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好男人[快穿] 第26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19世紀富婆之后、脫離劇情的退婚女配、望族嫡女、穿成大佬東山再起前的高傲聯姻對象[穿書]、嬌養小公主、拯救瀕危小師弟、侯門貴婦(穿書)、我在七零開廠扶貧、重回極寒降臨前[天災種田]、我阿爹是年代文男主對照組
鼓勵?支持?我沒有你別胡說八道??! 小劉干事一臉問號。 說著,宋辰掏出了那一沓厚厚的報紙,一張張分給了辦公室里的每一個人。 “要不是小劉干事的支持,我也不會離開軋鋼廠,然后找到現在這份更加適合我的工作,是你支持著我和梅子各自找到了一個讓彼此都能發光發亮的崗位。我現在在咱們區婦聯工作,前段時間寫了篇文章,被新都報選中刊登了?!?/br> “除了感謝小劉同志,今天我過來,也是為了跟組織報告一下我現在的成績,雖然我人已經離開了軋鋼廠,但我的母親是軋鋼廠的工人,我還是軋鋼廠的子弟,現在我的妻子也在軋鋼廠上班,我還是軋鋼廠的女婿,也是在軋鋼廠里,我初步鍛煉了自己的能力和品行,我現在取得的一切成績,都離不開軋鋼廠這個大集體?!?/br> 一聽軋鋼廠曾經的落后分子居然寫文章還上報了,大伙兒都顧不得聽他瞎扯,直接翻開報紙尋找起來。 原本正氣他胡說八道的小劉干事也不例外。 宋辰的文章就在主刊位置,一眼就能看見。 隨著文章的深入,小劉干事臉上的氣憤消失了。 他沒想到,宋辰居然把他也寫進了這篇文章里。 故事中,原本準備辦理交班手續的宋辰心情還是比較忐忑的,他下不定這個有些驚世駭俗的決定,可小劉干事鼓勵了他,義正言辭地教育他,讓他意識到與其留在軋鋼廠拖集體的后腿,不如將工作讓給更有能力的妻子,他讓宋辰相信,每個人都有自身的優缺點,他可以努力在其他方向實現自己的價值。 小劉干事看著這篇文章連連點頭。 沒錯,他當時確實鼓勵支持了宋辰的決定,宋辰的這篇文章還是很寫實的。 除了小劉干事這個人物,故事中還有許多軋鋼廠的閃光點。 比如之前扛住了生產壓力總想再給宋辰一次機會的八級鉗工孫師傅,又比如一車間里總是鼓勵宋辰,教授他各種鉗工技巧的應大姐她們…… 在故事里,宋辰雖然因為身體緣故很難適應車間的工作強度,可卻有那么多善良的工友依舊在鼓勵他,幫助他。 在意識到宋辰或許真的不適合這份工作后,他們又將這份關懷和幫助傾注在了宋辰剛來單位上班的妻子身上。 這是一群多么可愛的工人同志啊,也奠定了文章積極向上的基調。 工委的干事領導們看著連連點頭,沒錯,他們軋鋼廠就是這么偉光正的形象。 小宋同志還是很不錯的,他說的對,雖然現在他不是軋鋼廠的工人了,可他依舊是軋鋼廠的子弟,是軋鋼廠的女婿,是他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宋辰帶來的幾十張新都報在軋鋼廠傳播的速度很快,一來是因為他曾經的名聲,二來是因為大家都聽說了,這篇文章里有很多軋鋼廠的同事被寫進去了。 一車間的工人觸動最深,特別是孫師傅和應大姐她們這些被點名夸獎的人。 “以前我就說過,小宋他不是偷懶,而是真的不適合學鉗工這門技術,但他人品是絕對沒有問題的?!?/br> 孫師傅喝著徒弟泡好的茶,臉上是掩飾不住的高興。 幾個徒弟在旁邊撇著嘴。 師傅,這句話你肯定沒有說過! 瞧這篇文章把他的形象樹立的多好啊,他確實是一個技術和品德俱佳的老師傅啊。 孫師傅是個老實人,宋辰把他夸的那么好,他現在也沒什么可以教他的了,干脆就把這份善意還在趙梅子身上,對趙梅子的教授變得更加用心且細心了。 應大姐她們就更不用說了,本來就和趙梅子關系不錯,現在愛屋及烏,待她也就更好了。 至于沒被宋辰夸過的那些工友,他們心里清楚當時的一車間是什么情況,不過那個時候的宋辰屬實招人討厭。 好在宋辰沒有夸他們,可也沒有說他們一句壞話,反正出了一車間,外面的人只知道文章里描述的是一車間和諧友愛的生產環境,他們也跟著長臉了。 聽生產主任透露出來的消息,因為新都報的影響力,他們軋鋼廠一車間大出風頭,這季度的模范車間很有可能會落到他們一車間頭上。 時隔多年,模范車間的榮譽再次歸來,真是敗也宋辰,成也宋辰,更叫人五味雜陳。 事關軋鋼廠,又在工人之間傳得沸沸揚揚,軋鋼廠廠長的桌子上自然也擺上了那份報紙。 宋辰這樣普通的工人,在此之前孟廠長從來也沒有關注過,他們夫妻之間交接工作這樣的小事,也不會讓廠長審批。 孟廠長對宋辰和趙梅子的了解,完全局限于這一篇文章。 “這個叫趙梅子的同志現在在一車間的工作情況怎么樣?” 孟廠長坐在會議室里,看向一旁的生產主任。 “非常不錯,一車間的八級鉗工孫師傅多次和我夸贊她的靈性,說這位女同志天生就是學鉗工的料子?!?/br> 知道這一次會議和趙梅子有關,生產主任特地去了解過,不僅問了孫師傅,還問了車間里的其他工人。 “不僅如此,趙梅子同志還十分刻苦,除了吃飯的時間,基本沒有離開過工作崗位,積極鉆研鉗工的技術,按照孫師傅的說法,其實學徒的技巧她已經充分掌握了?!?/br> 生產主任揣摹著領導的用意。 “很好,這說明咱們廠切實幫助員工家庭落實了一項正確的變革,把合適的人才放在合適的崗位上?!?/br> 孟廠長滿意的點了點頭。 “我看見檔案上寫著宋辰曾經在軋鋼廠做了兩年多的學徒工,現在趙梅子同志接班,又要從頭開始計算工齡,學徒工的工資和一級鉗工的工資差了不少啊,這對他們小夫妻的家庭會不會造成生活壓力呢?有時候我們做領導的,不能太死板,一切按照規定教條做事,特殊情況下,我們也可以特事特辦,我看趙梅子同志的情況,完全適合樹立一個典型?!?/br> 這才是今天會議的主要目的。 如果趙梅子真的在鉗工技術上有天賦,那么有沒有可能,通過老同志的精心培養,讓他們在最短的時間里培養出一個高級技工人才。 文章上說了,宋辰和趙梅子交換工作是在他們廠工委干事的鼓勵下完成的,要是趙梅子真的能在鉗工這一職位上作出亮眼的成績,那是他們整個領導班子的功績啊。 在場的幾位主任恍然大悟。 要不人家怎么是廠長呢,這小主意一套又一套,要是cao作得當,今年的功績又有了。 ****** 宋辰舒舒服服躺在搖椅上乘涼。 早就說過,他的口水沒有一滴是浪費的。 “嗷——” 正愜意的時候,后院的一聲慘叫將他從美夢中劈醒。 “我的錢,我的錢呢,該殺的小偷,嗷——” 一聲聲撕心裂肺的嚎叫,院子里的人都被引出來了,就連隔壁大院的人也聽見了他們院子里的動靜。 沒一會兒功夫,就有不少人從外面進來。 “怎么回事?誰家遭賊了,咱們這兒來小偷了?” 這年頭偷竊是大罪,小偷也是人人喊打的對象。 徐寡婦本來正想出來罵后院的老太婆不做人,驚了她媳婦肚子里的孩子呢,聽到大家的議論,她趕緊回了自家屋子,去看看她藏著的錢有沒有被小偷摸走。 等到確定自己的錢還藏得好好后,她才重新打起精神,走出來看熱鬧。 丟錢的是后院的白寡婦一家,他們過去的時候,白寡婦家里早就被翻亂了,白寡婦坐在衣柜邊上,發瘋似的撕扯著那些棉被夾襖。 似乎是希望那些丟失的錢其實還藏在這些東西里面,只是她一時間沒有找到。 而白家的另一個主人白鐵剛則坐得遠遠兒的,似乎游離在這場鬧劇之外。 作者有話說: 宋辰:努力給孩子創造降生條件中,希望孩子生下來就懂得孝順兩個字怎么寫 第20章 我在年代文里吃軟飯(二十) 三合一 “鐵剛,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你家進賊了?丟了多少東西?” 白寡婦一副瘋魔做派,估計就算問她也得不到她的回應, 一大媽干脆轉向了一旁默不作聲的白鐵剛。 “就、就是我家攢的錢丟了?!?/br> 白鐵剛的眼神一會兒看著地面, 一會兒又看向屋頂的橫梁,總之就是不和別人對視。 這樣怪異的表現在場的人都察覺到了,但是大多數人都沒有在意。 因為在他們看來,白鐵剛沒有偷錢的必要,那就是他家的錢啊,白寡婦那么疼他,這些錢將來還不都是花在他身上。 而且白鐵剛也沒什么大的花銷, 他平時的愛好就是拿著一本書裝模作樣地捧著看,這個愛好光他小學五年攢下的課本就能滿足, 在這個一塊錢都能花很久的年代,白鐵剛即便要拿錢做什么事,也沒必要把白寡婦攢下的家底都掏空吧。 大家只以為白鐵剛被嚇到了, 這是他手足無措的表現, 心里還覺得白鐵剛果然被他媽養廢了,一點都擔不起事。 在場唯有兩人看的明白些。 一個是宋辰, 還有一個是同住在后院的江文氏。 江文氏知道白鐵剛談了個叫倩倩的對象, 最近花銷很大。 老太太對于這個一直只存在于白寡婦和白鐵剛口中名叫倩倩的姑娘沒什么好印象。 這年頭大家找對象的速度大多很快,看中了就安排雙方父母見面, 很快就能將婚事定下來, 如果看不中對方, 要是臉皮薄些, 也可以和作為中間人的媒人說出自己的想法, 這樣大家也不必浪費彼此的時間, 盡快安排下一場相親。 那個倩倩,說是看中了白鐵剛,可兩邊長輩卻一直都沒有被安排見面,一般情況下,女方不提,媒婆也應該從中催促了,顯然白家這邊的態度是很積極的,那就只能是女方那兒出了問題。 可你一邊拖著人家,一邊又大手大腳花著白家的錢,這在江老太太看來,實在不像是正經人家姑娘的教養。 因為對倩倩的不信任,這讓江文氏無比懷疑白鐵剛此時的態度。 “還真進賊啦,白寡婦這些年也攢了不少錢吧,難道都被一鍋端了?” “是不是該讓人去派出所???這個金額應該算大案了吧?!?/br> 大家小聲議論著,比起到底是哪個賊光顧了白家,有一些人更好奇白寡婦這些年到底攢了多少家底。 當年白鐵剛他爸死在工位上,廠里賠了一筆撫恤金,但金額是私底下和家屬談妥的,具體數字不明,大伙兒只能猜測應該能有個幾百塊,再加上白鐵剛成年前廠里每個月發給他們孤兒寡母的十塊錢補貼,按照白寡婦平日里的精打細算,大家都覺得,那一筆撫恤金她應該一直沒有動用,準備留著給白鐵剛娶媳婦呢。 一大爺他們都上班去了,關慧覺得自己這個備受尊重的一大媽有必要站出來。 一般的小事,由幾位管事大爺組織召開全院大會解決就行了,可這個涉及到大金額的偷竊案,肯定得報警了,院子里壓不下去。 涉及到公安,這次他們院子肯定要在街道上丟大臉了,一群小媳婦老太太都待在家里,居然讓眼生的外人摸到后院,偷了后院一戶人家的存款! 等等! 關慧忽然反應過來,他們院子不像其他大院里的人家以雙職工居多,白天家里上班的上班,上學的上學,基本只剩下一些退休的老人。 他們這座四合院里基本上每戶人家都只有一個賺錢的主力,仔細算下來,唯二的雙職工家庭,就只有宋辰趙梅子和她家大兒子大兒媳婦,其中宋辰又是一個在家寫文章的臨時工。 每天白天依舊待在這個院子里的人有十好幾個呢,怎么就叫眼生的人溜到后院了呢? “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