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嬌嬌女吃瓜看病日常 第30節
還意外得知,方秋梧竟然嫁給了他哥一個戰友,聽說老家是省西部農村的,非常貧苦。 而且對方不像他哥一樣有工作,現在也在老家待著種地。 蘇妍著實有些不理解,聽他爸對那地方的描述,她就算下鄉日子估計也比現在嫁的地方好。 但想到對方同樣的氣運之子,說不定是提前得知什么先機,嫁給一個將來大富大貴之人呢! 不然實在無法解釋,她怎么認識個這么遠的地方的人,又執意要遠嫁去那種地方。 不管怎么說,只要她不在自己和家人面前蹦跶使壞,蘇妍倒是也懶得管她嫁人嫁鬼。 日子就這樣忙忙碌碌中過去,轉眼已至立秋,舒裴的父母也找到了,對方好像還是臨省的一個大官,反正來頭不小。 跟著警察離開的那天,小姑娘著實抱著蘇妍哭了許久。 其實蘇妍也有些舍不得,這個乖巧的小女孩,總是跟在她身后,讓人忍不住心軟。 但天下無不散的宴席,回到親人身邊,對她來說才是最好的歸宿。 佟秋梅自打冒出過那個想法,是又擔憂又愧疚,一面時刻擔心,害怕蘇妍懵懵懂懂又犯什么錯,另一面看著姑娘對她一如往前,又有些為自己的小心思懺愧。 好在蘇妍比較心大,不曾發現異常,這段時間也平平靜靜一切都好。 大家要放水準備秋收了,第一件事自然是捉魚。 稻花魚也是他們這里的一大特色,比起其他大隊,她們也多一次分rou的機會。 這次分rou基本上按人口數來,工分參考意義不大,對此大家都沒什么意見,畢竟這就是一兩頓改善生活,大頭還是在年底分糧分rou上。 因而就連蘇妍這種從來沒有下過地的,也跟著分到幾兩魚rou,她們三人加起來,剛好分到一條兩斤的魚。 吃了香噴噴的酸湯魚,蘇妍覺得自己做起事來都格外有干勁了些。 杜仲樹皮全部整完,他們自己稱重,收上來的自留樹三萬八千斤,集體樹皮五萬斤,共計八萬八千斤。 “這么多樹皮,縣里吃得下嗎?” 蘇妍也是大家剝集體的杜仲樹夸多年不剝,還是要厚實很多,才知道大家在得知藥材收購站要自己收購杜仲皮后這么高興,就是因為以前的收購人不僅壓價,挑三揀四不說,每年收購的量還有限。 人家的說法也有道理:縣里吃不下,他收到了買不出去也是虧在手里,因而集體的樹皮也就好幾年沒剝過了。 “不賣縣里?!敝軚|陽一開始就沒想過往縣里賣,一來人家有長期合作,他要談價不好談,二來縣里確實吃不下這么多量。 因而一開始蘇妍提到這個想法,他想到的便是往外賣。 他兩年前路上遇見一個送貨遭劫的人,搭了把手,對方剛好是干這方面的。 去公社打電話一問,果然對方非常開心,他們在晉省,缺口大。 他雖然不再從事采購口子,但現在負責人是他以前的人,所以給他拉線,一切好說話。 周東陽便明白,人家這是高升了,某種程度上,事情還更好辦了。 最后價格談到六分五,八萬八千斤全要。 而且準備擴大市場,讓她們有多少都送過來。 一趟下來,刨去成本,藥材收購站凈賺八百塊,而集體分紅的部分刨去成本還有二千出頭,差不多每戶平均可分十元。 當然這個分紅不是按戶平均分,有慣例在,大隊長自己會處理,她們也就不慘和。 雖然是賺錢了,但人也累得夠嗆,周東陽和村里另外兩個青壯年,都沒能扛住,整個人瘦了一大圈。 回來算完賬就直接倒頭呼呼大睡,直睡到第二天中午才起,可把家里兩個女人心疼壞了。 周東陽自己倒是沒感覺,他出車在外,這樣的情況是常事。 吃了飯恢復了些精力,還有空和蘇妍說起事情。 蘇妍倒是難得見他主動說起這些事,以往都是問一句答一句的。 果不其然,是正事。 但這個消息的震驚程度,已經讓蘇妍忽視這些怨念了。 “六百斤?他哪來這么多貨?” “說是北方來的,自己大隊種的,那邊參多不值錢,所以想來南方試試運氣?!?/br> 蘇妍有些不信,再多能多到白菜價去。 “賣多少一斤?” “十塊”這么說蘇妍又覺得有些可信了,她每天看報紙的,知道北方參現在賣八塊的都有,這批貨要是品質中下,賣這個價也合適。 而且對方說是林下參,這邊的普遍價格十二塊左右,但也僅限于私人收購,他這個量和距離,完全等不了這么久。 不過她還是有些不放心,畢竟她們收購站能做起來,弄得是集體企業,貨源都是自己的,倒騰的話,性質就不一樣了。 “萬一發現不對,他不會反咬我們倒賣吧?” 周東陽看著她好一會兒,然后笑道:“不會,他去問的藥廠,藥廠有人參供貨,不感興趣,我才以藥廠名義問的?!?/br> 蘇妍明白,這樣一來,她們也就合理合法,她也不用顧忌什么了。 “我想和你們一起去看看?!?/br> 周東陽摸摸她頭:“我也正有此意,需要你把關?!?/br> 蘇妍聽出調侃意味,質問道:“你笑什么?” 周東陽搖頭。 蘇妍不依,非要鬧他,周東陽怕人摔了,只得解釋:“我們妍妍長大了!” 蘇妍滿意了,原來是想夸她,直接夸呀!她可喜歡聽了。 只是他這老父親般的欣慰感是怎么回事。 蘇妍不爽瞪他,對方卻仍是在笑。 算上其他藥材,總共到手一千三,付完賒購的兩百多,還省一千零八十。 夜里大家開了個會,商量錢財的用途。 大隊長原意是想修個專門的收購站,再添幾間宿舍樓。 新一批年輕人又要來了,隊里眼見就要住不下了。 但聽了周東陽說的生意后,也先把自己的規劃放一邊了,關心起收參的事來。 他們全部錢不夠,但人家同意賒賬,而周東陽也知道很多地方缺這東西,他不怕賣不出去。 這生意簡直太適合他們做了,大家都有些激動,但事情沒定下來,也都比較沉得住氣。 人家說運參還要十幾天,正好他們可以先開始秋收。 第二天正式開始收苞谷,蘇妍是負責后勤的,給大家煮金銀花菊花茶,然后外層用冰鎮。 大家知道她會弄冰,也是稀奇了一段時間,這會兒卻是都笑她為啥不直接給他們喝冰的,還整這么麻煩。 蘇妍便解釋,大熱天直接干活,身體酷熱,再吃冰,大冷大熱不利于養生。 大家已經習慣她這小老太太性格,對此倒是沒說什么,畢竟這茶喝著口感也不錯。 再加上冰他們也學會制了,到時候回家,自己想弄多少弄多少。 這邊干活熱火朝天,村里的小計分員卻一臉焦急跑過來,喊著蘇妍。 她跟著過去,才知道,原來是新來的一個小知青熱昏了。 初來乍到的,對于這份勞動熱情似火,可惜高估了自己體力,可不就不堪重負昏倒了。 她讓人把人移到清涼通風的地方,自己則抓了些半夏,拿回煮茶的地方,洗了個空瓦罐,開始熬藥。 這時候就體現出中西藥在某些方面的差別來。 中藥重溫補調養,雖有丸藥,但也不宜久放,或者說現在深加工藥品不多。 西藥在這方面自然有其優勢,就如現在,如果有西藥解暑,直接開盒可食。 但另一方面,中草藥生長山野,可謂遍地是寶,人不能窮盡空間帶上所以藥品,但大自然給人類的保障卻是無窮無盡的。 給人物理解暑后,小年輕很快醒過來,讓他先待著乘涼,蘇妍揮開腦中雜思,去看他的藥。 小年輕名叫方知許,雖然喊作小年輕,但實際年齡算不得小,說起來比蘇妍還大上幾個月。 據說家里條件還不錯,本來他高中畢業家里母親是準備退下了,讓他接替工作。 可人家自己覺得棉紡廠盡是女職工,不好意思進去,再加上有一顆迫切想要來建設農村的心,最終拗過父母下來了。 因為這種傻氣和熱情,還被選為這一批知青的班長。 到底年輕,恢復能力不錯,感覺自己好了就要準備繼續勞動,被大隊長按住了。 強令人今天休息,但那也不是個閑得住的性子,無聊時便和旁邊煮茶的蘇妍嘚吧嘚吧聊起了天來。 得知蘇妍家在縣城,還開始跟她聊起了城鄉差距,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農村雖然苦點累點,但是那叫一個自由。 雖然深切懷疑這孩子是在家里被爸媽管束過了頭,激起了逆反心理。 不過說話挺幽默,看得出來是個健談的。 有一搭沒一搭的和人瞎聊著,時間倒過得快了不少。 和周東陽一起出去是在玉米已經收掉一大半的時候。 這次去的除了她還有一位老相識,周青松。 她聽佟嬸說過這個侄子的事,有一把好力氣,可惜性格太過憨厚,現在也就是在家種莊稼,可惜種植技術也一般。 所以周東陽也會帶著他點,多見見世面同時也賺點外快,又不浪費他一身力氣。 這次出門也不只是為了人參這一件事,鄉下各村之間彼此都有些關系,大伙兒知道藥廠還收杜仲皮,紛紛往自己的娘家親戚往來,問可不可以向其他村再收購。 周東陽聯系了一下,對方表示十萬斤以下都可以。 隊里向其他隊收的價格依舊是三分,這樣賣給之前那個收購人的也不會太后悔。 但隊集體的那部分就是今年多出來的收入了。 因此雖然在包谷收割期,硬是擠出勞動力剝皮曬皮,最后弄齊了,一共九萬七千多斤。 這一趟轉手就能賺上近三千,加上原來的一千二,人參這邊如果能談下來也不愁本錢了。 “它們怎么用得了這么多杜仲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