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的心上人回來后 第164節
書迷正在閱讀:金色月亮、露滴牡丹開【高H】、榜一竟是我前任、婚后告白、思春期、大小姐(高h,3p)、當她的狗(青梅竹馬1V2向)、私生女她只想遠離紛爭(骨科1v2)、頂級攻略[穿書]、被朋友們帶飛的日子[種田]
沈提燈點頭,道:“回指揮使的話,太子才走,屬下親自 送走的?!?/br> 沈蘊玉“嗯”了一聲,道:“你觀太子如何?” 此言是要命的話,東宮儲君如何,豈是他們可以議論的話?但沈蘊玉既然敢問,便確定周遭不會有人聽。 這兒便不是北典府司了,是他們父子講真話的地方。 沈提燈垂著眼眸,道:“兒子...有些不喜他?!?/br> “嗯?!鄙蛱N玉垂眸,道:“他年紀尚幼,卻嗜殺成性,若是為人蠢笨便罷了,但是為父瞧著,他是個極聰明的人?!?/br> 不怕蠢貨手持利刃,就怕聰明人高坐明堂。 若被太子記恨上了,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沈提燈便道:“父親,兒子,又該如何做呢?” 沈蘊玉低笑了一聲,瑞鳳眼中帶著幾絲寬容與溫潤的慈祥,他道:“我兒,不必想這些,你只管做一個錦衣衛該做的事便夠了?!?/br> “這天下,是所有人的天下,并非是當今圣上的,也并非是東宮太子的,他們胡作非為,自會食其惡果?!?/br> 沈蘊玉道:“提燈,天下大勢,輪不到你我來定,乾坤難測,只管做好自己?!?/br> 沈提燈恍惚間明白他父為何叫他來這么一趟了,大概是怕他被此事困擾,特來開解他。 沈提燈心下松快了些,左右太子如何,也不是他一個小旗能置喙的,他便躬身道:“兒子知道了?!?/br> “下去吧?!鄙蛱N玉道。 沈提燈轉而從大殿內出去,走回到詔獄里。 他還要當半年的刑審小旗,這半年里,他都得在詔獄里待著。 浩蕩官途,每一步,都是白骨。 晚間,沈蘊玉自北典府司離開了。 他自從成家之后,準時準點交班,下面去查案的活兒多也交給了幾個千戶——那幾個千戶一時間感激涕零。 沈大人終于肯放權了,畢竟天天抓人,都沒空回去陪小嬌嬌了。 時年,小嬌嬌已不是十幾年前那個嬌弱纖細的姑娘了,歲月為她鍍了一層柔光,她比以前豐盈了許多,也圓潤了許多,唯一不變的是,石清蓮總是提著一盞燈等在府門口。 不管是夏日還是冬日,到了沈蘊玉該歸家的時候,她便在門口等著。 沈蘊玉遠遠自白虎街巷外提馬而來時,便瞧見星空之下,宅門之前,漂亮的美婦人手里提著一盞燈,遠遠地望著他瞧。 燈火溫暖,泛著淺色的柔軟的光,蒙蒙亮的照著四周,美婦人遠遠瞧見他,便抿唇一笑。 天光似是都亮了幾分。 沈蘊玉縱馬前去,到了府門前便下來,握著石清蓮的手往府里走,周遭的小廝丫鬟便趕忙收馬——他們都習慣了,夫人與大人成婚十幾年,日日都是如此,如膠似漆。 情.愛當真是天底下最好的東西,只要瞧見了夫人與大人,便讓人覺得心頭安穩,這世上,總有兩不背棄的人。 因著夫妻和睦,家宅安穩,沈府這些年都顯得格外溫良,毫無鋒芒似的,整個府上下都洋溢著歲月靜好之意。 沈蘊玉回了府內后,便拉著石清蓮回了廂房,他們倆已相伴數十年,還是不愛分開,只要有時間,便愛湊到一起來。 多數時候都是沈蘊玉辦公,她在一旁瞧話本——沈蘊玉本是在隔壁有書房的,但奈何書房離臥房遠些,隔著一棟墻,他瞧不見石清蓮,便干脆把東西都搬到了臥房來,在臥房一側擺上文案,抬眸便能瞧見石清蓮。 一方矮榻上,石清蓮卷著金枝軟枕躺著看話本,沈蘊玉在一旁看公文,瞧一會兒公文,沈蘊玉一抬眸,就能瞧見石清蓮。 石清蓮在廂房中的時候從不穿的太緊繃,她蹬掉鞋襪,只著了一件寬松的月牙藍水裙,上無花紋裝飾,她如云般的墨發披散著,翹著小腿看手里的話本。 她生性懶散,愛舞文弄墨,偶爾畫一些畫,多數時候都愛享樂,出去吃點好吃的,買點喜愛的東西,回家便看話本,有閑工夫了,便拉上三五好友出去踏青,若是外面陰雨連天,便在府中煮一杯茶,等沈蘊玉回來。 沈蘊玉每每瞧見她,都會覺得心中安穩。 他漂泊半生,遇到了石清蓮,才有了家。 石清蓮大概正看到有趣的地方,粉嫩的唇瓣咧開,低頭嘿嘿笑了半響,沈蘊玉瞧見她笑,便也不想辦公務了,他將筆放下,慢悠悠的走到了石清蓮邊兒上去,問她:“瞧什么呢?” 石清蓮拿話本擋著臉,一雙桃花眼笑的像是閃著泠光,瞧見沈蘊玉便笑,沈蘊玉奪過石清蓮手里的話本,拿在手里一看,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則胡說八道的時文。 “據可靠消息,那北典府司指揮使早些年間被人給閹過——” 他這輩子是甩不脫這件事了,也不知是誰這般惡心,來回傳他閑話,沒兒子之前就罷了,有了兒子之后,竟還有人說沈提燈是被抱養來的,沈提燈七歲時還真患得患失的來問過呢。 沈蘊玉怒極反笑道:“好,明日我就去掀了這群人的攤販?!?/br> 石清蓮越想越覺得好笑,不由得拍了拍他的臉:“指揮使威武!”! 第126章 提燈日常 是夜。 天上繁星點點,七歲的小提燈睡不著,在柔軟的床榻上滾來滾去,長吁短嘆。 小小的提燈,大大的煩惱。 沈提燈今日睡不著,是因為他聽了一件大秘密——他不是他爹親生的! 事情的起因也很離奇,是他們家隔壁的另一小童與他所講。 他們兩家相鄰,他便與另一小童結交成了好兄弟,因為年歲小,所以什么話都說,偶爾也吵架,吵架完了又要打架,他每次跟好兄弟打架都要費很大力氣,不僅要克制怒火,還要克制拳頭——他一不小心會把好兄弟打死的。 好兄弟死了不要緊,娘罰他就完啦! 好兄弟今日打不過他,又不肯認輸,便指著他鼻子,以言語抨擊他,說道:“你,你不是你爹親生的!” 沈提燈撇嘴,道:“胡言亂語!” 他不是他爹親生的,難不成是石頭縫兒里蹦出來的嗎? 他又聽見他那好兄弟說:“你不知道吧,你爹是個太監,是被人閹過的!” 沈提燈急眼了,他雖然小,但知道“太監”是罵人的話,所以下手就沒留情,把好兄弟打哭了。 好兄弟骨頭軟,若是以往,肯定求饒了,但今日,好兄弟擲地有聲的說:“是真的!我聽我家中人說的,而且街巷上都這么說,不信你去柳葉街,去買兩本話本瞧一瞧!” 沈提燈怒而與好兄弟決裂了,去了一趟柳葉街。 柳葉街是京中西街附近,專門賣話本的一條街,京中生活閑適,姑娘兒郎們若是閑來無事,便喜愛讀一些話本。 這就養活了一大幫上京趕考的窮苦書生。 書生們閑來無事,便偷偷摸摸寫上一些話本賣錢,若是賣的不好便罷了,但若是賣得好,一副手稿價值千金呢! 而大奉年間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也沒什么國賊,圣上雖然弒殺,但是對外的名聲還不錯,自然也就不禁言論,許多文人寫起東西來,嫌賣的不快,就編排上一些比較出名的人到自己的書里,用以加一些噱頭。 比如,某某將軍前些日子被戴了綠帽。 比如,某某家小姐看上了窮書生非要以死相逼嫁人。 比 如,現已有了孩子的指揮使早些年曾被人閹過。 沈蘊玉的名聲在朝廷內算是極差的,他辦的案都是秘而不宣的大案,世人大多數都不知道他為什么將一些人家抄家下獄,他們只是瞧見沈蘊玉以一些聽起來就很離譜的名義殺了一些名聲不錯的大臣,又將這些大臣們的家眷們送往了鳴翠閣,又一直花團錦簇官運亨通,便覺得他是個jian臣。 所以有很多人都寫了不少話本編排他,有一些是真的,有一些是假的,有一些是半真半假摻雜在一起的。 其中流傳最廣的,就是沈蘊玉被閹過的一件。 是怎樣流通起來的,已經無從考究了,據說傳了很多年,越傳越離譜。 沈提燈挑了三本與他父有關的話本拿走,拿回到府上,點燈熬油偷偷地看。 三本書,第一本書寫的是他父愛奪□□,經常半夜鉆寡婦門,何其荒唐!沈提燈怒燒此書,簡直是敗壞他們家風! 他們沈家堂堂正正做人??!若是叫他娘知道他爹鉆過寡婦門,他爹日后怕是連娘的面兒都瞧不見了。 第二本書寫的是他父殘暴兇厲,曾夜屠十三戶人家,連一條狗都沒放過,這個,這個真假就有點難辨了——小提燈把這本書放到了一旁。 第三本書上講的是他爹做百戶時,去查案時與人結怨,結識了一位漂亮姑娘,與其一見鐘情,然后經歷了一系列父母不同意、被馬車撞當場失憶、跳崖后險象環生撿到了一個白胡子老爺爺給的秘籍從此走上人生巔峰的一系列故事。 而那白胡子老爺爺給的秘籍就是“葵花寶典”,據說要把自己閹了才能大成,所以沈蘊玉就把自己給閹了。 也因此,沈蘊玉一個男子,面白無須,又生的一副小白臉的模樣。 沈提燈看到這第三本書時,竟有些被洗腦了。 當然,他不敢去問爹,也不敢去問娘,所以他選擇了問一個忠厚老實的嬤嬤——墨言。 墨言在府中伺候多年了,石清蓮與沈蘊玉成婚后,她與沈蘊玉的一個私兵互相瞧對眼了,準確的說,是她先瞧上了人家,人家最開始也沒敢多瞧她——石清蓮在沈府地位超然,連帶著這群小丫鬟也地位超然,若是冒犯了,肯定要被沈蘊玉抽鞭子。 墨言是個性子 沉穩、甚至有些執拗的老實人,她自賣身給了石家之后,便是石清蓮身邊的一棵樹,一朵花,一副杯盞,一只老狗,縱然石清蓮待她如姐妹,但她從不將自己當個得寵的丫鬟來看,她只當自己是石清蓮的所有物來看,她有了喜歡的人,便去與石清蓮說。 石清蓮便先查了查那私兵的路數,未曾娶妻,也沒有妾室,得益于沈蘊玉對麾下之人的嚴苛管理,這人也沒什么不良嗜好,她便先將人調到了自己院兒里,明里暗里叫這私兵頻繁與墨言獨處,有什么活兒都安置給他們倆人來做。 一來二去,便成了好事。 墨言是得寵的丫鬟,她成婚都沒離開沈府,而是石清蓮在沈府開了個小院子,將她留下,她成婚生子,都由石清蓮一手cao辦,她生完孩子,便成了石清蓮的嬤嬤,還奶過沈提燈。 她對沈提燈來說,與乳母無異,親厚程度甚至相當于半個親母。 沈提燈直覺認為,他問所有人,都有可能被他父母知道,但是他如果問墨言,墨言不僅不會告知旁人,還會為他解答。 “墨言嬤嬤——可知我父是個什么樣的人?”沈提燈問:“在沒有我之前?!?/br> 他想了想,又補了一句:“我父,在別人眼里是什么樣的人?” 墨言一想到沈蘊玉,便想起來最開始,她掛上去的一盞又一盞的燈,在江府院里的樹上,在佛堂院里的樹上,在石府聽雨閣的檐下,甚至在去往千重山時、秋日圍獵宴上的馬車上。 那燈搖啊搖,晃啊晃,一轉,竟然已經是近十年的事兒了。 老實忠厚的墨言難得的有點局促,那些大人們之間的事兒,那好意思跟小孩兒說呢?她只好道:“夫人是難得一見的好姑娘,大人,也是難得一見的好兒郎?!?/br> 頓了頓,墨言又道:“沈大人雖滿手血腥,但皆是為國為民,少爺應為大人感到驕傲?!?/br> 這是墨言和石清蓮常給沈提燈灌輸的話,外人不明白這個道理,但沈提燈必須懂,因為那是他的生身父親。 石清蓮不希望沈提燈不理解他父。 沈提燈滿臉猶豫,最終,小心翼翼的湊近了墨言,低聲道:“那,有一件事,我需得問你,你要與我說實話?!?/br> 墨言便道:“自當如此?!?/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