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的心上人回來后 第92節
書迷正在閱讀:金色月亮、露滴牡丹開【高H】、榜一竟是我前任、婚后告白、思春期、大小姐(高h,3p)、當她的狗(青梅竹馬1V2向)、私生女她只想遠離紛爭(骨科1v2)、頂級攻略[穿書]、被朋友們帶飛的日子[種田]
這就是北典府司。 她越看越心驚,直到看到了江逾白這三個字時,一股寒意直接從后脊頂上頭皮,她的呼吸都急促了兩分,飛快掃了一眼轎子外面騎馬的沈蘊玉,她低下頭,開始仔細看這一部分卷宗。 她看到最后,近乎兩眼昏花了。 冷汗浸濕了她的衣裳,四周的空氣如冷水般撲入她的口鼻,讓她感到窒息。 江逾白,江逾白! 怎么能是江逾白呢? 她知道帝姬與江逾白的關系,帝姬與她說過,江逾白是霽月風光的名臣,是浮白載筆的雅士,這樣的人,怎么會做下此等大案? 一個假銅幣案,幾乎牽扯到了整個京城,上頭的大人便算了,下面那些人不知道被騙了多少銀錢,就例如一個富商被騙,導致虧損、抽不出資金來回本的話,都可能家破人亡,這樣下作惡劣的手段,江逾白是想做什么? 何采將所有證據和人證的口供都翻看過后,便確定了,江逾白已經被摁死了,這些罪證確實都是他親手做下的,甚至有一些人還是江逾白的親人——沈蘊玉已經在逮捕京城中的江氏族人了。 江氏族人多 數都聚集在西北大垣城,但也有一部分隨著江逾白來了京城扎根,江逾白此次cao縱假銅幣案,就是這一部分族人在為江逾白賣命。 大奉的親屬意識極強,基本上一個族內的人,一生都不會分開,江逾白的榮辱,就是他們的榮辱,他們也心甘情愿為家族赴死,這樣的江氏族人被抓了幾個后,一經刑審,江逾白的老底就都被抖落出來了。 何采看的手心都是冷汗,在卷宗上一摁,都能摁出一個濕濕的印記來。 這件事竟然真是江大人做的。 她兩眼發昏,想,那此事,與帝姬有關嗎?帝姬知道江逾白這么干嗎? 這是動搖國本的大事啊,若帝姬也摻和上這件事,那帝姬也死路一條。 同時,何采心里又有些說不出的難受。 在她眼里,帝姬是聰慧的,雖心狠手辣,但心懷天下女子,是她為標桿的人物,而江逾白,與帝姬是一樣好的人,卻礙于朝中局勢,而不能與帝姬在一起,但他同樣也是正人君子,為大奉嘔心瀝血。 可現在,她覺得江逾白在她心中崩塌了。 能做下這等惡事,又怎么會是好人呢? 江逾白不是好人,那帝姬是好人嗎?帝姬知道這件事情嗎? 她想不出來,她不知道,她只覺得茫然。 她來京中,便是跟隨著帝姬,鼓著一口氣,想為帝姬辦事,想為天下的女子掙出來一條活路的,可是,如果是這樣掙出來的活路,她真的能走得下去嗎? 何采第一次對帝姬產生了懷疑,就如同一個信徒懷疑她的神佛一樣,如果她否定了帝姬,那她就否定了她自己,否定了她這幾年來的所有努力。 她呆呆地坐著,一直盯著手里的卷宗,直到他們到宮門口后,沈蘊玉下馬,她也得下轎子。 “勞煩何大人一路走進去了?!鄙蛱N玉道:“宮內我等不可乘坐轎子?!?/br> 就算何采身上有傷也不行。 “不勞煩?!焙尾烧f:“下官能走?!?/br> 沈蘊玉頷首。 兩人走到宮門口,由順德帝的貼身大太監領著他們進宮。 順德帝的貼身大太監年歲也不大,笑起來有一雙狐貍眼,他道:“沈大人可來得巧,今日皇上剛 問起您呢?!?/br> 這位大太監跟沈蘊玉平素交往不多,但是兩人都是為順德帝賣命的人,也都知道什么叫伴君如伴虎,所以暗地里都給對方賣過好處。 平日里不聯系,但若有了什么要事,都希望對方能稍微提點一二,都是聰明人,這頭一搭線,那頭立刻便接上了。 “哦?”沈蘊玉道:“是沈某這案子辦的太久了,讓皇上等不及了?!?/br> “可不說呢,這案子牽扯太大,圣上憂心吶?!贝筇O只笑:“今日圣上去御膳房批奏折時,洗筆郎還為圣上寬心呢?!?/br> 只說到這,那大太監便不講話了。 沈蘊玉的腦子開始轉洗筆郎是誰,只想了幾息,便記起了劉子云的臉。 聽這太監的意思,是這劉子云與圣上在御書房的時候提過了此案,估摸著不是什么好事,圣上有聽信的趨勢。 那他接下來與圣上交代事情便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了。 而跟在后頭的何采根本就沒察覺到這暗處的洶涌,她還沉浸在因為江逾白此事而帶來的沖擊之內。 他們一行人入了太極宮后,沈蘊玉和何采行禮。 順德帝便端坐在案后,瞧見二人進來后,抬眸看了一眼沈蘊玉,又掃了一眼沈蘊玉身邊的何采。 和話本里的女扮男裝不同,這位何大人生的甚是平庸,瘦小枯黃、極不起眼,就如同街邊的若野草。 順德帝望了一眼后,道:“二位愛卿入宮來,可是案子查出來了?” 沈蘊玉便拱手,道:“回皇上的話,何大人歷經艱險、嘔心瀝血,今日終將“假銅幣案”罪魁禍首江逾白拿入詔獄?!?/br> 順德帝面上波瀾不驚。 北典府司拿江逾白入獄的事情,在沈蘊玉來宮里述職之前,他就已經知道了,畢竟江逾白是前宰相,還跟康安帝姬是那種關系,他對江逾白也知道一些。 只是他沒想到,這件事居然是江逾白做的。 今日晨間時,他的洗筆郎劉子云還提了一些舊事,大概是關于鄭橋的一些事,說鄭橋與江湖人士有勾結,順德帝還真信了幾分,以為此案與那些江湖人有關系,沒想到一扭頭,沈蘊玉直接將江逾白給抓過來了。 相比于劉子云,他更相信沈蘊 玉。 而一旁站著的何采被沈蘊玉點名后悚然一驚,趕忙上前一步,將她方才看過的卷宗上的事情都重復了一遍。 她能入朝為官,腦子自然是聰明的,剛才看了一遍的東西都記住了,她說出來的時候,好似這些案子都是被她查出來一般。 沈蘊玉安然站在何采身后,仿佛他真的什么都沒做、只陪著何采走過一遭似的。 殿內三個人,彼此都對“到底是誰查案”這件事心知肚明,等何采將所有事情都說過一遍之后,順德帝才道:“辛苦何愛卿了,何愛卿重傷未愈,先下去喝杯茶吧?!?/br> 順德帝一個眼神,旁邊便有太監引著何采下去。 顯然順德帝還與沈蘊玉有話要說,何采便跟著太監下去,去偏殿坐著休息了。 何采離開后,順德帝坐在案后,沉默了半晌,問道:“沈蘊玉,確定是他嗎?” 順德帝到現在還有些無法相信。 那是江逾白啊。 是他的少年伴讀,是他的肱骨大臣,他年少時,甚至還崇拜過江逾白的謀略過人,怎么一轉頭,江逾白就變成了他不認識的樣子呢? 他記得幼時他們一起讀書的時候,江逾白與他說:江某要做世上最好的官,有江某在一日,要山河安穩,要海晏河清。 做假銅幣案動搖國本,這種事,竟然是江逾白做出來的嗎? 沈蘊玉安然站在案下,道:“臣以身家性命擔保,此假銅幣案,定由他所做?!?/br> 順德帝心口一疼。 他覺得失望,又憤怒,想要咆哮,卻連罵人的力氣都沒有,只在案后死寂般的坐著,過了片刻后,他才問:“為什么呢?” 沈蘊玉聽見這位剛繼位一年半的天子發出了疑問:“為什么呢?” 沈蘊玉垂下眼瞼,一如既往的平靜,他道:“臣猜測,江大人是想攪亂時局,以此重回朝堂,假銅幣一案涉案甚廣,若短時間內不能破案,會造成國本動蕩,恰逢南方水災,天災人禍一起,必生大難,若此時,江大人力破此案,便可不費吹灰之力,重登宰相之位?!?/br> “以天下蒼生為石,登天梯?!?/br> 沈蘊玉的話是毫無證據的猜測,卻也是最符合眼下情況的猜測。 順德帝只覺得胸口處又被捅了一刀。 他恍惚間明白了他的父皇,先帝曾與他說過的話。 帝王最不可求的就是愛與真情,他就算是曾經擁有過,也會在日后漸漸失去,他就算有世間最大的權利,也根本挽留不住。 他的親人與他的友人,遲早會在時間長河中變成另一幅模樣,昔日那些情誼,也都會漸漸被消磨,他會變成一個權衡利弊的君王,而記憶里的那些人都會漸漸模糊,變的與他的皇椅一樣冰冷。 物是人非。 “朕知道了?!表樀碌坶]上眼,壓下涌上來的酸澀。 他本欲將江逾白丟出京城,永生不見到江逾白,以此來留江逾白一命——與皇室女廝混啊,放到何人身上,都是該殺頭弄死的大罪,可他還給江逾白留了個知府的官身,就是顧念當初的情誼,但他沒想到,江逾白把他的情誼丟在地上,還狠狠地踩了一腳。 “按律辦吧?!表樀碌鄣?。 按律辦,江逾白要死,其家人男子流放兩千里,基本就流放到漠北或西蠻去,充作苦徭,死也不得離開半步,其家人女子入教坊司,四十歲后方可離教坊司。 沈蘊玉低頭稱“是”,一般這個時候,他就該離開了,順德帝心情不好,不能觸霉頭,但他還記掛著賜婚的事,便把何采先扔出來擋刀。 沈蘊玉道:“此次案件,何大人功勞甚廣,不知圣上想如何處理?” 他在暗示何采的女子身份。 順德帝睜開眼,擰眉想了想,道:“喚何采進來?!?/br> 何采剛才一直在偏殿候著,順德帝一喚她,她便進來行禮。 “功過相抵,允你繼續在朝為官?!表樀碌鄱⒅尾煽戳似?,道:“你為本朝特例,何愛卿,日后且要為國憂心,為民cao勞?!?/br> 何采叩謝圣恩。 賞完了何采,順德帝一眼瞟見沈蘊玉,又記起來了他之前許給沈蘊玉的賞,便道:“沈愛卿可有何想要的?” 身為錦衣衛指揮使,沈蘊玉圣恩濃厚,官職已升無可升,待遇也是獨一份的,皇權特許他可直入皇宮,再要封賞,就只能封王了,便只能問問沈蘊玉想要什么了。 順德帝賞何采的時候,沈蘊玉一直立在一旁,八方 不動,仿佛不在意順德帝的賞賜一般,等到順德帝開口,沈蘊玉才道:“臣蒙圣上隆恩,已是大幸,本不該居功討賞,但有一事,為臣終身之事,臣想請圣上賜福?!?/br> “哦?”順德帝挑眉道:“還請愛卿說來?!?/br> 沈蘊玉便道:“臣這些時日去調查假銅幣案的時候,與石家三姑娘生情,想請皇上,為沈某賜婚?!?/br> 一旁剛站起來的何采震驚的扭過了頭。 什么? 咱們三個不是一起查的案嗎? 你們倆什么時候好上的??! 我竟眼瞎至此嗎? 何采想起了她當時因為石清蓮說的話而去門口跟沈蘊玉賣蠢的事兒了,頓時兩眼一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