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的心上人回來后 第96節
書迷正在閱讀:金色月亮、露滴牡丹開【高H】、榜一竟是我前任、婚后告白、思春期、大小姐(高h,3p)、當她的狗(青梅竹馬1V2向)、私生女她只想遠離紛爭(骨科1v2)、頂級攻略[穿書]、被朋友們帶飛的日子[種田]
他的眉目蹙起,眼底里掠過驚詫,原本靠在椅背上的脊背也跟著瞬間繃直。 但江逾白沒發現。 反倒是一邊的小旗看了出來,轉而小心問道:“大人,可有何吩咐?” 他們往日里風輕云淡的大人此時臉色格外難看,眉頭擰著,目光毫無焦點的在四周亂轉,甚至隱隱有些說不出的感覺,像是——慌亂? 好似江逾白的回答完全出乎了大人的意料,甚至給大人帶來了某種不敢想象的沖擊,讓他們指揮使一時之間什么都忘了,只能被動地坐在原處一般。 慌亂? 小旗有些不敢相信。 他們指揮使是那樣穩重的人,泰山崩于前都面不改色,前朝王爺叛亂,他們指揮使拿著刀守在皇城前,濺了一臉血,手都不顫一下,這樣的大人,怎么可能會慌亂呢? “大人?”小旗喊到第二聲的時候,沈蘊玉驟然從椅子上站起,轉身就走向詔獄外。 牢獄里的江逾白還在怒吼,讓沈蘊玉把管家交出來,但沈蘊玉根本顧不上了。 小旗跟在沈蘊玉身邊,發現他們指揮使的臉色難看的讓小旗都不敢再問,只默默的跟著。 他們大人出詔獄、走到臺階處的時候,竟被臺階絆了一個踉蹌!幸而旁邊的小旗反應快,匆匆扶了大人一把。 這一扶,小旗才發現,他們指揮使的手竟然在抖。 小旗沒忍住,心驚膽戰的看向指揮使的臉。 指揮使臉色不好,唇瓣都失了血色,被他扶住之后,才勉強有了幾分焦距。 他從北典府司詔獄走出來之后,一言不發的往外走,小旗收手,越發擔憂的跟在旁邊。 他琢磨著剛才從江逾白嘴里聽的那些話,好像也沒有什么不同,為什么聽到指揮使的耳朵里,卻好似是晴天霹靂一般? 他不懂,指揮使也不會和他講,他只看見指揮使從北典府司出來之后,突然越于房檐上,向石府的方向而去。 最開始,指揮使還是以平常 速度走過去的,但是很快,指揮使的速度在不斷加快,身上的玄袍都跟著隨風而起。 小旗遠遠地望著,心里莫名的有一種不好的預感。 沈蘊玉到聽雨樓的時候,石清蓮正在聽雨樓內繡沈蘊玉穿的新郎服。 新郎服本來該是繡娘去繡的,但是石清蓮想給沈蘊玉繡,她知道沈蘊玉的尺碼,便自己點著燈,在案前繡起。 她聽見窗外響起細微的動靜,便知道是沈蘊玉來了,果真,她一扭頭,便看見她的心上人從窗外動作利落的翻進來了。 那墨色的飛袍在空中劃出一道痕跡來,好看的很,燭火在一旁熠熠生輝,照著他的臉,看的石清蓮心里甜滋滋的。 石清蓮趕忙放下手里的新郎服,一路沖過去,“噗通”一聲撞進沈蘊玉的胸膛里,她把臉放在沈蘊玉的胸口處貼著蹭,像是小狗蹭主人一樣亂蹭,一邊蹭還一邊說:“昨天你來看過我了對不對?我醒來便看見你的聘禮帖子啦?!?/br> “我還給你準備了禮物哦,你來看,我買回來的綢緞,你的新郎服我要給你來繡,我的女紅可好啦,你的新郎服,一定是全天下最好看的新郎服!” 她的新郎,也是全天下最好的新郎。 一想到他們即將要成婚,想到她床榻上的圣旨和沈蘊玉給她的聘禮單子,她就興奮地睡不著覺,一晚上都要爬起來加三遍燈油。 她一邊說,一邊昂起頭來,伸手去抱沈蘊玉的脖頸,結果她一抬頭,就看到沈蘊玉面無表情,眸色沉沉的看著她。 石清蓮已經很久很久沒有見到沈蘊玉這樣的表情了。 像是審視。 石清蓮心口一突,臉上的笑容也一點點僵硬,收起,她與沈蘊玉對視了三個瞬息,她才問:“怎么了?你怎么這般看著我?!?/br> 沈蘊玉的目光從她粉嫩的唇瓣,一直看到她艷麗的桃花眼,像是看不夠一樣,直到石清蓮又問了一句,他才緩緩眨了眨眼。 他抬手,將石清蓮掛在他脖子上的手臂先拿下來,然后在石清蓮疑惑不解的目光中,說道:“沈某有一事,想要請教石三姑娘?!?/br> 他的語氣和平時也沒什么不同,依舊是平靜的,聽不出什么喜怒的語調,但是不知道為什么,在聽到他說這話的時候,石清蓮的心就是跟著又突了一下。 一股不好的感覺在她的胸腔之中蔓延,她莫名的覺得害怕,她想要再笑一下,卻笑不出來了。 她想要靠近沈蘊玉,想抱著他,想把頭貼在他的胸膛上來,想離他近一點,但是沈蘊玉的手牢牢地抓著她的手臂,將她固在原地,不讓她靠近他。 她只能昂著頭,一雙眼有些迷茫的望著他。 那張臉依舊和之前一樣,美麗的,溫柔的,可愛的,全世界最好的詞都形容不過來,但沈蘊玉看一眼,就覺得胸口處被生鐵攪動一般的疼。 他強迫自己去看。 他定定的望著她的眉眼,問道:“勞煩石三姑娘,為沈某解惑?!?/br> 石清蓮依舊愣愣的看著他,似乎不明白他為什么反差這么大。 然后,石清蓮就聽見他問。 “沈某想知道,石三姑娘臥房中,那些寫滿了名字的宣紙,都是從何而來?!?! 第72章 石清蓮被戳穿(二) 石清蓮聽見“寫滿人名的宣紙”的時候,只覺得心口一震,她驟然抬眸,正撞上沈蘊玉盯著她的眼神。 那雙眼猩紅,眼眸里泛著狠意,要將她拆皮拔骨,一口氣都吃掉一樣。 江逾白既然從未將書房里的手稿帶出來,那石清蓮桌上擺放著的,那些寫滿了驚天秘密、恰好被他看見了的手稿,又是從何而來的呢? 石清蓮腦子“嗡”了一下,一股涼意瞬間遍布全身。 寫滿人名的宣紙,自然是她從江逾白書房中看到的名字,然后她偷偷記住,自己重新仿寫了筆跡,又放到了自己的房中。 她自認為自己做的還算天衣無縫,但是沈蘊玉這么問,肯定是知道了什么,最大的可能就是跟牢里的江逾白有關系。 江逾白會是假銅幣案幕后主使這件事,她根本沒想到,自然也沒想到沈蘊玉跟江逾白還能有湊到一起審訊的時候。 她一時心亂如麻。 她上輩子根本不知道假銅幣案是如何結束的,那是朝堂上處理的事情,她半點風聲都沒聽到,更不知道那么大一件事,曾經被她輕輕松松寫在紙上透露給了沈蘊玉,她只知道,事情現在捅穿了,她不知道怎么糊弄過沈蘊玉這一關。 不管心里怎么想,她面上都強做出來一副滴水不漏的樣子,只假裝自己想不起來,想糊弄一下沈蘊玉。 她下意識地道:“我,什么、什么宣紙?我——” 她唇瓣顫了顫,又勉強撐起來一副什么都不知道的樣子。 這時候,沈蘊玉已經逼到了她身前來。 “石三姑娘說不出來,那便由沈某來說?!?/br> 他向前一步,石清蓮便后退一步。 她不斷的向后退,一直退到床榻間,她身后就是床榻,沈蘊玉把她逼到避無可避的地步了,兩人離的太近,沈蘊玉身上毫不掩蓋的侵略性便撲到了她的臉上,帶著強壯男人獨有的血氣與熱氣,壓的石清蓮小腿發軟,她的后背貼在床柱上撐著,唇瓣抿的緊緊的,想抬頭去正視沈蘊玉的眼,結果一抬頭,對上了三瞬,她又頭皮發麻的挪開了。 石清蓮滿手都開始滲出冷汗來了。 她鼓起勇氣看向沈蘊玉,就看見了一 張面無表情的臉。 又來了,她又看不出沈蘊玉是否真的在生氣了,只有那雙眼,一片猩紅。 “石三姑娘的時機卡的真好?!鄙蛱N玉死死地盯著她看,語調越來越沉,說話時,大概是因為太過用力,咬自時臉頰都跟著微抽了一下:“走私案剛過,南方生水患,假銅幣案便起來,你的木材一出手,便能夠引來假銅幣的人,恰好引著沈某抓住錢老板和錢莊的掌柜,沈某只是好奇,石三姑娘的消息,是從哪兒來的呢,為了今日,石三姑娘又籌謀了多久呢?” 石清蓮唇瓣一顫,就想反駁,但話到了嘴邊,硬吞回去了,沒開口。 她是從哪兒來的消息呢? 從她的上輩子,她無法解釋的上輩子。 石清蓮小腿膝窩處磕碰到床榻,整個人便倒了下去,沈蘊玉居高臨下的壓在她身上,垂著眸,神色冷冽的看著她。 安靜的廂房里,挺拔的飛魚服將淡藍色裙擺壓在床榻上,他們的動作曖昧的摩擦著,但其中卻瞧不出半點柔情,沈蘊玉如同毒蛇纏住了獵物,毒牙緊迫,纏到讓人逃脫不能。 石清蓮聽見沈蘊玉一點點開口,每一個字都打在她的身上。 “沈某前些時日,一直被石三姑娘的無辜柔弱蒙住了眼,□□熏心,就瞧不見那些不大順眼的錯處?!?/br> 沈蘊玉那雙通透如琉璃般的眼眸倒映著石清蓮的臉,他伸出一只手,溫柔的撫過石清蓮的面頰,一點一點往下滑。 “沈某夜夜去石三姑娘廂房中纏綿時,總能瞧見些紙張,上面寫滿了江逾白的字,初初時,只覺得是江逾白留在石三姑娘那邊的東西,后來便想,江逾白與石三姑娘早已離心,已許久不去你房中了,又如何會留下東西呢,當時瞧不清,現在細想,便能覺出不對來?!?/br> 那只手滑到了后背上,留戀的揉了揉,像是過去那些夜晚一樣,用力的把石清蓮摁在了他的懷里。 另一只手則鉗起了石清蓮的脖頸,石清蓮的臉色有些蒼白,被他將臉捏起來,被迫迎著他的視線和打量。 “再仔細想想,沈某在石三姑娘處瞧見的東西,多都是與康安帝姬與江逾白有關,順著這條線,沈某挖出了帝姬收受賄賂一案,將帝姬傷的不輕呢,十四條人命,帝姬可恨上沈某 了?!?/br> 掐著石清蓮脖頸的手驟然收緊,沈蘊玉眼底里掠過幾絲冷光,那張漂亮的臉在他面前微微痛苦的掙扎了一瞬,眼底都含了淚。 “石三姑娘能否告知沈某,當沈某以那些消息去辦案、去調查江逾白與帝姬,去將帝姬的所有貪污都揭露出來的時候,您在想什么嗎?” 沈蘊玉低下頭,那雙琉璃一般透亮的眼中滿是燃燒的憤怒,他望著石清蓮,一字一頓的說:“您是不是在想,沈某這把刀,當真好用?!?/br> 石清蓮臉色驟然變的慘白。 在過去這段時間,她不是沒想過那些事會被沈蘊玉知道,但是她已經全都做完了,后悔也來不及,只能讓自己全都忘掉。 這段時日里,沈蘊玉對她又極好,她沉溺在愛河中,漸漸就真的將那些事給忘了。 她以為一切都塵埃落定了,卻沒想到,那些舊事如同夢魘,在她最幸福的時候翻起來,狠狠給了她致命一擊。 石清蓮的唇瓣顫抖了片刻,一個音節都發不出來,只用唇瓣無聲的做了一個口型,喊了一聲“玉哥哥”。 沈蘊玉驟然捏上了她的脖頸。 不要喊這三個字。 不要喊。 石清蓮的臉上浮現出幾分痛苦的神色。 窒息使她在床上不由自主的翻滾,她纖細的手指濕冷冷的貼在他的手背上,讓沈蘊玉又想起了別的事情。 沈蘊玉想起了周伯良。 那個倭寇,那個走私案里,跟康安帝姬有聯系、跟何采見過面的倭寇。 石清蓮那一日在佛堂里,趴在他身上抽抽噎噎的說想去看過花河玩兒,他便帶著石清蓮從佛堂出來,一路去了京城中看過花河。 他們恰好便撞見了周伯良,恰好又看見周伯便跟康安帝姬搭上了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