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朋友們帶飛的日子[種田] 第226節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回到退婚前、加油好男人[快穿]、穿成19世紀富婆之后、脫離劇情的退婚女配、望族嫡女、穿成大佬東山再起前的高傲聯姻對象[穿書]、嬌養小公主、拯救瀕危小師弟、侯門貴婦(穿書)、我在七零開廠扶貧
聊著聊著,林煜文就忍不住問起鎮上怎么去建衛生所了。 衛虎糾正:“不是衛生所,咱們書記準備建醫院呢!” “建醫院?”林煜文有些驚,又有點兒不能理解。 年初他投了些錢給村小改善老師學生的教學和生活條件,而后時不時還把家里多的糧食公雞送去給他們改善伙食。聽說現在村小不光留下了新老師,相比往年,今年村小不光沒流失學生,反倒是還多招了三五個呢。 這么看來,不光是村小從前的老教師靠譜,才分下來那倆新教師應該也不錯。 要不是現在在村小讀書的孩子狀況穩定向好,也不至于不流失老學生,更有新生入學。 林煜文忍不住向衛虎再次明確:“聽說今年秋季開學,村里也有兩個小孩準備去村小讀書?” 衛虎雖然不明白林煜文怎么話題轉這么快,不過也點頭回應:“是這么回事。今年夏天村里又回來幾戶,其中兩戶帶著適齡入學兒童,正好進村小讀一年級?!?/br> 聽他這么說,林煜文基本上就肯定了,村小條件改善后,學校辦學狀況也在轉好。 林煜文一邊尋思著,等今年冬天年集后賺的錢再拿出來一部分改善村小辦學條件,一邊又琢磨著鎮書記不去搞教育卻先建醫院的大動作。按理說,以他對鎮書記的了解,書記應當是更注重教育來著。畢竟老領導也曾說過——百年大計,教育為本。 衛虎聽林煜文說今年年底還要給村小投錢,喜滋滋直咧嘴,而后聽林煜文嘟囔納悶后面的,覷林煜文一眼,閑閑反問:“你怎么就知道咱們鎮書記不去動教育?” 這幾年,鄉鎮中小學校生源流失狀況同樣十分嚴重。稍微家里條件好些的,都把孩子送到城里念書了。 林煜文愣了愣:“什么意思?” 衛虎表情還挺驕傲:“咱們鎮上接下來不光要建新醫院,而且幾個小學初中,都要修繕進步!” 原來,上個月自打施巧那條視頻火了之后,鎮書記就跑到市里要項目了。 當時事情鬧得挺大,林煜文這不刷短視頻的人都看過那條某音。不過當時那條短視頻內容太多,林煜文也沒全都記在心上,只是大概了解當時施巧姨姨家人對她不好。 還是在衛虎的提醒下,林煜文才模糊想起施巧女兒當時好像是說過那么一句話,大概意思是嫌鎮上衛生所條件差,遠不如他們市中心醫院的好。 衛虎:“當時你們可能沒在意,但咱們鎮書記是放在心上了,第二天就拿著視頻去見了咱們市書記。說咱們鎮現在也引進不少年輕血液,配套商業也在逐步完善,鎮醫療條件也應當一起進步……” 不過事情是一件一件辦更妥帖,鎮書記打算先緊著鎮醫院,等鎮醫院蓋成了,里頭專業醫療設備都買好了,鄉鎮醫護都分配到位,到時再去搞鎮上的教育。 衛虎頗為得意,繼續道:“這些市里都已經同意了,要是鎮醫院項目搞得不錯,下一步咱們鎮書記肯定要去搞教育,放心吧!” 說著,衛虎還眉飛色舞著拍拍林煜文肩膀。 這時林煜文后知后覺才想起來,衛虎還跟書記沾點親故呢,瞧他那驕傲勁兒! 第235章 半甩手掌柜 ◎3k◎ 鎮書記這么一個挨一個的大動作, 林煜文還挺期待,跟衛虎了解清楚后,瞅著時間差不多要回家吃午飯, 心滿意足的帶著仨娃回家。 到家里, 林煜文也是與有榮焉,在飯桌上聊起鎮上現在及馬上要進行的大動作。 雖說他也不曉得到時鎮上學校要怎么改進,反正作為提前知情.人,林煜文說得那叫一個熱血洋溢。 村小都修繕進步了,鎮上學校馬上面臨新變化明雅是不對此感到意外的。 到時于歌,此時還挺興奮,扯著明雅:“那過幾年彤彤妮妮, 豈不是也能就近在鎮上讀初中了?” 明雅笑著點點頭。 程旭也是有些吃驚,看向衛雷。 衛雷聽說鎮書記近期接二連三大動作, 揚揚眉毛:“看吧,我家鄉很ok吧!” 程旭比個大拇哥:“可以的,很強!比全國大多數鄉鎮牛掰多了?!?/br> 于歌卻悄悄看了眼文哥, 這會兒都在飯桌上夸鎮書記是個好人, 當了一手好官,不過在她看來, 文哥才是最先帶動鎮發展變化的那個。 最近村里家家戶戶都在忙秋收, 王緒那邊既要忙運輸隊,還要看租賃行, 多少有些忙不過來。于歌便提前跟林煜文打了招呼, 每天中午午休回去多少幫王緒看著點兒店。 吃完午飯, 于歌就趕緊騎電動車回村。 到了店里, 于歌把今中午林煜文飯桌上的話和她自己的想法這么一說, 沒想到王緒竟還有點兒吃醋。 “干嘛, 我說的不對?”于歌看他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 王緒撓了下后腦勺,坦坦蕩蕩承認并道:“對是對,就是我也很強嘛?!?/br> 于歌一下就笑了。也是,要不是王緒搞這么個農機租賃行,村里家家戶戶還得擠著去鎮上請農機站的人來呢,哪兒能跟現在這樣,村里各家雖說也農忙,可也忙中有序。 再一想,當初村里通公交雖說是文哥出的主意,可具體落實自家王緒也沒少出力氣呀。 想清楚這些,于歌照著王緒臉蛋兒上吧唧一口親上去,王緒頂著黝黑又透紅的腦瓜子出門了…… 今年家里又進了兩個長工,還都是正值能干時候的小伙子,雖說之前沒干過農活,剛來那幾天,日日累成狗。 不過隨著在山上越待越久,各方面農活越干越多,倆人也真跟林煜文說那樣,練沒練出來肌rou暫且不講,反正就耐力方面提升老大一截兒。 再加上宗光胡忠這倆熟手,以及胡忠的兒子胡源每周六日也常到山上做些短工,整個初秋農忙時候,山上竟然完全忙得過來。 見狀,林煜文索性就當起了半甩手掌柜。 這會兒林煜文正在家帶娃呢,可能是帶得多了,元真竟也不跟之前那樣更親銀朱,有時元真心情好了,也會在林煜文有些扎嘴的臉蛋上輕輕親上兩口。 這便是對林煜文來說,帶娃最大的鼓勵了,畢竟誰不喜歡軟軟的小閨女一個香吻呢? 為什么說半甩手掌柜,是因為一些技術性工作別人還干不了,就比如說追肥配比,到現在連在這兒干最長的明雅,也還是沒太多把握。 衛雷問明雅,得知她在這兒干一兩年了,中間也沒少跟著林煜文配比追肥,不由有些著急,問她怎么還沒學會。 明雅看衛雷一邊問話,一邊還四處留意林煜文的身影,笑了下,指著村子的方向:“文哥在配肥這方面的精細度,別說我們跟著干兩年的沒學會,就連村里那些種了一輩子地的好手,跟他學一陣自己時不時琢磨著,也不如文哥?!?/br> 程旭也顧不上手里的活兒了,他圍過來問:“這怎么說?” 他倆跑來林煜文這兒當長工,可不是學那些基礎農事來著,他們是想學真本領。 據說林煜文主要就是在這方面講究頗多。他們是真想學到有用的知識,否則干脆直接租地、跟其他人一樣花點兒錢請林煜文做種植規劃,干嘛還跑來當三年長工? 明雅笑笑:“咱們平常人種地,頂多也就根據不同品種的蔬菜、不同生長進度,用不同階段的肥料。講究點兒的,就用廠商配好的不同時期的有機肥,這樣種出來的作物其實已經很好了?!?/br> 衛雷程旭點點頭,示意明雅繼續說。 其實他倆在來之前,就已經看過不少相關書籍了,尤其是現代科學化種植的高校教科書,倆人更是讀了一大堆。 在理論知識儲備方面,他倆完全足夠,要不然也不會跟人干幾次,現在就能熟練上手的地步。 明雅:“但文哥在這方面,做得更加細化。就比如說同時間種下去的不同品種的番茄,在具體配肥比例上就有些微差距;再比如說同是豆角,同時期的四季豆和荷蘭甜豆也有區別;再比如說,兩坑同時期卻又細微發酵差別的堆肥,怎么用也不一樣?!?/br> 越說程旭二人就越是吃驚,程旭驚愕發問:“同時期同材料的發酵堆肥,怎么就不一樣了?” “文哥說,有的坑位靠上,堆肥時水分流失多,有的坑位置偏樹蔭下,發酵溫度相對較低?!泵餮怕柭柤纾骸胺凑@里頭區別可太大了,到現在我還把不準呢?!?/br> 程旭聽完心中暗嘆,別說已經跟著干這么久的明雅把不準,聽她這樣說,換做是自個兒也把不準??! “那文哥,他是怎么就能控制得那么好?”衛雷忍不住問。 他們倆打算創業前先跑到林煜文這當三年長工,潛心學習技術經驗就是為此。 最近這半年來,村里鎮上,不少有眼光的都陸續回來承包土地跟著干了。他倆也做過詳細的市場研究,發現請林煜文去指導種植的有機農戶,雖說各方面收成也不錯,有機菜味道也挺好,市場前景一片光明??傻降资钦鐒e他們家和林煜文家的產品后,還是林煜文家遙遙勝出,不光是產品風味上,更重要是產量上林煜文家高出一大截。 要知道有機種植在產量上,是遠比不上現代化肥催生的作物產量的。而林煜文家的作物,不光在口感上遠比一般有機種植的強,更重要的是在產量上,幾乎不輸于化肥催生的作物。 光是這點,當中利潤就海了去!想想看,用化肥的高產量賣有機菜的高售價,關鍵是種植投入也沒那么大,這生意換誰誰不得賺翻天? 衛雷程旭沒那么大志向和林煜文并肩,但來之前二人的一致目標便是,至少也要用有機種植的方式在同等投入的前提下,種出化肥種植七成以上的產量。 可現在看來,事情好像并不如他倆想的這么簡單。 程旭忍不住看衛雷一眼:難不成得在這兒當個十年八年的長工才能積累到這等經驗? 衛雷大抵是能猜到好友此刻意味深長的眼神中藏的什么意思,他只得硬著頭皮繼續問明雅姐:“那你現在能達到文哥幾成功力?” 明雅笑著搖頭:“我估算不出來,怎么配肥關系到東家賺多少錢呢,這么重要的事我們可不敢輕易插手?!?/br> 衛雷頓時就沮喪許多。 明雅當然知曉他們倆年輕小伙子冷不丁跑來當長工是為了什么,想也能理解,人家年紀輕輕的連女朋友還沒找,這么聰明的腦子不學點技術尋出路,而是在山上給人當長工,她反還要嫌棄倆大學生沒出息呢。 見二人神情低落,明雅安撫道:“你們要是不怕辛苦的話,就多跟著文哥跑跑吧,之前我還聽文哥嘟囔說什么番茄心情不好要補鈣之類的話?!?/br> 聽她這么一說,程旭更不解了:“番茄心情不好怎么看出來的?為什么又要補鈣?” “這我就不清楚了,”明雅擺擺手:“你們去問文哥,有時他晚上巡園后,也會讓我們第二天補噴單一微量元素,至于為什么要這樣補,我們也都沒問過?!?/br> 明雅是沒打算自己創業的,她更想把家里兩個閨女好好兒照看長大,讀個好大學,有個好三觀,別再跟她年輕時候那樣沒見識被男人三言兩句花言巧語就哄了騙了。 于歌則是更注重家庭,她在這干多少也能幫她男人王緒維系和文哥的關系,再說家里總要有個忙的賺大錢,有個不忙的照顧家里。在這兒工作雖說有時候也累,但現在已經很少那么忙累,工錢又多還有閑,聽于歌說她打算過陣子和王緒結婚,到時怕是就準備要娃娃了。 至于宗光,他是個死干的,沒什么經商頭腦,他要是出門另立門戶怕是還不安全呢。 還有胡忠,他一把年紀了,也是個老實巴交的漢子,況且家里還有個正在上學的孩子,需要穩定的收入,他自己手里也沒什么錢,之前在外面打工又經常被騙,也不會自己出去另干。 只有新來的程旭衛雷兩個年輕小伙子,不光是大學生,關鍵還在大公司有過豐富的工作經驗,年紀又輕,正是能干能賺時候,跟他們都不一樣。 程旭衛雷聽明雅姐說讓他們直白問文哥,有些不安:“文哥能說嗎?” 明雅想了想:“我也不清楚,不過明著問總比自個兒悶在心里瞎猜強?!?/br> 二人一想也是,便認真謝過明雅,踏踏實實把手上的活兒干了,晚飯后跑去找林煜文詳談。 林煜文聽倆人這么說,還真有些手足無措。 他能有什么方法技術?不過都是借金手指的光,親口問了作物它們想要什么營養,自個兒照著補就是。 不過這話他也沒法兒跟程旭衛雷講,只得硬著頭皮裝逼糊弄過去:“每種作物每個時期具體輕松都不同,這不是方式方法論可以輕松解決的,你們要是想學,最好還是多跟著看,一邊看一邊在心中自己總結經驗,時間久了慢慢也就會了?!?/br> 經過下午跟明雅姐聊那么一會,二人也沒聽出林煜文在裝逼,反倒是覺得文哥說得有理。 林煜文想了想,又道:“你們要是有心學習的話,接下來我再出門給別家做種植規劃,也可以跟著一起去?!?/br> 程旭衛雷二人驚喜極了:“我們可以跟著一起?”他倆現在連長工合同都還沒簽呢! 林煜文淡笑著點頭:“可以呀,怎么不行?” 林煜文讓他倆跟著學配肥經驗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看他倆理論經驗豐富,想懶省事兒呢。 關于做種植規劃這方面,許多現存課本理論知識就完全夠用,再加上他倆也在慢慢積累實踐經驗,多跟他去幾次基本上也就差不多了。 至于剩下的階段配肥,提前半年布置呢,上哪兒能搞那么細致?大面上對得上就成,他倆腦子聰明,多積累些時日,估摸著也就能夠得上了。 林煜文想得美啊,稍微訓練訓練,到時他就等著收錢叫徒弟去干活,等他倆把方案出完,他再抱著元真過去扭一圈稍做修改就完活。 嘖,到時他在家不光是半甩手掌柜,對外業務上也是,嘿嘿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