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5章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土豪的嬌氣包假閨女、八零之改嫁前夫他上司、驚!真千金上了變形記[古穿今]、反派太子的自我攻略H、小地主被迫遣回鄉下后(重生)、靡言、預謀已久(黑幫,強取豪奪、高H,)、不正常的萬人迷體質和正常(待定)的我(np)、江河無渡、嬌言勿信(校園 1V1)
“公訴人認為被告人的行為影響極其惡劣,應當判處有期徒刑,而被告方則認為他們的行為應當依法減輕處罰,交予交管所?!?/br> “接下來,進入舉證、質證環節?!?/br> 緊接著。 庭審在審判長的主持下,十分有效率的進行著。 直接進入了下一步的舉證、質證階段。 公訴人率先站了出來,列舉出了樂依柔、計春春等人所犯的種種犯罪證據。 諸如孫洛靈的輕傷鑒定證明,殘疾證明,錄音錄像證明,監控證明,同學口供等等。 這些證據…… 已經組成了完整的證據鏈,可以從各個角度佐證他們的犯罪行為。 幾乎是無可抵賴。 除此之外,公訴人還額外列舉了她們五人在校期間的其他惡劣事跡。 比如說成群結隊,將一名男生打出了腦震蕩,事后雙方私聊,賠了一筆錢。 放學的時候,經常敲詐、威脅同學,要求別人上交生活費。 這些事情…… 有認證和物證,以及學校的監控可以證明。 “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出,樂依柔、計春春等五人在學校內組織黑惡犯罪系列行為,對受害者造成了身心上的迫害,已經涉嫌了嚴重違規違紀,違反了我國相應法律?!?/br> 公訴人深吸了一口氣,沉聲控訴道:“對她們而言,普通的懲罰,并不足以起到警醒和改造效果?!?/br> 其實。 在接到案子后,他們檢察院就對此案進行了開會商討。 最終。 大多數的人還是認為,該破例的時候就應當破例。 這種校園犯罪事件…… 若是不懲治,未來將屢禁不絕。 樂依柔、計春春等人,根本不會意識到她們的錯誤,反而會變本加厲。 繼續欺負其他的學生們。 未成年人保護法的確是保護未成年人的,但那些被欺負的學生同樣是未成年人。 他們受到了身體和心理上的迫害,同樣有資格去追究這些施暴者的責任。 “審判長,對方公訴人?!?/br> 律師席上。 這名律師再次站了出來,圍繞自己的觀點接著闡述:“剛才的證據里,有一點不對?!?/br> “我方并非故意將視頻傳播到各個群聊里的,只是因為一時手誤,發錯了群?!?/br> 這個辯護點…… 是他們律政先鋒律師事務所好幾個律師一起討論出來的。 公訴人控訴的點,是她們故意發布孫洛靈的衣衫破爛,狼狽不堪視頻,對孫洛靈的名譽以及心理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但…… 據他了解的是,樂依柔五人并沒有這方面的想法。 純粹是轉發錯地方了。 兩者動機完全不同,也決定了犯罪性質的輕重不同。 前者是無意之舉。 后者則是故意踐踏他人的人格尊嚴,毀壞他人的名譽,后果相當嚴重。 “你說她們不是故意轉發的,有什么證據嗎?” 公訴人皺了皺眉頭,直接反問了一句。 在庭審期間。 任何一方提出的主張,都需要相應的證據作為支撐。 “據我所知,我方當事人當時已經發泄完畢,放孫洛靈回宿舍了?!?/br> 這名律師深吸了一口氣,抗辯道:“她們所作的事情,本不是什么光明正大,值得炫耀的事情,完全沒必要將視頻轉發到其他群里炫耀?!?/br> “相反,這樣反而會暴露她們對孫洛靈進行了霸凌的事,引來學校的注意?!?/br> “相信任何一個正常人,也不會這么做吧?” 他沒有直接從證據角度出發,而是盤起了邏輯。 這個事情屬于動機問題。 在刑事案件的審判里。 在沒有直接證據的情況下,都需要就犯罪動機進行相應的推理。 就比如說某人無意中將帶顏色的視頻分享到了家族群里,有多人瀏覽了該視頻。 涉嫌了傳播xx物品罪。 但他卻辯解說,自己只是想轉發給小號,無意中發錯了。 這種動機問題…… 就可以從邏輯上面進行推論,得出相應的結果。 法律是嚴謹的。 刑事審判更是需要嚴謹到每一步的細節。 再比如。 張三是貨車司機,無意中幫人送了毒品到另一個城市。 被警察發現了,但卻辯解說他不知道貨物里有毒品。 原本。 按照刑法,他在不知道真相的情況下運送,不會構成犯罪。 但經審訊,警方卻發現跑一趟貨3000元,可他這次卻收了10000元。 這就解釋不清楚了。 因此。 刑法會將其定性為他知道貨物有問題,屬于犯罪共犯。 有時候,并非狡辯就能否認動機的。 而這個律師辯護的角度…… 則是從當事人的邏輯方面出發,試圖將五人的下“心理傷害行為”降到最低。 這是他們律所的張瑋親自指導下的辯護思路。 若是成功的話,完全有機會爭取到少管所的待遇。 然而。 公訴人卻不慌不忙。 站出來提醒道:“你提出的邏輯雖然沒錯,但不排除她們在發泄過后,發泄欲并未得到滿足,故意將視頻擴散出去?!?/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