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1章
圈子不同,別硬融。 人家覺得自己圈子可好了,賊驕傲,自吹自擂,看不得有人想擠進自己所謂高貴的圈子。 人五人六的裝的倒是挺像樣。 可這圈子在李少杰看來何嘗不是一片腌臜呢? 不如上古茅廁,純純的毒菌,壓根就看不上,拒絕起來理所當然。 拜托,這可是在棒子,鬼知道有沒有陷阱。 就是來表演個節目的,演出結束我就走,以后根本不可能再來。 ——除非是開坦克。 …… 時間便這樣慢慢的度過了。 正式演出的這天,也很快到來。 排練的過程中,沒有任何的幺蛾子。 能來到這里演出的單位,沒有一個是泛泛之輩。 全都是各自領域最厲害的。 哪怕是韓流女團,那也是女團里最厲害的。 李少杰不是瞧不起女團,而是瞧不起韓流音樂。 k-pop,即使放在音樂領域里來看,那也是大名鼎鼎的。 拋開偏見審視,會發現確實有一套。 彈丸小國,人口幾千萬,但音樂行業非常的發達。 傳播極廣,甚至可以說是病毒式的蔓延。 傳播性,娛樂性,要素性十分的強勁,這便是韓流音樂的特點。 受眾極廣。 但凡事都是有兩面性的。 在空間的尺度上,受眾廣,但時間的尺度上來看,淘汰快。 別說“難以出現名作”了,是壓根不會出現名作。 是的,韓流,專門為廣度誕生的商業音樂。 為的就是以引人注目的方式,去泛化審美。 因為人與人的審美不同,高審美的人看這種作品其實不會有什么太大的厭惡,而低審美的人又能很快接受,所以本身門檻就是不能高。 高不起來的。 而這樣就會有一個后果。 那就是——這樣的音樂形式是永遠也無法誕生真正經典的。 如果把音樂比作小說。 那么假設嚴肅音樂就是嚴肅文學,這其中最經典的,最能流芳千古的,必然是絕代巨著。 而這些巨著有個普遍問題。 廣度不行,但高度十足,值得人細細品味,但門檻高,文化不行很難看懂。 而最能傳于民間,讓同時代的普通老百姓也津津樂道的,那必然是同時代中,最簡單,最通俗,甚至可以說內容信息量最少的形式。 比如一些神鬼志怪雜談,或是鄉間坊間說書先生講的民間故事。 因為不能拋開時代的局限性以及多方面的教育因素。 總有人會bb“大眾看不懂要你有啥用”之類的話,其實就是詭辯。 因為無論是誰,談起人類文學巔峰,都不會是xx網文,xx搞笑段子。 網文,搞笑段子,有其存在必要,但真要論文學,還是得上點真家伙的。 從論語,到四書五經,到唐詩宋詞,到四大名著白話小說,到武俠,再到越來越簡練化的網絡文學,再到更簡單的故事段子。 音樂也是一樣的。 無論是國內外,都是先從宮廷宗教音樂,到文藝復興后,有錢人養藝術家,開始發展狂野的技法,炫麗華美的大型樂章,一步步開放到浪漫主義,緊接著就從古典往下發展,爵士樂,鄉村,搖滾……再往下就是拋棄掉音樂風格屬性,成為更簡單的流行音樂。 韓流便是這“簡單”的集大成者。 動感的節奏,上口的旋律,甜美的音色,易懂的歌詞。 吃華萊士是為了好吃嗎?是為了美食嗎? 是為了9.9倆漢堡便宜管飽…… 同理。 韓流是為了內容嗎?是為了音樂嗎?是為了藝術嗎? 不是! 是tm因為這樣接受度高,不明覺厲,好賺錢…… 或者說不只是音樂。 韓流文化可以說得上是三位一體的方式。 音樂上簡單粗暴,配合夸張編排的舞蹈,以群體的方式展現視覺沖擊,然后配合飯圈文化。 內容不知道。 但噱頭和吸引注意力的能力絕對拉滿。 是的,算得上是韓流的作品,你會發現,幾乎沒有純唱。 南棒有純唱作品,也有作品不歌舞。 但那只能算是南棒流行音樂,不能算韓流。 韓流的男女團文化作品,幾乎全是唱跳結合。 就是為了讓視覺沖擊聽覺,反過來讓聽覺沖擊視覺。 簡單來說。 跳舞,跳不過專業舞者,因為沒那個能力從視覺上就展現出強大的肢體語言與形體美。 唱歌,唱不過專業歌手,因為沒那個能力從聽覺上就展現出足以令人共情的天籟之音。 他把這倆玩意結合了,簡化一百倍,然后互相沖擊。 這樣的方式會讓人覺得“好像tm挺酷的”。 但實際上本質卻掏出了幾乎唱歌跳舞所有精髓的東西,只是取了皮毛框架,以最吸引人的方式來擴大熱度,爭取流量,制造利益。 所以,這樣的模式,永遠無法出現真正的經典。 而女團有問題嗎? 沒問題??! 人家練習的也絕對刻苦,表演的能力也確實很強。 所以李少杰并不會瞧不起女團。 瞧不起的只是韓流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