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3章
音游這玩意,看的就是你音樂是否非常有游戲化的價值! 如果常玩音樂游戲的小伙伴就會知道,有些音樂可以做到高星,超難的級別,有的游戲就只能做低星。 有時候如果強行把某低星作品拉到高星,反而會很違和。 怎么玩怎么不舒服。 這是為什么? 因為節奏??! 音樂游戲可不是你卡一個大拍子走整體就可以的。 細碎的小拍,節奏的復雜性,節奏與音符的聯動。 都可以直接影響游戲體驗,直接影響游戲設計的難度??! 如果強行把一首節奏變幻少,節奏慢,或是整體下來節奏層次感一般的作品設計成高星的話,會讓玩家覺得沒有代入感。 你這節奏和節奏之間明明沒有那么多可以“卡”的東西,偏要設計進去一堆的按鍵強行提高難度,那玩起來是真tmd別扭。 國內音樂吧,旋律做的一直都很好,但對于節奏上的敏感度著實低。 甚至因為節奏的單一性很影響對旋律的觀感。 縱觀音樂游戲,高星難度有太多都是國外作品了! 而音樂游戲如何帶火一首音樂? 難度在線,但還不是非人類的那種難,并且同難度之下,還好聽! 就一定會成為音樂游戲的熱歌! (炫舞tm刷等級貢獻的那破壁八星的《動情》不算,那是因為短……多少年前聽的了,現在聽了還想吐……) 實際上,音樂游戲里,針對于開發音樂里游戲內容的設計師,本身也一定是精通音樂的。 如果有足夠的敏感度與節奏設計,說細致掌握可能有點問題,但大概控制一下難度區域還是完全可以的。 而且,音樂游戲這個是有共通性的。 比如,你和某音樂游戲合作了一首曲子,那么很有可能順其自然的推廣到不同平臺。 從pc到街機到掌機到游戲,甚至到vr…… 而這版權李少杰握在手里的情況下,也就少拿一點錢,不搞獨家,那么,如果音樂節奏感把控非常棒,那火的幾率是極大的,因為可以很好做游戲內容。 到時候,自然會有其他的音樂游戲找上門來。 從音樂游戲里破圈的音樂可也不在少數! 所以,李少杰完全可以從這里入手。 李少杰滿意極了。 這叫什么? 這就叫人不會被尿憋死,柳暗花明又一村! 節奏! 既然是給音樂游戲搞個小曲兒,那算是全方位解封了李少杰的限制。 對節奏的把控要求自然奇高。 但反而對于你用什么樂器,表達什么韻味,完全沒什么要求。 只要你節奏玩的好,玩的花。 那完全可以去放心的追尋“中國味道”與“東方韻味”! 而且,自己也完全可以以此,來制作一整張同想法的國風專輯! 現代潮流電子+傳統中國樂器的專輯! 李少杰覺得自己的想法實在是太coooooooool了。 說干就干。 如何要讓民樂變得潮流起來? 甚至讓民樂變成一種完全不同的質感?! 之前這“赤焰之纓”剛剛試過,手正熱!思緒正順! 于是,創作很快便開始,幾乎沒遇到什么阻礙。 這都不能叫文思泉涌,應該叫靈感血崩! 第510章 高燃民樂! 當然,雖然因為《赤焰之纓》的原因,在中國風創作上手很熱。 但不代表李少杰想做一另個《赤焰之纓》,或是什么《赤焰之纓2.0》之類的東西出來。 都說華夏文化博大精深,總不能一提到中國風流行大家就想的是五聲民樂做前后,中間來段京劇的夾心餡餅模式吧! 對于華夏傳統音樂流行化的開發,還是不夠。 甚至可以說,開發了,但只開發了一點點。 還需要更多種類,更多風格的展示。 流行化是一種趨勢,流行化不代表一定要摒棄古老的東西。 只能說在古老傳統與現代流行中構建一個足夠引人入勝的橋梁。 是非常有必要的。 加入電子,讓節奏更加明快多變,整體更加有活力,是有助于提升音樂印象的。 總不能一直穩重,多少得多來點不同的。 而不同風格的開發思路,也讓李少杰盯上了一種傳統音樂。 絲竹樂??! 所謂絲竹樂,便是絲與竹的結合,指的是華夏傳統民族樂器中,弦樂器與竹制管樂器的合奏。 或許有人覺得,這不就是民族版的管弦樂團嗎? 實際上是有略微不一樣的。 絲竹樂大多是在室內演奏的。 提起絲竹,自然會有一幅水墨畫面。 江南水鄉中,宜人的別院里,絲竹八音余音繞梁。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印象,實際上是源自于很多信息碎片的整合,其中自然就有古詩詞。 劉禹錫《陋室銘》中“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的瀟灑自在。 蘇軾《鷓鴣天》中“四弦絲竹苦丁寧”對佳人的刻畫。 白居易《長恨歌》中對絲竹表演質感描寫的“緩歌慢舞凝絲竹”。 由于是室內樂。 所以,絲竹的音樂特征便是“柔”“輕”“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