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的心上人回來后 第100節
書迷正在閱讀:金色月亮、露滴牡丹開【高H】、榜一竟是我前任、婚后告白、思春期、大小姐(高h,3p)、當她的狗(青梅竹馬1V2向)、私生女她只想遠離紛爭(骨科1v2)、頂級攻略[穿書]、被朋友們帶飛的日子[種田]
她跑過來的時候,沈蘊玉那雙瑞鳳眼里閃過幾分戾氣,他一抬手,繡春刀出鞘,從他手掌中飛出,“噗嗤”一聲刺穿了石清蓮的裙擺,裙擺被牢牢的釘在了原地,石清蓮裙擺被穿透,人的腳步也一個踉蹌,直接跌坐在了地上。 “噗通”一聲響,沈蘊玉閉上了眼,繼而轉身離開,他離開之前,給旁邊的北典府司校尉打了個手勢。 校尉硬著頭皮走上來,道:“石三姑娘,北典府司重地,還請離開?!?/br> 石清蓮跌坐在地上,看著沈蘊玉離去的背影,泣不成聲。 當晚,石家人匆匆趕來北典府司,將已經哭到快暈厥過去的石清蓮給帶回去了,這一整個過程,整個北典府司沒有一個人敢靠近此處,只有一個負責通報的小旗硬著頭皮站著。 等石清蓮被接走之后,小旗去和沈蘊玉稟告,才知道沈蘊玉又下了詔獄。 小旗深吸了一口氣。 詔獄那群犯人們,這幾日怕是要慘了。 自從這一夜開始,沈蘊玉連著在詔獄待了三天三夜,案子的事情都是其余的千戶整理出的,而詔獄中關著的江逾白幾次想要見沈蘊玉,沈蘊玉都沒有見過他。 假銅幣案的事件就此告了一個段落,江逾白人雖然還在詔獄里,但秋后的日子馬上就到了,問斬的事情也在進一步籌謀,至于江逾白的家人,流放的流放,入教坊司的入教坊司,一個都沒剩下。 這種攪亂朝綱的案件,不滿門抄斬,已是大幸了。 而沈蘊玉在詔獄待了三日,石清蓮回石府后也病了三日。 她一日比一日憔悴,什么藥湯灌下去都沒用,石家大夫人、石家大兄、二兄、石父輪流將墨言問訊了好幾輪,都沒能墨言口里挖出來半點消息,石清蓮更是纏綿病榻,日日昏睡,夢中還在哭。 石家二兄氣得都想登 門去問沈蘊玉到底生了何事,分明之前還請了旨賜婚,但這一扭頭,卻又這般對他們家小嬌嬌,但又被石大兄摁住,沒讓他去。 男女之前的□□,且讓他們自己來辦就是。 這些時日石父與石家大兄都忙活起來了——戶部之前送進去一大批人,戶部尚書和戶部左侍郎都卷進了假銅幣案里面,唯獨一個戶部右侍郎老石大人半點沒牽扯,他升職在望,石清蓮之前賺了不少銀子,老石大人拿著通通關系,正在努力向戶部尚書的位置靠攏。 而石家大兄也在鼎力支持自己親爹,他親爹成了戶部尚書,那戶部右侍郎的位置肯定就是他這個親兒子的了! 若是能成,石家滿門,三個當官的升了兩個,石大夫人走出去挑弟妹都敢朝四、五品家的嫡女相看了。 京城入秋后,天氣一天比一天冷,大奉自假銅幣案后,終于出了一件喜事。 司天監挑了一個好日子,為康安帝姬舉辦冊封長公主儀式。 長公主儀式非同小可,大奉歷朝冊封長公主,禮數都只比冊封親王少半個品級,冊封長公主之后,便可開公主府,可掌封地,可擁親兵。 親王掌封地后,必須去封地,但長公主卻可以繼續留在京城,嫁人也好,不嫁、養些小倌也好,都隨長公主心意——當然,這是康安原先的待遇。 現在,康安成了長公主后,必須馬上成親嫁人,若是惹了順德帝不順暢,她還得帶著她的駙馬遠赴封地。 所以康安籌謀著,準備將波斯王子推出來。 跟波斯王子聯姻,她就一定會被留在京城,大奉不可能允許一個外朝王子去旁的封地,只會把王子留在京都,那她也會被留在京都,而與王子聯姻之后,與博思得諸多事宜,她便都能插上手,再算上她即將獲得封地,她手中權柄會更多些,朝中也會有一些人來選擇依附她。 她與那波斯王子勾連許久,到現在也算是順心意,康安也知道,那波斯王子是要她的權勢,但是那又如何?只要這人夠順心就行。 失去了江逾白之后,康安還重新尋了不少門客,為她出謀劃策,雖然行動起來沒有當初什么都交給江逾白一樣輕松,需要費心思量,但卻有一種腳踏實地的安心。 果然,什么事情都得抓到自己手上。 唯一的問題就是,來依附她的那些人,都只把她當成跳板和短暫的依附,沒有人會真心實意的想要長久效忠她,因為她只是個女子。 那群人,只認為她的一切都是血脈給的,又受限于女子,不能繼承大統,所以明面上恭敬她,也只是為了利用她罷了。 波斯王子和那些人都是一樣的路數。 可用,但不能深用,比起來那些人,康安更看重何采。 鳳回殿內,康安對鏡自照。 明日便是她冊封長公主的日子,她今夜有些睡不著。 鏡子里的女子經過一段時間的療養,模樣已經恢復了個九分,再一上妝,光彩照人,與原先沒什么區別,依舊是那樣華美的皮囊,但是康安越看,越覺得鏡子里的人陌生。 她回京不過幾個月,卻好似過了滄海桑田般,原先深愛的,難以放下的,漸漸都放下了,原先握不住的,也都在學著握了,這就是蛻變嗎? 康安對著鏡中的自己瞧著的時候,外面有宮女走進來,替康安涂抹上等的美脂膏。 這是太醫院最新出的方子,價格昂貴,一小盒便要百兩金子,康安一日便能用掉一盒,用來涂抹她的身子。 宮女給康安涂抹藥膏的時候,突然想起來什么似的,道:“殿下,前些日子金襄郡主給您寫了信,那日收到后,您正在泡沐浴,便叫奴婢收到書房了,后來便忘了,您還要瞧嗎?” 康安記起來了,確實是有這么一回事。 “拿來瞧瞧吧?!彼?。 她與金襄的關系其實并不親厚,只是有這么個血緣關系在,偶爾也見見面罷了,金襄生的好,但是沒什么腦子,與康安說話時,曾頂撞過康安,康安便不喜她。 之前金襄嫁到江府的時候,康安還去了呢,不過全程都沒看金襄,只跟江逾白滾了床榻。 后來金襄跟江家鬧起來,她也都只是當趣聞聽一聽,未曾真的放在心上,后來金襄搬出江家,獨自一人居住,當時看是挺荒誕,但后續反而是好事。 當日江家出事時,金襄便因為已經搬出了江家,去了郡主府,而逃過了一劫——雖說這事兒本來也不怪她,但是女子出嫁從夫,難免沾邊,她 走得早,反而躲開了一盆渾水。 只是,康安并不知道金襄為什么給她寫信,金襄過得不好,她這段時間也沒好到哪里去,她們倆不算相看兩厭,但絕對湊不到一起說話。 也不知道金襄給她寫了什么:“念一念?!?/br> 康安道。 一旁的宮婢便拿了信封來,一句句的念,念到后面時,宮婢的語氣都有些許古怪。 “金襄想求表姐將石清蓮請出來——” 宮婢說話間,小心的看了一眼康安的臉。 康安聽著聽著,嘲諷的笑了一聲:“她在想什么呢?” 金襄這信里寫的也簡單,說她被石清蓮害了,說她嫁到江家都是石清蓮的陰謀,說她想報仇,但是卻沒有機會,希望康安能幫她一把。 金襄愛慕沈蘊玉的事情,康安也知道,當時金襄堵在北典府司門口,也算鬧得沸沸洋洋,金襄自己沉浸進去,看不分明,但是外人都看的清清楚楚,沈蘊玉不喜歡金襄。 沈蘊玉那樣的人,真要喜歡,又怎么可能讓金襄受辱? 沈蘊玉的愛與不愛都分外分明,石清蓮的出身遠不如金襄,甚至還是二嫁女,但沈蘊玉喜歡她,硬是請旨賜婚求娶,非要堂堂正正的把人捧進沈府的門,拿他自己的功勞給石清蓮做臉,可他不愛,金襄死在他面前,他都不動一下。 只要有沈蘊玉在,就沒人能碰的了石清蓮。 她和江逾白兩個人加起來都沒斗得過沈蘊玉,區區一個金襄,是不想活了? 思之北典府司辦假銅幣案的過程,康安略感膽寒——她后來特意見過何采詢問,何采全程都沒有瞞過她,讓她對北典府司的認知更深了些。 北典府司不可招惹,沈蘊玉,也不可招惹。 這也是為什么,康安明知道是石清蓮算計了她,但她到現在都沒有動作的緣故,她經過江逾白那一次之后,在順德帝面前也不能為所欲為的胡鬧了,她又在想將波斯王子招婿的事,哪有時間去管金襄。 “將信燒了?!笨蛋驳溃骸八复?,自己去犯蠢,不要鬧到本宮這里來?!?/br> 宮婢點頭稱是,在燭火前將信引燃了,一點都沒留下。 她想了想,又問道:“明日本宮冊封長公主, 文武百官皆來此,事后本宮在公主府開個秋日宴,宴請文武百官及其家眷,把金襄和石清蓮都邀約來?!?/br> 她肯定不會幫著金襄動手,但是她愿意給金襄一個機會。 金襄不成沒關系,金襄要是成了,罪過也是金襄的,她只當自己看個高興。 頓了頓,康安又說:“把沈蘊玉也給邀約過來?!?/br> 要打大家就一起打個大的。 只是不知道石清蓮會不會來,這石清蓮辦事謹慎的很,明面上半點錯處不給人抓,很多時候還會主動避禍,康安只是下帖子,也不確定她會答應。 宮女應了一聲“是”。 而此時,康安又記起來了什么,她問道:“江逾月呢?可包下來了?” 江逾月因為江逾白的緣故,進了教坊司。 康安撈不了江逾白,但是撈的了江逾月,她以自己的名義,將江逾月包下來了,教坊司里有些姑娘都是被權貴標上的,旁的人根本不敢點。 這樣,就算是江逾月身處教坊司,但也沒人敢碰江逾月。 算是勉強給江逾月披了一層遮羞布吧。 “江姑娘人是包下來了,但是瞧著不大好?!睂m婢道:“日日發瘋,瞧著像是被憋壞了?!?/br> 康安便道:“待本宮封了長公主,便將她移居到長公主府來?!?/br> 一個女子而已,教坊司也不敢跟她作對。 下頭的宮婢便領命退下去了。 康安轉而回到塌上,睜著眼等天明。 次日,清晨。 今日是一個秋日艷陽天,太陽高高懸掛在蒼穹上,又蒸騰出了幾分熱氣,時人言,這算是秋老虎的最后一個尾巴了,自這日后,怕是要越來越冷了。 今日,大奉出了兩件大事。 一,是康安帝姬冊封長公主。 康安帝姬是先帝之女,早在先帝時便已是帝姬,后順德繼位,康安的封號便該從帝姬變成長公主,只是康安之前一直在江南療養身子,故而一直耽誤到現在。 二,是在康安帝姬冊封長公主儀式后,各國使者和王子上來恭賀時,波斯王子求娶康安長公主。 大奉的江山是在馬背上打下來的,三朝大奉,朝朝重武,自古以來, 大奉便從不嫁女和親,向來都是外邦人送各國公主來為貴妃,波斯王子當場表示,他仰慕長公主已久,若能與長公主成親,甘愿入贅于大奉皇室為駙馬。 這一石可激起了千層浪。 波斯那邊不講究什么根骨,但大奉重規矩,重出身,皇室作何想法現下未知,但民間卻引以為傲。 堂堂他國王子,都來給他們大奉長公主做駙馬了,他們大奉何其強盛! 此事一經發酵,迅速在京中流動,雙喜打探過后,便回石府來,學給石清蓮聽。 雙喜來的時候,石清蓮還在塌上靠著,她這些時日人都瘦了一圈,原本艷麗嫵媚的眉眼都朦了一層病意,臉色慘白,弱柳扶風般靠著軟枕,旁邊墨言在喂石清蓮喝藥。 藥物甚苦,但石清蓮卻好似沒察覺到似的,墨言將勺子遞過來,她就全都吞下去,再苦的藥都不能讓她有什么表情變化,臉上瞧不出一絲活氣兒來,讓墨言看的難受。 雙喜進廂房后,與石清蓮說些俏皮話。 先是說賣首飾的一些趣事,然后又講她與金襄店鋪掌柜斗智斗勇的事,最后又講到了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