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4章
那還真是挺為難的。 看著帕特農神廟,李少杰感覺,有時候真的會被古人智慧所震撼。 面對歷史的積重,就算是李少杰,也會感覺到一種渺小。 或者說,面對時間,或許誰都會感覺自己渺小吧。 富含智慧的古希臘人,在這片土地發展出了人類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 宏偉壯麗的荷馬史詩與古希臘神話交相輝映,這是人文不朽的標志。 或許現代人總會罵古希臘神話玩的話,亂的套,甚至讓人三觀顛覆。 覺得神不過就是一群力量強大的人,各有各的屑。 但這何嘗不是一種“看熱鬧”呢? 或許,創作并且傳承了這些神話的古希臘人們,早就道出了真理。 無論是人是神,都會有七情六欲。 有會屈服于欲望,被欲望支配的懦夫,也有用于與自身欲望陰暗作斗爭的英雄。 或喜劇,或悲劇,所有的傳奇故事也都在講述一個道理。 【能力越強大的人,在屈服于欲望,被欲望支配后,造成的傷害往往也越大?!?/br> 換個視角去品讀希臘神話,再看一看現如今的一些國際環境與問題。 李少杰總覺得,自己仿佛看到了古希臘人對于現代人的無奈與嘲笑。 第545章 你是個牛皮糖吧! 搞藝術嘛。 最該需要的,還是對各種人文保持一種敬畏。 一眼看出表面,是個人都能做到。 能否洞悉本質?或者說,拋棄掉傲慢的態度,從陰暗中看到亮點,認可每一種人文存在的必要價值,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這才是成為真正偉岸的藝術家所需的光輝特質。 就仿佛萬千世界中的智者,所謂出淤泥而不染,便是縱使經歷過無數黑暗丑惡,依然能保留住內心的道德與責任感。 高尚從不是圣母,丑惡也絕不是談資。 懂得欣賞世界文化,面對不同的思想時不無腦肯定,也不無腦否定,李少杰一直都很能辯證看待事務。 當然了,棒子除外。 看誰都可以辯證,棒子不行。 反正這一次活動無論從哪個方面,都沒有棒子的事兒。 無論是參與者還是演出地。 拿李少杰個人的說法那就是……我境界不夠,勉強呼吁世界人民攜手前行。 還做不到讓宇宙高度統一,你說是吧。 棒子在世界上影響力確實不小,綜合實力也確實靠前。 但那主要是因為,很多人得賣棒子現任野爹一個面子。 不然,李少杰或許會說出更傷人的垃圾話。 事實上,棒子的確是十分生氣,直到現在,也沒有放棄想要摻和進來的想法。 畢竟,雖然這活動,看上去是李少杰個人搞的。 但無形之中,背地里牽扯的力量也是極大的。 放到后世來看,這么大的動作都足以載入史冊。 并且,背后可是有著不少更大的大佬在幫忙背書。 這么大的事情沒有宇宙第一強國參與,想必一定很尷尬,很丟人。 尤其是首爾愛樂樂團的音樂總監兼指揮,阿克塞爾,更是十分的焦急。 李少杰相應的動作開展,在古典樂界幾乎可以說是名牌了,大家都知道。 很多世界頂尖的樂團都開始忙碌起來。 誰不忙誰尷尬。 可恰巧就是這首爾愛樂樂團,在古典樂壇的實力吧,不說t0t1,但多多少少算是個人物。 偏偏就被排除在外,因為名字是首爾。 實際上,外國的古典樂團吧,像是總監,指揮,甚至是一些樂手,也很難做到全部都是本國人。 華夏反而很特殊。 人多,還卷……就算發展模式有硬傷,但依然能發育起來。 阿克塞爾就是這“外援”的典型。 阿克塞爾曾經是倫敦交響樂團的小提琴演奏家,小提琴首席。 后來發展,轉戰,成為指揮,然后到了皇家利物浦愛樂樂團當指揮,成為皇家利物浦愛樂樂團的客座指揮。 現在,則是就職于首爾愛樂樂團,成為了常任指揮。 雖然說,常任指揮和客座指揮,不代表地位高低,更不代表實力。 但實際上,這樣的進化路線才是絕大多數指揮家的正常流程。 李少杰這種“客座指揮”…… 很明顯,這可能就不太一樣了。 在搞樂團的群體中,小提琴首席的這個位置,倒是經常出現轉型成指揮家的。 而成了指揮家后,從客座到常任是很大的一個進步。 常任指揮,有的國家叫其音樂總監,有的叫首席指揮,有的叫藝術指導,有的叫駐團指導。 實際上,這代表了一個很大的進步。 像是李少杰這種該溜子,真就只能做榮譽指揮。 這種客座指揮,可以看成“有作品的話我過來指導排練,沒作品的話你們該搞自己的還搞自己的”。 對于其他的客座指揮,大多很少進行指揮行為,大多是個名譽。 像李少杰這種自帶作品然后進行該溜子式的指揮行為……整個樂壇就基本見不到幾個。 很明顯,阿克塞爾不是李少杰這種指揮家。 在世界指揮家的行列中,阿克塞爾屬于那種,有名氣,受到業內極高贊譽與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