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0章
那就是在面對李少杰的時候,這些世界頂級的音樂家們,自動的覺得自己矮了一輩。 潛意識就覺得很合理。 “我們出門在外,代表著形象?!?/br> 格魯伯先生非常的嚴厲。 “我們可是維也納愛樂??!” 但可惜。 目光掃視中。 團員們雖然很給面子的端正起了姿態。 但心里卻開始腹誹起來。 【nm你裝什么,當初就屬你最激動,一直纏著人家領導問個不停?!?/br> 【tmd怎么就馬上到要見狂熱的你心目中偉大的偶像的時候,你反而還端起來了?】 這也就是熟人了。 不熟那一定會有一句“你裝nm呢?!?/br> 格魯伯先生整理了一下衣服,微笑的走下飛機。 緊走幾步,微笑著與領頭的領導握了握手。 眼睛并沒有看向李少杰。 李少杰倒是沒在意。 但這種“強行裝b”的感覺,總讓后面樂團的樂手們,感覺仿佛回憶起了青春。 就當年看到自己喜歡的小姑娘的時候,也是這種。 不敢看,但想看,遇到了以后非得裝一下矜持,裝一下“我不是很在意你”的感覺。 賊勾八幼稚。 但搞笑。 “您好,格魯伯團長?!?/br> 握手環節也終于握到了李少杰。 李少杰微笑著做出東道主應做的禮節。 “一直很期待能與貴方合作,這次有機會,是我的榮幸?!?/br> “……” 這一下就給格魯伯整麻了。 見到偶像,沒人會不激動。 格魯伯這邊還在裝,還在想等下如何既能與杰哥多交流交流,又能顯得“其實我不是那么崇拜他”。 然后李少杰就a了上去。 “啊……啊……李教授!終于見到你了,我們一直都很想與您進行交流,感謝上帝,終于有合作的機會了?!?/br> 大腦一片空白的格魯伯慌的一b的就開口。 但臉上表情繃的那是想當的到位。 壓根看不出來什么異常。 陰差陽錯,反而說出了最合適的話。 看在外人面前,那就是…… 不卑不亢,非常欣賞,很有禮節,也體現出了自己的自信。 “不愧是團長,總能做到我們做不到的事情?!?/br> 團長之所以是團長,那是有原因的。 后邊樂手們“悟”了。 這場合,真就讓他給繃住了?! 而且,這臨場的能力,簡直強大??! 私下里都快崇拜到瘋,但明面上卻tm能這么繃。 “李教授!你好你好!” “哇!李教授!我可太喜歡你的作品了!” 隨后的握手中,奧方表現出了極大的友好與熱情。 甚至連帶著在聊天的時候,也對華夏的一些文化習俗,產生了興趣。 比如一些網上道聽途說的趣事兒之類的。 奧地利有個很有意思的禮儀方面的冷知識。 對于這種有身份的人,最好稱呼其官職或是職稱。 比如xx團長,xx總監,xx教授等等等。 這會讓他們感受到被尊重。 而不是直接xx先生。 這顯得有些不重視。 李少杰自然不會踩雷。 而李少杰雖然沒有擔任什么團長之類的職稱,但奧方也早就做過功課,知道李少杰是幾所音樂高校的名譽教授。 也以他們的方式,姓+職稱來稱呼李少杰。 于是,兩人越聊越歡。 一邊的領導與其他的國內音樂家們,并沒有責怪或是嫉妒李少杰搶風頭。 因為大家都知道。 眼前這些奧方交流選手們表現出的這種極大的熱情與更強烈的友好,幾乎全是來自于眼前這個小家伙。 實際上,任何領域交流都是一樣的。 就比如當年和燈塔交流。 軍事實力落后的可太多了。 一開始的交流,人家那鼻子都上天了。 可后來咱有了蘑菇蛋以后,別管其他方面是不是還被碾壓。 但有這么一個大殺器后,那瞬間就變成了親切友好的交流。 這倒不是勢力。 大家都知道。 和諧的交流是建立在雙方實力平等的基礎之上。 你實力不濟的話,還能指望在交流中,人家友善帶你? 別的不說,起碼說音樂這一行當里。 目前國際上,提起華夏的音樂行業發展,避不開李少杰。 一個人讓整體提升一個評級顯然夸張。 但半個絕對綽綽有余。 華夏音樂行業,尤其是西洋古典音樂行業,雖然起步晚,但這些年發展還是很快的,雖然和奧地利比肯定略顯一般,但也不容小覷。 何況還有這位大杰爹。 這就是藝術外交的優勢所在。 與乒乓外交是同一個道理。 利用自己的優勢進行交流,然后來補全自己的劣勢。 并且在交流中,會受到極大的尊重。 李少杰無疑就做到了最好,成為雙方交流中的一個楔子。 “當然,這一次我也有新作品的?!?/br> 李少杰與格魯伯聊了起來。 “不過,若是說合作,還不能太急,這邊展開交流的時候,咱們就可以慢慢磨合了,等到交流結束,我一定會去維也納?!?/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