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3章
報道《沂蒙山》宣揚紅色精神? 真就【燈塔走上了未曾設想的道路】是吧? 夫目前犯了屬于是。 再加上這是中文歌劇。 外國人從欣賞上就會有較大的門檻,即使led屏上會有歌詞大意,但依然會有距離感。 李少杰覺得,這一場的離座率肯定會很高。 不過,還是要好好的表演。 盡可能去宣揚屬于民族的故事,屬于民族的價值觀。 你燈塔的普世價值觀在國內都有一大堆捧臭腳的,沒道理我不能從你燈塔這里“忽悠”出幾個紅心向gc的優秀進步青年。 是吧。 多少帶點文化戰略沖擊。 不過,李少杰多少還是感覺有點可惜。 可惜了。 就這題材? 不去霓虹巡演一圈,那都是自己工作沒做到位。 當然,其他整活兒的想法也暫時只是想想。 現在還是要把現在的節目表演完。 很快,表演的準備做完。 表演便也正式開始。 李少杰在樂池中,指揮樂隊。 是沒有太多鏡頭的。 而且,燈光也不會特別的明亮。 注意力終歸還是要放在舞臺節目本身上的。 臺下的燈塔本地人很多。 絕大多數的人,實際上并有沒對背景故事有太多了解,也并不會有太多的想法。 實際上,國際報道的一些東西,或者說“外國人對xx的看法”什么的,這些東西,實際上都只是少數,容易被人放大。 真正的燈塔人吧……你都別聊太多別的,哪怕給人家燈塔本國地圖讓人家認,或許都會覺得這是澳大利亞。 或許國人很難想象。 燈塔人討論的話題是“美洲好像是中國人發現的”“對,印第安人是中國人后代” 甚至有歐洲人為了吐槽燈塔人爛到突破想象力的地理,在推特憑空建了一個國家“里森堡”。 然后燈塔網友短暫的懷疑人生后…… 相信了! 怎么可能沒有里森堡!一定有的! ……基本可以說是毫不知情。 而面對這種情況,歌劇給出的故事背景,其實很能被觀眾們所理解。 哦,這是二戰時期的故事。 哦,這是二戰時期發生的故事。 故事的劇情其實也很簡單,并不難。 只不過,對于“軍隊”的不同感受與理解,讓不少觀眾們一開始非常的不適應。 【哈?這個撫養女主角海棠長大的舅舅,居然會為了掩護受傷的大兵犧牲?】 這種情節,在燈塔人看來,實在是太魔幻了。 根本難以置信。 你讓燈塔人怎么去理解“軍民一家親”? 人民的軍隊,本身就是獨一份,燈塔的大兵在這方面怎么可能有可比性? 要不是充滿民族風味的歌劇本身讓這些觀眾感到好聽……或許真的會很有爭議。 但是接下來,圓潤打磨而出的許多劇情,卻讓觀眾們逐漸的理解了起來。 這個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愛。 在劇情過度中,在介紹中,觀眾們也理解了。 哦,這個軍隊,其實本來就是一群老鄉們,打算保護另一群老鄉們而建立的。 這理解起來就簡單許多了。 在燈塔,當兵只是工作,不過,稍微想一想,如果為了去保護自己家人而去選擇戰斗,燈塔人其實也是很好理解的。 不少燈塔觀眾開始理解了起來。 每一個地方的普通人其實都是一樣的,你讓他們理解什么價值觀,目標,或許難。 但你要說“你要像個男人一樣去保護你的家庭”。 那全世界能站出來的爺們可就太多了。 士兵原本就是老鄉,并且履行著幫助老鄉,拯救老鄉,保護老鄉的責任。 老鄉投桃報李。 這理解起來就很簡單了。 之后呢? 海棠的丈夫為了保護其他大大小小同樣的家庭,參軍,為了保護其他的普通老鄉犧牲。 海棠為了保護軍人遺孤,不得不忍痛看親生兒子的慘死。 這放在燈塔,就有些魔幻。 尤其是在一些精致的利己主義者看來更是如此。 但也并不是完全不可能被接受的。 畢竟,歐美類似于報恩的故事也是有的。 懂得知恩圖報的人也并不少。 甚至還有“感恩節”嘛,對吧。 你別管到底是什么方式去感恩的,反正恩肯定感也是感了的,手段不同,那叫文化差異。 歌劇劇情能不能被接受,主要還是要看前因后果之間,鋪墊的如何。 而看到這些的時候,這些燈塔觀眾們更加感受到了差異性。 燈塔人可以為雞鴨鵝狗還有貓而奉獻生命,但絕不能為了他人奉獻生命。 歌劇里故事的行為與發展,我可以理解,也可以欣賞。 但這是只存在于東方的故事,在燈塔指定是不可能的。 燈塔感恩的方式是“大恩無以為報,那我就只能鯊了你”。 果然。 臺下,已經有少數清醒的燈塔人開始繃不住了,和身邊人交流起來。 “哦,吉斯,這太夢幻了,放在燈塔是不可能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