多東西,那些都是男人管的了。 麗姝讓人搬著賬冊回房,楊氏汗水涔涔,真的嚇了一跳,還以為她會問自己這個月的月例銀子的事情。 但麗姝就是去問鄭夫人關于私產的事情:“這家中的十幾家鋪子是族里的,還是我們宗房的私產?” 鄭夫人瞇著眼睛看了半天,麗姝想她剛嫁過來的時候鄭夫人還是個中年人,就這么幾年婆母都眼花了。她看清楚了,才道:“這是我們的私產,當初我想著你三叔祖家清貧,這些鋪子給她們管著好歹有些孝敬,如今你既然收回來了,就自己打理?!?/br> “娘,我聽具二太太說雖然是私產,可現在都被當成公產了,不少族里的親戚都塞在里面。這里怕是很難動,十幾間茶葉鋪子,利潤也就一千多兩?!?/br> 鄭夫人笑道:“茶葉鋪子一個月能夠有十兩算是溫飽,五十兩算是很多了,也只有這么些利潤了?!?/br> 麗姝頷首:“您說的是,還有這兩處當鋪?!?/br> 雖然知道是婆婆很有可能昧下,但她作為交接人,不可能不問,現在不問,到時候都會怪她有問題。 鄭夫人對這個問題倒是很坦然:“等你們下次去京里,我把印章交給你?!彼€有小兒子鄭清,鄭清是個藥罐子,常年吃藥錢從哪里來,那些所謂的千年人參,天山雪蓮都是上千兩的銀子。 麗姝也表示很理解,還道:“您別多心,只是具二太太告訴我,我才多一句嘴?!?/br> 鄭夫人兼她臉上沒什么不悅之色,也是忍不住點頭,因為她非常清楚,麗姝是完全不貪錢的。 這一晚,麗姝和鄭灝還有兩個兒子又排排坐著泡腳,鄭灝率先恭喜她道:“恭喜你呀,日后大展宏圖?!?/br> 麗姝笑著睇他:“還恭喜我呢,具二太太又跟我埋了不少雷,我是一個頭兩個大,你是故意的吧?看著別人整我還說什么大展宏圖?!?/br> 鄭灝心道,想整你的人都會被你整回去的,這個我能保證。 但是他笑瞇瞇的道:“我就喜歡你風風火火的樣子?!?/br> 麗姝還有點不好意思,卻又得意道:“我不是風風火火,我是雷厲風行,聰明能干——” 祈哥兒和樹哥兒齊聲道:“九天仙女下凡,天下第一聰明仙女?!?! 第 120 章 其實麗姝掌權,沒有想象中大家的質疑,因為她本來就是宗婦,延后管和提前管并沒有什么影響。甚至,有的人因為你提前管,還覺得你有本事。 但你也別指望得了權利,所有人都聽你的,就像皇帝登了地位自稱孤家寡人一樣。真的掌權了,你身邊的人說話就不能信了,她們一言一行都有其目的。 你能管好一個三口之家,未必就能管好數百人之家,你能管好數百人的家,就未必能管好上萬人的家。所以,不少人見麗姝雖然能夠打理好宗房的小家,但未必信服她能管好偌大一個鄭家。 麗姝一開始從具二太太那里把族務接手過來,她沒有立即訓人,而是先把歷年來的賬本看的清楚。她從來都不會打無把握的仗,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她把從鄭夫人時期和具二太太時期的行事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都整理出來。 這個時候,她是謝絕人往來的,珠蘭便在外支應情況,她再也沒有早年的靦腆好說話,最是妥帖的執行麗姝說的話。 尋常小事,珠蘭都可以支應起來。 但遇到大事,還是要進來問麗姝的意見,比如這里就有一條:“大奶奶,族學有三處塾師,一共一十六人的月俸一直未發,那邊知道是奶奶掌家,故而讓人來問何時發下去?今年已經遲了一個月了?!?/br> 麗姝覺得好笑:“遲了一個月了,怎么又來找我?你先去問問具二太太怎么回事?” 珠蘭很快就領命去具二太太那里,具二太太卻道:“上個月我都病了,哪里還記得這些,賬上沒支應出去,就讓你們奶奶再發一次就成了?!?/br> 雖說珠蘭已經提早知曉具二太太的貪婪,現在見她堂而皇之這般說,也是被她的厚臉皮震驚了。明明她就沒發月俸,肯定把錢昧下了,現在居然讓自家奶奶掏錢。但她不是麗姝,無論她多大權利,對這些族里的太太們還得客氣,所以珠蘭只好回去了。 見這丫頭回去的背影,楊氏松了一口氣,昨日全部交接完了,誰還管你這些? 珠蘭回來后,麗姝只好嘆了一口氣:“只好先支應銀子過去了,日后先生的月俸一定要按照應有之期限發?!?/br> “您就這么認了?”珠蘭都有些不可置信,這可不像麗姝的脾氣。 麗姝卻道:“即便是我也會有疏漏之處,我算了一下,咱們族里的塾師月支米一石,歲給銀二十兩,一共十六名,也就是三百二十兩,米糧十六石。尤其是米面這些先發下去,銀子既然是按月發,除去兩個月的沐休,一個月是二兩,那現下就是三十二兩銀,十六石米。先去辦這個吧,若為了這么點銀子鬧起來,就是我再是對的,但別人也會覺得我斤斤計較?!?/br> 這邊麗姝很快寫了條子,給了對牌,讓珠蘭去賬房支銀子,這筆錢和糧食沒到天黑就全部發下來了,而且米面都是新米。 這些族中的塾師,都是滎陽鄭氏本族子弟,子弟多半是鄭氏子弟,原本就是族產里的義學田要用來做膏火銀的供鄭氏子弟讀書用的。送這些過去的卻是鄭灝,鄭灝是宗子,鄭灝是中午夫妻倆一起用膳的時候聽麗姝提起。 “她給你挖坑,你還真的跳下去了?”鄭灝一幅恨不得麗姝大鬧的樣子。 麗姝擺手:“沒什么,查,如何查?現下我賬冊還未看完,也就是說我是沒有證據的,而且還要和她撕擄許久。我看這個楊氏心術不正,總會露出狐貍尾巴,我現在又何必在這點銀錢上斤斤計較?!?/br> 其實,她又和鄭灝說起家中的事情:“你懂的,只要我不貪墨,說真的,你家祭田用來無論是塾師的月俸還是膏火銀,亦或者是用來幫忙你們族中的老弱婦孺,還有你們家廟都是綽綽有余。之所以覺得不夠的,大抵還是太貪了?!?/br> 就比如鄭家族學還有其他子弟來附學,這些人是要交束脩的,這些束脩是給那些塾師的。 也就是說塾師除了本族發月俸還有附學弟子的束脩,那么具二太太曾經以附學弟子多,就不發月俸,但這筆月俸銀錢又支出去了,那這三百兩被誰貪了就一目了然了。 “還有,我有個計較,這里是鄭家族學,不是什么阿貓阿狗都能來的。那些不學無術的子弟,成日打狗攆雞,興龍陽之好,又去什么煙花柳巷,這些人就可以驅逐出去?!丙愭瓕︵崬?,她是知曉鄭灝對族學非常失望的。 鄭灝點頭:“現在老爺年紀大了,雖然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但是他這些年一直在邊境,要養身體,對俗務不耐。如此,我也把族學管起來,也為家中族中分憂?!?/br> 麗姝贊許 :“所以,這就是我把月俸痛快發下去的緣故?!?/br> 其實麗姝也想夫妻合心,要不然只有麗姝一個人忙著,鄭灝閑著,閑來先去,很可能會出事。 這才有米面糧食和月俸順利發下去的緣故,而且塾師們發現這次發的米并非陳米,而是新米。當初具二太太在的時候,這里發的都是陳米,有些還霉了,這些塾師們都很欣慰。 塾師的月俸這么快支出,麗姝甚至沒找具二太太的麻煩,具二太太狠狠地松了一口氣。她認為麗姝很有可能是外強中干,也不是她想象中那么強大,但同時也心安理得起來。 人總是這樣存在僥幸心理,麗姝現下還在了解族務階段,因此顯得很好說話,甚至她還找族中有名的才女教導族里的小姑娘們讀書。 族中的女孩子們不少,麗姝直說了也是用族產培養女子,而且女塾師的束脩也是一年二十兩,一個月一石銀子。 如此算上剛留頭不久的湘姐兒,一共二十個女孩子,大的一撥讓守寡的桂大奶奶的小姑子鄭璐教導,小的一撥麗姝則交給了譚氏。 桂大奶奶家里困難,還有守寡的小姑子要養,正所謂窮生嫌隙。其實桂大奶奶也心疼小姑子,否則,當年也不會把守寡的姑子接回家中,也沒送去家廟??蓵r日長了,她家里的日子不好過了,難免起了嫌隙。 現下有了這份月俸和米面,鄭璐很是感激,而譚氏本就不管家,平日二房的凝香幾個又老實,她沒什么事情做,見麗姝讓她做女塾師,還有如此高的月俸,又能為人師表,有事情可做,譚氏忙不迭的答應下來。 但麗姝也有一條:“咱們這是為鄭家女子所設,是想鄭家女子走出去,別人都知曉是明禮的。所以有一條,若外面有附學的人,須看言行舉止,不能為了幾兩束脩,反而污糟了名聲。當然,她們若是送束脩來,也交到族中,充當膏火銀,不許塾師私下收?!?/br> 譚氏心道,外面能讓女子出來讀書的能有幾個,就她自己也是家學淵源。那有錢的,就自家請西席,沒錢的連女兒都溺死,哪里有這個閑錢,況且有些人家迂腐的緊,即便是有錢也未必愿意花在女兒身上。 故而,她應的很快:“請嫂嫂放心,這些偷雞摸狗的事情我干不出來?!?/br> 當年鄭璐從婆 家回來,帶回來一半嫁妝,哥嫂還有侄子們日子難過,也用的差不多了?,F下她感謝麗姝尋了個差事,還只是教導族中女孩兒,這就已經很好了,哪里還敢私下收人家的敬贄。 麗姝見她二人表態,又笑:“只是交束脩銀,其余束脩禮像rou干這些你們自己拿回去?!?/br> 在她還沒有厘清所有賬冊之事時,麗姝就一直在出錢,先建了族中女學。又請人把族中快倒塌的房舍修建一二,對于無兒無女的族人,更是親自去探望,賺盡了名聲。 有對比才有差距,具二太太自詡代宗婦,但實際上想撈錢,所以一切都為了撈錢,撈的特別厲害,自以為一手遮天,反正她的賬冊做的無懈可擊,一般人都沒辦法找到錯漏之處。 但麗姝根本不貪錢,一千兩的開水白菜和十文錢一盤的煮白菜,對她而言區別不是太大。她冬天有炭火,夏天有冰,能夠吃飽穿暖就足矣。 也正因為如此,祭田的銀錢她也能用到實處。 再有鄭家家廟,尤其是女道姑多的地方,她延請名醫在其中選天賦好的道觀,教她們熟悉草性以及醫理,這樣可以救濟女子。 這點鄭灝倒是不懂了。 麗姝就笑道:“我同你說,自古女子是很羞恥于看病的,尤其是男大夫比女大夫多。所謂的醫婆大多數也是赤腳醫生或者游醫,有時候讓她們歪打正著看好了病,大多數時候卻是亂七八糟的庸醫。鄭家養著這些人,不能直視養著,也得真的幫助些人,要不然日日念那些經文有什么用。真正救人的事情不做,隨便念幾句就能救人了不成?” “有道理?!编崬苁琴澷p麗姝,因為她很有分寸,又懷有善念。 麗姝抬了抬下巴:“你呢,怎么樣了?” 鄭灝扶額:“蛇蟲鼠蟻多的不行?!?/br> 麗姝鼓勵他道:“你也要有雷霆手段,不可輕言細語,這些半大小子最壞了,又調皮又不聽話?!?/br> “是啊,有些富家子弟惡劣極了,我肯定要肅清的?!编崬彩敲虼?,很有主意。 鄭家族學的確一年不如一年,連鄭澤是官員退下來做塾師,他水平是有的,但是也頗為貪婪。這也怪不得他,有六老太太那樣的祖母在,多拉一個富家子弟來就二十四兩,再有私下替人開小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