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1章
王詩穎能清楚的感覺自己那如火箭般躥升的名氣! 以往出國交流,也會有不少認識自己的舞者。 當然,也是有非常多非舞者的古典藝術家,是不知道自己的。 對待自己的態度,也都是禮節為主,沒什么個人情感。 但這一路走來,王詩穎明顯能發現,認識自己的人變多了。 甚至算是“出圈”了。 而且,不少自己也曾耳聞的古典藝術家,似乎非常喜歡自己的舞蹈,對待自己的態度,也多了相當多主觀上的喜愛。 這無疑是一個飛躍。 也更是代表了……中國的西洋古典藝術,以一種大家都沒想過的姿態,綻放在世界舞臺之上。 是的。 這一次,幾乎完全是以最正統的西洋藝術,沒有加入什么特別多中國文化的內容,就征服了相當多的觀眾。 即使是一閃而過的,那代表了中國茶的中國舞曲,在創作邏輯上,也并沒有摻入中國元素,而是用了一種西洋的視角去描寫旋律。 這樣,對于很多西方觀眾來說,既能感受到那種民族風味,也沒有什么陌生感! 接受度相當高! 這一點,王詩穎等人也深刻的意識到了。 柏林演出結束后,一行人在后臺說說笑笑。 編舞老師陶紫此時對李少杰早就服了。 “怪不得,怪不得你說,盡可能的不要在舞蹈編排中運用中國元素,而是側重運用西洋元素?!?/br> 感受到這一路來,觀眾們的反饋。 陶紫真的相當感慨。 思路也一下子就打開了。 “果然啊,文化輸出的第一步,永遠是要考慮接受度的問題??!” 如果真的按照自己所想,在舞蹈動作上運用特別具有中國特色的元素,那么整體看上去,或許就會和整體的西式風格產生一種割裂。 不去刻意強求,看上去反而自然很多,不顯得突兀。 “是唄!” 李少杰哈哈一笑。 “東西方文化的差異雖然有共通的地方,但實際上,因為受制于語言的習慣,所以,思想上,常識上的差異相當之大,壁壘嚴實?!?/br> “想要文化輸出,真正擴大自己民族文化在世界上的影響力,那么首先要做的并不是自我介紹,而是學會其他民族的語言,這樣才可以開始溝通?!?/br> 李少杰的話,讓陶紫與王詩穎連連點頭。 這格局不就一下子打開了嗎? 驀然,兩人想起了另一個“奇葩”的民族,不由得對李少杰的說法更加贊同。 就像是隔壁喜歡自說自話的阿三們一樣。 自顧自的,一味急躁的去宣揚自己的民族文化,卻并不懂得使用對方的語言。 更不去考慮理解與循序漸進。 這樣生硬的文化輸出,造成的后果,就只有誤解。 只會讓人感覺你有一種蜜汁自信。 以及越來越跑偏的文化理解。 這樣,你越熱衷于宣揚自己的文化,就只會表現的越滑稽。 很淺顯的道理。 但奈何,人總是很自我,有時候就會忽略這方面的問題。 研究了許久關于文化輸出的李少杰,也自然而然的看到了這一層。 “接下來就好辦了?!?/br> 李少杰呵呵笑著。 “其實,并不一定要急著去做一些中國文化的作品,我們只需要循序漸進,慢慢打響名聲,鞏固地位,文化輸出,自然而然的就能做到了?!?/br> …… 柏林站的演出很圓滿的結束了。 可以說,李少杰的這波巡回演出,還真是很有效果。 莫斯科大劇院與柏林國家歌劇院方面,也都發來了進一步的交流演出邀約。 會在之后持續展開。 到時候負責的,就不是李少杰了。 開了個很好的頭。 而最后的兩場演出,就是回到國內,京城與鵬城各自一場。 回到了京城后,距離演出開始尚有幾日。 李少杰便馬上來到了文化部的文化市場發展中心開會。 像是中國歌劇舞劇院,中交,中芭,也都是隸屬于文化部下屬的事業單位。 這場會議中,大佬成分就明顯有些超標了。 第393章 合作,約歌。 中國文化市場發展會議,是國家相關的領導,給體制內,民間,以及各個文化相關產業的運營者開的一次會議。 內容是關于我國接下來的文化發展戰略,以及文化市場中,經濟發展的大方向。 藝術,文化,知識產業等多個領域代表人,都會前來參加會議。 甚至涉及到教育,娛樂,金融,競技,旅游等方面。 這一次的文化座談會,換一種稱呼或許更貼切。 ——文化領域相關的人民代表大會。 所以,能來參加的人,無一不是大佬。 都是相關領域中的話事人,或者行業的頭部。 領導講兩句發展方向,發展思想。 代表們聽完以后,回頭貫徹落實。 而代表們則是講講現實中的一些問題,討論討論,讓領導想想解決辦法。 會議開的很快。 全場無尿點,也沒什么墨跡的地方。 而且,也不需要什么官話猜謎,直接說,就完事兒。