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2章
“怎么會呢?不會的?!?/br> 李少杰憋住。 連連搖頭。 一本正經的說道。 “我是那樣的人嗎?我指定不是?。?!” “?” 這么一說,呂秋兒更加狐疑了。 李少杰這樣子,明顯是想玩點不屬于陽間的活兒??! 難不成……你真的想在金曲獎上整活兒? 第408章 頒獎(社死)晚會。 實際上,華語樂壇的發展,的的確確存在著很多的問題。 李少杰會賺錢,也愛錢。 但卻從來不是一個資本家。 在李少杰看來,音樂人,要多想想音樂上的事。 只有這樣,行業才能發展。 固然,不能要求所有音樂人都只談藝術不談吃飯。 那是盲目的。 沒有利益,一個行業也只會注定消散。 但吃飯之余,去想想音樂,也是應該的。 做好音樂,與恰飯,并不矛盾沖突。 確實,一個行業不可能保證所有東西都是精品。 但實際上,是有一個閾值的。 起碼,你得有一部分拿的出手的作品,有一部分有勇于開拓新嘗試的作品。 但目前的國內的流行樂壇,生態非常的畸形。 娛樂經濟過于注重短期利益,而且,受到互聯網沖擊后,娛樂資本光速搶占了傳媒媒介,這也導致了網絡信息過于雜亂,并且絕大多數發聲筒為頭部娛樂服務。 流量至上,而非作品。 新人想出頭,難如登天。 打不過,只能加入。 這也導致了很多優秀的作品無法被大眾看到,而大眾上網能瀏覽到的推送全是快餐中的快餐。 長此以往之下,發展自然畸形。 流量至上,自然不會去追求你什么作品。 你談的是音樂,人家談的是經濟。 流量催熟,炒作,收獲明星ip。 然后通過運作ip,產生商業價值。 例如通過明星ip的號召力去跨界做品牌,例如服飾,餐飲。 去割加盟商的韭菜。 建立皮包公司,明星親自認證品牌,但實際出資人另有其人,這就是典型的ip運作。 明星看似拋頭露面,但實際上并未擔任法人,執行董事,總經理,或者總監,所以,在法律上,撇的一干二凈,從頭到尾就是只出了一個ip,利用了流量密碼而已。 隨后要做的就是分錢,然后全身而退。 在這基礎上。 簽訂對賭協議。 之后的商業運作若是達標,則明星ip會綁定且賣出天價,背后的娛樂公司賺翻,而付費方的其他合作商,則收獲了巨量的營業額。 若是不達標,付費方不虧,娛樂公司運作一圈,獲得了產生實打實經濟利益的明星皮包公司,掌握其資源,而明星則回收ip,進行下一輪的運作。 絕大多數人都看得清表面。 甚至有些不以為然,覺得自己指定是不會被騙,說不得還可以參與進來,一起騙粉絲錢?自以為自己是個看清楚現實的獵物。 不就是老一套的坑粉絲錢嗎?! 但! 實際上,可不只是粉絲。 人家要騙的還有加盟商。 這波啊。 這波莊家通吃。 諸如此類,圈錢的法子簡直五花八門,超出人類想象力。 作品? 你在說什么呢? 這年頭,別說酒香也怕巷子深了。 人家壓根就不是賣酒的。 酒甚至只要勁兒大,能給你灌懵就好了,什么味道不味道的。 人家賣的是保險。 即使是李少杰這種萬中無一的天才,真正的揚名立萬,也是依靠著自己在古典音樂界打出名聲,才勉強做到的。 更別提其他的音樂制作人了。 不能說全都黑暗,但起碼整體趨勢很黑暗。 所以,華語流行樂壇。 不需要智商,不需要創意。 這么發展之下,本該靠創意,新意,自由去展現的流行音樂。 自然變得毫無創意。 李少杰作為一個音樂人,自然是看不慣的。 經濟運作我不管你。 但tm你做音樂能不能用點心呢? 一個人是很難去改變整體環境的,改變整體環境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不過,罵一罵噴兩句還是沒問題的。 這次金曲獎,那么多圈內明星,音樂人,都能到現場? 好家伙! 這tm不就是最完美的舞臺嗎? 你們好好坐著,我好好罵。 就完事兒! 搞事情! 必須要搞事情! 我先罵了再說。 至于改變整體環境的事情…… 那玩意要交給官家! 流量至上下的一系列商業運作,依賴于什么呢? 自然依賴于養成大眾們的攀比心理,以及消費主義的價值觀。 畢竟嘛,要賺錢。 但這樣,無疑也碰到雷區。 不大刀闊斧的進行整治,那是容易引起巨大的輿論反響與社會動蕩。 損害難以想象的經濟。 但敲打敲打,偶爾弄死你一兩個最皮的。 基本屬于是一直在做了。 根本不需要自己cao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