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9章
可能有人覺得,音樂劇的演員很難找。 畢竟,演技好的未必會唱歌? 一個優秀的歌唱家,可能未必有很好的演技? 其實這是個偽命題。 現實中,很少存在這樣的問題。 因為,一個優秀的歌唱家,他演技一定也是極好的。 此演技非彼演技。 音樂劇,歌劇所需要的演技,是基于歌唱的,而到了國家隊級別的歌唱家,他們在唱歌的時候,是必然會融入到角色之中的。 姿態,體態,神態,儀態。 這些其實都是“聲樂表演”中關鍵的環節。 而這些東西,其實就是音樂劇的演技。 在歌劇中,是有區分的,比如,平淡一點,推動劇情的臺詞,就是宣敘調,是以“唱”的形式在講臺詞,雖然聽起來可能沒啥旋律,但其實它是有音準要求的。 而旋律部分,抒發情感,角色內心之類的部分,好聽的那部分,叫“詠嘆調”。 音樂劇的布局中,歌曲,舞曲的契合,和歌劇有些類似。 雖然音樂劇中沒有詠嘆調與宣敘調的概念,因為“詠嘆調”與“宣敘調”不是風格,不是唱法,而是一種音樂體裁,而音樂劇更加自由,十分的流行化。 但其實,借用一點歌劇的創作形式與技巧,是存在的。 也有音樂劇的創作者,會在創作音樂劇的時候,借鑒一點歌劇的東西。 其實也不能叫借鑒。 大概可以說是一種音樂上的本能。 比如善于寫歌劇的李少杰,寫音樂劇的時候,雖然更加自由,能更流行化一些,但有時候無意間還是會讓人在流行之余,也有種“很古典”的感覺。 …… 錄制過程中,反正李少杰是很爽。 有種莫名的爽。 嗨到想搖頭。 因為吧,平時指揮的基本都是古典樂曲,哪怕指揮一些流行的曲子,也很少有這么動感的鼓點。 就鼓手從頭到尾都在踩縫紉機的那種感覺,確實令人的身體不自覺的在搖晃。 其實仔細想想。 古典音樂中,節奏擔當其實很少交給打擊樂。 更多是弦樂,或者管樂。 打擊樂更多的時候,更像是強調情緒,或者色彩。 當然,這不是絕對的。 而在流行化的音樂中,最能發現的,就是這個打擊樂的節奏“通篇化”。 流行歌曲的打擊樂就是完全負責節奏的,一般都是從頭干到尾,一直都有。 節奏變化肯定會有,但打擊樂也都是通篇的。 很難找到一段沒有beat,去純靠其他樂器組合來負責節奏的流行歌。 有是有,但很難,說的只是絕大多數。 這樣,即使沒什么節奏感的人,也能很輕易的感受到節奏的魅力。 而且,最主要的是,可以指揮更多的樂器。 比如電貝斯,電吉他,鍵盤手之類的。 就讓李少杰在指揮的時候,還有種很搖滾的感覺。 像是蹦迪。 和指揮管弦樂完全不一樣。 這玩意就像是組織活動,組織一場讀書會的感覺,那肯定和組織一場狂歡趴體的感覺不一樣。 …… 時間慢慢過去。 錄制也沒出現什么波瀾。 新人的內容,在第三周的時候也順利的錄完。 霍子航有種十分強烈的感覺。 【我好撈啊,我算個屁??!啥也不是!】 是的,即使是一個完整的音樂劇,霍子航都很難完成。 自己只是大差不差的拿下了其中的一個選段…… 對,是選段。 整部劇其實還是靠著老師們來完成的。 因為,音樂劇,還有舞蹈部分…… 如果你要擔當主演,還是需要有一些這方面的功底的。 而且李少杰為了照顧節目,并沒有大幅度運用舞蹈元素…… 不然,那更令人崩潰。 而完全錄制結束,看完整部音樂劇的霍子航,更是驚嘆大佬們的實力。 本以為自己想象中的大佬就已經足夠恐怖了。 但事實告訴了霍子航,什么是實力限制了眼界。 因為這幫大佬的實力之強,能力之廣……已經遠遠超出了自己的認知。 親眼目睹了差距的霍子航悟了。 這不是什么鴻溝…… 這踏馬是宇宙天淵! 第567章 新人的蛻變! 時間慢慢度過。 綜藝節目的錄制已經結束。 此時,前兩期的內容,早已按照每周一更的速度,放送給觀眾們。 對于這個綜藝,相當多的人來了興趣。 杰哥!是杰哥!他們加了杰哥??! 李少杰在音樂界引起的巨大轟動,影響遠比想象中的要強。 是,絕大多數人確實不懂藝術。 但不懂不代表他們沒法欣賞藝術。 相反,正是因為不懂,所以那種未知的神秘與真正美感的展現,反而更讓人好奇與期待。 尤其這綜藝的內容,還是非常流行化的音樂??! 從宣傳視頻透露出來的花絮片段中,觀眾們就大概能感受到這次綜藝的質量。 流行,但絕對不流量,通俗,但非常具有藝術性。 好家伙,杰哥主導,大神云集,國家隊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